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良好教育

加強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培養合格小學生好習慣成就好人生。「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薩克雷從這兩句話,我們不難看出習慣對於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及終身發展的重要性。「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無疑,幼年時期開始的習慣是最完善的,我們稱之為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早期的習慣。」這是英國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對於習慣的闡述。「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這番話更是道出了教育的本質。那麼,加強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更是我們小學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小學生良好習慣分為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大塊兒,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又都可以細化為很多個方面,今天,我單就行為習慣的訓練內容及訓練行為習慣的途徑和方法兩個方面談談我的一點認識。一、行為習慣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舉止文明的習慣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細化目標: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3.自覺使用 「請」. 「您好」「謝謝」. 「對不起」. 「再見」等禮貌用語。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5.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6.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7.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8.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9.集合做到 「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彩。(二)誠實守信的習慣一個人來說, 「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 「人格力量」。細化目標: 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三)尊重他人的習慣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細化目標: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2.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4.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5.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四)守時惜時的習慣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小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細化目標: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2.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3.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五)心中裝有他人,懂得感恩的習慣心中裝有他人是人性的體現,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細化目標:1.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2.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3.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5.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六)勤儉節約的習慣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細化目標:1.愛惜學慣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2.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3.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4.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關緊開關。5.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七)遵守秩序的習慣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準則。沒有秩序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細化目標:1.每天佩戴校牌和紅領巾(或隊徽)。2.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3.上下學排路隊,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4.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不插隊,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5.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八)勤於動手的習慣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細化目標: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九)鍛煉身體的習慣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實健康,還能磨鍊人的意志。細化目標:1.積极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做好「兩操」。2.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3.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十)講究衛生的習慣講究衛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生養成講究清潔衛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細化目標: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身體無異味。2.飯前便後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4.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垃圾箱里。5.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6.不在小攤上買零食,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二、有哪些基本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形成良好的常規行為習慣呢?1.規則制定,人人參與學生在學校過的是一種集體生活,而集體中則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去遵守。要遵守哪些規則呢?《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各班班規。班規制定時,一定要全班同學人人參與。自己參與制定出的班規,孩子們印象更深刻,更容易遵守,孩子們違反了班規,班規的執行力度會更強。2.注重細節,嚴格要求我們做一件事,如果把握好了每一個環節,把每一個細節經營完美,那麼,終端結果的完美必將水到渠成。「細節決定成敗」其實是一個很樸素而且操作簡單的道理,只是人們在實踐中往往太容易忽略一個又一個看來微不足道,實際上卻影響全局的細節,才使得本來可以預期的成功由於過程管理在細節上存在諸多疏漏而歸於失敗。「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就是前人對不遵循「細節決定成敗」這一規律而導致失敗的生動總結。任何工作都是由無數細節構成的整體,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工作也不能例外。就拿我們學校中午就餐的問題來說吧,看似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卻可以以此為契機,培養學生遵守秩序的習慣,勤儉節約的習慣,講究衛生的習慣,心中裝有他人的習慣。中午就餐時,我班採用自覺排隊打飯的方法,孩子在排隊的過程中,要做到文明排隊:不擠不鬧,不插隊。低段時,有老師為其分餐;到了高段,可以由老師在一旁指導,孩子自己分餐:孩子能吃多少,就打多少,避免浪費:每樣菜都要吃,做到不挑食。不論低段還是高段的孩子,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菜都巴不得多吃一些,而孩子們喜歡吃的菜大多是相同的,如果任由孩子分的話,那孩子們喜歡吃的菜分到後面的同學時,菜盆里肯定是空空如也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需要培養孩子心中裝有他人的好習慣。老師可以在分餐之前,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們,今天有我們最喜歡吃的海帶燉排骨,我想我們班的孩子都不會只想到自己,讓後面的孩子沒得吃吧!在幾個孩子分餐之後,及時表揚他們不自私,心中裝有其他同學。在就餐過程中,也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飯菜渣子。從孩子在校就餐的第一天起,為避免孩子亂扔把教室弄得油膩的問題,我們就教孩子把薑末兒.辣椒皮兒.骨頭等放在飯盒蓋兒上,吃完飯後,把這些飯菜渣倒入騰空的飯菜盆里。一段時間的堅持,中午就餐就會文明.有序,助餐老師就會非常輕鬆。在11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個精細化工程,必須從「精細」著手,始於精細,止於精細,真正用心細做。3.樹立榜樣,啟發自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不管作為老師或家長,都要以身示範,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樹立榜樣,這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在一次課堂上,班上一個叫小白的同學因身體不舒服嘔吐了,一股臭味頓時瀰漫在教室的每個角落,同學們的條件反應就是捂住自己的鼻子,兩眼望著小白。這時,班上一個叫「卷羊毛」(因其頭髮卷卷的,同學們這樣昵稱他)的小不點什麼也沒說,立馬衝到衛生角,拿起掃帚.簸箕等,來到小白身邊,默默地清掃著。這時,有幾個同學也加入了這個隊伍,掃的掃,拖的拖地,看著這一切,我一句話也沒說。一紮眼的功夫,幾個孩子就把教室打掃得非常乾淨。待他們回到座位上,我當著全班同學表揚了他們,表揚他們的熱心,表揚他們的善良,表揚他們心中喜歡裝有他人,表揚他們會做人,是真正合格的小學生。其他孩子臉紅了,頭低了。從那以後,在遇到這種情況,再也沒有一個同學捂鼻子了,更多的孩子爭著.搶著為同學倒熱水,向同學噓寒問暖了。東東是我們年級出了名的學困生,可是他特別善良,特別愛勞動,特別尊敬老師,他同樣是我們班學習的榜樣。同學自私時,我讓他們想想東東;孩子們勞動怕臟怕累時,我讓他們看看東東;孩子們沒禮貌時,我讓他們學學東東。4.事無小事,趁熱打鐵班級管理中,事無小事,事事是大事,尤其是學生行為習慣的問題。班級中如果出現了什麼不好的苗頭,就要及時制止,及時教育,只有把握好了時效性,才能將教育的作用最大化,發揮到極致。學校文化牆剛做好,學校大隊部就在升旗儀式.課間操等活動中一再強調要愛護好文化牆,不在上面亂塗亂畫。我班也在班隊會上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若有違反者,一律按班規處理。一段時間內,同學們都做得很好,我班的文化牆毫髮無損。一天,有同學反映:班上的小松在上完體育課回教室的途中,把下邊一個班級的文化牆弄了一個手指大小的洞。聽到這件事,我立馬在全班通報了這件事,並讓同學們就這件事情進行討論。討論之後,我讓同學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積極,交流時也非常尖銳,都紛紛指責小松這種行為破壞了學校的公共財物,破壞了班集體的榮譽,為班級體丟了臉……面對同學們的責備,小松同學臉一陣紅,一陣白,頭低得不能再低了,馬上主動承認了錯誤,當著全班同學做了一番檢討。這事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類似的事情了。5.立足課堂,有機滲透課堂40分鐘,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對孩子們提出的最高要求就是要「會看」.「會聽」。「會看」要求孩子在老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眼睛看老師,這是對老師最起碼的尊重。「會聽」要求孩子學會傾聽,不僅用心聽老師講,也要耐心聽同學講。老師講時聽老師的,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基本上的孩子都能做到。可同學講的時候,除了習慣特別好的孩子外,其他孩子未必會聽,他們總不以為然,自己玩自己的。每到這個時候,我總會告訴孩子們這樣一句話:「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學會做人,先從學會傾聽開始。聽老師講,那是對老師的尊重;聽同學講,那就是對同學的尊重。我們尊重上課的老師,更應該尊重積极參与發言的同學,因為他們很了不起。」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下來,孩子們都能讀懂我的眼睛,能靜下心來傾聽教室里每個孩子的發言,尊重他人的習慣在無形中得到了培養。那麼,在生活中,在與他人交往時,孩子們也知道交流時該如何做到有禮貌了。6.檢查督促,持之以恆按照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周士淵先生分析,這21天是個平均數,養成的習慣不一樣,每一個人的認真程度不一樣,刻苦程度不一樣,所用的時間也肯定不一樣。既然這21天是個平均數,那我們用一個月的概念更好記,而且更保險,所以「培養習慣重在一個月,關鍵在頭三天」。如果我們只提出要求卻不檢查,就等於沒要求。檢查是中心環節,必須經常堅持。例如,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要在提出要求後每天檢查:是否勤剪指甲,是否亂扔垃圾,是否隨地吐痰等等。但是,如果讓老師一個人每天檢查每個學生是否亂扔垃圾,這不僅費時,而且費勁兒。這就可以在每個小組選一個小組長,讓每個小組長檢查登記。這樣訓練才能對孩子形成良好習慣起到督促作用。7.科學評估,及時引導檢查督促終究是外力,養成良好習慣必須靠內因,這就需要把檢查督促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要重視孩子的自我評價。我們可以在班級文化牆上設計評比欄,每周固定一個時間,老師根據小組長的檢查記載,給表現好的孩子加星.加小紅旗等,老師適時地激勵孩子。在評比的活動中,每個孩子對在心裡對自己平常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孩子也明白了為班級爭光添彩的孩子就是班級小主人,學生就能逐漸形成自我約束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8.家校合作.齊抓共管家校合作關係的建立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主要渠道,學校嚴格按照各項教育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教育。然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連續不斷地.數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最早.時間最長的場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適合與否,對其能否順利接受學校教育關係極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俗話說:「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孩子們將受益終身。有人曾這樣比喻學校教育:學校就像一個工廠,培育出的思想好,習慣好,成績好的學生是正品;成績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績不好,思想不好的是偽劣產品。我相信,在我們龍崗一小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小學生。
推薦閱讀:

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
在職研究生有用嗎?
民辦幼兒園想要快速「招生、創效」,加盟這個品牌
性別教育(專題介紹)
香港的補習天王如果在大陸教學會成功么?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