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貼豆可有效緩解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發表於 2015-5-17 18:23|只看該作者
砭艾耳穴貼豆可有效緩解經前期緊張綜合征(041699)山西省洪洞縣中醫醫院針灸科蔡曉剛有部分婦女在月經前4至5天開始或行經的4天內出現生理上、精神上及行為上的改變,來月經後自行消失的表現稱為經前期緊張綜合症,也叫經前反應、經前不適。其主要可以歸納為:軀體方面以頭痛、乳房脹痛、腹部脹滿、肢體浮腫等;精神方面以激怒、焦慮、抑鬱、情緒不穩定、疲乏,飲食、睡眠、性慾改變;行為方面以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嚴重者可影響婦女的正常生活。目前西醫對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病因不清、除對症處理外尚無特效療法。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在古代中醫學中無相應病名,但從其臨床表現來看當屬「經前發熱」、「經前煩躁」等範疇。現代中醫婦科常將此類癥狀統稱為「月經前後諸證」。包括經行頭痛、經行身痛、經行乳房脹痛、經行浮腫、經行泄瀉、經行情誌異常等病證,它們可單獨出現或合併出現。中醫學認為月經的產生是腎臟所藏之精,脾胃所化生之血,及沖任二脈之血,在肝疏泄調節及肝對血量調節的作用下,由精化血,由氣化血,輸血於沖任而達胞宮,由虧而滿,由滿而如期而下。根基在腎,化源在脾,調節則在肝。女子以血為用,五臟六腑皆賴氣血濡養。而經、帶、孕、產、乳數傷於血,使婦女處於血分不足、氣分偏盛狀態,即有餘於氣,不足於血。臨界經期陰血由沖任二脈下注胞宮,血海充盈,而全身陰血不足,加之患者體質稟賦陰陽偏頗之異,累及肝、脾、腎、心等臟腑致其功能或氣血失調而出現月經前後諸證。對於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當抓住「疏」和「養」這兩個方面調理。選取耳穴腎點、肝點、脾點、子宮點、神門點、內分泌點、心點、皮質下點、腎上腺點。令患者取端坐位,醫者手持火柴棒用一頭在患者一側耳部腎點、肝點、脾點、子宮點、神門點、內分泌點、心點、皮質下點、腎上腺點,根據病證每次選用3~5個穴點處逐個力量適度的反覆按壓,找出穴點處最為脹痛的點作一標誌,將事前挑選並於75%酒精中浸泡過的生王不留行籽一粒放於約6×6毫米的醫用膠布中間,葯粒對準選好的穴點標記上貼敷於耳廓上。囑患者每日自行用手按壓貼有膠布處3至5次,每次每穴點處約10餘秒鐘,以局部有熱、脹、痛感為度。於月經前10天左右耳交替施術3天一次至月經來臨停止,連續調理不少於6個月經周期。《靈樞·口問篇》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認為耳穴是耳廓皮膚表面與人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溝通的部位,同時也是脈氣輸注的所在,更是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重要的特定點。選取肝點調理情志,暢達氣機,調和氣血;子宮點、內分泌點調節內分泌和機體臟腑功能代謝;心點、腎點合用交通心腎以平衡陰陽;脾點能健脾補氣養血;神門點具有鎮靜安神、消炎止痛之功;皮質下點不僅具有類似神門的功效,且能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腎上腺點其功能不等於或限於腎上腺作用,而是對人體陰陽偏頗起調整作用,亦能補腎固本、祛風勝濕、抗過敏、止痛。生王不留行籽別名「奶米」;「王不留」;「麥藍子」;「剪金子」;「留行子」,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r的果實,主含王不留行皂甙A、B、C、D四種;又含黃酮甙,王不留行黃酮甙、異肥皂草甙;另含植物酸鈣鎂、磷脂、豆甾醉、多種皂甙、葡萄糖醛酸、葡萄糖等,具有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等功能。為常用的耳穴貼壓藥物。用其於以上耳穴點處貼壓利用其硬性刺激及本身的藥性作用,共同起到通經、活血、理氣、調節臟腑的功能。耳穴貼豆調理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見效迅速,效果持久,無不良反應,便於推廣的特點。2015-5-17耳穴貼豆可有效緩解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推薦閱讀:
※不安腿綜合征如何用藥?這 5 張表教你輕鬆掌握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如何保健
※科學應對「開學綜合征」(圖)——訪心理專家孫凌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中存在的問題
※驗方加減治男性更年期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