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氣諺語 - 看風識天氣

看風識天氣 風是流動著的大氣,大氣就是我們俗稱的空氣。風有從北方來的,有從南方來的,也有從別的方向來的。因為各方面的地理屬性不一致,所以不同來歷的風有它多樣的特性。有冷風,也有熱風;有干風,也有濕風。沙漠吹來的風,挾帶著沙塵;海面來的風,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們在不同的風裡面,就有不同的感覺,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進一步的,如果兩種不同的風碰頭,就極易發生衝突,這時就可以看到天氣突變的現象。風是最容易覺察的現象,所以關於風的諺語很多。 (1)春東風,雨祖宗;春南風,雨通通。久雨西風晴,春發東風連夜雨。

在春季由於北方冷空氣開始衰退,南方暖空氣勢力開始增強,兩者勢力在長江流域一帶展開激烈搏鬥,你爭我奪,推來推去形成靜止鋒天氣,造成長時間的連綿陰雨。但是這種靜止鋒並不可能一成不變,經過一段時間相持階段後,如果這時西北方有新的冷空氣南下補充,這樣西北方冷空氣勢力大舉向南推進,迫使南方暖空氣步步後退,這樣就形成一條冷鋒,而暖空氣在被西北冷空氣逼迫下後退的過程中向東北方向轉移,在東北方向上暖空氣向冷空氣展開進攻也逼使東北方冷空氣後退形成暖鋒,但由於冷空氣較重不易推動,這樣暖鋒移動很慢,而西北方冷空氣勢力很強,冷鋒移動很快,終於後面冷鋒趕上前面暖鋒形成錮囚鋒,這就是氣旋。在錮囚鋒前部,東北面是冷空氣氣壓高,西南面是暖空氣氣壓低,因此吹偏東風,可見在吹偏東風以後隨著氣旋中心移來,在氣旋中心暖空氣被冷空氣挾持下被迫上升,形成範圍廣泛的陰雨天氣。這就是農諺所說的春東風雨祖宗。 在錮囚鋒後部西北方南下冷空氣勢力強大與前面暖空氣形成很大氣壓差,這樣就刮西北風,而且風力較大,可見在刮西北風后氣旋中心已經逐漸移離本地,本地已經處於氣旋後部,不久將要轉受北方新來的冷高壓控制,陰雨天氣即將結束,天氣轉好。久雨西風睛是很有道理的。 (2)狂風暴雨不終朝。烈風暴雨不終朝。颶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些諺語主要是指狂風挾著暴雨來勢雖猛,但維持時間不會很長的意思,它主要是對夏天的熱雷雨過程而言。夏季地面熱量收支從總的來講是收大於支,入大於出,地面熱量每天都在積累,越積越多,氣溫越來越高。早晨太陽出來後,強烈的光照很快烘熱地皮使地面溫度和近地層空氣溫度急劇上升。空氣溫度一上升體積就膨脹變輕,在浮力作用下開始上升形成對流。而夏季控制我國大陸大部分地區是南方暖濕氣團,水汽都比較充沛。空氣在上升過程中自身溫度不斷下降,使水汽凝結形成了雲。開始時是淡積雲,再發展成濃積雲、積雨雲。積雨雲中,對流發展非常旺盛,水汽被大量地凝結成小水滴、小冰晶、小雪花。這些小水滴、小冰晶又逐漸變為大水滴、大冰晶。在積雨雲中它們開始下降,同時也將附近空氣拖曳下降,並且也將高空強大西風也拖帶下來。在積雨雲中形成強大的下沉氣流,下沉氣流降到近地面附近,由於地面阻擋作用造成堆積,形成局部高壓。這個高壓將下沉氣流向四周輻散開來形成強烈陣風,緊接著電閃雷鳴形成暴雨。這種積雨雲範圍較小,所以持續時間不會太久。隨著積雨雲移走或者由於狂風暴雨過程大量地釋放能量使雷雨雲本身很快衰退,天氣很快就會轉好。 (3)南風暖來北風寒,東風濕來西風乾。南風發熱北風冷。 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濕、西風乾,這種狀況主要是由於我國所在地理位置所決定的。風是由於空氣流動而產生的,可見刮南風就是南方的空氣向北流去,刮北風就是北方的空氣流向南方;同樣刮東風是東面空氣流向西面,刮西風就是西面空氣向東面流去。 我國的地理位置是處於北半球,北邊是高緯地區的寒冷極地,西邊是一望無際的連綿不斷起伏山嶺、歐亞大陸;南邊是處於低緯的熱帶地區;東面是水波浩淼的太平洋。這樣在我國北方,由於終年日照較少,地面溫度很低,氣溫也很低,是一個終年積雪的寒冷地帶,所以北方冷空氣南下時,其氣溫很低,所過地方氣溫當然會急劇下降,給人以寒冷感覺。同時北方是大陸地區,水汽較少,另一方面終年積雪冰面蒸發能力也小,第三由於氣溫低所能容納水汽也少,因此北方來的空氣所含水汽都不多,也就是說都比較乾燥。因而造成北方既冷且乾的現象。相反,在我國南方是靠近赤道的熱帶地區,終年受到太陽光的強烈照射,氣溫都比較高。當南方的空氣向北移動時,空氣也會把熱量一同帶到北方,它所經過的地方氣溫當然也會升高,所以南風也就比較暖和了。我國東面是太平洋,比起西邊大陸水分不知要多多少。水多氣溫高蒸發到空氣中的水汽當然也就會很多。所以海面的空氣一般說來都比較潮濕。潮濕空氣向西移到大陸上當然會帶去大量水汽,東風濕也就是這個道理。我國西部是廣闊的歐亞大陸,內陸地區水分不足,空氣中水汽更少。所以,西面過來的空氣不會帶來多少水分,西風當然也就顯得比較乾燥了。 寒、暖、濕、干都是相對的,只有通過互相比較才能給予判斷,農諺中南北用寒暖判別,東西用濕干判別是非常恰當的,也是很有科學見解的。 (4)一年三季東風雨,只有夏季是晴天。四季東風有雨下,只怕東風刮不大。 我國東面瀕臨大海,刮東風表示海面上潮濕的暖空氣源源不斷移來,充沛的水汽是造成降水的決定因素。不論任何形式的降水,都要有水汽,這是先決條件。可見吹東風,水汽這個先決條件已經具備,為降水造成一個良好環境。有了充分水汽並不等於就會下雨,還要有使水汽轉化為水滴才能成雲致雨。這個條件在冬、春、秋三季也是具備的。這三季中北方冷空氣要麼控制本地,暖空氣在冷空氣面上爬升經過絕熱冷卻也可成雲致雨;要麼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在南下過程中它像楔子一樣打入暖空氣底部,迫使暖空氣抬升,絕熱冷卻,也可致雨。在夏季就沒有冷空氣這個有效的抬升作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造成大範圍下雨的,這就是「一年三季東南雨,唯有夏季東南晴」諺語的含意所在。但是夏季是否吹東風就不會下雨呢?我們說是,也不是。如果說夏季吹東風是否會造成大範圍降水天氣或長期連陰雨天氣,那麼我們就可以回答是不可能的。如果說夏季吹東風是否不會產生任何形式降水,那麼我們就可以回答不是的。情況是這樣的,如果東風很大,水汽很充沛。因為夏季白天太陽升高後容易產生對流,充足的水汽給對流發展造成一個很好條件,這時如果水汽很充沛,對流開始後空氣稍一抬升水汽立刻達到飽和,以後水汽就凝結成水滴。在水汽凝結成水滴過程中放出潛熱使上升空氣增溫。這樣有利於上升空氣塊溫度永遠處於比環境溫度高的狀況,從而使對流更進一步發展,結果反過來又使更大量水汽凝結成水滴,地方性熱雷雨就往往在這樣的時候發生髮展起來的。雖然這種地方性熱雷雨時間短,範圍小,有時雨量卻很大。同樣地形雷雨也是有利於產生的。總之,可以看出吹東風還是可以發生降水的,難怪農諺中指出四季東風有雨下,就怕東風吹不大。 (5)久旱西風更不雨,久雨東風更不晴。天旱東風不下雨,水澇西風不晴天。 這兩個諺語看上去很矛盾:一個說東風要雨,一個說東風要晴;一個說西風要晴,一個說西風要雨。究竟這是什麼意思,是矛盾的嗎?其實這兩個諺語分別表明兩個不同時令的天氣過程,應當分別應用。前者運用於春秋兩季,後者只適用於夏季。天旱一般說來由兩種原因造成,一是缺乏成雲致雨的水汽,二是缺乏有效的動力作用。 我國的西部是與無根的大陸相連,風若從西吹來,就不可能帶來充沛的水汽。這時天旱是由於缺乏水汽造成的,就更不可能下雨。比如在冬、春、秋三季(特別在冬季),我國大陸大部分地區受北方冷空氣控制,大陸上盛行西北氣流。這種氣流只能帶來陰冷乾燥的空氣。久旱西風更不雨正是這個意思,也適用於這個時令。在夏季就不一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東南季風盛行。在副高控制下天氣晴好也可能造成天旱,這並不是因為缺乏水汽原因而造成的,而是缺乏使暖濕空氣全面抬升這個外力作用而造成的。這時如果再吹東風,動力因素照樣不能解決,天氣還是下不了雨,因此農諺才有天旱東風不下雨,這條諺語適用於這個時令。相反這時如果有一股西北氣流南下,將暖濕空氣全面抬升,有了動力作用,陰雨天氣當然可以形成。夏季暖濕氣流本來就很強,水汽很充沛,如有源源不斷的西北氣流前來起作有效抬升作用,陰雨天氣可以繼續下去,水澇西北更不晴正是這個意思,也適用於這個時令。在冬季要下雨只有吹東風帶來充分的水汽,才可能造成陰雨天氣。由於冬季動力條件並不缺乏,只要有源源不斷的暖濕氣流補充,下雨就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久雨東風更不晴正是這個意思,也適用於這個時令。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解釋不同的天氣過程,這對於預報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以上兩條諺語如果顛倒使用,那就可能出現很大差錯。特別在春秋季節,冷暖空氣交換控制的時候更應該注意天氣動向和造成天氣的主要原因,進行綜合判斷作出分析,那才比較可靠些。 (6)東風四季睛,只怕東風起響聲。 (7)偏東風吹得緊要落雨。 (8)東風急,備斗笠。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東風是不一定下雨的,東風大了,倒是可怕的。東風既然很小,那末,這般氣流,必定從很近的地方來的,也許就是本地的氣流。它的一切性質,必定和本地環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氣是難得變壞的。但是,如果東風很有勁,這表示氣旋前部的東風,是遠方來的氣流,將有氣流的不連續面-鋒面來本地活動,所以天氣要變了。 溫帶區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約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於氣旋帶來的。氣旋的行動,老是自西向東的,在它的前部,盛行著東北風、東風或東南風。故氣旋將到的時候,風向必定偏東的。所以東風可以看做氣旋將來的預兆。因為氣旋是一種風暴,是溫帶區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們看到吹東風,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我國是一個季風盛行的國家。夏季風從海上往大陸上吹,多偏東風,冬季風從陸上往海上吹,因此多吹偏西風。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東面、南面是寬廣的大海,西面北面是無垠的陸地,夏季海上的氣壓比大陸高,風從海上往陸地上刮,冬季大陸氣壓比海上高,因此風從陸上往海上刮。 我國冬季基本上受大陸高壓控制,北方冷空氣經常侵入我國,多吹北風或偏北風。北方冷空氣一般比較乾燥,水汽很少,因此不可能成雲致雨,只有在冷空氣勢力有時稍現衰弱的時候,南方暖空氣乘隙而入,這時才多吹偏東風。南方暖濕空氣在乘隙而人的過程中順著冷空氣往上爬升,整層暖濕空氣被抬升。在抬升過程中暖空氣溫度逐漸降低,多餘水汽凝結成水滴,就造成陰雨天氣。故有冬季吹東風要下雨之說。 在春秋兩季,春季北方冷空氣雖現衰弱,但其勢力遠沒有退出我國,還控制著我國相當一部分地區,這時如果吹東風,說明南方暖空氣勢力開始加強向北頂進,挺進的暖濕空氣如果遇到乾冷的北方冷空氣就發生交匯,在交匯面上暖濕空氣也同樣在冷空氣斜面上爬升形成陰雨天氣。在秋天南方暖空氣開始減弱南退,北方冷空氣開始大舉入侵控制我國廣大地區。此季多吹西北風而且很強。如果吹東風一則說明是冷空氣勢力稍有減弱,二則說明暖空氣勢力有所加強,而東面來的暖空氣帶來很多水汽與冷空氣相遇也容易造成陰雨天氣。 這些諺語一般說來也只適用於長江流域和黃淮流域一帶,對於別的地方就不見得很適用。比如在南嶺以南,北方雖然是已經進入秋天開始受冷空氣控制或影響,但是這裡卻仍然受暖空氣控制,如果吹東風就不見得要下雨。 ( 9)五月南風遭大水,六月南風海也枯。 (10)五月南風趕水龍;六月南風星夜干。 這是流行在東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氣諺語。東南風是從海洋來的,為什麼又會幹燥起來呢?我們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質--水蒸汽;同時,還要有使這些水蒸汽變成雲雨的條件。這個條件,在東南平原地區的夏季,就要靠熱力的對流作用或兩支不同方向來的氣流之間的鋒面活動。 熱力對流的發生是由於地面特別熱,地面層空氣因熱脹冷縮的道理而向上升騰,這樣把地面的水汽帶到高空變冷而行雲致雨的。但是如果風力太大,地面空氣流動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強熱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還有在單純的東南風中,由於它發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現象;這樣,地面的空氣就難於上升了。所以東南風裡雖然有很多水蒸汽,但還是不可能行雲致雨的。夏天沒有雲雨,自然天氣很熱了。 其次,講到鋒面活動。鋒面是兩支不同氣流的衝突地帶。一支氣流比較冷重,另一支氣流比較輕暖,這兩支氣流相遇,輕暖的只有上升。於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帶到高空去而行雲致雨了。現在地面,只有一支東南風,表明並無其它偏北氣流來與它發生衝突而形成鋒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發生雲雨了。 (11)無風起橫浪,三天颱風降。 (12)風起長浪,不久狂風降。 強的熱帶氣旋中心的極低氣壓和雲牆區的大風,常使海面產生巨大的風浪和涌浪(長浪)。風浪的波長和周期較短,它離開熱帶氣旋大風區後向四周傳播,由於風力減小和能量消耗,浪高逐漸減小,周期變長,形成涌浪。涌浪傳播的速度比颱風移速快2~3倍。因此,中心氣壓在940百帕以下的颱風,在影響我國前2~3天即可在我國東部沿海觀測到涌浪。因此,可根據涌浪的傳播變化,預測颱風的到來。「無風起長浪,不久狂風降」就是這個意思。 (13)六月北風,水浸雞籠。六月北風不過午,過午必颱風。六月無善北。 這裡六月指的是農曆,陽曆應當是7月。陽曆7月赤道輻合帶已經北移,北半球光照普遍增多,氣溫升高。由於陸地熱容量小,海洋熱容量大,因此陸地上氣溫升得更快些。氣壓變低,相對海洋氣溫升高不那麼快,氣壓較高,空氣就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形成東南風。此時我國東南部和中部地區普遍盛行東南氣流即東南季風,副熱帶高壓西伸控制我國東南部和中部地區。相反原先盤據在我國陸地上的冷空氣,此時已經龜縮到北極附近,其勢力範圍最多只能抵達我國黃淮流域,很少能南下到達福建沿海地區,即使到達早已是強弩之末沒有什麼力量了,一般說來不會出現吹北風。要出現吹北風一般情況下有四種情形:第一是氣壓場臨時調配時可能會出現吹北風;第二種是穩定天氣情況下風向日變化;第三種是積雨雲前部局部高壓內輻散出來的氣流,這三種情況一般吹北風時間都不會很長;第四種是受颱風影響,這種情況下吹北風不但可以延續較長一段時間,而且風力也比較強些。 六月北風多因颱風引起,在颱風到來時還伴有強烈的降水發生。六月北風,水浸雞籠是很有道理的. 為什麼受颱風影響會刮北風呢?這是因為影響我國浙閩地區沿海一帶的颱風大多生成於菲律賓以東西太平洋洋面上。當颱風移來時,颱風方位是位於浙閩沿海一帶的偏東方,颱風是一個氣旋性渦旋,颱風內風向是沿逆時針方向轉變的,因而颱風的西部總是吹偏北風。浙閩沿海地區在颱風移來時首先所處的位置剛好是在颱風西北部,因而也總是先從偏北風吹起。可見六月吹北風而且持續時間較長是可能受颱風影響而造成的。六月北風不過午,過午必颱風就是這個意思。 諺語六月無善北指的是六月份本不應吹北風,如若吹北風一定是來者不善,很可能受颱風影響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 (14)無事七、八、九,莫向江中走。這是我國沿海漁民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影響我國颱風出現時間的經驗之談。影響我國颱風大約出現在5-11月之間。影響範圍最廣、次數最多的時間卻是七、八、九三個月份,由於海上經常有颱風生成和影響,出船危險,無事七、八、九,莫向江中走就是這個意思。 (15)無風來長浪,不久狂風降;無風起長浪,不久風就降;大浪靜風,今日明日見北風。

這幾條諺語都是流行於閩浙沿海一帶的農諺,它為預測颱風提供了很好的線索。俗話說「無風不起浪」在湖邊海邊生活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微風吹進海面、湖面時會引起水波陣陣蕩漾,風越大水波蕩漾越激烈,當風很大時海面、湖面就會出現浪潮,可見浪果真是由風吹到湖面海面而引起的,無風不起浪果真有此事實。在海邊生活著的漁民,長期以來根據實際觀測發現在無風的日子裡海面上有時也會泛起陣陣浪潮,而且越來越大,這樣的浪潮與有風時的浪潮不一樣,有風時波浪頂部是呈尖形的,而這時無風的浪潮浪頂呈渾圓形,俗稱長浪,而後颱風就來了。事實教會了人們使人們發現可以用無風起浪這個反常現象預報颱風的存在和侵襲,還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 (16)北風雨,南風晴。六月北風當日雨,好像親娘看閨女。入伏北風當日壞。六月北風陰雨綿綿。 夏季副熱帶高壓西伸控制我國東南部、中部大部分地區。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多數吹東南風,天氣晴朗酷熱很少下雨。這是因為副熱帶高壓內部盛行下沉氣流。從東南方來的暖濕空氣雖然有較充沛的水汽,但是由於空氣主要趨勢是下沉,下沉空氣是一種絕熱增溫過程,溫度升高,容納水汽本領變大,空氣中水汽含量原來就不飽和,這樣更顯得不飽和了,更沒有多餘水汽凝結成水滴成雲致雨。所以天氣總是晴好的。如果吹北風說明北方有冷空氣南下。農曆六月(陽曆7月)北方冷空氣勢力較弱一般不易南下,要南下可見其勢力較大(可能副高勢力也有所減弱)。這個南下冷空氣插入暖空氣底部迫使暖濕空氣抬升。暖濕空氣一旦受到抬升,由於外界氣壓不斷下降使暖濕空氣體積不斷膨脹,體積增大,氣溫下降,容納水汽能力變小,原來沒有達到飽和的空氣,這時已經達到飽和甚至過飽和狀況,多餘水汽就被凝結成水滴形成陰雨天氣。六月北風當日雨,好像親娘看閨女,情況確實這樣。 (17)風扛門,大天晴。 風扛門意思是風力很大,可以把門項開,天氣可立即放晴。 冬季在變性高壓控制下的天氣一般是晴朗穩定天氣。白天即使熱力對流產生的風,風力也不會很大,晚上更沒有風。當西北有新的冷空氣南下時,變性高壓也就要向東南方向移去,就造成冷鋒鋒面陰雨天氣,風力也開始逐漸增大。當鋒面還未過境處於冷鋒前面時風力還不會刮到很大。如果風力突然大增,說明冷鋒已經移過,本地已經轉受鋒後冷氣團控制。因為鋒後冷高壓前部與鋒前變性高壓後部,氣壓梯度很大,風力自然也很大。鋒後冷氣團控制下的天氣,當然會很快放晴。 (18)秋刮南風不到黑,臘月西北是正當。九月南風當日雨。秋後南風當時雨。 秋天,由於太陽直射點已經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天氣開始逐漸轉冷,原來的副熱帶高壓往南收縮。我國東南海洋面上與大陸相比,溫度也由低變高,海洋面上氣溫也較高,氣壓較低;而我國北方天寒地凍氣溫很低氣壓很高。因此原來夏季盛行的東南季風逐漸為西北季風所代替。秋後北方冷空氣勢力可以抵達長江流域了。而南方暖濕氣團雖然已經衰弱,但還不很弱,有時也能到達長江流域。當它到達長江流域時就刮偏南風,帶來充沛水汽。但是這時暖濕空氣已經沒有更多的力量將冷空氣往北頂回去,只好順著冷空氣斜面向上爬升。暖濕空氣在爬升過程中不斷降低自身溫度,水汽逐漸凝成水滴造成陰雨天氣,所以秋天刮南風不久便要下雨。 http://zy.zhku.edu.cn/weather/yanyu.asp
推薦閱讀:

天氣究竟有多熱 讓鐵板牛肉告訴你(圖)
天氣變化和情緒緊張對糖尿病人的影響-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專題-無憂健康網[51kang.co...
倒春寒天氣寶寶該如何穿衣
適合出門的好天氣!5月絕美花景精選|絕景日本

TAG:天氣 | 諺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