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萬小時定律

1萬小時定律

格拉德韋爾的新書《超常之輩:成功的故事》寫的是與眾不同的人:聰明人、有錢人、成功的人,在最邊遠的地方開展活動的人,包括羅伯特·奧本海默、比爾·蓋茨、「披頭士」等人。  《時代》周刊說,他的目標是調整我們對成功道路的理解,成功過程不是天才兒童通過英勇奮鬥在精英體制內變成成功的成年人,變得有錢、出名或實現人生目標。《超常之輩》講的是成功需要的背景——家庭、文化、友誼、童年、出生、歷史和地理上的偶然條件。「只問成功人士是什麼樣子的是不夠的,只要問他們來自何方,我們就能破解成功與否背後的邏輯。」這本書被認為是對美國人白手起家的神話的正面攻擊。  格拉德韋爾一直致力於把心理學實驗、社會學研究、法學論文,對飛機失事和古典音樂家、冰球運動員的統計調查改造成流暢、好懂的文字。比如他總結出了一個1萬小時定律,研究顯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只是練習的問題,需要練習1萬小時——10年內,每周練習20小時,大概每天3小時。好像大腦需要這麼長時間,以吸收達到精通所需要知道的東西。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90年代初在柏林音樂學院做過調查,學小提琴的都大約從5歲開始練習,起初每個人都是每周練習兩三個小時,但從8歲起,那些最優秀的學生練習時間最長,9歲時每周6小時,12歲8小時,14歲時16小時,直到20歲時每周30多小時,共1萬小時。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列維京說:「無論是在對作曲家、籃球運動員、小說家、鋼琴家還是象棋選手的研究中,這個數字反覆出現。」1萬小時當然是相當多的時間,要有父母的鼓勵和支持,不需去做兼職,但有機會的話還是可能的。  強調先天因素不只是近來科學上的趨勢。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說:「美的藝術是天才的藝術,它不是一種能按照任何法則來學習的才能。『天才』這個詞可以推測是Genius(拉丁文)引申而來的,是一個特異的、在一個人誕生時賦予他守護和指導的神靈。」  康德認為,繪畫、音樂、詩歌等藝術跟科學不同:「一切科技是人們能學會的,在研究與思索的道路上按照法規可以達到的,但人不能巧妙地學會做好詩。在科學裡面最偉大的發明家和最辛勤的追隨者以及學徒只有程度上的差別,對美術獲得天賦的人和他們卻有種類上的區別。」  英國藝術史家約翰·伯格說,畢加索就是一個天才,他在會說話之前就會描畫,10歲時,他就能畫石膏像素描,畫得像任何地方的美術老師一樣好。「視覺藝術的天才兒童比音樂的少得多,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也較不真實,其間的差異或許因為音樂比繪畫更獨立自足。耳朵可以獨立地發展,眼睛的發展則有賴於人對看到的對象的了解。雖然如此,畢加索是天才兒童毋庸置疑。」  格拉德韋爾則認為,天才不過是做了足夠多練習的人,藝術領域也不例外,「練習不是你已經很優秀時做的事情,而是使你變得優秀的事情」。披頭士樂隊1960年到1962年去過德國漢堡5次,在紅燈區演出了106個晚上,每晚至少5小時,為了吸引不停進進出出的顧客,樂隊要一直唱,還要演唱各種風格的歌曲,這迫使他們探索新的演奏方式。到1964年,他們現場表演了1200多場,「今天大多數樂隊一輩子也不會演出這麼多場」。  他說,比爾·蓋茨在西雅圖上初中和高中時,由於得到了9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幸運的機會而得以累積了他的1萬小時:早在1968年,上八年級的時候,他就讀的私立中學購置了一台最早的一批可以直接連接到大型計算機上的電腦終端機。小時候他家挨著華盛頓大學,在那裡他可以接觸到一台更高級的計算機。到蓋茨大學二年級從哈佛大學輟學去開辦自己的軟體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的程序設計,超過了1萬小時。  「天分不是唯一重要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智商超過120,你就跟智商達170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一樣大。」克里斯托弗·邁克爾·蘭根的智商高達195(愛因斯坦是150),但他只能在密蘇里鄉下的一個馬場工作。他為什麼沒有成為火箭科學家或腦外科醫生?因為他成長的環境:一生中沒有人幫他開發他的天分,他只能依靠自己。富家子弟奧本海默毒害他的物理老師未遂後,只被判了緩刑和接受心理分析,蘭根小時候則經常遭受繼父的毒打。

成功的一萬小時法則

2009年09月30日 星期三 下午 03:01

艾瑞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結論是:一,根本沒有「命定的天才」——花比別人少的時間就能達到比別人高的成就;二,根本沒有「勞苦命」——一個人的努力程度比別人高卻無法比別人更優秀。要成功,你必須在一件事上至少投入一萬小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完美掌握某項複雜技能存在一個練習最小臨界量。事實上,研究者們就練習時長給出一個神奇的臨界量:10,000小時。「研究發現,任何一個世界級水平都需要起碼一萬小時的訓練,」神經科學者丹尼爾·萊維汀寫道,「隨著研究不斷深入,作曲家、籃球運動員、作家、溜冰選手、鋼琴師、棋手,甚至江洋大盜,無論你是什麼,一萬小時這個神奇數字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出現。當然,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能從等量的訓練中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還未發現任何一位世界級的專家在其專業領域上的訓練少於這個數字。大腦好像必須花費那麼長的時間消化理解,才能達到極其精通的水平。」成功的一萬小時法則1.Sun公司的天才創始人1971年密歇根州立大學安娜堡分校的新計算機中心成立了。中心坐落在貝爾大街,是一座由磚混外牆和茶色玻璃前壁組成的奇特建築。當時,巨大的電腦主機放置在一間白色房間中,計算機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憶說,「那房間看上去有點像《2001太空漫遊》最後一幕中的建築」。在房間的一隅放置著幾十台鍵控打孔機——這是那個年代電腦終端的必備硬體;然而一九七一年,這些儀器代表著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水平。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計算機繫世界聞名,而在這裡受過計算機教育的學生都曾頻繁出入過那間白色的主機房。當年,在這些學生中有一個年齡十多歲、獃頭獃腦的男孩,他就是後來享譽全球的計算機科學家比爾·喬伊[1]。喬伊來密歇根大學的時候正值新計算機中心成立,那年他16歲。他又高又瘦,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髮。喬伊高中畢業於底特律北法明頓中學,同學們認為他是書獃子,所以送他一個雅稱:「最用功的學生」。意思是他從不跟女生約會。剛進大學的時候,喬伊想當一名生物學家,或是數學家;但是大學生活第一年還沒過完,他就發現了計算機中心——從此他就迷上了計算機。從那時起,計算機中心就成了喬伊生活的全部。他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時間學習編程;即便是放暑假,他也在一位計算機教授那裡找到一份兼職,這樣他整個暑假也能編程了。1975年喬伊考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在那兒他更是深陷計算機軟體編程不能自拔。博士入學面試的時候,他在匆忙之中準備了一份結構複雜的演講,正如他的一位傳記作者所寫,「那些考官被如此精彩的演講完全震撼了,一個考官後來這樣回憶說『簡直就是基督舌戰群儒』。」後來,喬伊參與了改造UNIX系統(由AT&T[2]首創,用於大型電腦主機的軟體)的項目團隊。經由喬伊團隊改編的版本非常優秀,目前全世界正在運行的、數以百萬計的伺服器系統軟體依然是他們的UNIX版本。「在Mac系統[3]的一種模式下你依然能看到這些代碼」,喬伊說,「那都是我25年前寫的,至今也沒什麼變化。」還有,如果你好奇當初是誰編寫了那麼多軟體,使我們現今網上衝浪成為時代潮流,我現在可以告訴你,也是比爾·喬伊。從伯克利畢業以後,喬伊與合伙人在矽谷成立了太陽微系統公司(以下簡稱:Sun公司)。Sun公司是我們這個時代電腦科技的主要推手之一。公司成立以後,喬伊著手重寫另一種計算機語言——Java,這種語言在當代如日中天。在矽谷圈內,喬伊享有和微軟比爾·蓋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行視他為「英特網的愛迪生」。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大衛·傑勒恩特說:「比爾·喬伊是對現代計算機歷史影響最為深遠的人。」類似比爾·喬伊這樣天才的故事我們已經聽到過許多次,內容其實都差不多。計算機是一個純知識精英的行業。計算機編程不是傳統的校友關係網,你可以依靠金錢或者關係取得領先。計算機是一個充分開放的新興行業,人們只根據成就和天分評價從事計算機行業的人;這裡的成功人士都是最棒的,而喬伊無疑正是這些最優秀人中的一個。如果不考慮我們第一章談到的冰球和足球隊的例子,人們很容易接受以上對天才的解釋。然而計算機行業跟頂級冰球隊的情況相當類似:這裡也是精英薈萃的地方,超常之輩在某個特定領域,通過個人努力、機遇和主觀優勢的綜合作用達到事業的頂峰。有沒有可能在這裡也找到第一章中提到的特殊機會的作用呢?讓我們回到比爾·喬伊的故事仔細找找看。2.10,000小時有多久?心理學界花了幾乎整整一代人的時間爭論一個大概很多普通人以為早已解決過的問題:到底存不存在生而固有的天分。很顯然,答案是肯定的。並不是每一個生於一月份的球員最後都打到職業球隊,只有一部分人能做到——一部分生來就有天分的人。可以說,成就是天分加上預備(Preparation)。但問題是,心理學家對天分研究越深入,就越發現,生而固有天分的作用其實很小,而後天預備的作用其實很大。天才論爭最著名的實驗是心理學家K·安德斯·艾瑞森帶領的科研團隊1990年代對柏林高級音樂學院所做的研究。在校方的配合下,他們將小提琴班的學生分為三組。第一組由最優秀的明星學生組成,他們個個有發展成世界級獨奏家的潛質。第二組是優秀組,第三組由那些將來不太可能做職業演奏家,只可能在學校當音樂教師的學生組成。所有這三組學生都被問及同一個問題:從第一次接觸小提琴至今,練琴一共花了多少小時?三組學生大約都在5歲時候第一次接觸小提琴。在最初幾年,所有組學生的練琴時間都大致相當,大約是每周2-3小時。但到了八歲,不同組的學生練琴時間開始產生差別。第一組學生練習時間開始比其他任何組學生都明顯多起來;九歲時每周為6小時,十二歲時每周8小時,十四歲時每周16小時,這樣隨著年齡增長,練琴時間不斷增長,到了二十歲上下(這個年紀的學生已經自覺,能夠為了更加優秀而主動練習),他們每周練琴時間是30小時。實際上,到了二十歲左右,最好的演奏者在練琴上已經花了10,000小時了。作為對照,第二組學生練琴時長為8,000小時,未來的音樂教師們的練琴時間只有4,000小時多一點。艾瑞森帶領團隊又研究業餘組與職業組的區別,相同的情況出現了。業餘組中的人在兒童時期練琴從未超過每周3小時,到了二十歲,練琴時間累計只有2,000小時。而職業組的練習時間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直到二十歲,那些將來的演奏大師們的練琴時間已經超過10,000小時。艾瑞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結論是:一,根本沒有「命定的天才」——花比別人少的時間就能達到比別人高的成就;二,根本沒有「勞苦命」——一個人的努力程度比別人高卻無法比別人更優秀。研究結果表明,一旦一個演奏者進入頂級音樂學校,唯一能使他出人頭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練習;成功的要素在這個階段變得簡單明了。還有一點,那些頂級演奏家們,他們練琴比其他人練琴不只是更加努力,甚至不只是更加十倍努力,而是更加百倍努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完美掌握某項複雜技能存在一個練習最小臨界量。事實上,研究者們就練習時長給出一個神奇的臨界量:10,000小時。「研究發現,任何一個世界級水平都需要起碼一萬小時的訓練,」神經科學者丹尼爾·萊維汀寫道,「隨著研究不斷深入,作曲家、籃球運動員、作家、溜冰選手、鋼琴師、棋手,甚至江洋大盜,無論你是什麼,一萬小時這個神奇數字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出現。當然,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能從等量的訓練中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還未發現任何一位世界級的專家在其專業領域上的訓練少於這個數字。大腦好像必須花費那麼長的時間消化理解,才能達到極其精通的水平。」這一準則甚至適用於人們通常所說的「奇才」,比如莫扎特,六歲就開始作曲的音樂神童。心理學家邁克爾·豪在他的著作《天才釋疑》中寫道:莫扎特成人以後,在真正成為職業作曲家的一開始,他的作品並不出色。他的早期作品很可能大多出自他父親之手,只是後來得到不斷修改罷了。沃爾夫岡[4]童年時期的多數作品,例如七首鋼琴與管弦樂協奏曲,大部分是由其他作曲家捉刀。完全出自莫扎特之手,並被奉為他的第一部經典作品的,是第九號鋼琴協奏曲K.271[5],然而這部作品是他在二十一歲時創作。那時候莫扎特作曲已有十個年頭。而音樂批評家哈羅德·施龍伯格[6]談到莫扎特更是有過之無不及,認為莫扎特實際上是「大器晚成」,因為他從事了二十年作曲,才出了第一部經典作品。成為國際象棋大師也需要大約十年時間。(國際象棋大師博比·費歇爾問鼎冠軍寶座用的時間稍微少一些:他花了九年。)十年意味著什麼?十年意味著,一個人大約可以投入一萬小時對某一特定項目進行長期刻苦訓練。10,000小時是鑄就偉大成就的神奇數字。現在我們可以運用這一理論解釋捷克和加拿大國家隊「年齡分級日」現象了。之前,你可能沒有真正理解為什麼花名冊上沒有一個隊員生於九月一日以後。你本以為,肯定有為數不少的運動天才出生於下半年,他們的天分就可以支撐他們進入頂級隊伍,不論他們生於一年中的哪一天。但是,對於反對「天分第一論」的艾瑞森來說,這一現象一點都不奇怪。「晚出生」的天才們在八歲的時候沒有被選入全明星隊,原因是他們太小了,因此他們得不到強化訓練。得不到強化訓練,他們就很難達到一萬小時的訓練時間,從而無法在職業青年隊選拔的時候入圍。沒有一萬小時的訓練打底,他們根本不能掌握與頂級隊員競爭所需的足夠技能。甚至是莫扎特——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如果沒有一萬小時的訓練也無法實現事業上的突飛猛進。練習,並不是你做一次就萬事大吉了;你只有通過不斷練習,才能把事情做好。另一個關於一萬小時的有趣現象是,一萬小時的確是大量時間。人們在很年輕的時候的確很難依靠自己達到這一要求。你需要獲得父母的鼓勵與支持。你不能太窮,因為如果你必須依靠兼職維持生計的話,你根本沒法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足夠時間做練習。事實上,人們要想獲得如此大量的時間,必須依靠參加某些特定形式的訓練課程(比如冰球中的全明星隊),或者某些特定機遇讓人們可以有機會去實施訓練。3.安娜堡計算機中心的日日夜夜現在讓我們回到比爾·喬伊的故事。1971年,十六歲的喬伊還是一個個頭很高的懵懂少年。他數學特別好,應該是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或滑鐵盧大學[1]高材生的苗子。「當比爾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就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開始對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感興趣了,」比爾的父親威廉說,「我們能回答的就回答他,我們回答不了的,我們就給他書讓他自己查。」到考大學的時候,比爾在SAT考試[2]數學部分中拿了滿分。「那些考試並不特別難,」比爾坦率地說,「考試中我總能剩下時間檢查兩遍。」他的確才高八斗,但只有這個肯定不夠。他的長足進步始於偶然在貝爾街發現的形狀奇特的計算機中心大樓。比爾學習計算機編程的1970年代,電腦的尺寸還跟房間大小相當。一台單機電腦(其運算能力和內存容量可能還不敵現在一台微波爐)動輒百萬美元——還是七十年代的美元價值。電腦在那時非常稀罕。即便你能找到一台,你也必須想辦法獲得使用權;你要想辦法獲得使用權,你就得花大價錢租用電腦使用時段。而且,那個時候電腦編程本身是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早期電腦編程必須使用鍵盤打孔機。程序代碼必須用打孔機打在打孔卡上。一個複雜點的程序可能需要幾百上千張卡,每張上面都密密麻麻排滿了孔。程序員編好程序就帶著打好的卡來到機房,交給電腦操作員。那個時候電腦只能單線程運行,操作員給你排個號。你要等多長時間取決於前邊有多少其他程序員在排隊,通常等代碼運行結果需要幾小時,有時候甚至要一天。這期間,你的程序如果有一點兒錯誤——哪怕是排版錯誤——你都必須拿回卡片,找到錯誤,然後重新來過。在這種環境下任何人想成為程序專家都很困難,對二十歲剛出頭的年輕人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在機房待一個小時只能用幾分鐘的計算機,怎樣才能做足一萬小時的訓練?「在打孔卡上編程,訓練的不是你的編程,」一位早年的計算機專家總結說,「訓練的是你的校對和耐性。」直到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人們才找到提高計算機效率的解決方案。此時電腦性能已經大大提高,能夠同時接受多個任務指派;專家們優化操作程序,主機可以同時處理上百個終端任務,人們實現了計算機使用時間共享。這就意味著程序員們不用再跑到機房把打孔卡交給操作員,取而代之的是數十個終端;所有終端都通過電話線與機房主機相連,程序員實現了聯機協同工作。以下是歷史書對電腦實現主機共享技術意義的總結:這不僅僅只是一項變革,這簡直就是電腦新時代的啟示錄。不用操作員,不用卡片,不用等待。電腦主機共享意味著,你可以坐在自己的電傳打字機前鍵入命令,並且馬上得到結果。主機共享又是交互的:主機會要求程序員做出響應,等待你輸入指令,並在你休息的時候繼續工作,一直到算出最終結果。所有這些都是「實時的」。密歇根大學是世界第一批實現電腦主機共享的高等學府。1967年主機共享原型機已經上線運行。到了1970年代早期,密歇根計算機系已經實現100人同時在線工作。「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時候,沒有幾個地方能達到密歇根大學的計算機水平,」密歇根計算機系始創人之一麥克·亞歷山大說,「可能麻省理工,卡耐基·梅隆或者達特茅斯學院[3]有這樣的能力,但其他地方都還沒有。」這就是1971年比爾·喬伊進入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時等待他的機遇。他並不是因為想學計算機才進密歇根的,他高中時代從未接觸過什麼電腦,他只對數學和工程感興趣。但當他大學一年級第一次接觸電腦並愛上編程以後,他驚喜地發現,他竟然置身於世界上僅有的幾個只要想編程就有電腦供他使用的大學之中。「你知道用打孔卡編程和主機共享編程的差別有多大么,」喬伊說,「它們的區別就好像寫信下棋和下快棋的區別。」編程不再使人倍受挫折,編程變成一種享受。「我住在學校北區,計算機中心也在北區,」喬伊繼續說道,「我在那裡花了多少時間?哦,那簡直不計其數。計算機中心二十四小時開放。我經常在那裡通宵,清晨才回宿舍。那些年裡,我花在計算機中心的時間比花在課堂上的時間多。那時候經常在計算機中心上機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忘了上課。當然,有更多的時候忘了還要續時登記。」「那時候,學校發給每個學生一個使用帳號,上機就充錢,所以你的上機時間是有限的。一旦你進入機房,你就得盤算好你運行程序需要多少時間。他們一般會給你一小時,那這一小時就是你的全部時間。不過,還是有同學發現了竅門,如果在『上機時間』欄里填進等長度的錯別字,他們就沒法對你收費,」他笑著回憶道,「這是程序上的一個漏洞。這樣只要你填個錯別字,你就能一直待在機房上機了。」現在,讓我們理一理比爾·喬伊的機遇鏈條吧。他有幸考入計算機行業領跑者密歇根州立大學;有幸第一批使用主機共享技術,而且不是鍵盤打孔機;恰巧密歇根的機房管理系統有漏洞,他得以想學多長時間就學多長時間;又因為計算機中心全天24小時開放,所以他又得到機會可以夜以繼日地工作;因此他獲得了充分時間練習編程,所以當重寫UNIX系統項目開始的時候,他順理成章地進入項目組。比爾·喬伊的確聰明絕頂,他也願意學習,這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但是在他成為專家以前,他首先依靠運氣獲得的是,學習如何成為專家的機會。「在密歇根的時候,我每天編程八到十小時,」他繼續道,「到了伯克利,我就沒日沒夜地編程了。我在住處就有一台電腦終端,常常看看老電影,做一些編程,到晚上二、三點才睡覺。我經常趴在鍵盤上就睡著了。」——他做了一個趴在鍵盤睡覺的姿勢——「你知道鍵盤要是被一直摁住,機器就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么?一般這樣的情況發生三次,我就知道我該去睡覺了。我剛到伯克利的時候還有些東西做不到得心應手,然而到了第二年,我自己覺得已經很上手了。這也是為什麼我那時編的程序,三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沒過時。」他停頓了一下在心裡做了一道算術題——這花不了比爾·喬伊多少時間。1971年開始在密歇根,從二年級起正式學習編程,加上各年的暑假,再加上到伯克利後第一年的所有日夜。「所以,大概……一萬小時吧,」他最後說道,「對的,沒錯兒。」4.甲殼蟲樂隊的漢堡之行一萬小時法則適用於所有成功案例么?如果我們對所有成功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的話,能否找到類似密歇根大學計算機系或是冰球全明星隊——這些成就天才的特定訓練機會呢?讓我們再找兩個案例來檢驗這一法則。為了更有代表性,我舉的例子都是大眾名人:甲殼蟲樂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搖滾樂隊;和比爾·蓋茨,世界最富有的人。甲殼蟲樂隊——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里森、林格·斯塔爾——1964年2月來到美國,掀起了針對美國音樂界的所謂「英國入侵」,接連打破唱片銷量紀錄,改變了現代流行音樂的面貌。我們關心甲殼蟲樂隊的第一個問題是,到美國之前樂隊組建有多長時間了。列儂和麥卡特尼1957年第一次合作,也就是來美國的七年之前。(順便插一句,這個時間距他們公認的最偉大作品——《佩伯軍士的孤心俱樂部樂隊》(Sgt.Pepper"sLonelyHeartsClubBand)和《甲殼蟲【白色專輯】》(TheBeatles[WhiteAlbum])——正好十年。)如果你對他們這段時間做進一步發掘,你會發現他們有和頂級冰球隊員、比爾·喬伊以及世界級小提琴家極其相似的地方。1960年,那時的甲殼蟲還是支高中搖滾樂隊,他們獲得了一個德國漢堡的演出機會。「那時的漢堡還沒有搖滾樂隊,只有脫衣舞夜總會,」甲殼蟲傳記《叫!》的作者菲利普·諾曼說,「當時有位酒吧老闆叫布魯諾,他打算邀請搖滾樂隊在這裡的每個酒吧跑場演出。布魯諾以前開過馬戲團,按馬戲團那一套這種表演應該是不間斷演出,遊客熙熙攘攘湧進湧出,樂隊要拚命演奏以吸引遊客注意。在美國的紅燈區,這種表演叫輪場脫衣秀。」「那時許多在漢堡演出的樂隊都是從利物浦來的,」諾曼繼續說道,「這其實源於一個意外。一開始布魯諾到倫敦找樂隊。在那裡他結識一位來自利物浦的SOHO經理,這位經理在倫敦也純屬意外。他當時正在那裡推薦幾個樂隊。一開始的聯繫就是這樣建立的。最終甲殼蟲不僅跟布魯諾建立了聯繫,也跟其他酒吧老闆們建立了聯繫,之後甲殼蟲就常來這裡,因為這裡有喝不完的酒,還有見不完的姑娘。」漢堡,對甲殼蟲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賺的錢多麼?不是的。他們演得太陶醉?也不是。還是那裡的聽眾獨具慧眼知道甲殼蟲未來會成功?這就更不可能了。漢堡對甲殼蟲的正真關鍵之處在於:漢堡逼迫甲殼蟲樂隊超量演出。以下是樂隊解散後,列儂接受一家媒體採訪,談到的當年在漢堡脫衣舞酒吧英迪拉的演奏經歷。在那裡我們的演技提高了,更自信了。我們通宵演奏不能自拔。作為外國人,我們的表演要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必須克服我們自身的惰性。在利物浦,我們演奏通常一小時一單元,我們只演奏最拿手的,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幾首。而到了漢堡,我們一天演奏八小時,所以我們必須尋找新的演奏技巧,不然人們早聽膩了。八小時?一度擔任甲殼蟲樂隊鼓手的皮特·貝斯特說:「當時,只要輪到我們的演出,酒吧老闆就把客人往演奏舞台聚。我們一周出場七個晚上。一開始我們不間歇的演奏到十二點半,也就是他們的關門時間。後來我們越演越好,酒吧里的人就一直聽到凌晨兩點。」一周七天?從1960年到1962年,甲殼蟲五次到訪漢堡。第一趟去演奏了106晚,每晚至少5小時。第二趟去演奏92次。第三趟演奏48次,上台172小時。最後兩次漢堡之行在1962年11月和12月,一共演出90小時。這樣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們一共演出270晚。到1964年甲殼蟲成名之旅之前,他們實際現場演出共計1,200場。這的確不同尋常!現在的流行樂隊,在他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演出也不會超過1,200場,正是在漢堡的超量訓練才使甲殼蟲樂隊脫穎而出。「他們去漢堡之前,舞台演出乏善可陳,但是到他們回來以後就變得非常出色了,」諾曼繼續道,「他們練就的不僅僅是超長演奏時身體的耐受力,他們還學會了無論什麼歌都得唱——從搖滾到爵士,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種類。他們之前在舞台上並沒有什麼風格可言,但是他們回來以後,他們好像突然間脫胎換骨。漢堡之行造就了他們。」5.1968年的電腦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比爾·蓋茨的成長曆程。他的經歷跟甲殼蟲的經歷一樣,被大眾津津樂道。數學才俊遇上了電腦編程,從哈佛輟學,與朋友開了一間小電腦公司,取名微軟。在天才頭腦和凌雲壯志的合力作用下,微軟以驚人的速度成為軟體世界的中流砥柱。這是有關比爾·蓋茨經歷的通俗版本,讓我們挖掘得更深入一些吧。蓋茨的父親是西雅圖知名律師,母親出身富有的銀行家。兒時的比爾身心早熟,對學校生活不屑一顧。七年級那年他從公立學校轉入西雅圖雷克薩得中學——一家服務於富人子弟的私立中學。蓋茨到那裡的第二年,學校開設了電腦俱樂部。「學校組織的家長會每年都進行義賣,義賣的錢怎麼用常讓人大傷腦筋,」蓋茨回憶道,「有時候會資助夏令營,讓市區的貧民孩子來學校參觀。有時則會做獎金獎勵教學出色的教師。那年基金花了三千美元買來電腦終端,配備了專門的機房。後來,機房成了我們的天下。有電腦用真是一件令人驚喜的事兒。」1968年,這樣的經歷當然令人驚喜,因為那個時候許多大學還沒有電腦。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學校買的這台電腦的型號。學校並沒有買一台實驗室用的讀卡計算機,雖然六十年代流行這種電腦。學校買的是一台ASR-33電傳打字機。這台機器與西雅圖計算機中心直接相連,並與主機電腦實時共享。「主機共享技術一直到1965年才發明,」蓋茨繼續說道,「我中學時代的老師竟然如此有遠見。」比爾·喬伊1971年上大學一年級時非常幸運地通過主機共享學習編程,而比爾·蓋茨,1968年才上8年級的他就通過主機共享學習電腦編程了。從那時起,蓋茨的生活就基本搬到電腦機房了。他和同學們開始自學如何使用這台古怪的機器。他們花錢買聯機時間,當然,費用十分昂貴——即便對於富有的雷克薩得中學——沒過多久家長會的3000美元基金就用完了。父母們追加經費,但很快又用完了。就在那時,華盛頓大學的一幫程序員們成立了一家名叫「電腦中心」(以下簡稱C-Cubed)的公司,專為當地企業提供主機聯機時間租用服務。恰好,公司創始人之一——莫妮克·羅納的兒子比蓋茨大一歲,也在雷克薩得中學讀書。當時羅納正盤算著,能不能利用兒子學校的電腦,在周末空閑時間測試一些公司的程序,作為交換可以免費提供學校一些聯機時間。他和學校一拍即合。從這以後,放了學的蓋茨就坐公交車到C-Cubed公司,在那裡他可以一直編程到晚上。可惜C-Cubed公司最後倒閉了,所以蓋茨和他的同學們就只能流連在華盛頓大學計算機中心門外。但不久,他們就聯繫到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以下簡稱ISI)。ISI僱傭學生編寫企業薪資管理軟體,而學生的工資是——免費上機。這樣,在1971年的7個月時間裡,蓋茨在ISI公司主機房工作了1,575小時,平均每周七天,每天八小時。「那段時間對我的影響兩方面都有,」蓋茨談到他早年的高中經歷時說,「我編程的確提高很多。我都是晚上到那兒,周末也全天學習。那時我周末的工作時間很少有低於二十或三十小時的。但後來,我和保羅·艾倫[1]卻陷入另一樁麻煩。我們因為偷上機密碼,並且搞崩潰了主機,被公司開除了。我有一個夏天沒用上電腦。那個時候我十五、六歲。後來保羅在華盛頓大學找到一台可以免費使用的電腦。電腦放在學校醫學中心物理實驗室,本來是全天24小時使用,但我們發現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凌晨三點到六點電腦其實是空閑的。」蓋茨笑道:「所以我總是在上床時間之後偷偷溜出家。華盛頓大學就在我家附近,我步行就能到,有時也乘公交車。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對華盛頓大學的捐助總是十分大方,因為他們給了我太多的上機時間。」(多年以後,蓋茨的母親曾說:「我們那個時候總是納悶,為什麼他早上起床那麼費勁。」)ISI公司的巴德·彭布魯克當時與TRW公司有業務聯繫。當時TRW公司與華盛頓州南部的博納維爾電廠簽訂合同,提供電廠管理系統軟體。TRW公司因此急需招聘一批懂電廠工作流程的軟體工程師。電腦行業早期,要找這樣有專門經驗的程序員非常困難。但是彭布魯克知道該找誰,正是那些在ISI主機房上機超過數千小時,雷克薩得的中學生。那年蓋茨已經讀到畢業班,真不知道他當時使了什麼手段讓老師信任他,最終打著到博納維爾實習的幌子在那裡待了整整一個春季。這段時間,他在一位名叫約翰·諾頓的人的指導下編寫程序代碼。蓋茨後來說,那個人在編程方面教給他的東西比任何人都多。從8年級到中學畢業的五年,是比爾蓋茨的漢堡。無論以哪種標準,到目前他的一系列機遇比比爾·喬伊更加幸運。機遇之一,蓋茨轉校進入雷克薩得中學。1968年世界上有哪所高中能有主機共享電腦終端?機遇之二,學校的家長會基金足夠支付學校的電腦費用。機遇之三,學校經費用完以後,一位同學家長開的公司(C-Cubed)正巧需要周末檢查程序代碼,既然周末在工作,也就不在乎是否工作到周末晚上。機遇之四,蓋茨恰巧找到ISI公司,公司恰巧需要人員編寫工資管理軟體。機遇之五,蓋茨的家正好在華盛頓大學步行範圍內。機遇之六,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恰好每天凌晨三點到六點空閑。機遇之七,TRW正巧與巴德·彭布魯克有業務關係。機遇之八,優秀的程序員彭布魯克在需要解決特定問題的時候想到了這兩個中學生。機遇之九,雷克薩得竟然同意學生們遠行到外地,花一個春季的時間編寫電腦程序。所有這些機會難道都是稀疏平常的嗎?然而所有這些機會都給了比爾·蓋茨額外的練習時間。當蓋茨大學二年級從哈佛輟學自己開公司的時候,他已經不間斷地學習編程技術七年了。全世界有多少不到二十歲的少年有蓋茨這樣的經歷?「全世界不可能超過50個,」比爾蓋茨自己說,「我為C-Cubed公司工作過,寫過工資單程序,然後是TRW公司——所有這一切都是一起來的。我認為我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對軟體開發有著比同齡人深刻得多的認識。我獲得的這一切都是一系列不可思議運氣的累積。」6.時勢造成功現在將冰球明星、甲殼蟲,比爾·喬伊和比爾·蓋茨的故事串起來,我們便能拼湊出通向成功更加完整的圖景。喬伊,蓋茨和甲殼蟲無疑都深具天賦。列儂和麥卡特尼的音樂才能給音樂屆帶來整整一個時代的繁榮;而比爾·喬伊,請不要忘記,匆忙之中準備的演講也震撼了考官教授。可見他們個個才華橫溢。但是,使他們如此出色的不是他們非凡的才能,而是他們非凡的機遇。甲殼蟲樂隊,對他們來說非凡的機遇就是應邀去了漢堡。如果沒有在漢堡的歷練,甲殼蟲也許會走另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我非常幸運,」比爾·蓋茨在我們的採訪一開始就這樣說。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是電腦天才或非凡企業家,這樣說只是代表他心裡十分清楚,是1968年讀雷克薩得高中給他帶來了非凡的機遇。到目前為止,這本書所列舉的所有超常之輩都是某種獨特機遇的受惠者。幸運的機遇對於軟體業億萬富翁、搖滾巨星和體育明星並非偶然,而是一種規律。

1萬小時定律——值得學習

標籤:定律學習2009-06-19 16:59

這段時間看一本書,原版名為《Outliers》,中譯版名為《幸福的方法》,副標題為「成功的故事」。對作者MalcolmGladwell總結的一個「1萬小時定律」挺有感觸,給同事分享了一下,也認為這定律很值得人們深思,今天就特別推薦一下這個「1萬小時定律」,希望對你也一樣啟示。什麼是1萬小時定律呢?研究顯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只是練習的問題,需要練習1萬小時——10年內,每周練習20小時,大概每天3小時。好像大腦需要這麼長時間,以吸收達到精通所需要知道的東西。

書中說到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90年代初在柏林音樂學院做過調查,學小提琴的都大約從5歲開始練習,起初每個人都是每周練習兩三個小時,但從8歲起,那些最優秀的學生練習時間最長,9歲時每周6小時,12歲8小時,14歲時16小時,直到20歲時每周30多小時,共1萬小時。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列維京說:「無論是在對作曲家、籃球運動員、小說家、鋼琴家還是象棋選手的研究中,這個數字反覆出現。

而且他對天賦(天分)的觀點也很有意思:「天分不是唯一重要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智商超過120,你就跟智商達170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一樣大。他覺得他只是找到了取得成功的共同點:比同輩人更努力地練習的機會,選擇跟自己的文化傳統匹配的探索領域。

他認為:練習不是你已經很優秀時做的事情,而是使你變得優秀的事情」.實際上每個人都知道勤奮是好事,但大多數人都有懶惰的心理,很難堅持下去.但這本書並不是說只要練習10000小時就能成功,而是指出一個成功的人,離不開內在潛質(就是1萬小時的訓練)、家庭環境、文化背景和時代機遇的綜合因素。不只苦練還需要機遇,就是說一個準備充分的人+合適的機會=成功.

《紐約客》雜誌有個正式撰稿人,名叫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Gladwell)。他是牙買加一個非洲黑奴和一個白人種植園主的後代。他自己生長在加拿大,如今因一連出了三本改變因襲觀點的暢銷書而在美國出了名。最新一本書名為《超凡者》(Outliers),與其說是其自傳,不如說是一冊勵志書,尤其在成功天才等概念上發表了獨特見解。

一般人都認為成功主要來自天賦才能,沒有天才就不會有成功。格拉德威爾則認為,生來的才能和一定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天才並非唯一或最為重要的東西,真正有用的是普通的實踐經驗。

格拉德威爾將所有人的成功都歸之於一萬小時準則」(the 10,000──HourRule),也即任何領域中成功的關鍵都與天才無關,要的只是實踐,一萬個小時的實踐,──十年一周二十小時的長期磨練。

這個說法我也覺得有一定道理,記得上小學時班任留作業的本事可不是一般的,他常常讓一個字寫幾十遍。一道題做幾遍。正是因為她的這種訓練方法,以至於有段時間只要她說留哪一頁的哪一道題,我不用翻書就能全部寫完。

還有就是生字表正背,倒背都可以了。

初中的生物老師,政治老師,歷史老師都是如此,考試前我們要背卷子,

以至於有一次我賭氣背完整六套卷子去講台那讓老師考,最後背的老師崩潰了,

估計她一次考六套卷子也是很勞累的。不過她這種方法讓我在生物結業時早早就跑出考場,並且得到很高分數而且是所有學科學的最好的一門。

還有就是長這麼大以來我最用功的一段時期就是第二次高考前在考前班學畫的時候,從沒有正式訓練開始學到新年,大概是4個月。每天在畫室呆上一整天,而且還故意在午休時很晚離開,原因也是跟當初的指導老師賭氣。弄得那個老師有幾天都是午休時跟我一個人在畫室耗到很晚才去吃飯,現在想起也不知道當年他在人多糧少的食堂有沒有吃上午飯。

這些在我從小到大訓練過我和其他同學的老師們,我當時雖然和他們賭氣,但是並沒有記恨他們,現在有時會跟朋友們當笑話說起。因為有他們這種訓練方法,以至於讓我有些事情做得很是順利,也有點用處。也許我現在仍然可以再使用這種訓練方式學習一點東西。

不過也許這種方式有時也要因人而已,因為這種重複訓練,會引起有些人的反感,也許會物極必反。所以這種辦法不一定適用所有人。不過有些事情似乎還是有些天賦的

葛拉威爾(MalcolmGladwell)的《引爆趨勢》與《決戰2秒間》,可不只是暢銷書,已成為每位想走在知識尖端的人的必讀之作。

他的新作《異數》(Outliers,暫譯)用了許多與前兩本書類似的技巧:將系列的趣事軼聞,與學術研究、個案巧妙無縫地結合,來闡述似乎挑戰傳統想法的觀念。

書的主軸闡明,偉大的成功很少只來自超群的內在天分,而必須搭配其他因素,如運氣、時機、特殊的機會,與愛好平淡辛苦的工作;另一主軸闡述,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文化背景下的產物。

他以加拿大冰上曲棍球球員菁英的例子開場。幾乎所有的球員,都是在一年的前三個月出生的。葛拉威爾問:當選擇的過程完全依憑實力,這樣的事怎麼可能發生?

答案與星座命定完全無關,而與每個學校都將一月一日後出生,設定為曲棍球員的選拔資格有關。年初出生的男孩們,在身材與力氣上都比晚出生的人佔優勢,因此他們就會被較好的隊伍挑中。也有機會多參加幾場比賽,接受最好的訓練。到了青春期,他們真的就成為比其他月份出生的男孩更好的球員了。

這故事的重點是,雖然天生能力很重要,但其他的因素,在決定成功上,佔了更重要的位置。

葛拉威爾發現,在對的時間,位於正確位置,有著適當條件(富裕、關懷的父母是很大的幫助),並且掌握大量練習的機會(他稱之為一萬小時定律),跟天分一樣重要。他的觀察是,你必須聰明,但只要具備成功所需的聰明就好。

書的第二部份,葛拉威爾則專注於闡述文化的傳承,以及文化傳承如何幫助或者阻礙一個人的成功。依據幾千年來的數學資質與工作態度,來評斷種植稻米的成效,就是個有趣的假設。稻米的生長,有賴於農夫複雜的計算,及日日的辛勤工作。這與歐洲農業較不緊湊的季節性節奏不同。雖然中國人與日本人,平均智商並不比西方人高,但他們的數學比較好,也沒有放長假的傳統。

《異數》與葛拉威爾其他作品相較,沒有那樣的創新。卻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了解人成功的因素,我們應該能產生出更多成功(及快樂)的人。(謝明玲譯)

一萬小時定律

閱讀() 評論() 發表時間:2009年02月19日 13:16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631775766-1235020581

本文標籤: 拉德威爾出類拔萃Malcolm定律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

  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紐約城有多的令人吃驚的最強勢和成功的公司律師們有著大多相同的簡歷——他們都是猶太人,都生於1930年代的布朗克斯或者布魯克林區,他們的父母大多是在制衣廠里工作的移民。  還有一些類似的現象,為什麼有大到不成比例的專業曲棍球和足球運動員都是生於一月二月或三月?為什麼有一些年份出生的人很容易成為軟體企業家?為什麼在另外一些年份里出生的人們又很容易發財致富?  你可以將之成為是一種巧合。或者你可以問一下——就像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Gladwell)所做的那樣——這樣的背景跟一個人成為非常非常成功的律師非常非常成功的運動員有什麼關係?  在夏天的巴黎,人們感受到的氣溫是介於溫暖和很熱之間。但想像一下,假如在八月中的一天里,氣溫突然變成了零度以下,這一天就是一個局外事件(或者說叫「黑天鵝」),為什麼我們夏天巴黎的氣候是溫暖或者炎熱的知識是如此之多,而我們關於為什麼夏天巴黎的氣候變成零度的知識卻是如此之少?  通過回答類似這些問題,你可以獲得很多知識。而早在我們之前,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Gladwell),這個有著長長頭髮的《紐約客》怪才撰稿人已經給這些問題找到了答案,並寫成了一本書。  這是一本定於11月18日出版的還沒有中文譯名的書,英文原名叫做——outliers。你可以將之叫做《出類拔萃之輩》。  在《出類拔萃的人》(outliers)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Gladwell)的第三本書,在書中他著眼於那些在自己領域裡有著出類拔萃能力的人——他還分析了在能力之外,這些人的生活同樣受到意外的好運氣的影響。他的出版人布朗將這本書的首印數字定為了令人咋舌的6萬4千本。因為這位奇才的前兩本書——《引爆點》和《顛覆》都成為了美國的暢銷書。這位45歲的格拉德威爾先生先正居住在紐約,是《紐約客》雜誌的長期撰稿人。  而在這本書中,作者感興趣的就是那些「局外人」,那些出於一系列原因而變得如此有才能,如此的不同尋常而又如此的與以往的經驗格格不入的男男女女們。他們就是巴黎八月里的零度天,就是「出類拔萃之輩」。  格拉德威爾寫作的動力來自他對於自己頭腦中問題的解答。當他總是在腦子中反覆思考同一個主題時,他很可能就寫作一本書。  寫作《出類拔萃之輩》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很難找到一宗方式去解釋真正成功的人背後的成功秘密。你知道人們說比爾蓋茨或者搖滾明星或者其他出類拔萃之輩時候的說法——『他們尤其聰明,』或者『他們真的有野心?』而問題是,我認識很多非常聰明也很有野心的人,但是他們並不值600億美元。這使我認識到我們對於成功的理解是非常原始的——而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值得發掘的領域,你可以得出一種更好的解釋。」他說。  在格拉德威爾看來,之所以要寫作另外一本有關於成功的書,是因為我們之前對這個問題思考了如此之多,但得到的東西又是如此之少。所以即使早在三十多年前,戴維·哈爾伯斯坦就已經寫作過同題的一本書。他還是不惜再給這個問題的研究領域再添上一本。  他說,我們對這個話題並不是漠不關心。假如你去書店看看的話,你能夠找到數以百計的成功手冊,或者是有關於著名人物的傳記,或者是那些承諾用六個(或者七個)步驟就能夠達到成功的自助心靈雞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都是詭辯家。  他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認識到的是,「我們並沒有真正認真的關注過個體。」

作者: Malcolm Gladwell副標題: TheStory of SuccessISBN: 9781846141218 定價: GBP 16.99出版社:Allen Lane裝幀: Hardcover出版年:2008-11-18

而這正是問題所在,因為想要理解他們的話,你必須去仔細觀察他們——他們的文化、生活的空間、家庭和代際。我們只是看到了那些高高的大樹,但為我們應該看一看森林。  他正是通過描寫那些走在世界之前好久的擁有獨特的特徵、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得到了這一認識。  《出類拔萃之輩》中,作者引導著讀者們對那些個人的成功故事進行反思,「那些人不是憑空出現的,」他寫道。「他們受惠於那些不顯見的優勢、格外的好運氣以及文化上的遺產,這使得他們掌握真知,工作勤奮並且以一種前人所沒有過的方式理解世界。」  這跟戴維幾十年前的那本同題的描寫人物歷史的書籍不同,或許引用一下作者的原文更有助於我們說明問題,「在美國,要成功,要飛黃騰達,必須依靠某種推動力,才幹本身有用處,但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光靠才幹是不夠的。金錢有用處,家族關係和社會關係都有用處。對於沒有還生條件的人來說,成為權貴的道路看來就太遠,太渺茫了。羅德斯獎學金往往是進升之階,是每個青年不是不知道的青雲直上的途徑,它將使得他們今後的生活順利得多。別人的大門將為之大開,請帖將紛至踏來,電話的鈴聲將響個不停。因此,有一個被帶到羅德斯獎學金委員會那裡去的年輕的申請人,在口試的末尾問到他在他的墓碑上的銘文要怎麼寫的時候,他迅速地回答道:『 羅德斯獎學金獲得者』,於是他就獲得了這個獎學金。」  那本書中的人物之所以變得出類拔萃是因為他們的出身和和種種個人的努力。格拉德威爾在第二個原因上與之類似,但第一點原因在他那裡看來,卻有著很大的問題。  在作者關於比爾蓋茨的論述中,他強調說他能夠獲得一台電腦是一件如此幸運的事情。他同意偶然的運氣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而這就是自然的法則,一些人就是比另外一些人得到的東西要多。比爾蓋茨的的好運氣就是——幸運總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的伴隨著他。  但好運氣還是來自一些特殊的環境。假如你在一所精英的私立學校里,你才可能得到一台計算機。而總是存在著這麼一個「假如」作為前提條件。而這也是理解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格拉德威爾則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們了解到群體在人們成功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當出類拔萃者真的變得不同凡響時,這並不僅僅是他們自身的原因。有太多的人和太多的環境因素也在裡面起了作用——而這也意味著,跟先前所想的不同,人們做為一個社會對誰能夠成功,有多少人能夠成功有著更大發言權。  「這是一種令人感到驚奇的希望,也的確很提氣。」他說。(來源:經濟觀察網,記者:焦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1萬小時的努力+寧為雞首」是自古以來成功定律 (2008-11-0310:18:41)【好書】出類拔萃之輩成功的秘密知名暢銷作家Malcolm Gladwell(本文就以「蓋兄」稱)於2000年出版《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以及在2005年出版《決斷2秒間》

《Outliers : The story ofsuccess》,到了這星期,關於這本書的評論也在歐美各雜誌達到了頂點,包括http://www.nytimes.com/2008/11/0 ...f.html?_r=1&;ref=business&oref=slogin"target="_blank">< &>、泰唔士報等都有討論。蓋兄的寫作風格就是他會引用大量的各種數字,許多是讀者從未聽過的,然後一段一段的串成整本書的邏輯,讀他的書好玩的應是在讀這些一段一段的定律,各自就有各自的領悟。但這種寫法也為他帶來很大爭議,許多人無論是真的科學家或是記者們,都覺得蓋兄只是在玩弄「通俗科學」,我的想法則是,我們都需要更多的數據與事實,蓋兄幫我們挖出來,至少建議了一個解釋,比讓它們石沉大海還好。那麼,蓋兄這次又想告訴我們什麼有趣的數字、事實?這次他想討論的是大家都很關心的「成功學」,而且他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結論──「成功並不是偶然的」。我還不知道是誰會在台灣出版這本書,也沒辦法先拿來一讀,但單單從各處報導捕風捉影一番,已經得到了很驚人的「成功學」:一、寧為雞首,不為牛後:蓋兄在這本書中即將舉出一些現象,譬如,曲棍球是加拿大的國技,奇怪的是,史上最強的加拿大麴棍球員似乎都是1、2、3月出生的,原來,曲棍球比賽從小「分班」的方式是依出生年份,同一年出生的就在一起比賽,因此,一月一日就是班上最年老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就是班上最年輕的,年老的雖然只老了幾個月,他們的力量強一點點、身高高一點點、智慧多一點點,讓他們一路下來較容易當「小明星球員」,自信心有了,之後也順了。這點亦被經濟學家認同,他們早就發現,在年尾出生的小朋友比較無法進入好大學,也和這種分班方式有關。這也帶給父母一個啟示,有些父母很急著讓孩子小小年紀就送去上學、跳級,蓋兄認為,除非保證孩子真的天生智商180,不然早讀、早學反而容易毀了他前途,請三思。那,選學校要不要選「好區」、「好學校」?蓋兄另外再舉了例,大律師Joe Flom是在1930年代於紐約當年爛區GarmentDistrict出生、受教育,就是因為從爛區出生,他反而有機會去輕鬆取得其它人的東西,也在這過程中,在心理、實力上面不斷的往上積累。重要的是,這位律師後來雖然學成,但遭到當時美國種族排擠,無法進入正常的事務所,所以他竟然也理所當然的就另闢道路,反而讓他開出一條新路(或許在爛學校中他已習慣自創道路並成功,所以他敢繼續這樣干),後來蓋兄還發現,JoeFlom不是唯一的一個成功的,那年代有好幾個律師竟然都是1930出生、在Garment長大的猶太人!也就是說,那個年代、那個爛區,竟然是成功的搖籃!二、「一萬小時定律」:蓋兄說,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努力了十年而來。這十年間每天他都練習3小時,3 x365 x10,一萬個小時之後才會成功。他舉例,鋼琴家許多都是5歲彈琴,到了15歲就已經和別人不同;小網球選手都是6歲開始訓練,到了16歲就已經和別人不同。這點我非常贊同,先前也想寫過一本「默默耕耘十年間」,最後只出了《搶先布局十年後》。以上兩點,告訴我們的是「努力是有效果的」,問題是說,你相信嗎?我自己小時候,是在一所很普通的公立學校念書,公立學校再爛也有「人情班」,但我的父母並沒有去要求去念人情班,父母認為家庭教育遠比人情班重要,結果他們對了,我在家很努力的讀書,到了學校,我的努力也馬上顯示在考試的分數上,一路都是第一名。後來到加拿大,開始碰到一些「天才」,讓我非常沮喪;我念了這麼多、想了這麼久,人家一下子就想通了!但,由於兒時「努力就會成功」的經驗,讓我就算受挫也從來不曾放棄努力,所以,雖然有一段期間曾被「天才」們打敗了,但在後來只要一有機會,就可以< strong>竄出來、竄出來。1萬個小時,不會白花的,但只是你相信或不相信?若不相信,去作個「雞首」看看,就會相信,相信以後就請記得一輩子。MalcolmGladwell這本書和他其他書,甚至其它歐美書都很是不同,他打算這麼直接的點出成功就是「10000個小時、寧為雞首」,這是每個人都可以直接對自己、對孩子做的決定,或許還不必拿到書,今天就可先開始做了。讀後記之一:從小的時候一直以為自己很是聰明,而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習成績也確實讓我不得不以為我很聰明,看了MalcolmGladwell的高論,我豁然明白了一個事實,其實我並不聰明,我天資也並不聰穎、甚至我的天資還是比較愚鈍的那一種,絕對不會超過中等水平。那麼,為什麼我小時候的學習成績確實有那麼好呢?而我那時候也並不見得比別人用功多少的啊。道理原來在於,我家姊妹多,我是最小的一個,也就是說,我出生下來的時候,我姐姐們都開始上初小了,等我到了4~5歲開始需要啟蒙的時候,她們上了初中,是他們在平時的有意無意中,用一些知識和道理啟蒙了我,而我肯定在有意無意中會發出許多質問,也是她們在持續的開導我、啟發我,使我在上學之前就能夠得益於她們的教育。所以我在開始上學的階段積累了別人沒有幸運具有的優勢,使我小學階段的學習可以輕輕鬆鬆的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這種開始階段的成功和優越感,以及積累起來的信心會進一步激發我對學習的興趣,使我更加喜歡學習,從而為以後的繼續保持領先提供了內在的動力,所以後來初中乃至高中仍能夠有很好的學習成績。我明白了,原來我並不聰明,我小的時候上學只不過是比別人啟蒙的早了一些,我只不過得益於一些大家都沒有注意到或者還沒有察覺到的優勢而已。不過,我仍然感謝命運所給予我的照顧和幸運。沒有這樣的幸運,不知道我現在的命運又將如何。所以啊,人,成功了或者飛黃騰達了,或者青雲直上了,或者富貴了,千萬不要以為真的是自己有了多大的能力,有多大的力量和天賦,或者是自己本身在某一方面有超乎尋常的能力,實際上,我們更應該感謝機會和幸運,感謝一系列的機緣的恩賜,感謝上帝。我們要對我們的命運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沒有了幸運,莫扎特或許也不過就是一個在富人家的宴會上彈鋼琴的普通鋼琴家。而有了幸運,或許哪一個街頭畫畫的乞丐也會成為畢加索。之二:從前,家裡養過兩隻小雞,才買來的時候兩隻小雞是差不多大的,不過,仔細看看有一小雞還是大一點點的。平時我是一樣餵食的,飯放在碗里隨它們吃。而一個月沒過再看這兩隻小雞的時候,那隻大的小雞已經有小的兩倍大了。為什麼呢?因為「競爭」?,因為「先發優勢」?也可以這麼說。因為大的小雞開始的時候憑藉一點點的優勢,總是比小的小雞搶先吃完食,每次捕食的機會也總是比小的大一點點,久而久之,他吃的總是比小的小雞多,長的更大也就理所當然了,而且兩隻小雞之間身材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了。雞尚如此,何況人乎?寧為雞頭,莫為牛後。高中之事,可以為鑒。眼下是找工作的時候,各位想清楚了嗎?對於醫學來說,還有什麼比實踐的機會更加重要呢?對於人生來說,還有什麼比進身的機會更加重要呢?容易進身,才會出類拔萃。想「出人於一頭之地」,難啊!!!之三:成功之道,古人說,今人說,所有的人都在說,而真正能夠成功的又有幾人?司馬遷「通古今之變」卻終不免腐刑。有許多成功學的大師總是在哪裡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那他們又算得了幾成的成功?不過是靠了演講或者出書忽悠大家,賺了我輩愚昧者的幾個大錢而已。人生之路,還是伸展自如一點好。不可不追求,但又不可強求。可退可進,可攻可守,不可負氣逞強把自己置於死地。雖說「置之死地而後生」,但人生之事,變化莫測、一言難盡,又加機緣巧合、不測風雲,倘若「不生」又將如何?不可求「滿」,不可求「全」,不可求「完美」。「缺」是常態。「不滿意」是常態。要學會在常態下「知足」,但「不滿足」。什麼時候你覺得「心滿意足」了,什麼時候你覺得你達到「完美」了,什麼時候你覺得「十全十美」了,那你可要小心了。小心慘痛的結局可能就會接踵而來。如果什麼時候你「心想事成」了,或者接二連三的「心想事成」了,這個時候你可要小心了。因為這不是常態,壞事情會接二連三的,而通常好事情是不會接二連三的。命運不會那麼眷顧於你。而古人云「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命運就是按照這些奇怪而複雜的邏輯在發生轉換的。在這樣的命運邏輯面前,你除了「適性」,還能做什麼?所為者,不過修鍊你的內心和作為,時刻做好準備罷了。人生要像水,因器而賦形。人生要像水,因勢而成力。人生要像水,至柔才能進。

琅采論語>>>

這彷彿是個證明「熟能生巧」或「勤能補拙」的定律。但如今的社會沒有他假設得那樣簡單。根據差別不大的教育方式(至少科目全世界都相差無幾),用差不多的時間——除了概率極低的通過hot-housingmethod(填鴨式集訓)成功的幸運兒(通常是少年甚至兒童運動員、所謂的小科學家等)外——只有更聰明或家教更好的孩子能夠創造並掌握更恰當的學習方法,而他們無疑比死讀書創造10000小時的孩子成功率大。在外界因素相差不多的今天,基因是能說明一定問題的。而不是單單的10000小時。

如果只是片面地掌握10000小時定律而不聯繫實際,大規模小學奧數捲土重來繼續猖狂就更加有恃無恐了,與如今社會意向背道而馳。科技的確是人人努力去學總會掌握的。但人一輩子有多少10000小時?而且科學貴在鑽研和創新,由已知求未知。在人類有限的的時間內做出可觀的科研成果,恐怕熱情努力便是必要非充分條件了。

同樣,藝術也不例外。近20年來,靠功利和瘋狂讀書拿狀元的人越來越多,選秀明星和網路作家也層出不窮。但為什麼中國當代文藝界偏偏出不了像季羨林、梅蘭芳一類的「大師」?如果只有單純的時間定律,那一切作品都缺少了靈魂,缺少了人文的天分和美感。機器人工作10000小時也能完成,何必非要人呢?

人類需要天才。但天才更需要正確的外部和自我培養。當今世界需要肯鑽研10000小時耐得住寂寞的天才。

到底有沒有天才

——10000小時定律

青年文摘

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說:「美的藝術是天才的藝術,它不是一種能按照任何法則來學習的才能。天才這個字可以推測是genius(拉丁文)引申而來的,是一個特異的,在一個人誕生時賦予他守護和指導的神靈。」

康德認為,繪畫、音樂、詩歌等藝術跟科學不同,「一切科技是人們能學會的,在研究與思索的道路上按照法規可以達到的,但人不能巧妙地學會做好詩。在科學裡面最偉大的發明家和最辛勤的追隨者和學徒只有程度上的差別,獲得美術天賦的人和他們卻有種類上的區別。」

英國藝術史家約翰·伯格說,畢加索就是一個天才。他在會說話之前就會描畫。10歲時,他就能畫石膏像素描,畫得像任何地方的美術老師一樣好。「視覺藝術的天才兒童比音樂的少得多,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也較不真實。其間的差異或許因為音樂比繪畫更獨立自主。耳朵可以獨立地發展;眼睛的發展則有賴於人對看到的對象的了解。雖然如此,畢加索是天才兒童毋庸置疑。」

《紐約客》專職作家格拉德威爾則認為,天才不過是做了足夠多的練習的人,藝術領域也不例外。他總結出了一個10000小時定律。研究顯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只是練習的問題,需要練習10000小時——10年內,每周練習20小時,大概每天3小時。好像大腦需要這麼長時間,以吸收達到精通需要知道的東西。

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上世紀90年代初在柏林音樂學院作過調查,學小提琴的都大約從5歲開始練習,起初每個人都是每周練習兩三個小時,但從8歲起,那些最優秀的學生練習時間最長,9歲時每周6小時,12歲8小時,14歲時16小時,直到20歲時每周30多小時,共1萬小時。

比如比爾·蓋茨,他在西雅圖上初中和高中時,由於得到了9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幸運的機會而得以累積了他的10000小時:早在1968年,上八年級的時候,他就讀的私立中學購置了一台最早的一批可以直接連接到大型計算機上的電腦終端機。小時候他家挨著華盛頓大學,在那裡他可以接觸到一台更高級的計算機。到蓋茨大學二年級從哈佛大學輟學去開辦自己的軟體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的程序設計,超過了10000小時。

莫扎特6歲就開始作曲。但是心理學家麥克爾·豪說,按照成熟的作曲家的標準,莫扎特小時候的作品並不突出。他小時候的作品可能是他父親記下來並做了改進的。莫扎特童年的很多作品都只是對別的作曲家的作品的重組。他直到21歲才寫出堪稱偉大的作品,到那時他剛好已經寫了10年。

「天分不是唯一重要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智商超過120,你就跟智商達170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一樣大。」克里斯托弗·邁克爾·蘭根的智商高達195(愛因斯坦是150),但他只能在密蘇里鄉下的一個馬場工作。他為什麼沒有成為火箭科學家或腦外科醫生?

因為他成長的環境:一生中沒有人幫他開發他的天分,他只能依靠自己。富家子弟奧本海默毒害他的物理老師未遂後,只被判了緩刑和接受心理分析,蘭根小時候則經常遭受繼父的毒打。

(貝小戎 《三聯生活周刊》編輯)

推薦閱讀:

圖說24小時(2012年4月22日)
路遙21天創作《人生》 每天窯洞里伏案工作18小時
不到半小時「種」好一顆牙
老街詩詞閑話10-律詩四式讓您半小時學會格律
讓你睡在機場航站樓,IKEA 在首都機場推出 24 小時睡眠體驗區

TAG:定律 |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