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贏杏核兒(童年的遊戲5)

來源:一品故事網/作者: 隨寓而安

(小麥的故事37)

前面提到的幾種男孩子們的群體遊戲,如撞拐、打尜兒、騎馬打仗等,都得人多才行,因為要分成兩撥人,所以至少得有八個以上的孩子一起玩才熱鬧、才有趣。

不過,當人少時,小麥他們還有別的遊戲可玩,比如:贏杏核兒、打三角(或元寶)、挑棍兒、畫迷宮、彈玻璃球、玩毛片兒等等。這些遊戲適合兩個孩子玩兒,而且靜靜的,也挺有樂趣。

其中的贏杏核兒,不需要任何成本,就是將杏子的核兒洗乾淨、再晾乾透了便可以玩了。

那時,到了夏初時節,杏兒熟了,就有走街串巷的小販用自行車馱著兩筐杏兒叫賣。由於價錢很便宜,所以一般家庭都會給孩子們買幾斤吃。

除了自己家吃杏時留下的核兒,還可以在院子里、街道邊撿杏核兒,洗、晾之後存起來。等到存得多了,就可以作為籌碼與別的孩子一決勝負了。

贏杏核兒有三種玩法:接、卡(抓)、卡飛。

「接」的玩法最平常,兩個參與遊戲的孩子,先要出杏核兒。就是兩人都用手攥著一把杏核兒,同時伸出握著的拳,然後再一起翻手、張開,亮出手裡的杏核兒。兩人一起數對方的杏核兒個數,以數量多寡決定玩的順序,多者可以先玩。

不過,沒有哪個孩子會將自己帶來的杏核兒一次全出來的,總得留著後手。

先玩的孩子,將兩人的杏核兒合在一起,都放在手掌上,往起一掂;待杏核兒升起時,迅即一翻手,改成手背朝上,接住落下的杏核兒;然後,再掂一次,再翻一次手,將手心向上接住杏核兒。

到此時,凡是落在手掌里的杏核兒就都歸他了。

另一個孩子只好將人家兩次翻手時沒有接住、落在地上的杏核兒撿起,重複一遍對手剛才的動作,贏回餘下的杏核兒。

「卡」(也叫抓)的玩法比接的玩法多了一點兒技巧,難度也高了一些。第一次掂杏核兒的動作兩者沒有區別,而是第二個動作不同:用手背掂起杏核兒後,不是手心朝上接,而是手心朝下猛地抓住正在落下杏核兒。

後面的一個動作就叫「卡」,其技巧在於手掌要傾斜向下,而不是平著向下,這樣可以順次抓住高低不同的全部杏核兒。

凡是抓在手裡的杏核兒算贏的。這種玩法,每次掉的杏核兒比頭一種玩法要多。

最難的玩法是「卡飛」,是在「卡」的基礎上又提高了難度:卡飛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動作的合稱:在卡的時候,需要將食指和中指留開一個縫隙,使手掌抓(卡)住的杏核兒能夠從手指縫中飛出一個,然後用滿是杏核兒的手再去接住那個飛出的杏核兒。

一般的孩子玩接、卡還行,可是卡飛卻不是誰都能完好的,必須是手掌大、手指長,且手靈活的少數孩子才行。

小麥也不例外地屬於多數,他自己私下裡曾經試過好多次,卡飛有限的幾個杏核兒還能勉強,多了根本卡飛不成。所以,他只跟別的孩子玩接或卡,要是玩卡飛,他非得輸光所有的杏核兒。

在小麥的印象里,同單元住的三平玩這個遊戲的水平很高。他的手掌寬、手指長,用手背接杏核兒時,能夠穩穩將拋起的杏核兒接住,幾乎一個不掉。而且,他的卡和卡飛的動作也很漂亮。

無論接、卡,還是卡飛,除了玩的技巧之外,在出杏核兒上還得動心眼,有時是碰運氣。

因為,誰都既不想一次出完所有的杏核兒、又想這次能夠贏對方几個杏核兒,所以當兩人出的杏核兒數相差懸殊時,贏者卻不一定是出的多者。

比如,一個孩子出了一大把杏核,另一個孩子僅僅出了一兩個杏核兒。雖然出的多的孩子先玩,但是他不一定能接住所有的杏核兒,掉在地上的就會被對手全贏去。這時,出的少的往往是贏家。

有經驗的孩子,出杏核兒時最多要以半把能攥得嚴為度,出多了反而不划算。


推薦閱讀:

垃圾堆里的童年
第一章/那些逝去的日子/ 05 園子里的童年
常憶童年飲茶時|槐蔭風情
爆笑童年讓人不想長大
看到兒子的考場作文,我哭成了狗

TAG:遊戲 | 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