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史話】明朝滅亡與氣象災害
歷史上的中國王朝興衰、朝代內的起落、朝代間的循環,是否與周期性、階段性的極端氣象事件有著一定的聯繫呢?這一次,小編以明朝滅亡為例,為大家講解氣象災害對其的影響。
明朝的特殊之處
在前期談到鄭和下西洋時,我們提到當時的綜合國力在世界領先,在明朝中後期,國力卻逐漸衰落。當全世界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時候,晚明時期也在東南沿海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在之後卻逐漸被扼殺。歷史學家在解釋明朝滅亡的原因的時候,多從人禍的角度出發,如皇帝昏庸、宦官專權、明末的黨爭激烈、吏治腐敗等等。但是氣候因素與明朝末年的經濟危機、財政危機、軍事危機、統治危機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明末氣候背景
明朝中後期,特別是在16世紀之後開始降溫,降水減少。從現有的資料可以看出,北方地區先於南方地區開始降溫,西部地區先於東部地區開始降溫。華北和西北在16世紀晚期均趨向乾旱化,持續至17世紀中葉。明末是一個氣候轉折期,氣候開始走向持續幾十年的乾冷。
經濟危機導致財政危機
由於氣候轉折期直接影響氣候災害事件增多,從而導致糧食生產危機,最終使得糧食供給量下降,物價水平上漲,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使得政府收入實際下降;災害頻發導致各地稅收越來越難以足額,明朝收入基本來自農業稅,這使其財政狀況日益惡化。萬曆二十四年(1596),明朝開徵礦稅(實質為商業稅),並因此受到了嚴厲的指控和激烈的抵制,但其根源則在於中央政府財力不足。
財政危機上升為統治危機
較長時間累積的氣象災害,導致國庫空虛,救災能力嚴重下降。平糶、賑濟、蠲免作為三大救荒措施,至萬曆晚期(17世紀初)已基本被明政府所放棄。災害的增多與政府的無作為,對時人心理狀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萬曆時期救荒專著大量湧現,反映出處於崩潰前夜的社會普遍焦躁不安的情緒。
明朝崩潰的開始
崇禎初年,陝西、山西兩省位於黃土高原,處東亞季風北部邊緣,水熱條件差,旱災威脅嚴重,農業生產受到氣候變化的強烈制約。西北遠離政治、經濟中心,明代東南沿海商品經濟的發達對內陸影響甚微。明末大旱首先發生在陝西,隨後迅速造成了嚴重饑荒。明末農民大起義,無論是高迎祥,還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都是從陝西蔓延到山西,這也是不無道理的。
旱災的蔓延
1634年是崇禎年間旱災的一個高峰,旱災點激增,範圍擴展至晉陝豫三省幾乎全境。招撫政策也相繼失敗,起義軍不斷壯大,遍及山西、河南、湖北、安徽、陝西、四川,總兵力達四五十萬。當時的兵部尚書張鳳翼云:「寇之禍深矣,自秦而晉,自晉而豫而楚,已半天下矣!」
明朝的落幕
除了旱災之外,鼠疫流行也是重要因素,山西、河北均為重災區,京師和天津尤其嚴重。
疫源可能為烏蘭察布長爪沙鼠,中國歷史上也曾經多次出現過鼠疫,可是當時的旱災和惡劣環境導致人類和鼠類接觸機會大增,災民遷徙和軍隊流動增加了傳染幾率。崇禎晚年北方鼠疫大流行,造成人口損失達500萬。1644年4月25日,明朝宣告滅亡。
明朝滅亡過程中的氣候因素
①16世紀晚期開始的氣候惡化趨勢(變冷、轉干)以及隨之而來的災害增多、收成減少,在相當程度上加重了政府的財政困境,使其應對危機的能力削弱。
②人地系統對氣候變化最為脆弱的晉陝兩省(黃土高原)最先遭受大旱災的打擊,從而成為明末農民大起義的發源地,並造就了最為堅強的一批將領(如李自成、張獻忠)。
③在起義軍轉戰各省期間,旱災災區是最為可靠的兵員補充地。
④探討氣候變化如何在這一歷史過程中發揮作用,也應同時考慮長時間尺度的累積效應和短時間尺度的觸發機制。
⑤崇禎大旱這一史上罕見的極端事件在明朝滅亡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氣候變化的消極影響,卻早在16世紀晚期就已開始累積,並逐步削弱明朝的統治根基。
(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責任編輯:小雨
推薦閱讀:
※「考察團」成中國一大災害 頻繁考察源於錯誤為政觀念
※凈空老法師對自然災害的開示
※【唯美分享】緩解城市洪澇災害有效之計!——常見雨水景觀類型與設計要點
※中國之最【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