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PCB設計中路的反射和場的反射

文章未動,公式先行:

inc──入射;trans ──傳輸;refl── 反射當信號穿越阻抗不連續的點時,會產生反射電壓與電流,從而使得分界面兩邊的電壓和電流相等(基爾霍夫定律)。

在這裡給大家自爆一下高速先生小時候學習過程中做過的筆記:

對於理工科來說,一些從數學上去理解問題的過程是必不可少,也是最直觀的。高速先生也和大家一樣,學習反射都是從手算反彈圖開始的。同樣的,小高速先生在畫出反彈圖之後曾經覺得自己懂反射了。可是轉念一想,還是發現了很多無法理解的問題:為什麼測試時在通道中間測試到的波形有回溝,而在終端測試到的波形又是好的?Breakout區域有一次阻抗不連續,但走出該區域之後,走線從細變寬,會增加一次反射,那是不是全程按照breakout區域走線會比較好?源端匹配電阻是不是也增加了一次反射?是的,其實這些用一句「傳輸線很短的時候反射掩蓋在上升沿中了」就可以解釋。但是到底是怎麼掩蓋在上升沿中的?我們發現在上方的反彈圖中傳輸延時遠遠大於信號的上升時間,在計算反射時我們用的電壓實際上是信號高電平的電壓,並沒有關註上升沿過程中其他電平的狀態,但實際上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可是如果我們如果把上升沿的狀態加入算式中,那這遊戲可就沒法玩了。所以,我們需要場的思維。場的反射來到了場的領域,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們的波形拆開,讓我們先來看看之前說過的測試點的問題。為了將問題簡化,我們假定一個這樣的條件:

1.在拓撲上,源端完全匹配,末端全反射,理想的100Ω差分傳輸線。2.傳輸的為我們之前模擬的DDR3信號,由三次諧波構成。3.測試點位置離接收端距離為500mil。好的,現在開始讓我們分析,首先,如同大家在之前文章中看到的,我們接收端信號與測試點信號的區別是這樣的:

讓我們看看1GHz諧波發生了什麼:

測試點測到的是兩個信號疊加的波形,一個是入射信號,一個反射波。反射波與入射波幅值相等(末端全反射);走過的路程比入射波多1000mil(一來一回),也就是六分之一波長;兩個信號的相位差也就是60°。這樣,我們就看到了1GHz的諧波在接收端時藍色的波形,在測試點處為紅色的波形,幅值衰減,相位超前。再看看3GHz的諧波:

同樣的1000mil,對於3GHz來說就是半波長,相位差180°,這樣我們就發現在測試點處3GHz的頻率分量基本上就衰減完了。再來看看5GHz的諧波:

相位差300°,於是看到測試點的波形衰減,相位滯後。將在測試點的三個頻率分量的疊加再疊加起來之後: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的分析方法是感覺如何,是覺得把東西變複雜了還是變簡單了呢?怎麼想沒有關係,下一篇中高速先生會將這樣的方法再拓展,相信你會愛上這個方法的。

【分享】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用,請點擊右上角「…」擴散到朋友圈!

關注電子工程專輯請搜微信號:「eet-china」或點擊本文標題下方「電子工程專輯」字樣,進入官方微信「關注」。

推薦閱讀:

吳若石新足部健康法:經絡學說與足底反射區的關係
足療-足部反射區-足底反射區養生保健-足部穴點陣圖
連載三:每一個反射區都需要用心去修行(1)
65.激活孩子特效反射區自愈潛能的基礎方法
「覓食反射」並不一定表示寶寶就是餓了!

TAG:設計 | 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