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骨科診斷常見檢查方法詳解
1.前屈旋頸試驗:(Fenz sign)先令患者頭頸部前屈,再左右旋轉活動,若頸椎處出現疼痛即為陽性,提示頸椎骨關節病,表明頸椎小關節多有退行性病變。
2.椎間孔擠壓實驗:(Spurling sign)患者頭轉向患側並稍屈曲,檢查者左手掌置於患者頭頂,右手輕叩擊掌背當患肢出現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時,即為陽性。提示有神經根性損害,見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3.頸脊神經根張力實驗:(Eaten sign 或 Lasequard sign)患者坐位,檢查者一手將患者頭部推向健側,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並向下牽引,如出現患肢的麻木疼痛即為陽性。提示神經根型頸椎病、臂叢損傷或前斜角肌綜合征。
4.Addsion sign:患者坐位,仰首轉向患側,深吸氣後屏住呼吸,檢查者一手抵住患者下頜,一手摸患側橈動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則為陽性。提示血管受擠壓,常見於前斜角肌綜合征。
5.Thomas sign:患者仰卧,大腿伸直,則腰部前凸;屈曲健側髖、膝關節,迫使脊柱代償性前凸消失,則患側大腿被迫抬起,不能接觸床面,即為陽性。常見於腰椎、骶髂關節及髖關節內有病變,或內收肌痙攣。
6.直腿抬高試驗:(Lasegue sign)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住患側足跟,另一手保持膝關節伸直,抬高患肢至患者疼痛,並記錄其角度,在60~70度出現坐骨神經的放射性疼為陽性。
7.Bragard sign(加強實驗):在Lasegue(+)時,緩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性痛消失後再將踝關節被動屈曲,如再度出現放射性疼痛,即為陽性。此二征陽性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主要診斷依據。
8.Arid test:患者坐立於床邊,雙小腿下垂,分別抬高小腿,觀察出現疼痛和麻木時小腿高度和膝關節屈曲角度,結果同lasegue。
9.反Lasegue sign:患者俯卧,被動屈曲膝關節(股神經受牽拉)會出現疼痛,提示可能有高位間盤;屈膝並過伸髖關節,疼痛加重提示高位間盤病變。
10.鞠躬試驗:(Neri test)患者站立,做鞠躬動作出現患肢後側的放射性疼痛即為陽性。提示坐骨神經受壓。
11.「4」字試驗:(Patrick sign 或Fabere sign)患者仰卧,一側下肢伸直,另側下肢以「4」字形狀放在伸直下肢近膝關節處,並一手按住膝關節,另一手按壓對側髂嵴上,兩手同時下壓。下壓時,骶髂關節出現痛者,並且或者曲側膝關節不能觸及床面為陽性。提示骶髂關節病變如勞損、類似風濕性關節炎、結核緻密性骨炎等。
12.床邊實驗:(Gaenslen sign)患者仰卧,屈健側髖、膝關節,讓患者抱住。患側大腿垂於床沿外。檢查者一手按健膝,一手壓患膝,出現骶髂關節疼痛為陽性。說明骶髂關節有病變。
13.伸髖試驗:(Yeoman sign)患者俯卧,檢查者一手壓住患側骶部,另一手握住患側踝部將患側膝關節屈90度後向上提起,使髖關節過伸,此時必扭動骶髂關節,如出現疼痛為陽性。提示骶髂關節有病變。
14.腕伸肌緊張試驗:(Mills sign)患者伸直患側肘關節,前臂旋前,檢查者將患側腕關節屈曲,若患者肱骨外上髁處發生疼痛即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5.Cozen test:即前臂伸肌張力試驗。屈曲肘關節,盡量將前臂旋前,然後伸肘,如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6.The chair test:患者伸肘,肩前屈60°,雙手舉一椅子,如舉起困難或伴有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7.THomsen test:患者緊握拳,背伸腕關節、伸肘,當患者背伸腕關節時檢查者用力抵抗並使之屈曲,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8.Huter triangle:正常情況下,肘關節伸直時,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突在一條直線上;肘關節屈曲時,三者連線呈一等腰三角形。肱骨髁上骨折時三者位置關係不變,肘關節脫位時,三者關係發生改變。
19.芬克斯征-握拳尺偏實驗:(Finkelsein sign 或 Finkel-stein sign)患者拇指握於掌心,使腕關節被動尺偏,橈骨莖突處出現疼痛即為陽性,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體征。
20.單足獨立試驗:(Trendelenburg test)患者背向檢查者,健側屈髖屈膝上提,用患肢站立,如健側骨盆及臀褶下降即為陽性。多見臀中、小肌麻痹,髖關節脫位及陳舊性股骨頸骨折或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21.望遠鏡試驗:(Dupuytren sign)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膝,一手固定骨盆,上下推動股骨幹,若覺察有抽動或響聲即為陽性,提示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22.髂脛束試驗:(Ober sign)患者健側卧位,健側屈髖屈膝,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握患側踝部,屈髖屈膝達90°,外展大腿並伸直患膝,大腿不能自然下落,並可在大腿患側觸及索條樣物或患側主動內收,足尖不能觸及床面,即為陽性。提示髂脛束痙攣。
23.Ortolani sign:小兒仰卧,雙髖外展,雙腿分開,患側膝關節不能觸及床面;如能,則先有一滑動聲響(此為暫時複位標誌)即為陽性。提示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24.Barlow test:Ortolani sign陰性,並不表明髖關節穩定,為進一步確定,可用此試驗。檢查者一隻手於恥骨聯合和骶骨尖處固定骨盆,另一手向後方施壓試圖使髖關節脫位,如感覺到股骨頭向後半側脫位,再通過其餘手指向前推動大轉子或加大外展角度可能使股骨頭複位,提示小兒髖關節不穩。
25.Nelaton line:即髂坐線。患者側卧,髂前上棘到坐骨結節的連線正通過大轉子的最高點。否則為陽性,提示髖關節脫位或股骨頸骨折。
26.Shoemaker line:即大粗隆髂前上棘連線。左右大轉子的頂點與同側的髂前上棘做連線,其延長線交與腹正中線上。若大轉子上移,則兩線交與中線旁的健側。提示髖關節脫位或股骨頸骨折。(相交點稱作kaplan點)
27.Bryant triangle:即髂股三角。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垂直向下和大轉子尖各劃一線,再從大轉子尖相近側劃一水平線,該三線構成的三角形即為髂股三角。大轉子上移時,次三角的底邊(水平線)比健側短,提示髖關節脫位或股骨頸骨折。
28.Allis sign:又稱Galeazzi sign 。患者仰卧,屈髖屈膝,兩足平行置放於床面,比較兩膝高度。不等高則為陽性。提示髖關節後脫位、股骨或脛骨短縮。
29.杜加征(Dugas sign):患肢肘關節屈曲,手放於對側肩關節上,則肘部不能與胸壁相貼;或肘部能與胸壁相貼,但手不能放於對側肩上即為陽性。提示肩關節脫位。
30.Gerber Drawer test:即肩關節前方不穩抽屜試驗。將患肢上肢外展90度,放鬆置於檢查者身體側方,輕度屈曲外旋。用一手拇指置於喙突,餘四指置於後方固定肩胛骨。使用另一手向前拉動肱骨頭。患者如出現異常活動、疼痛和恐懼感為陽性,兩側對比。提示肩關節前方不穩。
31.直尺試驗(Hamilton sign):以直尺置於上臂外側,一端緊貼肱骨外上髁,則另一端不能貼及肩峰。如另一端能貼及肩峰則為陽性。提示肩關節脫位。
32.肱二頭肌長頭緊張試驗(Yergason test):患者屈肘,前臂旋後,檢查者給與阻力。當有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時,結節間溝區有疼痛。
33.Hawkin test:即岡上肌撞擊試驗。患者站立,肩外展90°,檢查者內旋患者肩關節,運動時感覺疼痛即為陽性。提示岡上肌肌腱損傷。
34.Dawbarn sign:患急性肩峰下滑囊炎時,患肢上臂緊貼在胸壁前面,肩峰前緣下方可有觸痛,如上臂外展,滑囊移位於肩峰下,疼痛消失為陽性。
35.Floating patella test:即浮髕試驗。患者仰卧位,伸膝,放鬆股四頭肌,檢查者一手放在髕骨近側,將髕上囊的液體擠向關節腔,另一手示指、中指急速下壓,若感到髕骨碰擊股骨髁時為陽性。一般中等量積液(50ml)或以上,浮髕試驗陽性。提示膝關節腔積液。
36.髕骨摩擦試驗(Soto-holl sign):患者仰卧位,伸膝,檢查者一手按壓髕骨,使其在股骨關節面上下活動,若出現摩擦音或疼痛為陽性。見於斌骨軟化症。
37.Mcmurray test:患者仰卧位,檢查者一手按住患膝,一手握住踝部,將膝關節完全屈曲足跟抵住臀部,然後將小腿極度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在保持這種應力下,逐漸伸直,再伸直過程中如感到或聽到彈響聲,或伴有疼痛即為陽性。提示半月板損傷,外旋時有彈響合併疼痛說明內側半月板有病變;內旋時有彈響合併疼痛提示外側半月板有損傷。應注意假陽性,先天性盤狀半月板或半月板增厚,也同樣可有彈響,但一般無疼痛。
38.伸直受限試驗(Helfet sign):當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有交鎖時,關節不能全伸,表現為伸直後脛骨粗隆不外旋,而維持在髕骨中線上。
39.局部壓痛(McGregor sign):內側半月板損傷時,內側副韌帶中間的關節面部分有明顯的壓痛點。
40.伸膝試驗(Pisani sign):膝關節外側關節間隙包塊,在伸膝時消失,屈膝時出現。可能為外側半月板囊腫。
41.指壓試驗(Fimbrill-fisher sign):檢查者以指尖置於內側副韌帶前方的關節間隙,屈曲旋轉小腿數次,或同時伸膝,若內側半月板損傷,則可感覺到手指下有物體在移動,並可伴疼痛及摩擦音。
42.研磨試驗(Appley sign):患者俯卧,屈膝90°,檢查者雙手握患者足部,左腿壓住患腿,旋轉提起患膝,若出現疼痛,則為側副韌帶損傷;將膝下壓,再旋轉如出現疼痛則為半月板損傷;輕微屈曲時痛。則為半月板前角損傷。
43.Macinotosh test:檢查脛骨外側髁向前半脫位。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並使之內旋,同時完全伸直膝關節,用力使膝關節外翻然後屈曲膝關節,在30°位左右時脫位的脛骨複位並出現明顯的反跳,即為陽性。提示前交叉韌帶有異常,可伴有其他病理改變。
44.側位運動試驗(Bochler sign):患者伸膝,檢查者一手握踝,一手扶膝,做側位運動,向內測推時外側痛,提示有外側副韌帶損傷;向外推時內側痛,提示內側副韌帶損傷。(側方應力實驗)
45.Drawer test:即抽屜試驗。患者仰卧屈膝90°,檢查者輕坐在患者足背(固定),雙手握小腿上段,向後退再向前拉。前交叉韌帶斷裂時可向前拉0.5cm以上;後交叉韌帶斷裂時可向後推0.5cm以上。將膝關節置於屈曲10~15°進行試驗(Lachman test),可增加本實驗的陽性率,有利於判斷前交叉韌帶的前內束或後外束的損傷。
46.過伸試驗(Jones test):患者仰卧,伸膝,檢查者一手固定膝部,一手托起小腿,使膝過伸,出現疼痛者可能是半月板前角損傷、髕下脂肪墊肥厚或股骨髁軟骨傷。
47.肌警覺征(Lannelongue sign):膝關節結核時,關節活動受限,平衡功能遭到破壞,因此步態停滯不連貫,稱為肌警覺征。
48.Trompsons test:患者俯卧位雙足伸出於床邊之外,檢查者用手擠壓小腿腓腸肌,正常情況下可引起足跖屈,如果未出現足跖屈,則提示跟腱韌帶斷裂。此試驗是急性跟腱斷裂的特異體征。
49.Tinel sign:腕部正中神經Yinel征,檢查者手指輕叩腕部正中神經處,該神經支配區麻木為陽性。提示正中神經受卡壓。
50.Phalen test:患者雙腕完全屈曲1~2min,正中神經支配區出現麻木或麻木加劇,即為陽性。提示腕管綜合症。陽性率為70%。
推薦閱讀:
※出門旅行,對照這份清單檢查一遍就夠了!
※手把手教程:肺部超聲檢查
※普通體檢能檢查出癌症嗎?
※臨床骨科特殊檢查方法
※類白血病反應的實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