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寒門學子:進得去的名校,抹不掉的階層烙印

文/陳琳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7080家長」(ID:jiazhang7080)

《中國青年報》在2015年的一篇報道中,曾引述過一位清華大學學生在知乎中,「努力就能上清華北大嗎?」這個問題下的答案,裡面描述了清華大學本科生的典型形象:

出身城市、

父母是公務員和教師、

每年與父母起碼外出旅行一次,

甚至高中就有出國遊學的經歷。

答案中還提到,清華老師專門做過調查,發現這樣的現象:

清華學生里,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佔比更高,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佔比較低,呈現「倒金字塔型」。

也就是說,相對於全國而言,清華大學裡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學生更多,並且這一現象多年來一直持續。

這個結論,應該也是符合我們大多數人的想像的。

相比之下,農村學子上名校,在今天的社會經濟狀況下,似乎已經是越來越難的一件事。

時下網路上的很多書籍和文章,也在討論同樣的問題,還有研究得到過如下的結論:

中產及以上的家庭,因為父母有相對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較為豐富的物質條件,對於孩子的教育投入就更加有方向、有力度,也比較容易將孩子送入好的大學。

而城市中的貧困家庭,以及很多農村家庭,因為父母自身的水平局限性,和家中資源的匱乏,無法為孩子提供足夠的幫助。如果孩子想考上好大學,需要自己付出更艱辛的努力,考入名校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要想進入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僅僅努力學習是不夠的。孩子的成績裡面,還要加上家庭的一部分,即:

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眼界閱歷、

對時局的把控力度,

以及物質條件、軟性資源、

教育參與度、

對孩子投入的時間精力等等。

而這些,顯然是對於中產階級及以上的家庭更為有利。

所以,現在對於「寒門再難出貴子」和「階層固化」的討論愈演愈烈,人們似乎也更加肯定,寒門學子越來越難以與城市中產家庭的同輩抗衡。

但我想說,這並非就意味著寒門學子就再也無法成為名校的一員。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大學為了促進學生的社會階層多元化,也為了增加社會階層流動性,會有意識地提高農村學生的比例。

比如,北大會在其「築夢計劃」、「博雅計劃」、自主招生等錄取中,對農村考生進行政策傾斜,為家庭困難的學生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助學金和部分生活學慣用品。2015年,北大的農村學生比例是19.14%,已經實現逐年連續增長。

2016年,北大、清華、人大等9所在京重點大學,繼續針對農村學生的專項計劃。考生可得到清華大學最高降分60分的錄取資格,而獲取北大入選資格的考生,可獲得的最高優惠條件,是錄取分數線降至當地一本線。

另一方面,儘管家庭資源較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每一年高考後的錄取情況表明,仍有寒門子弟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獲得優異成績,博得名校青睞。

一、學習成績有差距,但通過努力可以拉平

光明網在2015年做過一期關於「農村學子在北大」的報道,提到農村學子進入名校以後,會凸顯出兩個短板:

一個是英語水平

和城市學生差距較大,

另一個是研究性學習上表現欠佳。

長期以來應試英語的教育,會讓農村學生對於實用英語的掌握比較欠缺。而如果在高中又缺乏綜合性研究的訓練,他們剛進入北大的時候,就會有明顯的不適應,在表述和表達能力上都會與城市同學顯著差距。

但這些學習成績上的差距,都可以通過努力來逐漸拉平。因為農村學生特別勤奮,能吃苦,好奇心強、學習能力強,接受能力也比較強,他們的成績都會因為自身努力而慢慢上升,縮小與城市學生的差距。

如此一來,成績優秀的貧困學生進入名校的基本費用,可以通過學校的相關政策得到解決。而且成績也可通過自身努力來提高,似乎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成為名校的一員了。

但正如他們中大部分人的成長曆程一樣,這些孩子進入名牌大學以後的生活,也往往會比從小衣食無憂的同齡人艱難一些。

事實上,他們的一路成長,都在感受與同齡人的巨大差距中度過。對現實的無奈,和無法抹去的自卑,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被家境小康的學生占絕大比例的名校錄取,對他們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的一件事。

二、雖然進入名校,階層烙印也很難真正除去

寒門學子的喜與憂,以及他們與城市同學的差別,從進校之初就開始凸顯了。而這些差別,都逃不開四個字——「階層烙印」。

我們看一個孩子的故事就知道了。

他叫做小A,從中國某國家級貧困縣考到了清華大學,這還是受益於2012年國家出的一項「專項計劃,即為了增加貧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從2012年起,以本科一批高校為主,每年專門安排一萬名招生名額給特困地區。這個「專項計劃」,自2012年實施至今,就使18.3萬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進入了重點大學。

2012年,復讀了一年的小A碰巧趕上了「專項計劃」的出台,以低於清華大學在該省分數線30分的成績,被清華錄取。那一年,還有30名同樣來自於貧困地區的學生,和小A一起來到了清華。

小A是他們家鄉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孩子,儘管全村人都很窮,但都殺雞宰羊予以慶賀。小A出發去北京前,大家還紛紛拿出不多的錢塞給他。

這都讓小A感到,這份榮耀,既是沉甸甸希望,也有擺不脫的壓力。

除了給予一定的助學金,學校還為了讓小A這樣的學生儘快融入校園生活,為他們安排了「雙導師」制,以及與著名校友「結對子」等,為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擾。

儘管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但小A還是從踏入校門的那一天,就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

在他心裡,考上清華的榮耀感,就此結束在清華校門前。

學習:第一堂課就聽不懂

剛剛住進宿舍,小A就和三個室友做了自我介紹,他們當中有兩個是保送上的清華,一個是某省的第二名。三人都來自城市家庭,且父母都有大學學歷。

而小A的父母,都是小學學歷,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20畝玉米地。父母從未在學習上輔導過他,更別說培養過他什麼才藝,或帶他去別的地方看看。

他的求學經歷坎坷而艱辛,小學在村裡唯一一個混齡班完成。進入縣城中學以後,因為基礎太差,普通話都不會說,這讓他感到羞愧又自卑。於是他悶頭學習,咬牙堅持,最後終於在復讀一年後考入了清華。

他就像所有初來大城市的孩子一樣,剛來北京時滿臉掩飾不住的興奮和嚮往。這個大城市會接納他嗎?

可是興奮勁還沒過去,在清華的第一堂專業課就把他打入了低谷。因為他完全聽不懂,可是其他同學們似乎都能接受。有些小A根本沒學過的基礎知識,教授都假設大家已經學過,直接跳過去講更深的內容了。

小A覺得,聽不懂是自己智商不足。所以更加勤奮,都快把書翻爛了,做一次作業需要十幾個小時,而別人好像幾個小時就做完了。

他也不敢去找老師請教問題,害怕老師說他笨,只能自己吃力地啃書。可儘管這樣,還是趕不上別人的進度。

其實,在學校不敢尋求幫助,通常是小A這樣的學生幾乎都有的問題。

他們從小就深知,在學習上父母無法幫助自己,要想改變世代貧困的命運,就必須靠自己。

而進入高手雲集的名校,他們的內心本來就是有忐忑的,學習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歸因於自己的水平差、智商低,而非城鄉間客觀存在的教育水平差距,所以鮮有敢於去尋求幫助的人。

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小A的成績也不出意外地都在80分以下。而同宿舍的同學,都在90分以上。

當然,他身旁也有對成績不滿意的城市同學。這些同學不會像小A那樣怯生生地自責,他們會直接去找教授,和教授對質分數是不是給低了。這讓一向不敢違抗師命的小A,一下子驚呆了。

因為在他的成長曆程中,父母從來都教育他服從老師,老師說的就是對的,有了質疑也不允許找老師爭論。所以有時即使對分數有疑問,他也不敢去找老師澄清。

「怯於與權威對質」,其實也是在名校的貧困學生有的「通病」。

有研究表明:

中產階級父母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並學會與成年人平等對話,遇到問題也允許孩子質疑權威。

所以中產家庭的孩子,往往也會在模仿父母和直接訓練的過程中,發展出一種強烈的「優越感」,在有疑問時會大膽質詢。

此外,還學會了如何使各種規章制度有利於自己,並為自己服務,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社交技能和文化資本,為日後順利行走於社會打下基礎。甚至從小學開始,這些孩子就儼然開始代表自己的利益,為自己取得優勢。

而工人階級以及貧困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教育服從權威,不被允許質疑權力。面對權威時,發展出一種「局促感」,和他們的父母一樣,被動而怯懦地接受權威。

在面對公共機構時,他們通常無法讓各種規則為自己服務,也就無法獲得成年後可利用的文化資本,因此也容易形成對權威怯懦的立場。

所以小A會訝異於同學竟然會質疑老師給的分數,而自己是斷然不敢找老師對質分數的。

考試後,小A更自卑了,甚至感到自己沒有資格待在清華。

就像一個遊客,感受不到一絲歸屬感。

他在日記里寫:

「清華不像是我應該待的地方」。

不過,小A的成長經歷,就是在不斷的落後中奮起直追的,所以這次他依然沒有就此放棄努力。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他的成績開始慢慢上升,從班裡的中下游進步到了中上游。

成績問題似乎解決了,可接踵而至的苦惱,還是不斷圍繞著小A。

知識面窄,深受城市文化衝擊

漸漸地,小A發現,有的東西,是無論如何努力學習,都無法在短期內趕上城市裡的其他同學的。

初來大城市,小A就像來到了全新的世界,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要學著去了解和適應,可他依然覺得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不自在。

同學們的閑聊他總是插不上嘴,因為好多名詞他都是頭一回聽說,更別說那些外國的明星和球隊。小A高中住校,在校只顧悶頭學習,假期回家也只能幹農活,家中沒有電腦網路,城市的同齡人的娛樂生活,他幾乎一點也沒有體驗過。

除了娛樂談資,很多文化、科技方面的知識,他也很少有了解。

大城市的同學們談起國外政治來頭頭是道,受益於從小經常和父母在國內外旅行的經歷,他們很是見多識廣。讀過的課外書更是五花八門,上課回答問題能夠旁徵博引,與老師侃侃而談,知識面非常豐富。

他們還能輕鬆地與外國人對話,英語流利自如。還有同學的高中就開了關於領導力、團隊合作的課程,他們完成起小組活動來,往往遊刃有餘,高效完善。

而小A只讀過高中時學校圖書館的一些久未更新的書,更沒有出去旅行過。在完成小組活動時,他總是被指揮的那個人,也很少提出自己的觀點。在同學們閑聊或者討論問題時,他看著這些同輩洋溢的熱情,愈發沉默。

他在日記中記錄:

「我才知道,

最困難的地方,

不在於我和他們的財富差異,

而是懸殊巨大的認知範圍。

我知道的太少了。」

「知識面較窄、閱歷較少,初入城市時會遭遇城市文化衝擊,以及與城市同齡人的"知識鴻溝"、社交能力有限」,這也是名校中的寒門子弟剛開始會遇到的問題。

中產家庭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讀課外書的興趣。為增加孩子閱歷,會經常帶孩子出去旅行,增長見識。與孩子的日常聊天中,更喜歡提出啟發性的問題,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孩子進行深入的思考。

在團隊協作方面,這些家長也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所以孩子的社交能力往往會比較強。還有一些家長,從孩子小學起,就開始啟蒙他們關於「投資儲蓄」、「商業經營」的簡單知識,這是沒有相關知識的家長無法做到的。

而學識有限的工人階級及農村家庭父母,則在知識上無法給孩子足夠的啟發,能力上也無力給予更多的傳承。在團隊協作活動中,這樣的家長更多地告訴孩子,「要做個聽話的服從者」,而鮮有鼓勵引導孩子去做個領導者的。

小A從小敏感、膽小,遇到集體活動,他總是個不錯的執行者,卻很少自告奮勇擔任領導職責。

他經常出神地聽著同學們談論各種他不知道的事情,希望汲取更多東西。也更加頻繁地出入圖書館,立志要在有限的四年中,讀更多領域的書籍,縮小和同學的知識面差距。現在還沒有資金「行萬里路」,就先做好「讀萬卷書」這件事。

物質生活匱乏,引發連鎖反應

物質生活匱乏,引發連鎖反應

讀書可以擴大知識面,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幫助小A縮小與同學的認知差距。但還有一件事,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小A,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平等的現實世界。

家境貧困的小A,自從進入清華,就深刻感受到了自己與城市同學物質條件的巨大懸殊。

雖然學校已經為他減免了部分學費、住宿費等在校費用,但父母一年只有幾千塊的收入,實在給不了他多少生活費。很多同學每月都有數千的生活費,而小A的銀行卡,經常只有不到四位數的餘額。

他的口袋總是空空,吃飯也盡量點便宜的菜。每逢周末同學聚餐、班級活動,小A只能找借口不去,因為聚一次會的錢,要花掉他一周的餐費。儘管有時朋友提出會為他付錢,可這讓本來就很自卑的小A更加不安,他很清楚,自己錢包里的錢,是無力回請朋友的。

小A穿的衣服,都是從家中帶來,高中時期穿過的。而來到北京後,他第一次逛街看到商場服裝的價簽就被震驚到,「為什麼一件T恤就需要三四百塊?」而他同宿舍的室友,一雙籃球鞋的價格就要兩千多,這是小A想都不敢想的。

小A還在學校修了經濟學的課。一本英文原版教材就要一百多塊,全班大多數同學都立即買了,而小A糾結不已,這差不多是他每月五分之一的餐費。好在學校附近會有周末舊書市場,他找了好幾個周末,終於淘到一本舊書,只要30塊,他終於鬆了口氣。

同學們眼中的日常開銷,是小A根本負擔不起的奢侈。

「農村孩子來到大城市,

自卑就像寫在我臉上」

他在日記里這樣記錄。

即使千辛萬苦省錢,到了月末依然會餓幾天肚子,小A只好四處尋找兼職機會。學習壓力本來就很大,他只能犧牲睡覺時間,周末也抓緊時間做兩份兼職,還在學校圖書館勤工儉學。

每個暑假,別的同學要麼回家,要麼在新東方上雅思托福班,或者出國參加夏令營,而小A都選擇留在學校。一邊做兼職,一邊參加學習暑期課程,或尋找對未來有用的實習。

原因之一,是回家路費比較貴;之二是出國留學從來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托福雅思的風,他也沒有能力去跟。

多學東西多掙錢,對他來說才是更現實的事情。他只能考慮眼前的苟且,無力去仰望未來的詩和遠方。

暑假不回家,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無法否認,但內心裡也不敢承認的。因為,習慣了清華豐富的校園生活,和北京異彩紛呈的繁華世界,雖然感受不到歸屬感,但他更不想回家面對破敗的房屋,和烈日下無盡的農活。

錢包的寒酸,還讓這個正處於青春年華的男孩子不敢戀愛。

因為談戀愛需要花錢,談出成果以後要考慮未來,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畢業後將去向何處,也不知有沒有機會留在北京。尚且家裡需要自己畢業後儘快工作幫扶,責任沉重,在北京買房安家更是不敢細想的事情。

但看著同學們成雙入對,他還是很羨慕,也希望日後能遇到一個真誠的女孩子,和他一起在大城市打拚未來。

物質的貧乏,和沉重的家庭責任,讓小A的未來,缺失了很多可能性。

因為家裡窮,結交的親戚朋友也都是和自己家差不多的。沒有什麼高層次的朋友圈,也缺少必要的社會化訓練,社交技能也比很多同齡人差。

去公司面試,小A都怯生生的,說話極不自信,立刻被自信大方的競爭者比了下去。

畢業之際,求職維艱

清華北大的學生,畢業後的主流選擇都有幾種:保研、出國、工作,少數人會創業或做出其他選擇。

那些家境好的同學,可以無所畏懼地去學英語,考托福、雅思、GRE,申請國外大學,去異國深造和歷練。

即使畢業後選擇直接就業的同學,在找工作的時候,也往往更加自信、勇敢,面試時能夠侃侃而談、自如發揮。他們的談吐、專業化素養和社交能力都比小A強。

存在這種情況,原因在於:

中產家庭的父母,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幫助孩子從小形成一種工作規範和職業素養,讓他們認識職場和社會,獲得必要的社會化訓練。

所以,諸如職業禮儀、著裝規範、語言組織等「軟實力」,能較為容易地使這些孩子快速融入職場。

而小A從小只能看著父母種地、賣糧,幾乎沒有什麼職場熏陶,對於商業社會的理解,遠不如同學深刻。臨近畢業時,他還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而求職進程總是卡在面試這一關。

曾有HR曾委婉地提醒他,著裝應該規範整潔。而那天小A穿的,只是用幾十塊從網上買來的西裝外套,腳上依然是穿了很久的運動鞋。

看著同學們西裝革履、意氣風發地奔走在求職路上,還有學校里密集的招聘會和企業宣講會,小A內心充滿了對未來的焦慮。

雖然各種高大上的投行、五百強公司都表現出了求賢若渴,還說「每個清華學子都可以得到機會」,但正如HR職業化卻缺乏親切的笑容一樣,小A只感受到了自己在這些公司面前的渺小。

離畢業還有一段時間,小A天天失眠,心理壓力巨大,甚至去找了學校心理諮詢處的老師。後來又硬著頭皮找到自己的導師,與他談了自己的困境和迷茫。導師建議他多參加學校的職業培訓,迅速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這會對未來的求職更有幫助。

好在學校有很多針對畢業生的培訓和講座,小A每天都在BBS尋找各種信息,有時間就去參加,在短期內有了一些進步。

為了面試順利,他還利用兼職賺到的幾百塊錢,咬咬牙為自己買了「從小到大最貴的一套衣服」。他穿著這身西裝,站在呼嘯的地鐵上,在烈日下的北京城穿梭無數次,經過數個日夜的準備,最後終於拿到了一份滿意的offer。

畢業時,他和同學合租了一間卧室,搬出宿舍後暫時落腳下來,有了小小的一張床。

北京依然是他鄉,但家鄉也不再親切

小A從沒想過回鄉就業,因為四年在北京的校園生活,已經在價值觀、人生觀上對他產生了重塑。

父母還是那個父母,而他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小A。

每逢過年回家,他越來越感覺到和父母無話可說。沒有共同話題,自己的見聞他們也無法感同身受。他們從沒出過省,一輩子都在與土地打交道,整日為全家生計奔波勞作,對於小A的內心,更是無暇接近。

有限的人生閱歷,讓父母無法想像兒子的經歷,更沒有能力讀懂兒子的心。

每一次回家,小A都想儘快回到學校。可是一回學校,孤獨感和孤立感又一同襲來,北京繁華、精緻的一切,都只供他遊覽,但與他無關。那句「北京歡迎你」,只適用於有家可回、有家能回的人,不屬於他這樣漂泊在北京,又不甘回鄉的人。

而家裡破敗、雜亂的僅存,也是他無法再接受的苟且。

所以小A總是矛盾地感覺,自己上了大學後,既不屬於學校,也不屬於家。

他在日記里又添上一段話:

「生於貧窮,我沒有退路可走,更不敢失敗。

一旦高考失敗,我就要重蹈父母的貧困命運。所幸我進入了全國最好的大學,我曾經懦弱、寒酸、自卑,但我也努力彌補了。站在名校的優秀平台上,我努力像海綿一樣汲取了自己需要的一切,但我的未來依舊充滿未知。

在職場上我更不敢失敗,因為一旦失敗,我就沒辦法把我的家庭拖出貧窮的深淵。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北京結婚安家,未來買房也似乎是天方夜譚,同學們有父母可幫襯,我只能靠自己。

現在能做的,只有拼了命去學習、去工作。因為我別無選擇,四年清華生活,給了我被尊重的感受,也讓我錯以為自己的社會地位得到了些許提升。

然而一畢業,就像是被拋入了空中,我又一次無所適從,找不到一個支點,似乎又回到了社會底層,像螞蟻一樣庸庸碌碌,卻找不到爬升的路。

就像小時候,我的破舊穿著被同學嘲笑,成績還不好的時候被老師冷落。我曾怨恨父母什麼也不能給我,但他們生我養我,無論如何堅持讓我讀書,才有了我的現在,我如何忍心讓他們繼續生活在社會底層?

畢業於清華,我似乎依然不是精英。一個窮學生考到了重點大學,可以提升的是成績和能力,但終究抹不掉的,是已經深深刻在我身上的階層烙印。我從未輕鬆過,我也知道,自己真正成為精英的路,註定比別人艱難,比別人長。」

小A的故事講完了,他其實和千千萬萬從農村和貧困地區出來的學生一樣,來到了一個優秀的學校,和更優秀的同輩一起接受鍛造。

三、現實殘酷,但寒門學子依然要努力

表面看來,一同考入名校的寒門學子和城市學生,都來到了相同的終點,但他們雙方階層的不同,註定了兩者未來起點的不同。畢業以後,寒門子弟的選擇面更窄,壓力更大,往往身負幫扶家庭的重擔。所以成功之路,步履維艱。

但依舊有很多,出身貧寒、經過一番拼搏努力,獲得學術、商業和社會成就,擺脫貧苦的家庭命運,奮鬥到中產階級或者准精英階級的人。

儘管這些苦出身的人們,「晉級」的歷程比別人辛苦,也有很多階層烙印需要慢慢去淡化。但進入好的大學,才使他們有了機會去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如果我們越來越多地質疑,「讀大學有什麼用?讀好大學有什麼用?還不是和普通大學畢業生一樣艱辛找工作,重點大學學生有的是給初中生老闆打工的人」。社會也越來越對寒門子弟考入名校不抱希望,但我不得不說:

名校能從根本上

改變一個人的精氣神,

給一個靈魂注入

高尚的修養和純粹的追求。

在一所名校,你會看到一心做學術,不問功名一世的虔誠學者;也會看到熱心於公益到執著的年輕人;還有關心人類未來,為國家科技做出卓絕貢獻的科研人。哪怕靜靜旁觀這些人,也會給人帶來思想上的震撼,以及靈魂的洗滌。

對於出身貧苦的寒門子弟,拼搏一把進入名校,更是最簡潔、直接改變命運的途徑。

不平等的社會中,

通過高考進入好大學,

這已經是最公平的一條路了。

就像故事中的小A,名校帶給他初來時的榮耀,也提醒他殘酷的現實。

名校不止是夢幻與溫柔的所在,

更像是一名嚴師,

讓他看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

也提供給他提升自己、

縮小差距的途徑和條件。

他的價值觀、人生信條都從中發生著改變,從外到內,將他鍛造成一個與從前迥然不同的人。

名校幫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他看到,人生還有更多可以去努力實現的東西。名校也賦予他許多軟資本,如導師、校友圈可以為他帶來的各種資源,以及更多普通大學無法提供的學術、職業技能的訓練機會。還讓他交到可以維持一生的摯友,幫助他從優秀的同輩身上學習。

「寒門再難出貴子」,

但這不是寒門子弟停止努力、

放棄信念的理由,

更是認清現實,

抓住一切機遇去努力的契機。

北大清華和其他重點大學,都在逐步放寬農村學子錄取的標準,並提供資金、和學習生活上的援助,這些就是機會。即使寒門子弟的父母無法為他們的未來幫忙,但只要他們敢於去尋求幫助,名校會有他們想要的所有資源。

哪怕進來以後會彷徨、自卑、不自信,但他們依然擁有了改變家庭命運的入場券,回報不會低於當初付出的努力。

寒門學子們,儘管生活中一定會有人告訴你,「不要徒勞了,機會不會是你們的,讀書是無用的」。但我只想讓你知道,社會階層的流動性,還沒有僵化到堵死了你們進入優秀大學的路。而且「讀書無用論」,只是社會底層的自我固化,不上大學或只求一個普通大學,會讓你們的生活缺失很多可能性。

而進入一所好大學,會給你很多長期的優秀社會資源,也會讓你的後代擁有更多的教育機會。丟掉「讀書無用論」和對未來的憂慮,趁著有機會讀書,請儘力去拿到改變命運的入場券吧。

(註:小A的經歷,為眾多資料和採訪人物整合而成,也參考了在國外名校讀書的寒門子弟親述的經歷,力圖描繪一個典型的在名校求學的寒門學生)


推薦閱讀:

官方背景濃厚 富人階層成繼續改革阻力
聊一聊社會階層
美國人穿衣打扮見階層
寒門,你已經夠好了,不要太累了
青年「通婚圈」折射中國新一代階層固化

TAG:階層 | 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