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傳播學角度分析這個假設:相對於現實,人們更傾向於在社交網路中發布關於自身的負面信息、心情?

【熊希靈的回答(13票)】:

這種問題傳播學怎麼解釋我不了解,但這必須是心理學感興趣的問題啊,已經有實證研究在做過了,很有意思的是,結論跟題主的假設正好相反:

相對於現實生活,在社交網路上,人們更傾向於表達正面積極的情緒(被試為大學生)。

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讓參與者自我報告在facebook上會表達的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有多少(一系列7點量表),然後再報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會表達的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有多少。

第二部分是另外找了一群被試,讓他們報告自己關係親密的3個人(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以及關係一般的3個人,然後評價他們現實生活中過得快樂與否,然後再讓他們看兩分鐘這幾個人的facebook頁面,再評價他們在facebook上表現的是開心還是難過(同樣是一系列量表)。

結論上面已經說了,再給大家呈現一下他們的結果圖吧。

結果當然是喜聞樂見的統計顯著,交互作用圖上都看得出很明顯嘛!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心理學上的「印象管理」很好解釋了這個現象。我們在社交網路上的表達因為是會比較公開的,所以都是有選擇性的表達,而表達積極正面情緒,更符合社會化好的形象,所以大家不自覺地也會在社交網路上表現得更積極向上。

雖然結論與題主相反,其實題主的假設也是有道理的:社會支持能有效抵禦傷痛,所以在社交網路上表達負面情緒,得到朋友圈的關懷,是能有效緩解生活中遇到的負面事件的——但其實研究表明,大多數人還是更傾向於在現實中的親密朋友傾訴而不是放到社交網路上。

最後提一句,這個研究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做的,感興趣的可以搜一下參考文獻的作者,他還做了很多類似社交網路的研究。

參考文獻:Qiu, L., Lin, H., Leung, A. K., & Tov, W. (2012). Putting their best foot forward: 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10), 569-572.

【RosemaryGuan的回答(11票)】:

之前只討論了人際傳播方面的可能性,忘記寫另外一種可能,已補全,請耐心向下看(喂你想多了這麼長誰會看(╯‵□′)╯︵┻━┻)

——————————補充後的版本的分割線————————

這是個好問題,但弱弱說一句,提法不太對……

首先,嚴格來講,這個假設是不具備研究價值的。我來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個判斷是否科學取決於兩點:

1、可重複性。即該假設的研究過程和結論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里加以複製,也就是說要排除某個判斷的偶然性;

2、可證偽性。這是波普爾的理論。就我的了解,學界也普遍接受這一說法。這個原則是,一個科學的理論必須是能夠被證明是錯誤的,否則就不具備科學性。簡單來講,就是說一個理論必須有邊界,才有研究的價值。這一點說起來好像挺矛盾,但其實很容易理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物理學裡的宏觀和微觀的區別就是理論必須有邊界的實例。

那麼我為什麼說這個假設不具備研究的價值呢?要從上面兩個參考標準入手。可重複性涉及到具體操作,暫且不表。問題主要出在可證偽性上——這個假設表述得過於模糊,非常不容易被證偽。

回到題主的假設:

相對於現實,人們更傾向於在社交網路中發布關於自身的負面信息、心情?

(PS.強迫症表示標點有問題不能忍……求題主改一下……)

這一假設主要有幾個明顯的問題:

1、「相較於現實」。這個「現實」是怎樣的現實?題主需要給出一個明確的標準,以便研究者界定研究背景。具體來講,就是說題主需要具體到是「相較於現實中的哪些行為」

2、「人們」。這個「人們」指哪些人?我能理解題主說的是普遍性,但是這個普遍性沒有具體數據支持,所以不能證明普遍意義上的「人們」都傾向於在社交網路中發布關於自身的負面信息等。研究對象沒法確定的話,這個假設就沒法展開研究。因此題主需要規定這個「人們」具體指哪些人群。比如說,是以年齡作為劃分的群體?還是以性別作為劃分的群體?甚至是以性向作為劃分的群體(doge嚴肅臉)?

PS.」在社交網路中「這一點就是正確的提法,因為至少確定了一個具體的場合,給出了一定界限。

那麼拋開問題的錯誤提法,以我的理解,題主應該是想問:對於一些(自己認識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很平靜甚至很積極的人,在社交網路上為什麼更多的是發布關於自身的負面信息、心情?

(理解有誤的話請指出~)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這並不單單是傳播學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內容。鑒於後兩點我只是略懂皮毛就不瞎說了,簡單說一說傳播學方面(咳咳其實這個也只能說是略懂皮毛= =)。

先來確定一下人在社交網路上的行為屬於哪種傳播模式吧~嚴格來說,這種傳播基於人的社交關係,因此暫時按照這一點將它確定為人際傳播(人際傳播的定義百度之~就不展開說啦)。

(PS.說暫時是因為有另外的可能性,之後再說。)

這也是我說題主提了個好問題的原因。因為理論上講,人際傳播的過程非常複雜,因此它涉及到人的內心世界,受個人所處的文化環境、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略主觀的因素影響,很難進行定量定性的研究,所以研究的結果很多時候也不具備普遍性。這個問題實際上屬於交叉學科的範疇(嚴格來講傳播學也是個交叉學科),需要運用各方面的知識,所以說題主提了個好問題~

恩我好像有點跑題了……回到正題。

確定了這個問題屬於人際傳播的問題之後,來看一看人際傳播領域有哪些內容可以為我們所用~

相關理論非常之多,為了避免題主大海撈針,我以個人名義來定個位(doge嚴肅臉)。我認為有兩個理論可以解釋一下這個現象:

一、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本相(being)「與」裝相(seeming)「的理論。

」本相「不用解釋,字面意思。」裝相「是指人們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廢話當然有啊,不然大家都去做影帝影后好啦==),但是也含有假相

這個假相就是導致題主所述行為的重要變數。你看到對方形象的真實程度取決於假相在「裝相」中所佔的比例。

人的交往中有一個難以擺脫的悖論:一方面,人渴望別人能夠按照自己的行動來定義自己,即希望對方眼中的自己的形象是自己展示給對方的形象,不要有除此以外的固定印象;一方面,人又喜歡以自己的方式定義別人,因此很容易戴上有色眼鏡來看別人。

那麼為了實現前一個渴望,人們會本能地在社交中展現「裝相」,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現實中」的表現。而長此以往導致的結果是,人的」裝相「會越來越不真實。

當人以某種標準來展示自己以符合社會規範他人期待等等一系列內容之後,「裝相」會壓倒「本相」,發展到極端,「本相」也會被認為是「裝相」。

但是人既然有「本相」,那就一定會有表露的衝動和時機(不管表露的方式是什麼),否則這樣痛苦的矛盾足以逼瘋一個人。這樣的「本相」範圍很廣,可以是某個人隱藏得很深的惡意、壓抑,可以是某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衝動和渴望(不一定是壞的),也可以是一些輕易不能表露的情緒。

而表露的方式就更廣了,通俗來講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泄途徑。而在題主的假設中,一部分人的表露方式就是社交網路。

網路的匿名性具備讓人表露「本相」的客觀條件,因為一般來說,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會有更多安全感和更少的責任感(責任感這個完全取決於個體)。那社交網路有沒有這樣的特點?

理論上來講,社交網路是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的。因為你可以選擇屏蔽某些人,因為你所發的信息在你自己看來是相對安全的。那在這樣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里,「本相」的暴露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負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責任。

你不必擔心某句話說錯會讓周圍的人對你產生壞的影響(因為你已經謹慎地選擇了傳播對象),也不用擔心個人的情緒發泄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只要不是惡意的、有指向性的發泄應該不會有人因為這個絕交吧……),所以這個環境能夠讓你以最低的成本緩解「本相」和「裝相」之間矛盾而產生的痛苦,何不善加利用呢~

二、約瑟夫·盧夫特(Joseph Luft)和哈瑞·英漢姆(Harry Ingham)的「約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理論。

先上個圖。來源:百度(johari window的搜索結果)。

如圖所示,這倆人認為,人際傳播的信息流動應該分屬四個區域(即圖中的四個方格):如圖所示,這倆人認為,人際傳播的信息流動應該分屬四個區域(即圖中的四個方格):

1、開放區(Open Area)。由圖中的箭頭指向可以看出,這一區域是別人和你都知道的內容,即可以公開的信息;

2、盲區(Blind Area)。由箭頭指向可以看出,這一區域是別人知道而你不知道的內容,即「他人眼中的你」;

3、無知/隱藏區(Hidden Area)。箭頭指向表明這裡是你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內容,即「你向他人隱瞞的部分」;

4、封閉區(Unkown Area)。箭頭指向表明這裡是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內容,即每個人身上尚未被挖掘的內容或潛能。這裡舉個例子來說明吧,遇到某些突發事件的時候,你的行為可能會令你產生類似於「卧槽我居然還能這麼機智(依然doge嚴肅臉)」的感覺,這就是你在封閉區的個人信息被釋放了出來。

一般來說,你和你的傳播對象同時處在開放區時,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際傳播,也就是題主認為的「現實中」人的表現。

那繼續往下分析,按照題主的假設,那些在社交網路展示負面情緒的人,其實是將原本處在無知/隱藏區的內容移到了開放區,這個時候,你看到了對方原本沒讓你知道的內容,人際傳播達成。

而導致這種轉移的動機非常複雜,題主有興趣可以再結合心理學深入研究一下。

————————我是來補充另一種可能性的分割線————————

上面說到,暫時將這個假設認定為人際傳播的模式進行討論。那麼另外一種可能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大眾傳播學有一個理論也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解釋這個現象——使用與滿足理論

當然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完全是兩個研究體系,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它的理論不適用於人際傳播模式。但如果轉換一下視角,將傳播者視為受眾,將社交網路視作受眾所選擇的傳播媒介(這個設定實際上不成立,因此只能說是勉強),那麼勉強也可以算是一種大眾傳播模式。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大眾傳播的理論是不是能夠解釋這一現象(一家之談,題主請謹慎選擇)。

先來解釋一下使用與滿足理論

一般的大眾傳播理論是從媒介出發,討論傳播效果等一系列問題,而使用與滿足理論開闢了一個新的視角——從受眾的角度出發來討論問題。

這個理論認為,受眾在面對傳播媒介時並不是完全被動接受,而是具有相當的主動性。卡茨認為,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會令人產生需求,這樣的需求又導致人們對大眾傳播或其他信源的期待,這樣的期待會引起不同類型的媒介接觸,也就是說,受眾個體的需求是導致媒體接觸類型的決定性因素。

將這個理論套用在題主的假設上,問題實際上就變成了:在「現實」中表現得平靜甚至積極的人,出於何種動機或者怎樣的需求選擇了社交網路作為負面情緒的發泄場所?

要討論這個問題,先來看一下麥奎爾(DenisMcQuail)的動機矩陣

圖片來源:百度(麥奎爾 動機矩陣的搜索結果)

(註:圖中

【13、進去】應為

【13、進取】)

這個動機矩陣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種動機,也都有相應的理論來解釋這種動機。這個動機矩陣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種動機,也都有相應的理論來解釋這種動機。

回到題主的問題。顯然,在社交網路表達負面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情感方面的動機(也許有認知方面的動機,但這個傾向並不明顯)。

那麼對應起來,可以根據個體的差異來分析「在社交網路上表達負面情緒」的心理動機:有的人可能是為了自我維護,有的人可能只是出於表達需求。或者有的人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比如和朋友或者男/女朋友吵架了,讓對方知道自己很傷心之類)。

但是歸根結底,題主的問題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就是:

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得平靜或者積極的人,出於某種心理動機選擇了社交網路這種能夠最大程度滿足其內心(表達負面情緒)需求的方式來表露自己,以獲得內心平靜。

也就是說這個人選擇使用社交網路來滿足表達情緒的需求。不知道這樣解釋是不是能夠說明問題~

————————我是終於寫完了手都快斷了的分割線————————

本來要早睡的人由於看到了題主的問題拖到了現在(╯‵□′)╯︵┻━┻……

於是題主你賠我美容覺!!!(╯‵□′)╯︵┻━┻

JUST KIDDING~

答案中所有理論都是真的我沒有瞎編QAQ(可以百度or谷歌查詢)。

BUT因為是我根據腦子裡的內容自行整理的,基本沒有直接引用,所以沒法給鏈接什麼的,求不被噴(喂你有多怕被噴-_-!)~T_T

另,如果題主需要相關書籍我之後整理一下給你個書單吧(其實是因為實在寫不動了嚶嚶嚶)~也歡迎大家指正內容里的錯誤(別想了這麼長的東西誰會看,(╯‵□′)╯︵┻━┻)。

恩第一次寫這麼這麼這麼長的內容,拋磚引玉,希望看到更好的答案~~~

最後吶喊一次,題主賠我美容覺!!!(╯‵□′)╯︵┻━┻

【婉姍的回答(2票)】:

感謝 @Rosemary Guan 的答案,如她所說這行為背後確實涉及到傳播學、心理學、社會學的內容。感謝她從傳播學角度的專業分析,非心理學人士嘗試一下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也是拋磚引玉的作用。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選擇在現實向特定的人傳播,有時候會選擇在社交網路傳播,有時候會選擇在非社交網路傳播?

簡單說來,是預期值的不同。

我們在傳播負面信息和心情的時候,都是希望有回應的。在現實里跟特定的人傳播時,會希望對方能用心傾聽、及時回應,而且回應的內容是自己希望聽到的。有時候我們希望聽到的是安慰,有時候我們會希望得到建議。甚至對方回應的速度、表情、語氣……都是關鍵。

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應就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會有受傷的感覺。但如果有貼心知交、我會選擇向他傳播,因為我確信他會給我想要的回應。但如果沒有這樣的對象,我就會放棄這樣的傳播方式、轉向在網路上傳播。

在網路上傳播就等於是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因為發布的時候我不是向特定的人發布,所以我不會期望他能給我想要的回應。

在社交網路上傳播、或許我會希望特定的某個人看到而給我回應,但是如果他沒有給我回應、我可以安慰自己說他沒看到。但如果是現實裡面對面傳播我就沒法這樣安慰自己了。

如果是在非社交網路上傳播,期望值就更低了。類似有點買彩票的心理,如果有人回應那就是中彩票了,如果沒人回應那就是正常的。

這裡衍生了一個話題,就是社交網路究竟是讓我們更親近還是更疏遠了?

我的觀點是:社交網路只是人脈維持工具,它方便了我們維持人脈但疏遠了人心的距離。

面對面的交流是親近關係無可替代的交流手段。我們早知道,面對面溝通時只有30%是通過文字表達的,有70%是通過表情、語氣、肢體語言這些來傳達的。社交網路的交流把70%都去掉了,只剩下最無關緊要的文字部分。

還有就是物以稀為貴。以前我們彼此之間可能幾年才有一次見面機會、平時我們只能偶通書信或打電話,所以我們都會格外珍惜這樣的交流機會,但現在社交網路讓這一切都變得太方便了,反而不珍惜。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在外地讀書或工作的時候,家鄉的朋友來我所在的城市都會見面,但我回到家鄉去大家反而聚得少了。

回到題主的提問,其實分享負面信息和情緒是能拉近兩個人的距離的,因為這能讓我們更了解真實的對方。即使我們沒有及時給對方想要的回應讓對方感覺受傷、我們也是有機會去調整彼此的相處方式的。

在沒有社交網路的時候,我們選擇要麼自己憋著、要麼找身邊人傾訴,有了社交網路我們選擇多了,更少向身邊人分享真實的自我、人心也就更遠。

【喬老的回答(3票)】:

如果你剛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身邊的人跟你都不熟,結果你生日的時候有人給你舉辦了一個盛大的驚喜party,你會不會開心的要死??

其實這就跟題主說的一樣,求關注,求被了解,求被愛。

其實人人都渴望被別人關注,有人深入挖掘自己的小心思,這樣會讓你覺得自己特別有價值,高人一等等等。就像打球的時候有女神在,男生就會打的格外賣力一樣。都是一樣的心理。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1環境

現在社會大家都很忙,沒有人會守在你身邊聽你講那些喜怒哀樂,但是不說或者是你身邊的人不適合分享那些小心思。這就是有些女生嘴裡說著沒事回頭就在社交媒體上傾訴的一乾二淨。

2面子

如果有個人跑過來跟你說我明天就要過生日了,你能怎麼想??要生日禮物的唄~~畢竟有些話不適合現實中對某些人訴說,所以發到社交網路上讓別人看到,這種人性交往中的軟暴力正好滿足了某些人在現實中求而不得某些心思。避免了一些尷尬的場面,保全了自己的臉面。比起自己的目的,那些所謂的隱私暴露成本更低。

3某個人

一個經常發動態的人不是因為他感觸多,而是為了某個或某些能看到的人。我的一個朋友,經常在空間回顧她和前男友的前塵往事,知道她想要重回到他的世界被拒絕,所以只能寄希望於那些瑣碎的小事能換來他的一絲垂憐和悔意。

【阿年的回答(2票)】:

綜合了一下上面的答案,感覺這幾點是關鍵——

【1.與人進行積極的互動消除矛盾感】

【2.分享傾訴的需求,人為產生被關愛感】

【3.尋找相同遭遇的」同伴「,消除」厄運只發生在自己「→」自己被孤立、特殊化「的感覺】

負面情緒的解決方法是長期遺忘或者大徹大悟,是難以通過正能量就簡單正負相消的。這三樣行為的目的是」大徹大悟「,但實際上,得到的回應多也難以切實幫到現實生活,少則讓人難以滿足,加劇這類行為的持續,形成了一個偏惡性的循環。

【范迪塞爾的回答(1票)】:

因為人在很高興的時候能自嗨或者身邊有人可以分享,不需要去網路上找存在感。但是不開心或者寂寞的時候就需要安慰和存在感。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王尼瑪的回答(0票)】:

其實我覺得,是因為在社會中限制表達懦弱情緒,而悲傷的時候通過一些不經意的流露向旁人表達他們的情緒,希望得到旁人的理解和關懷。

而網路上表達的情緒淺顯易懂。

不是多了,是你們看不到罷了

【便當的回答(0票)】:

相對於有隱私的網路上人們更願意發布負面消息來滿足自己內心的陰暗面

【王了解的回答(0票)】:

招假期小時工,有電腦手機都可以做,每小時30左右時間自己安排,薪水每天結算不拖欠,有興趣的加我QQ 710667578 了解細節。

【Quartz的回答(0票)】:

因為社交網路是陌生人的網路,而現實是鄉土環境的關係網,所以現實更好解決,陌生人的關係網如同大都市,鄉土環境的現實關係如同農村鄉村,所以你可以類比一下現實如同你初高中小學時的關係網,網路環境如同你在北上廣,無依無靠,很多不受約束的環境,人們在商品社會的關係就像網路環境,難以自控,在現實就像鄉土環境有人協調幫助,

你可以看看鄉土社會,與商品社會,人們的行為受什麼約束了。

【黃鑫的回答(0票)】:

人更喜歡示強而不是示弱,問題不成立

事實上人更願意在真實公開的網路上發表正面積極的言論,你如果每天說的都是生活不如意、感情不順心、工作不開心,那最終會導致什麼?在別人的眼裡都是負面評價,被認為能量值很低

所以大部分人寧可裝出自己更好的一面

至於負面言論,兩個可能性多些

1、多在匿名網路中,因為可以隱藏真實的自己,例如豆瓣、陌陌、秘密、漂流瓶

2、本身社會價值比較低,比如學生、低收入低學歷的人群

【JeffreyShieh的回答(0票)】:

在面對面中的抱怨通常是用聲音表達的,在網路中則是文字表達的。

聲音說出來後,旁人客觀上無法選擇聽不見,但文字卻可以選擇不看。所以在現實中隨意抱怨會導致更多的排斥。因此也就更不敢這麼做。

原文地址:知乎


推薦閱讀:

一大批幼兒表情的簡筆畫,這個很適合拿去教小朋友
這個吃喝玩樂的假期,還應該讀幾本打開你世界觀的書
【一部大經】讀書千遍是戒律,你要嚴持這個戒律,遍數讀夠了,妄念沒有了,雜念沒有了,那就得定了
跟著潮人這麼穿,分分鐘美爆這個秋冬!
4月,這個水果要抓緊吃,全身都是寶

TAG:現實 | 社交網路 | 傳播學 | 傳播 | 心情 | 信息 | 負面 | 角度 | 社交網 | 相對 | 這個 | 關於 | 分析 | 發布 | 網路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