為何蘇聯打日軍是摧枯拉朽,而美國面對日軍卻如此艱難?
長久以來,我們都對蘇日和日美之間的戰爭有一個大致的印象,那就是蘇軍無論在開始時期的諾門坎之戰還是後期的橫掃日本關東軍,蘇聯似乎都沒有下力氣,日本這邊就一敗塗地了。反觀美國,在前期和日軍交戰時節節敗退,連麥克阿瑟都敗走菲律賓,導致了巴丹死亡大行軍,後期日軍更是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太平洋艦隊,哪怕是到了戰爭後期,美軍在島嶼爭奪戰和大海戰中仍然不能佔據上風。
難道是美軍太弱,蘇軍太強?日軍真的是兩者最真實的檢驗者嗎?
在二戰爆發前期,上百萬蘇軍進攻芬蘭,雖取得勝利,但是卻仍然損失慘重,灰頭土臉。從這一點看蘇軍戰鬥力是非常差的。到了二戰前期,德軍進攻蘇聯,蘇軍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並且為戰爭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準備,但是面對德軍,蘇聯軍隊仍然像綿羊一樣不堪一擊,短時間內丟土失地,軍隊全面崩潰,甚至蘇軍被俘的人數都是創世界紀錄的。
但是二戰結束之後,蘇聯紅軍經過幾年的血戰,經驗豐富,作戰指揮成熟。更重要的是,這些英勇的軍隊是從數千萬士兵中歷練出來的,正所謂,瘸子裡面挑將軍,蘇軍戰鬥力高也就不足為奇了。而美國由於多年未參加戰爭,士兵的戰鬥力完全就是停留在紙面上,只是在後期的戰爭中,美軍士兵才對戰爭有了全面的認識,才得到了實戰的鍛煉。因此,美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差一點也無可厚非,畢竟美軍奉行的是能用炮打死你,就絕不會給你近身作戰的機會,命金貴啊!
從另一方面來講,蘇美兩國士兵在戰爭中具有表面上的強烈反差也是有原因的。諾門坎戰役,日軍是試探性進攻,並沒有下最大的決心和作出完備的戰前準備,但是蘇聯卻是全力以赴。蘇軍將駐紮在遠東地區的飛機、大炮、坦克全都集中起來,其目的就是要給蠢蠢欲動的日軍來一手,打痛日軍,讓他刻骨銘心。所以,諾門坎戰役的結果就是日軍以血肉之軀頑抗蘇聯的鋼鐵巨獸,最終全軍覆沒,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而後期上百萬蘇軍進入中國東北,劍鋒所指,摧枯拉朽般的席捲了日軍東北大本營。拿下不可一世的關東軍,蘇軍似乎不費吹灰之力,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日本關東軍是日軍的精銳部隊,但是在後期關東軍卻逐漸走向了衰弱。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為配合海軍作戰,不斷的將關東軍抽到到南太平洋去與美軍作戰。在最後的日本本土保衛戰時,日本又大量的抽調關東軍回到本土,意圖舉行全員玉碎的戰略意圖。
日本關東軍不得已只能再次徵調大量的日軍退伍兵,號召廣大的僑民參軍,甚至還吸收很多漢奸、保安團等進行重新整編。如此一來,日軍表面上的部隊人數還能達到幾十萬,但是其中稱得上精銳部隊,具有較強戰鬥力的也就差不多數十萬人。當蘇聯以百萬鋼鐵大軍面對日軍時,日軍能有掙扎的機會嗎?
而美軍在太平洋島嶼上的作戰就完全不同了。雖然美軍人數很多,裝備很好,但是大海上面的島嶼需要一個個的去登陸,去攻克,很多戰役都要短兵相接,實行白刃戰。而受到軍國主義洗腦的日軍在這方面向來是精神病的,完全一副為天皇效忠,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因此作戰焦灼,慘烈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假設一下,經過數年戰火淬鍊的蘇軍登上一個個小島和日軍進行短兵相接,白刃戰,蘇軍還能表現的如此從容鎮定嗎?蘇軍的表現就會比美軍強嗎?
推薦閱讀:
※不為所知的悲情秘密:被忽悠「沉」的蘇聯航母
※蘇聯劇變後索爾仁尼琴的「懺悔」
※你也配叫斯大林格勒?——漫談那些「中國的斯大林格勒」
※盤點二戰蘇聯,兩款神器
※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和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