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傷寒論》柴胡劑臨床應用

《傷寒論》中柴胡劑主要有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桂枝湯、柴胡桂枝幹薑湯以及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共六首方劑,其中小柴胡湯是柴胡劑的代表,亦是諸方的基礎。由於少陽位居半表半里,既是太陽病傳入陽明的樞機,又是三陽病傳入三陰的樞機,因此決定了少陽病多有兼夾證,在小柴胡湯證的基礎上具有兼表兼里、兼實兼虛之不同。因此,柴胡劑也各具特點,隨著病機的不同而各有側重。筆者通過對《傷寒論》柴胡劑的相關論述進行歸納分析,就柴胡劑的臨床應用略抒己見。

1 小柴胡湯方證分析

小柴胡湯是和解少陽之祖方,主要用於少陽病證,見於《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小柴胡湯主之。」後世醫家將本條所述癥狀與少陽本證中的口苦、咽干、目眩合稱為「柴胡八證」。本證的產生,皆與病入少陽,邪在半表半里,正邪相爭,經氣不舒,樞機不利,膽逆犯胃等因素有關。本方由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蔘三兩、半夏半升、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共7味葯組成,是透達外邪、調理脾胃、調和營衛,治療邪在半表半里而偏於表的首選方。小柴胡湯治療外感表證,既可攻邪,又可扶正;從藥物組成中有收有散、有攻有補的作用看,本方亦是治療內傷雜病不可多得的良方。舉凡表裡失和,營衛不諧,脾胃不和,肝膽不利,肺氣失宣,胸陽不暢,陰陽失衡,氣血不調等病機,所出現各臟腑的疾病,皆可用小柴胡湯宣暢三焦,運轉氣機。其臨證運用可歸納如下。

1.1 和解退熱 小柴胡湯具有較強的退熱散邪作用,從《傷寒論》中的記載看,本方所治發熱包括四種情況:第一,寒熱往來的發熱。原文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小柴胡湯主之。」證候表現為寒熱交替而作,以小柴胡湯和解機樞,其熱則除。第二,三陽俱病的身熱。第99條:「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此屬三陽俱病,但太陽之邪已經衰微,陽明裡熱未盛,加之少陽有汗、吐、下之禁,故宜從少陽論治,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使表裡調和,身熱亦清。第三,治潮熱。第229條:「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潮熱為病在陽明,今雖見潮熱,但大便溏,小便自可,並有胸脅滿悶,說明裡無燥熱,腑實未成,因此本條實為少陽兼陽明病,故與小柴胡和解少陽,以退潮熱。第四,清退餘熱。第394條:「傷寒瘥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說明病後體虛餘熱未盡又見發熱,應遵祛邪不傷正、扶正不助邪的原則,宜小柴胡湯和之。

1.2 抑肝補脾 《傷寒論》第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其中陽脈澀是浮取澀滯,是氣血虧虛之象,脾胃虛寒而導致氣血生化不足;陰脈弦是沉取而弦,主病在少陽。少陽受病,脾胃又虛,木邪乘土,故有腹中拘急而痛的表現。其治先用小建中湯補益中州,緩急止痛,若服後仍不瘥者,再以小柴胡湯和解機樞、平伐肝膽之邪。此法乃遵扶土抑木之旨,先補脾虛,再疏泄肝膽氣鬱,此屬一證兩法,治有先後。

1.3 疏肝降逆 《傷寒論》第379條:「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文見於厥陰病篇,為厥陰轉出少陽的證治。厥陰與少陽相表裡,少陽病進,可以入厥陰;厥陰病衰,可以轉出少陽,故有實則少陽,虛則厥陰之說。此以「嘔而發熱」為主證,是柴胡證的主證之一,據第101條「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之理,當用小柴胡湯降逆止嘔。

1.4 清血室熱 熱入血室之證最早見於《傷寒論》,即月經期間感受外邪所引起的病變。原文第144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此證系婦人經期,血室空虛,外邪乘盛而入,七八日後,月經適斷而見寒熱發作有時,此系邪熱乘虛內陷,與血相結,血室瘀阻,氣血運行不暢,正邪紛爭所致,故見往來寒熱,發如瘧狀,當以小柴胡湯和解樞機,扶正祛邪。

2 柴胡劑群方證分析

柴胡劑群是指以小柴胡湯為主而進行加減的一類方劑。其方劑特點是都以柴胡、黃芩為其主葯,都具有和解表裡、舒肝解郁、調和陰陽之功效。仲景描述小柴胡湯的功用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那麼柴胡劑的加減應用則可疏通內外,調暢全身之氣機,在臨床上應用更為廣泛。

2.1 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出自《傷寒論》第103條:「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第165條:「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本證既有邪犯少陽之胸脅苦滿、往來寒熱、郁煩嘔吐等少陽證,又見邪入陽明之心下急迫、甚則痞滿硬痛、大便秘結;或因熱結於里、氣機不暢、升降失常,而見上逆而嘔、下迫而利、並且有滯而不爽、氣味惡臭等熱結於里的特點。因此採用和解與通下並行的治法,在和解少陽的基礎上由小柴胡湯去人蔘、甘草,加大黃、枳實、芍藥而成,是取小承氣湯之下法而泄陽明在里熱結,主要治療少陽病兼陽明裡實證。本方臨床應用廣泛且效果可靠,日本已開發出大柴胡片劑,國內臨床應用也有悠久的歷史。經大量臨床實驗證實,本方具有明顯的利膽、保護胃黏膜、護肝抗病毒計及改善糖代謝等藥理效應。用於治療膽系急性感染、膽石症、急性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腸穿孔、慢性肝炎、高血壓及腦血管意外,只要出現適應此湯的證候,臨床應用往往收效顯著。

2.2 大柴胡加芒硝湯 大柴胡加芒硝湯出自《傷寒論》第104條:「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本證中胸脅滿而嘔,是少陽病不解,日晡所潮熱乃陽明燥實之象,故以柴胡加芒硝湯和解少陽、瀉熱潤燥。本方是取小柴胡湯之三分之一量以和解少陽,暢達機樞,又加芒硝二兩瀉熱去實、軟堅潤燥而成。本證雖與大柴胡湯證相互銜接,但在臨症應用時又當加以區別。因本證見於「傷寒十三日不解」又以「丸藥」誤下之後,胃氣已傷,燥結乃留,而里實又不甚,故取柴胡劑中之參、草以扶正補虛,芒硝咸寒軟堅泄熱,《神農本草經》亦將其列為上品,稱其有「主百病,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瘀」之效,而不取大黃、枳實蕩滌破滯,因此相較於大柴胡湯證而言,本方實為和解表裡之輕劑,其攻下之力雖不及大柴胡湯,但祛燥熱、治潮熱的功效卻優於大柴胡湯,所以更適於正氣已虛、燥熱尤甚之少陽兼里實證。根據臨床實踐證明,柴胡加芒硝湯加減治療急慢性膽囊炎臨床效果較好。

2.3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湯出自《傷寒論》146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是小柴胡湯半量與桂枝湯之半量合劑而成,具和解少陽、解表祛邪之功,為太少合病而設,古今醫家共識無疑。柴胡桂枝湯是中醫八法中和法與汗法相結合的代表方劑。小柴胡湯和解少陽,疏利三焦,條達上下,運轉樞機,桂枝湯解肌發汗、調和營衛。兩方相合,可橫貫表裡,外解肌表,堅調三焦,內和臟腑,使表裡氣血陰陽,臟腑經絡功能得以恢復而病除。因此,本方運用廣泛,因機變通可拓展多個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如:和解少陽,解除表邪,可用於外感發熱,反覆上呼吸道感染及肝膽病的發熱等;疏理氣機,通暢血痹,可用於痹證,神經官能症的治療;解除鬱結,振奮陽氣,可用於多種神經精神類疾病治療,如臨床用於更年期綜合征、抑鬱證治療每多湊效。通過臨床積累及大量的藥理學研究,現代醫家不泥於古而極大地拓展其臨床應用範圍。據統計,現代醫家對柴胡桂枝湯的運用,遠不止於外感,在雜病、神經科、婦科病中皆有靈活應用。

2.4 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桂枝幹薑湯見於《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本證之重點在於少陽氣機不和,旁及三焦不得,氣化失常、津液不布,又邪及少陰而膽熱脾寒。往來寒熱,胸脅滿微結,心煩乃少陽鬱熱之症,渴,頭汗出乃三焦氣化不及;此為和解少陽兼治脾寒之方,與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兼治胃實形成鮮明對照。本方由柴胡半斤、黃芩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二兩、瓜蔞根四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組成,實屬小柴胡湯加減變化而來,如方中牡蠣乃小柴胡湯或然症之「脅下痞硬者,去大棗,加牡蠣」,方中瓜蔞根乃小柴胡湯或然症之「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蔘,加瓜蔞實」,方中桂枝亦遵小柴胡湯加減中「外有微熱者,去人蔘、加桂枝、微汗出」。故《金鑒》謂此方為「小柴胡湯之變法也」。

古今對本方證詮釋頗多,儘管有少陽病兼水飲內結、少陽病兼表邪未解、少陽病兼津傷、汗下邪陷,陰陽兩傷、邪陷少陽、膽火內郁兼太陰虛寒等不同病機之說。但筆者臨床體會遵傷寒大家劉渡舟之少陽鬱熱,少陰脾寒轉機之說及少陽旁及三焦不利的病機特點,認為辨病機,抓主症是臨床運用之關建。少陽鬱熱是前提,兼有三焦不利或少陰脾寒用之效速。把握少陽口苦、脅滿而痞之主症及三焦氣化不利之渴、小便不利,太陰脾寒之便溏、腹瀉、惡冷食之主症,臨證用之則無一偏離。因此,筆者臨床常用於肝膽、胃腸等多系統疾病。據臨床文獻報道,本方用於治療慢性肝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結腸炎、乳腺增生、肋軟骨炎、膽囊炎等均用很好療效。

2.5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見於《傷寒論》第107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證乃傷寒誤用了下法,正氣有所耗損,邪犯少陽而致少陽樞機不利,表裡三焦之氣不和。具有和解泄熱、鎮驚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少陽病兼表裡三焦俱病之證。本方是由半量小柴胡湯去甘草加龍骨、牡蠣、桂枝、茯苓、鉛丹、大黃諸葯而成,方中取小柴胡湯劑量的一半以和解少陽,清肝膽之熱,宣暢樞機,使陷里之邪得以樞轉而出;去甘草之滯膩,以防留邪;加桂枝通陽透達,行陽氣而解身重,並助小柴胡轉出里邪,加大黃少量,泄熱和胃,並可止譫語;鉛丹、龍牡重鎮安神,定驚止煩,更妙在茯苓一味,既可淡滲利水,疏通三焦,又能寧心安神,以止煩驚,如此攻補合用,使少陽氣和,三焦通利,其邪得解。

臨床常將本方作為安神劑的代表方之一,因其立法巧妙、適用病症廣泛,成為近代方葯研究的重點。矢數道明先生認為本方為治療實證的處方,其方證主治介於大、小柴胡湯方證之間,方證常表現為胸脅苦滿、心下部有抵抗或自覺膨滿、臍上動悸,腹部上沖感,心悸;不眠煩悶,易驚,焦躁易怒,易動感情,善太息,甚則出現狂亂、痙攣等;小便不利,大便偏秘;此外,還可表現為一身盡重,動作不靈活,難以轉側,身動乏力,水腫麻痹。筆者根據自身臨床經驗,認為本方應用的關鍵是抓住患者精神異常的癥狀,胸滿煩驚,伴見少陽經循行部位的不適,即可選用。故臨床上多應用於各種精神紊亂的疾病中,如癲癇、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抑鬱症、焦慮症、躁狂症、血管神經性頭痛、失眠、更年期綜合征等,並且取得了較好療效。另有報道,該方可用於治療男性不育、美尼爾綜合征、膽道功能紊亂、心臟血管神經官能症等。

3 臨床醫案舉例

3.1 小柴胡湯治失眠驗案 某,男,55歲,幹部。2010年2月4日初診,因與家人生氣後不寐半月余,入睡困難,易醒,醒後難以入寐。胸悶善太息,心煩性急,時有心悸,不欲飲食,口乾欲飲,睡前多汗,小便頻數,大便調,舌暗紅,有瘀點,苔黃膩,脈弦。辨為肝氣鬱滯,少陽樞機不利,治宜疏肝理氣,和解少陽,方選小柴胡湯加減:柴胡18g,黃芩12g,党參10g,炙甘草6g,生薑10g,大棗6g,炒梔子12g,淡豆豉10g,合歡花12g,玫瑰花10g,生龍牡(先煎)各30g,靈磁石(先煎)30g,夏枯草12g,車前子(包煎)30g,白芍12g,7 劑。二診患者自訴服藥後諸證悉減,夜間十一、二點左右上半身熱,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效不更方,予上方加夜交藤30g,14劑鞏固療效。後電話告知失眠痊癒。

按語:本例患者因情志不調,郁怒傷肝,引起肝氣鬱滯,少陽不利,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故出現心煩、默默不欲飲食、胸脅苦滿、口渴、心悸、小便不利等典型小柴胡湯證的表現,根據仲景之義,「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選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方中重用柴胡升舉陽氣,疏肝解郁,「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加用合歡花、玫瑰花疏肝理氣,生龍牡、靈磁石鎮驚安神,夏枯草清泄肝火,白芍柔肝,車前子利小便,諸葯合用,共奏和解少陽,疏肝安神之效,異病同治,辨證準確,切中病機,療效顯著,功顯經方之神妙。

3.2 大柴胡湯治高血壓驗案 某,男,57歲。2011年5月26日初診,患者血壓不穩,近期收縮壓170~180mmHg之間,頭暈,心煩氣急,脅下脹痛,大便干,舌淡,苔膩微黃,脈弦滑。辨為少陽陽明合病,治以和解少陽,攻下里實,佐以平肝降壓之法。方選大柴胡湯加減:柴胡15g,大黃10g,枳實 10g,黃芩10g,清半夏12g,白芍20g,生薑10g,大棗5枚,夏枯草40g,延胡索10g,桂枝12g,全瓜蔞30g,7劑。二診:患者服上藥7劑後血壓即恢復平穩,諸症緩解,繼服上方7劑鞏固療效。

按語:日本漢方醫名家矢數道明先生指出,運用大柴胡湯的目標為「實證癥狀甚劇,體質肥胖或筋骨健壯,且多充實緊張者,壓迫季肋部常凹陷等,但自覺胸脅部緊張、痞塞、疼痛等,有便秘傾向,內有氣塞,外有脹滿之勢」。患者平素性急,肝陽上亢,蒙蔽清竅,故見頭暈;形體肥胖,喜嗜煙酒,致濕熱內生,熱灼津液,故大便干;少陽樞機不利,肝經氣機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見脅下脹痛;結合患者舌脈,治宜和解少陽,攻下里實,選用大柴胡湯,原方加用夏枯草平肝降壓,延胡索舒肝止痛,桂枝溫通經脈,切中病機,療效顯著。

3.3 柴胡桂枝湯治不安腿綜合征案 某,女,55歲,退休。2010年10月28日初診,患者平素自覺雙下肢酸困,異常不適,無處可放,夜間及休息時加重,嚴重影響睡眠,每日必按摩小腿方可入睡,凌晨2點後稍緩解,雙腿夜間怕涼,項背不舒,惡風,頭皮疼痛,動輒汗出,口乾口苦,喜飲,心煩,時有咽中不適,噁心欲吐,納可,大便干,小便調,舌質紅,苔白,根部略膩,脈弦細。辨為太少合病,營衛不和,治以和解少陽,調和營衛,疏以柴胡桂枝湯加減:柴胡12g,桂枝8g,黃芩10g,竹茹10g,党參10g,生薑10g,大棗5枚,白芍10g,川、懷牛膝各20g,宣木瓜30g,小茴香10g,薏苡仁25g,陳皮12g,制附子(先煎)12g,肉桂4g,7 劑。二診:服藥後諸症減輕,項背發涼明顯,惡風,納可,大便干,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仍以柴胡桂枝湯為主方,服上藥1月後複診,諸症痊癒。

按語:不安腿綜合征是以雙下肢難以形容的感覺異常,患者被迫活動雙下肢以減輕痛苦,常在夜間休息時加重為臨床特徵的疾病,屬於中醫學「痹證」「血痹」「痙病」「腿攣急」等病範疇。早在《靈樞》和《素問》中就有「脛酸」「髓酸」的記載,《傷寒雜病論》中所描述的「血痹」「痙病」「腿攣急」等亦與本病的表現相似。明薛己《內科摘要》中「夜間少寐,足內酸熱。若釀久不寐,腿內亦然,且兼腿內筋似有抽縮意,致二腿左右頻移,展轉不安,必至倦極方寐」的論述,更酷似本病。本病的外因為風、寒、濕諸邪客於經脈,致隧道不利,氣血運行不暢,肌肉筋脈失於濡養,內因為正氣不足,筋肉失養。本例患者由營衛氣虛引起,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太陽營衛不和,日久傳入少陽,但表邪留戀,正邪相爭,筋脈失於濡養,邪壅太陽經絡,故見雙下肢酸軟不適、項背不舒;營衛不和故汗出;少陽樞機不利,膽熱犯胃,胃氣上逆,故噁心欲吐。治以和解少陽,調和營衛,方選柴胡桂枝湯加減。方中加用川懷牛膝強筋骨、木瓜舒筋活絡,如《本草經疏》:「牛膝,走而能補,性善下行,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者,」《本草正》中曰:木瓜,得木味之正,故尤專入肝益筋走血。此兩藥用於治療雙下肢不適有特效。附子、肉桂溫陽,並引葯下行。諸葯合用,共奏和解少陽,調和營衛之功,血脈合利,筋脈得養,諸症盡消。

4 結語

少陽處於半表半里之間,是表裡傳變之樞,邪入少陽多見寒熱往來之癥狀,因陰陽進退、邪正相爭,故少陽病多寒熱錯雜,虛實兼并,柴胡劑作為《傷寒論》中治療少陽病的一組群劑,無論是和解少陽的小柴胡湯、和而兼汗的柴胡桂枝湯、和而兼溫的柴胡桂枝幹薑湯、和而鎮驚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還是和而輕下、和而峻下的柴胡加芒硝湯以及大柴胡湯,其臨床應用都非常廣泛。只要辨證準確,在深入理解各個方劑的基礎上,師其法而不拘其治,即所謂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則可切中病機,效如桴鼓,彰顯經方的神奇。

【本文來源:李浩,王琦,劉璇.論《傷寒論》柴胡劑臨床應用[J].世界中醫藥. 2015,10(4):537-541.】


推薦閱讀:

重溫經典 | 《傷寒論》原序
轉帖:《傷寒論總結 | .
《傷寒論》抄寫31-40條
郝萬山教授講《傷寒論》中「水氣病」摘要,很珍貴的 !要收藏
傷寒論必背條文

TAG: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