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一代政治雄才為何落得被腰斬下場?
我國有一句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說得是利欲熏心,貪得無厭,最終幾乎沒有什麼好下場。尤其是人在官場,若是利令智昏,不及早抽身,任由身不由己,不願放棄榮華富貴,最後只能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集大學者、大權謀家、大政治家於一身的李斯,就是這樣一個例證。他身為秦國丞相,在大紅大紫的時候,也曾多次想過老師荀子的告誡:「物忌太盛」,也多次想與兒子一起回故鄉過著那種牽著黃犬、悠遊自在的生活,但由於功力之心太重,權勢之欲太盛而未能抽身離去,最終落得個父子均被腰斬的下場。
李斯自幼好學,年輕時就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官。據傳,他當小官時到廁所方便,見老鼠偷吃糞便,人與狗一到便慌忙逃走;不久,他在國家糧倉里又看到老鼠,這老鼠整日里大搖大擺,長得肥頭大耳,優哉游哉。面對二鼠,他感慨萬千:「人有能與無能,就像老鼠一樣。有能耐就做官倉里的老鼠,無能就只能做廁所里的老鼠。
受此啟迪,他辭去了小官,到齊國拜儒學大師荀子為師,同荀子一直研究「帝王之術」。學成以後,他辭別老師,準備到秦國去。荀子問他為何到秦國去?李斯答道:「人生在世,貧賤是最大的恥辱,要想出人頭地,就要干一番事業。齊王萎靡不振,楚國也無所作為,只有秦王,正雄心勃勃,準備統一天下,所以,我要到秦國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機會。」荀子同意李斯前往秦國,但告誡他要注意適可而止,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李斯來到秦國,投到丞相呂不韋門下,很快以自己的才幹得到呂不韋的器重,做了小官。官雖不大,但有機會接近秦王。一個小官要想引起秦王的注意,唯一的辦法就是上書。他揣摩了秦王的心理,在分析了形勢後,給秦王上書說:凡能幹成事業的人,全是能夠把握機遇的人。過去秦穆公時代國勢很盛,但無法統一中國,原因有二:一是當時周天子勢力還強,威望還在,不易推翻,二是當時各國諸侯與秦國相比,差距還未拉開。現在秦國強大勢盛,大王賢德,掃平六國真是如彈灰塵,目前正是建立帝業、統一天下的絕好時機,大王千萬別錯過了。
秦王看罷李斯的上書,大喜過望,便又聽取了李斯用財物重賄六國重臣、使他們離心離德的計謀。李斯的計謀果然奏效,因而被秦王封為客卿。李斯在秦國開始崛起了,秦王也越來越信任李斯,李斯也步步高升,前途無量。正在此時,李斯的同學韓非來到了秦國。
韓非是韓國人,韓王的同族。他學識淵博、思維敏捷,是戰國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他又一套較為完整的君主專制理論。但因他寫了很多書、在韓國上書獻策時不被用而倍感失望。誰知傳到秦國後,秦王竟是見而驚呼:「我若是能見到此人,死而無憾。」不久,秦攻打韓,形勢危急,韓王只得讓韓非出使秦國。就這樣,韓非來到了秦國。
李斯明白,無論是學術能力還是外交能力,自己遠不如韓非。現在秦王把他留下,一旦重用,自己就永無出頭之日。因此,李斯忙對秦王說:「韓非是韓王的親族,大王現攻打韓國,韓非自然不會同意,愛韓不愛秦,這是人之常情。」秦王說:「既然不重用,那就放走吧。」李斯說:「如果放他會去,定會為韓國出謀劃策,對秦國十分不利,不如在他羽翼未豐之時將他殺掉。」就這樣,韓非成了冤鬼。
公元前221年,秦王兼并了六國,統一了中國。如何管理這個大國呢?李斯堅持認為應置郡設縣,派官員治理。他認為,天下所以戰亂仍頻,全在於周朝分封以來諸侯各自為政、相互仇視、天子無力制約所致。如果天下一統,應實行中央集權管理。出於對當時時局考慮,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分為36郡,郡下置縣。李斯為中國封建社會建立成熟的統治形式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然而,淳于越卻堅持認為要實行諸侯分割制,秦始皇把他交給李斯處理。李斯審查的結果是:淳于越食古不化,厚古薄今,其所有罪責都來源於「書」。於是,李斯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書。焚書的第二年,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多次派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並請方士為他煉丹。方士侯生與盧生倆人在背後詆毀秦始皇,說秦始皇以刑殺為威,不能為他尋求仙藥。秦始皇知道此事後追查,經過審問,方士互相告發,有460多個方士、儒生受牽連,遭到活埋。上書謂之「焚書坑儒」事件。
「焚書坑儒」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對人類文明和人的尊嚴地極大摧殘。作為學者,李斯已經背叛了文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遊途中病死荒丘,隨行的有李斯、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及其老師趙高。秦始皇死前曾書信召長子扶蘇送葬,但趙高極力想把胡亥推上皇位,就扣留了給扶蘇的信件。趙高趁機拉攏李斯,緊緊抓住李斯貪戀權貴的心理,爭取了李斯。於是,二人合謀,偽造秦始皇書信,指責扶蘇「不孝」,令其自殺,胡亥得以繼位,名曰秦二世。
李斯是一個可以犧牲來換取和保住功名的人。趙高和李斯本來是互相利用的關係,日後的勾心鬥角、排除異己也就勢在必行。胡亥整日宮中淫樂、不理朝政,大小事宜全由趙高辦理。此時的趙高野心膨脹,感覺李斯礙手礙腳,決議剷除。趙高設計在胡亥正玩得高興之時派宦官急傳李斯進見,如此三次胡亥十分惱火,怪他敗壞了自己的興緻。這時,趙高趁機饞毀李斯有謀反之心,並唆使群臣誣陷李斯。李斯聽說有人在調查自己和兒子李同,知道中了趙高的奸計,立刻上書,曆數趙高的罪狀,妄圖挽回敗局,但為時已晚。李斯見胡亥不聽,又聯絡馮去疾等二將軍上書,請胡亥罷修阿房宮。胡亥憤怒了,下令逮捕三人,下獄論罪。馮去疾等不肯受辱自殺,李斯貪戀富貴不肯就死,上書伸冤,被趙高截留。於是,趙高羅織了一件謀反大案。
胡亥令李斯受五刑,誅三族。李斯被先在面上刺字,再割去鼻子,截去左右趾,後殺頭,再從腰中斬斷,砍為肉泥。其餘族黨一併處斬。
李斯的一生,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出謀劃策,為郡縣制力駁群儒,功不可沒。但他為了自己的權勢地位、富貴榮華而阿諛奉承、卑躬屈膝,害死韓非,促成「焚書坑儒」等,也可謂劣跡斑斑。他謀取功名富貴確有其術,只是貪得無厭,不及抽身,弄了個株連九族、身敗名裂。因此說,作為一個人,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奮鬥爭取功名利祿無可厚非,但確要記取「物忌太盛」的教誨,且不能因一時利欲熏心心漸黑而落得個人才兩空的現場。
推薦閱讀:
※秦-李斯《琅琊台刻石》臨寫範本
※[篆書]李斯《嶧山碑》(高清版)
※誅殺李斯共用了多少酷刑
※既然衛庄與蓋聶關係這麼好,為什麼先前會答應李斯,去機關城殺他?
※李斯4 沙丘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