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實體書店如何賣書

明天,實體書店如何賣書

明天,實體書店如何賣書,是今天必須關注和思考的問題。今天怎麼賣書,明天還怎麼賣,這當然是一種賣法。環顧四周,網路閱讀、電子書、新媒體、網上書店令人目眩。驚訝和無奈,或許是實體書店某一刻的表情。明天依然像今天這樣賣書,可以生存嗎?這是敏感的實體書店應該發出的追問。作為讀者,我以為,實體書店明天是否擁有生存空間,應當依託傳統優勢,抓住關鍵,在體驗價值、附加值、閱讀方案上做文章,下功夫。

突出文化體驗價值

實體書店的文化體驗價值,網路無法比擬。這是實體書店的優勢所在。

實體書店的文化體驗價值,應體現在環境的營造上。實體書店內部環境的基調和風格不能過於張揚,要用易於感知的精神氣質、文化氣息,引起讀者情感共鳴,輕輕撥動讀者的心弦。我不贊成以標準化、規範化的名義,把實體書店搞得千篇一律。至於採用什麼樣的基調和風格,應當對環境進行分析,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人口、讀者偏好等,再做出選擇。基調和風格不張揚,不排斥共性裡面有個性,質樸當中有靈性。如陳列中國傳統文化圖書的專區,小環境需要內斂、厚重一些;少兒圖書專區,可營造得童趣盎然,色彩跳躍一點。書架是構成實體書店極重要的元素,且不說擺放格局、高矮大小,材質的選用就很有講究。我曾到過一個書店,其他硬體無可挑剔,唯獨金屬書架讓人感到不舒服。我以為,書架用具有質感的實木製作為宜,退而求其次也要有實木效果。如何通過細節,提升文化體驗價值,是實體書店經營者和員工每天都可以琢磨的題目。

實體書店的文化體驗價值,應體現在陳列圖書的配置上。實體書店配置圖書一味貪多求全,容易造成庫存滯漲,表情呆板,了無特色。讀者看著不舒服,員工也感覺局促、彆扭。實體書店配置圖書,應當秉持理性態度。第一,在整體定位上,應當強調大而全、中而特、小而精。圖書發行終端企業的最大賣場,同時應是品種最全的賣場。中等規模的賣場,要突出某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的特色。小型賣場應致力於做精,條件成熟,亦可做成專業書店。第二,在圖書陳列上,應突出重點,主次有別。我認為應當抓住三個關鍵點。其一,大社名社的書要享有足夠的空間。其二,名家的書要佔據顯著的位置。其三,各個類別的名著(作)方陣,可相對集中陳列。第三,實體書店要注重堆頭營銷。曾經有業內人士做過試驗,圖書碼垛的銷售量,遠遠高於書架陳列的圖書。如果實體書店的空間足夠大,完全可以多碼幾個垛。當然,不是什麼書都可以碼垛,應當有所選擇。

實體書店的文化體驗價值,應體現讀者在對員工專業化職業化素質的感知和認同上。應當說,整個圖書發行行業專業化水平亟待提高,同一些行業相比差距很大。箇中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圖書發行理論滯後、教材建設跟不上趟、標準化的東西過少、受關注程度不夠。大環境有點問題,不影響小環境的營造。實體書店在員工專業化職業化素質培養上,可以進行探索。實體書店的員工擁有良好的專業化職業化素質,對於塑造企業形象、宣揚企業文化、傳遞人文關懷、滿足讀者需求、培養讀者忠誠等方面,具有現實作用和長遠意義。硬體固然重要,軟體更具價值。實體書店的文化價值體驗,只有通過讀者對員工專業化職業化的感知和認同,才能夠真正實現。員工專業化職業化素質的形成,除組織培訓外,個人不斷學習和勤于思考同樣重要。

文化體驗價值是一種精神引力和心靈召喚。為了賣好書,實體書店的文化體驗價值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增益附加值

同樣一本書,讀者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價格買到。從道理上講,讀者大多數情況下願意就近從快低價買任何一本書。如果請讀者在距離上捨近求遠、在價格上舍高求低購書,並且讓讀者感到值得,一定要給出理由。我想,除上面講到的突出文化體驗價值外,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讀者購書所能獲取的附加值。

所謂購書的附加值,我理解應當屬公益範疇。讓購書的讀者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參加讀者沙龍、文化講座、文化體驗活動、讀書研討會、新書發布會等,是實體書店應當追求的目標。凡事未必開頭難,難在於做與不做之間的選擇。

如何去更好地實現讀者購書後的附加值,按照我的想法,要抓好這麼幾點。一是要對接資源,特別要掌握好來自上游的資源。相對而言,出版社手中的作者資源和營銷資源,要比發行終端多。怎樣實現對接與互動,需要探索與磨合。二是要開發資源,主要是指本地資源。組織讀者沙龍、本地作家主題籤售,均可積極嘗試。三是要不斷創新載體和內容,包括與媒體的互動,增強附加值的吸引力。四是要有適當的投入。花錢不是買熱鬧賺噱頭,要求實效,應當「多栽花、少插花」。

提供閱讀方案

為讀者提供完整的閱讀方案,對於實體書店今後的生存與發展極為重要。

對這個問題的關注,緣於一次在實體書店的購書經歷。去年春天,我受人之託,購買其送給同事孩子的禮品書。我很仔細地詢問孩子的年齡、性別、偏好,以及孩子父母的職業、學歷。我把掌握的信息告訴營業員,然後等待令我滿意的結果。事與願違,十多分鐘後,我還是自己動手,完成「使命」。

此後,我對閱讀方案的概念進行一些延伸思考。首先,並不是所有的讀者都會買書,不少讀者希望得到提示和建議,這就是對閱讀方案的需求。其次,閱讀方案可簡單、可複雜,可面向個人、可面向組織,需要儘可能多地進行市場細分,形成一些概念,閱讀方案多多益善。再次,讀者需求具有個性化的特點,閱讀方案是動態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案。閱讀方案的產生應當是研究市場和讀者、員工經驗積累、滿足讀者需求、創造讀者需求的結果。複次,實體書店要關注讀者的終生價值。通過不斷提供讀者滿意、甚至讓讀者怦然心動的閱讀方案,培育讀者的忠誠度,開發讀者的終生價值。不久前,一位業內人士提出賣書要從娃娃抓起的觀點,頗值得關注,更需要付諸行動。

我以一種傳統心態,表達了關於傳統實體書店的幾點想法。堅持不等於保守,盲動未必是創新。我同樣贊成實體書店涉足新媒體,採用新技術,引進新業態。在堅持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點,就能夠贏得未來。

推薦閱讀:

明天佛喜日:恭迎阿彌陀佛聖誕【806期】
我不想 你給的愛 成為明天的痛
別看不起生在這7天的人,只要還有明天,窮光蛋也會變富豪!
明天起,昆明即將發生巨變!看完你絕對捨不得離開!

TAG:書店 | 實體書店 | 實體書 | 賣書 | 明天 | 實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