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泥知識普及(1)宜興紫砂的起源與發展

宜興紫砂礦料的發現和應用,是宜興陶瓷產業蓬勃發展的衍生品。生產日用陶器需大量使用甲泥,於是賦存於甲泥礦層中的紫砂礦料逐漸被從中分選出來,使紫砂業具備了獨立發展的客觀基礎。

宜興不僅風景秀麗,更以生產陶器聞名,是歷史悠久的陶都。早在新石器時代,生活在今日江蘇境內的先祖們,便會「搏土為坯,掘地為穴」,以火來燒制陶器了。

宜興處於江蘇省最南面,位居太湖西岸,是典型的丘陵地區。這裡不光有茂密的林木、毛竹,山丘下還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這些都為陶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山丘地區出露大面積的泥盆紀五通群地層,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陶土礦產資源,特別是蘊藏在泥盆系石英砂岩上部的原生沉積型粘土質岩,是製造陶器最理想的原料。太湖沿岸又沉積著大量含鐵質的土骨,也是陶瓷產業的主要原料。

宜興的陶瓷產區主要集中在丁蜀鎮一帶。到了宋代幾乎是「家家做坯,處處皆窯」,形成了數十里的窯區美景。從窯區往西南,山高溪深,山上所產的陶土和燃料,都可以從水道運至窯區。由窯區往東北,河面更寬,直通太湖,可以把陶器產品送往全國各地。

原料充足、燃料豐富、交通便利是宜興陶業不斷發展的首要條件。陶業的興旺帶來了對陶土的大量應用,由於紫砂礦料先天具備的優異特性,於是逐漸從陶土中分離出來。

早期丁蜀鎮陶瓷生產場景

羊角山遺址

據《陽羨茗壺系》中記載:明代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紫砂壺的「創始者」金沙寺僧及書童供春經常與制缸、瓮者相處,從陶工那裡學得制陶技術。他們精選制缸、瓮原料中的「細土」,並進一步加以澄煉作為制壺泥料。在製作手法上先是手捏成胎,再用圓范規整,然後加上壺嘴、壺柄、壺蓋和壺鈕等,製成茗壺,最後把坯件附在燒缸、瓮的龍窯中焙燒而成。書中描述的製作過程,從側面反映出明代中期紫砂器的製作,正逐漸從粗陶製作中分離出來,儘管燒成還不曾獨立,但紫砂器的選料與製作已開始了從無到有,從粗到精的發展過程。

在宜興古窯調查過程中,發現湖漢鎮金沙寺遺址西北一千多米處,有一明代的古龍窯群,以燒制缸、瓮為主,同時發現了明代中期的紫砂器殘片。這也為這一記載提供了一定的事實依據。

1976年宜興丁蜀鎮蠡墅羊角山(與黃龍山余脈相連)附近,發掘出了早期紫砂古龍窯和紫砂殘器堆積層。古龍窯長約十米,寬約一米,其中亦有紫砂殘器。經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鑒定:古龍窯年代可早到北宋中期。

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殘器主要有大量的壺嘴、壺把和壺蓋,特別是部分壺嘴上的捏塑龍頭裝飾,與宋代南方流行的龍虎瓶上的捏塑手法完全一致。經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和江蘇省陶瓷研究所對羊角山紫砂殘器進行鑒定,結果表明:羊角山紫砂殘器和現代紫砂器相比較,雖然在原料粒度、制坯工藝及燒成制度上都比較粗糙,但都是由一種多種礦物共生的粘土團粒製成。礦物組成屬富鐵的粘土一石英一雲母三元系。並且和現代紫砂一樣,胎質內部同樣殘留石英、雲母殘骸、赤鐵礦、莫來石和雙重氣孔結構。另外,鎮江市博物館也在一座南宋廢井中發現二件帶釉的玉壺春形紫砂注壺。

這一系列的發現證明,紫砂器早在宋代便逐漸從粗陶中分離出來,以製作壺類為主。在成型方法上也已脫離陶輪拉坯的做法,而採用泥片鑲接法。壺嘴、壺把、壺的子的粘接,則採用打洞捏塞法。為以後的紫砂器成型和製作開創了新技藝,也為紫砂器造型風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羊角山殘器復原後,器物里外無釉,一般表面呈紫紅色,斷面呈紫黑色。壺的造型有高頸壺、矮頸壺、提梁壺等,容量一般在1 500毫升左右。殘器原料比當時制缸、瓮的要細膩,表面緻密度差,並且常有火刺現象。這是由於當時製作不夠精細和燒成未使用匣缽裝套及還原氣氛較重的原因。根據做工和容量推測,紫砂壺當時可能是作煎茶、煮水用,這也符合宋代茶事的實際情況。

1966年4月,在南京中華門外馬家山油坊橋的明代嘉靖十二年(公元1 533年)吳經墓發掘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壺是極為珍貴且確有年代可查的最早的紫砂壺。吳經系明代嘉靖年間的司禮太監,明代是太監擅權的朝代,可見這把隨葬提梁壺便不是普通之物。這也是紫砂壺進入上層社會的例證。

吳經墓葬紫砂提梁壺

吳經墓中這件提梁壺,純系紫砂胎質,而且造型規正。壺身用泥片附合虛陀,上下兩半鑲接成型,腹部出現節腠,但外部修工整齊。壺蓋未設唇口,背面用「 」形泥條作固定位置使用,嘴、把均用接榫法製作,流的下部有一四瓣柿形泥片貼花和壺身相接,這一貼花除了裝飾作用外,兼具有加固流與壺身的粘合作用。提梁壺製作精巧,已經接近成熟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壺鈕修整圓滑,可見已使用轉盤加工。雖然壺胎泥色還不夠純凈,上有缸釉淚及火刺現象,但是其製作手法及造型,與羊角山出土的殘器拼復件對比,完全一脈相承。這也反映出紫砂工藝當時正處於完全成熟前的過渡階段。

因此,嘉靖到萬曆年間(公元1522~1619年)是宜興紫砂器真正形成工藝體系的時期,也是宜興紫砂器獨樹一幟的開端。

宜興還有聞名遐邇的茶葉,「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足見陽羨茶之盛譽。有了好茶,使得當地的制陶藝人具備了茶的知識,茶與紫砂的結合促進了紫砂壺的迅速發展。

明代品茶、論茶之風盛行。文人雅士日趨追求省時、簡便、直接沖泡的「撮泡茶」法,並且普遍偏愛深色茶具,於是紫砂壺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紫砂壺從煮茶工具轉化為泡茶器,功能的轉換和文人的偏愛也為紫砂壺小型精巧及豐富的文化底蘊定下了基調。

繼供春之後,紫砂名家不斷湧現,特別是通過時大彬等著名壺家妙手的努力探索,把「斫木為模」的製法改為槌片,圍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鑲接法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整套合理完備的製作工藝。礦料選擇更純凈,加工也更細緻。燒成已開始使用匣缽套裝,使燒成火候得當且免沾缸釉淚及火刺現象。在形制、技法、裝飾、銘刻等各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紫砂器已完全從日用陶器中獨立出來,並且擁有了一支專業的工藝隊伍。顯而易見,紫砂壺已經不再是普通日用品了。

宜興陽羨茶場

紫砂壺優異的材質特性不僅適應各地名茶,還具有色、香、味兼顧的品茗特點,佔據了茶事的主要地位。台灣、廣東、福建一帶流行的功夫茶,便是使用紫砂壺泡茶以後,因更能體現茶性而開始普及應用。紫砂壺也贏得了能夠充分體現「茶的真髓,完美茶事」的美稱。歷代文人的喜愛、參與,給紫砂壺注入了更多的藝術氣息,不僅給紫砂壺留下許多美妙詞句:「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等等,並且促進了紫砂文化的空前繁榮。

紫砂文化是中國陶瓷文化藝術中的一支奇葩。紫砂器的製作工藝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並且正在向聯合國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紫砂資源是一種非再生性的稀缺資源,只能日益減少甚至枯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慶幸現在紫砂礦源已停止開採,這從源頭控制了資源的浪費,也有助於紫砂礦料恢復它應有的價值,為紫砂文化的長久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美女小編也是個愛壺人:微號:sunny-kawayi」


推薦閱讀:

八字看你是否適合離鄉外出發展
舞蹈文化藝術修養發展創新古典舞雜談
俞可平:中國政治發展循增量改革或增量民主道路
趙麗穎近幾年是怎麼發展的?
分析:東盟國家旅遊業迅速發展原因

TAG:知識 | 發展 | 起源 | 知識普及 | 普及 | 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