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發音一小步,前進一大步
來自專欄英語之路
5 人贊了文章
1.為什麼要糾音?
對學習二語的成年人來說,由於母語的影響,即感知磁石效應:
成年人學外語時,在聽到外語發音後,大腦首先會在自己熟悉的母語發音中,去尋找對應發音的現象。
我們總是傾向於把一個新的音當作母語已有的音去念,這時候外國人就會很難聽懂我們說英語了。
這就體現了糾音的重要性,我們的目的,不一定是非要說得和美語母語人士一模一樣,但起碼要讓人能聽懂,才能與人用英語交流。
這裡普及一個小常識。據我觀察,有些同學的英語口音是英美混音,這個是萬萬要不得的,學英音還是學美音,哪個好?這個我不評價,但是別英美混合,會讓人聽著很是奇怪,也容易造成誤解~
2.不糾音可以么?
其實,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不糾音。
這聽起來有點矛盾,也像是正確的廢話,但卻是有道理的。
假想每一個音在大腦里有一根獨特的神經元,如果你在剛開始便把每一個基礎音都能聽對發對,每根神經元便在他應有的位置上,基本是毫不費力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了,就像是美語母語人士以及小孩學英語一樣。
我們中大多數人當然不可能做到了,但是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發:
當我們面對一個全新的單詞時,除了試圖去理解它、記憶它,還應該做什麼?
可以去查電子詞典,看音標,然後把它的「標準發音」和「全球發音」都聽一遍,自己再跟讀幾遍,這樣你積累的每個單詞都能說出口,並能說準確,以後便不用糾它的音了,當然,前提是已經掌握基礎音標的正確讀法。
與此同時,有了這個操作過程,你會對這個單詞無形中印象更深。像這樣:
有愛思考的的小夥伴會想,聽標準美音就足夠了,為什麼還要聽英音、澳大利亞口音呢?
3.怎麼糾音呢?
不論是我們以前中學裡常用的朗讀、背誦,還是後來學會的跟讀shadow,其本質都是大量練習口腔肌肉,就像學自行車一樣形成肌肉記憶。那麼,正確的口腔動作,模仿並發出正確的音,就至關重要了。
因此大家得出一個結論,要多聽標準音,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感知磁石效應告訴我們,聽再多的標準音,我們依舊會重複錯誤,而多聽非標準音,並將其與標準音和自己發的音,三者對比聽出區別,這才是發准音的第一步。所以才有了上文我們在聽單詞發音的時候,要把各地口音也聽一遍。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
首先,要選對材料。
很多人學英語跟讀時一上來就是一大段,跟讀完一對比,發現自己讀的太爛自己都不忍聽下去,就開始繼續一遍遍讀和錄,然後發現怎麼都讀不好。本人之前也是,DailyDictation學完,跟讀常速Englishpod,結果還是被大量連讀弱讀虐到懷疑人生。
所以選擇初期跟讀的材料很重要,基礎發音視頻就很棒,語速慢,發音清晰,容易錯的地方老師會重點提出,還能細細感受語調和連讀。具體推薦
fearless:寫給自己的美語發音學習指南※Series 1: Awakening (中文/英文)
※開車做飯運動都聽英語,沒效!「英語耳」的正確養成方法和步驟
※【BEC備考篇】BEC Higher---Speaking 2
※繁雜市場下,英語流利說前進路上還有哪些攔路虎?
※PTE考試常見人名地名及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