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念經要老實念,這部經從頭到尾念得不要太快,不要趕時間,也不要太慢,念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口裡面念出...

【小編語:首先對昨天(2016年5月27日)的錯誤言論做更正。昨天小編的詞語「只讀不做,不叫學佛。如果讀經能成佛,那些長年累月開機播放的念佛機、播經機都早已成佛」中,漏掉一字,小編本想說」只讀不做,不叫學佛。如果光讀經能成佛,那些長年累月開機播放的念佛機、播經機都早已成佛」。結果因疏忽大意,漏掉一字,釀成大錯。 有同修對昨天的言論提出指正和批評,指出小編妄加自己個人的意思,誤導讀經的同修,實在不妥。這些批評很對,小編昨天還為自己的過錯狡辯。讀經就是念佛,念佛成佛是公認的。讀經能成佛也說的通。小編漏掉一字,意思完全錯誤。在此小編向念佛同修們致以深深的歉意和最深刻的懺悔。小編請大家原諒。以後小編要敬畏因果,謹言慎語。同時小編歡迎同修們繼續監督,如果發現不如法如理或者有疑義的地方及時反饋、批評指正。我們共同把本微信公眾號辦的更如理如法。關於讀經,如果按照老法師在此開示的方法讀《無量壽經》,與印光大師的十念持名念佛方法實際上異曲同工。一部經、一句佛號,一個用凈空老法師推薦的方法讀,一個用印光大師推薦的十念法念,是凈土大德和佛菩薩對我們末法眾生的無與倫比的恩賜。以真誠心、恭敬心讀經、念佛,實是往生凈土的必由之路。阿彌陀佛。】

  鈔【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臨命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經須臾間,即生彼剎。】  這一段也是經文,這一段經文很重要。許許多多同修常常來問,我們要怎樣修學,將來才有把握往生?佛在這個地方為我們說得很清楚,只要我們依教奉行,決定得生。這個地方几樁事情,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所修的。『於此經典』,這句話要緊,這就是教我們專修,專修《無量壽經》、專修《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所以蓮池大師稱為大本、小本,《無量壽經》說得詳細,《彌陀經》簡單扼要,只是文字有長短,說法有廣略,內容完全相同。這叫我們專修,專在一部經上用功夫。《無量壽經》當然方便,《彌陀經》實在說太簡略,初學的人往往在這部經中看不出它深妙的義理,等到蓮池大師寫《疏鈔》,蕅益大師寫《要解》,我們才知道《彌陀經》的內容非常的豐富。讀這《疏鈔》再加上《演義》,實在講絕不亞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實在是太殊勝了。我們一心一意這一生當中就學一部經典,決定成功。學一部經典,給諸位說,好在哪裡?戒定慧三學你統統具足了。戒學,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佛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說「於此經典」,我們真的接受、完全接受,依教奉行,這就是持戒,就是守法,遵守佛的教導。專學一部經,這心是定的,定學有了;我們學得太多太雜,清凈心很不容易得到。這個法門、這個經典是一切諸佛之所讚歎,一切諸佛之所弘揚,一切菩薩之所遵循,我們也能夠選擇這個法門,這是高度的智慧,這絕對不是小智慧。所以,你決定選擇這個經典、法門,是戒定慧三學統統具足。  選定之後,世尊在此地教給我們幾個修學的綱領,第一個『書寫供養』,我們看這四個字,就曉得這個法門是大乘,小乘沒有這大的氣派,「書寫」就是流通這部經典。末法的時期長,從今往後還有九千年的時間,這九千年之中的眾生都要靠這個法門得度,這個法門要是不能普遍弘揚,換句話說,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成就、得度是非常困難,可以說沒有指望,所以書寫就非常重要。古時候經典的流通要靠手抄書寫,今天我們印刷經典流通就是書寫的意思,流通愈多愈好。佛法的修學,大家都知道要修福修慧,福慧雙修,不能偏在一邊,我們念佛雖然念得很好,假如沒有福報,臨命終時還有病痛,就會造成往生的障礙。修福,哪一種福報是真實而可靠?佛在此地教給我們書寫供養,下面還有一句『為人演說』,這兩句都是教給我們修真實的福報。『受持讀誦』是修慧。福慧雙修!所以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弘傳這部經典,盡心儘力去做,向一切人介紹,向大眾去推廣,這就是書寫供養。我們將經典、將法門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這是屬於財布施,也屬於法布施,對方要是接受了,生了歡喜心,依教奉行,他對於生死沒有恐怖了,這就屬於無畏布施,所以「書寫供養」三種布施都具足。  《普賢行願品》,在「廣修供養」這一願裡面告訴我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因為施財、施法、施無畏這三種供養沒有辦法達到圓滿,隨著自己的福德因緣,隨著眾生的機緣,不能做到圓滿。普賢菩薩的法供養就圓滿,經上舉七個例子:第一個是「如說修行供養」,就是依教奉行,佛教我們怎樣做,我們就認真努力去做,佛教給我們不能做的,我們就決定不要做,一切都能聽佛的教誨這叫真供養,這是非常的重要。換句話說,一定要把佛的教誨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我們才得佛法真實的受用。尤其是《無量壽經》裡面說得多,說得詳細,我們一生受用不盡。《無量壽經》經文雖然不長,也是戒定慧三學具足。夏老居士會集的這個本子,從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屬於戒學,真能做到了,那就是持戒念佛,所以我們把這一段定為日課,早晨念四十八願,晚上就是念這一段戒律。認真去檢點反省,佛所說的話,我們是不是統統都做到?這叫做修行。修行絕對不是每天念幾部經,念幾部經沒用處的,有口無心。讀經要解其義,要依照經典的教訓修正我們自己的行為,那就真正得利益,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供養三寶、供養眾生、供養自性。這是講的法供養。  「受持讀誦」,「受」是完全接受,佛所說的理論、所教給我們的方法統統接受過來。「持」是保持,盡形壽依教奉行這叫保持。「讀誦」,實在講就是親近佛菩薩,我每天讀誦,每天跟佛菩薩在一起。「讀」是對著本子叫讀,「誦」是背誦,念得很熟,不要經本也能念得一個字都不錯。讀誦是修行,你要是會用心,功德無量無邊。初學的人用讀誦的方法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凈心。念經要老實念,這部經從頭到尾念得不要太快,不要趕時間,也不要太慢,念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口裡面念出來,耳朵聽進去,用這個方法讀經,讀經就是攝心,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我們用讀經的方法來都攝六根。讀的時候不要求解義,不要想經里的意思,不要去研究它、不要去分別它,讀經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樣讀經就是修定;讀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修慧。這個慧是根本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就是根本智,修這個東西。所以它是戒定慧一次完成。如果我們讀一個小時,恭恭敬敬念一個小時,就是一個小時修戒定慧,這叫真修行。不能把它當作世間那些書來讀,那就錯了,那你三學沒有。這是初學人一種讀法,讀到自己已經很熟可以背誦,這個心一定有相當程度的清凈。讀多了,天天讀,天天修清凈心,不要說時間多了,一天能修一個小時就非常難得,天天修,修個三年五載,他心、情緒都定了。到這個時候,我們的讀誦就進入到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讀的時候,跟前面這個讀不一樣,前面讀是修戒定慧,修根本智;根本智有了之後,我再讀誦,我讀誦是修後得智,後得智是什麼?無所不知。怎麼修法?古大德教給我們,隨文入觀,要把經文裡面的境界,讓我們自己的身心跟這個境界完全相結合,完全融化到經中的境界,這個就高了,變成什麼?經就是自己,自己就變成《無量壽經》。諸位想想,這個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現在念的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不是我們的願!念久了之後,從自心裏面也發出來,跟他發的完全同樣的願、同樣的解、同樣的行,讓我們的心愿解行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換句話說,這個時候自己實實在在講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這是第二種讀誦的方法。可是諸位要曉得,這是有次第的,一定是先求根本智,然後才能得到後得智;沒有根本智的基礎,心地不清凈、不真誠、不平等、不慈悲,是沒有辦法進入第二個階段。所以讀誦非常重要,讀誦就是修行。  『為人演說』,我們迴向常念「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也不能天天在說空話,空話說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怎樣才能落實?那就要為人演說。「演說」不一定要講一部經,從頭到尾給人講一部經那得看緣分,像《金剛經》上所說的「為人說四句偈」,那個功德也就不可思議了,換句話說,我們每天從早到晚遇到一些人,不管遇到什麼人都勸他念佛,都跟他講幾句佛法,而這幾句佛法絕對不離開《無量壽經》、不離開《阿彌陀經》,那就對了,就完全相應。為什麼只說這部經不說余經?諸位要知道,如果不說此經,而說其餘的經典,你就對不起眾生。現在我們明白,只有這部經這一生才能得度,其他的經一生當中不能得度,唯獨這部經可以叫一切眾生一生當中得度,這個經的殊勝叫「帶業往生」,所以是末法時期的眾生最有利益的。我們不介紹這個經典,去介紹其他經典,怎麼能對得起人?除非我們自己不知道,那就不能怪了。我自己曉得最好的東西,我不介紹給別人,介紹給別人次一等的,希望我成就,你不要成就,這叫吝法,這個居心就不好。所以一定要以第一法門為人演說。  經上講的這五種修行具體的綱領,「書寫供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修凈土的同修們要以這五樁事情做為我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工作都是附帶的,甚至我們營生的事業也是附帶的,這五樣才是我們的正事,這就對了。『臨命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經須臾間,即生彼剎』,這幾句話是佛對我們的保證,這是保證書,只要你前面這五樁事情做到,你就不要懷疑,也不必去問,臨終的時候佛一定會來接引。須臾是非常快速,西方世界距離我們雖然是十萬億剎土,彈指之間就到達,這是大經裡面說的。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八五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85】


推薦閱讀:

你的人生很貴,沒時間浪費
時間管理721法則,最高效地利用好時間
時間是篩子 最終會淘去一切沉渣
練功的最佳時間
晚上吃蘋果好嗎 教你吃蘋果的最佳時間(2)

TAG:時間 | 老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