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在影視中是怎麼變好的?
導語在中國,稍微讀過點書的人都對李鴻章這個名字不陌生。中小學的歷史課本里,李鴻章出鏡率極高,並且總伴隨著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畏戰主和等讓我們心痛的描繪。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清國就是亡在了慈禧、李鴻章這兩大賣國賊手裡。而進入21世紀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李鴻章能力強、勞苦功高的一面逐漸為人所知。甚至在對教科書的逆反心理下,這個人物有越來越被高估的趨勢。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80年代以前「賣國賊」是李鴻章的唯一標籤歷史背景:階級鬥爭挂帥時期 李鴻章是階級敵人的代表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歷史教育都是圍繞階級鬥爭史觀開展的。以階級劃線,把歷史人物一刀切地分為好人、壞人。而對人物忠奸、善惡、好壞的評判中,又有一些比較簡單的判斷標準,比如以下這些——出身地主階級;深得某個公認的壞人信任,在封建王朝出任高官;面對戰爭時多數時間主和,而非主戰;在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上簽字;堅決鎮壓農民起義。以上這五條都是我們判斷歷史人物好壞的標準法則。具備一條就可以戴上「壞人」的帽子,具備兩條就是可以登上歷史書的著名壞人,具備三條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了。不巧的是,李鴻章把這五條佔全了。所以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清朝之後的歷史書中,都把他描繪成一個賣國賊。因為套用以上分析模型,他就是如假包換的大壞蛋、大賣國賊。
與洋人關係密切,是李鴻章的一大「黑點」而且「難能可貴」的是,李鴻章在國共兩黨的宣傳語境里,都是大壞蛋。1905年孫中山、黃興等人成立同盟會時,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所謂「韃虜」,就是以清政府為首的外族入侵者。作為清廷的名臣,李鴻章自然在討伐之列。而在無產階級的共產黨看來,出身地主階級、鎮壓過農民起義的李鴻章更是惡貫滿盈。因此自從清政府倒台之後,無論是誰執政,李鴻章都是對立的階級敵人,批判的對象。影視表現:《甲午風雲》中作為反派 映襯英雄鄧世昌1962年上映的影片《甲午風雲》,歷來被視作經典愛國主義影片。鄧世昌這個角色讓扮演者李默然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直到晚年還經常正義凜然地出現在春晚等舞台上。片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號與日軍作戰,在彈盡糧絕後,他下令全速前進,向日本軍艦吉野撞去,試圖與對方同歸於盡。「撞沉吉野!」也由此成為新中國影史上最著名的台詞之一,悲壯程度不遜於「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甲午風雲》一片中,對於鄧世昌和海戰的描述基本符合史實。然而為了襯托鄧世昌的英雄形象,需要找一個反面人物與之相對。悲催的李鴻章李大人就成了最好的犧牲品。
《甲午風雲》中的李鴻章,一副吃吃喝喝,、不關心人民疾苦的樣子
《甲午風雲》中的鄧世昌,與李鴻章的形象很容易區分出好人和壞人片中有這麼一段:鄧世昌晉見李鴻章,痛陳海軍需要添購軍械情形,被李鴻章喝退;李鴻章檢閱北洋海軍,致遠艦發現炮彈內有泥沙,鄧世昌就此報告李鴻章,並要求處置百姓抓獲的日本間諜。李鴻章惱羞成怒革去鄧世昌頂戴花翎,鄧世昌滿懷憂憤在寓所彈奏琵琶曲《十面埋伏》等。該片劇情介紹是如此解讀這段劇情的:兩人的對手戲進一步襯托鄧世昌人格的高大,和「投降派」代表李鴻章的鮮明區別。然而受到時代所限,這段劇情與歷史有明顯不符,人為製造了臉譜化的人物形象。據學者陳悅考證,《甲午風雲》中除了方伯謙在豐島海戰中懸白旗逃跑,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指揮「致遠」勇撞「吉野」屬於歷史事實外,其他諸如鄧世昌向李鴻章奏請彙報等等,全部都是編劇創作的內容。①此外,歷史上的豐島海戰發生於1894年的7月25日,清廷向日本宣戰是在8月1日,前後只有一個星期。但是《甲午風雲》電影里大部分情節都發生在這短短一個星期,顯然與史實不符。事實上,1894年的7月25日-8月1日這段時間,李鴻章根本沒有去過威海,也未與鄧世昌見過面。這部電影是李鴻章等負面人物在那個年代的處境縮影:帶著先入為主的「壞」,去完成襯托主角的任務。至於壞到什麼程度,全看主角需要你襯托到什麼程度。80-90年代教科書內外的李鴻章 差距越來越大歷史背景:教科書上對李鴻章的描述沒脫離賣國求榮的框子我們上學時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歷史課愛學古代史,不愛學近代史。古代史說起來就是四大發明、攻城略地、萬邦來朝,隨便拎出一個事來就是領先其他國家好幾百年;而近代史,一直重複著「戰敗-談判-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繼續戰敗」這樣的節奏,讓人無比心痛。每當這時,我們就會在那一頁頁讓人難受的歷史課本上看到他的名字——李鴻章。如果不看歷史過程,僅看中學歷史教科書,會覺得李鴻章是個專業籤條約的。從48歲到78歲,整整三十年間,他簽了三十多個條約。從中日平等互惠的《中日修好條約》,簽到了賠償日本兩億三千萬兩白銀的《馬關條約》;簽約對象從歐洲西端的英國直到南美西部的秘魯;而李鴻章本人也從年富力強的中年人簽成了大口吐血的老頭子。在簽完了賠款數目最多、主權喪失最嚴重的《辛丑條約》之後兩個月,李鴻章一命嗚呼。去世當天,俄國公使還趕到李鴻章床前,逼已經穿著殮衣的李鴻章在中俄交收條約上畫押未逞。他的老部下在他瞑目之前跟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了事,我輩可以辦了……」②真真是簽約簽到了死。
王子奇油畫《辛丑條約》,中間勉強倚在椅子上的老者即為李鴻章。《辛丑條約》簽訂之後兩個月,李鴻章去世。這三十多個條約中,多數是不平等條約,而且囊括了幾乎所有中國人想起來就頭皮發麻、義憤填膺的條約。人們在讀到相關課文時,理所當然地將簽字人李鴻章當做了泄憤對象。李鴻章之所以成為「簽約狂人」,一方面是自身的外交能力突出,一方面是深得慈禧信任,還有一方面也是洋人喜歡。日本、俄國都曾指定李鴻章作為清政府談判代表,俄國在簽訂條約的過程中還曾重金賄賂過他,他也真的收下了賄金。在人們通常的價值體系中,協同作惡的「狗腿子」往往比作惡的主謀更容易招人恨,因為其中蘊藏著「幫外人欺負自己人,罪加一等」的邏輯。例如抗戰時,最被唾棄的是汪精衛及其麾下的漢奸、偽軍;五四運動中真正受到皮肉之苦,被學生揍得鼻青臉腫的,也是駐日公使章宗祥這樣的人。在很多漢人眼裡,李鴻章就是滿清的「狗腿子」。民間的不認可,加上官方的賣國賊判定,使得李鴻章至今在教科書上仍舊是一個徹底的負面人物。然而在民間,為李鴻章鳴不平乃至翻案的聲音已經在逐漸增多。影視表現:《北洋水師》中對李鴻章進行正面描寫民間對李鴻章逐漸理解、寬容,體現到影視作品上,就是對他的正面描寫逐漸增多。上世紀90年代,對李鴻章描畫比較客觀的電視劇當屬《北洋水師》。其實,從《北洋水師》這個片名中就能看出,李鴻章在本劇中不會是徹底的反面人物。因為北洋水師是李鴻章一手創建的,拍攝這個題材,李大人是肯定不能繞開的。以往影視劇中,也是由於李鴻章的定性問題,致使北洋水師作為一個整體,從沒被當做主要角色描寫過。人們記住的都是鄧世昌、丁汝昌等艦船軍官,北洋水師更多是作為背景出現的。在電視劇《北洋水師》中,李鴻章在第一集就有很正面的表現。這一集里他到基層視察,在海邊碰到一個小男孩。這個小孩對世界海戰史如數家珍,李鴻章很好奇,就上前與他攀談起來。小孩面對這位老者(當時並不知他是李鴻章)侃侃而談,把特拉法爾加海戰(1805年英、法、西之間展開的一場大規模海戰)中,納爾遜、拿破崙兩位英、法主將的戰績剖析一番,李鴻章很讚賞,就想問他叫什麼名字。
此時小男孩提出,想與李鴻章玩一個遊戲,誰輸了就要告訴對方自己叫什麼。面對面站立,單手互推,看誰能把誰推倒。李鴻章迎戰,在即將把小孩推倒時,小孩突然「耍賴」,用雙手將李鴻章推倒。之後小孩說,只用單手互推,相當於用陸軍對戰,大人比小孩優勢明顯;而海軍就是第二隻手。大清朝如能把海軍建設強大,就等於擁有了雙手的小孩,可以推倒比自己高一倍的大人。
聽完之後,李鴻章沒有因被推倒而生氣,反而很讚賞小孩的思路,並且願賭服輸,把自己的名字告訴了小男孩:「北洋大臣李鴻章是也。」
說完,小孩立刻被「嚇尿」了,扭頭就跑。而李鴻章仍對這小孩讚賞不已,對前來迎接自己的船政大臣沈葆楨說:「這小子,居然能推老夫一大跤,哈哈。」
以上為電視劇《北洋水師》截圖《北洋水師》是1992年播出的電視劇,全劇只有16集,上面這段李鴻章和小孩的對手戲大概十幾分鐘,已經佔了全劇2%的長度。這段沒有講北洋水師的建設,沒有講戰爭,主要目的就在於塑造人物。在這段中,李鴻章沒有架子,平易近人,虛心聆聽一個小孩子對海軍的心得,被小孩耍了也不氣不惱,完全一副好好先生的優秀官員形象。從後面的情節中得知,這個小孩就是少年鄧世昌,後來與劉步蟾、方伯謙等一道入讀船政學堂,成長為北洋水師的骨幹。鄧世昌在歷史教科書上是無黑點的愛國名將,李鴻章在他小時候就慧眼識珠,並在後來愛才惜才,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這都從側面烘託了李鴻章的高明,也與電影《甲午風雲》有了明顯的區隔。聯想到這部劇播出的1990年代初,教科書上對李鴻章的定義是徹頭徹尾的賣國賊,互聯網還沒普及,為他翻案的聲音還無從談起。這種背景下,該劇能夠拿出這麼大一段篇幅塑造李鴻章討喜的性格和寬容的胸懷,實在難得。同時,本劇還獲得了當年度飛天獎最佳電視劇獎,獲得很大好評。從中也可以看出,這種對歷史人物的刻畫,在當時學界、影視界是得到肯定的。2000年後為李鴻章翻案的呼聲不斷湧現歷史背景:互聯網興起,為人們提供了多角度審視古人的可能1990年代後期逐漸普及的互聯網,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思維觀念的更新。人們獲取資料的方便程度極大提高,客觀上為大家全方位了解歷史人物創造了條件。進入21世紀,以人為本的理念逐漸為人認可,人們談論歷史人物時,更多地會回到人物所處的時空去思考,而不再是站在現在的角度去以「上帝視角」觀摩古人。互聯網的普及,以人為本理念的樹立,使李鴻章當年的所作所為,更多地被人認可。
李鴻章1896年受邀出訪,與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合影。當時李鴻章統管清政府外交事務,很多外國人只知李鴻章,不知光緒帝。
1896年出訪時,德國造幣廠鑄「李鴻章、俾斯麥雙頭像紀念銀章」一套。銀章上對李鴻章的稱謂是「Vice Konigs」,德語意為「副國王」。為李鴻章鳴不平,乃至翻案的人,最主要的一個觀點就是:「你行你上啊,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認為,李鴻章身在那個位置,那個時間點,已經盡自己所能做得很不錯了,換誰去,都不會有更好的結果,甚至可能更差。與李鴻章同時代的梁啟超就持有這種觀點。在《李鴻章傳》中,梁寫到:「李鴻章之外交術,在中國誠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則瞠乎其後也。……以中國今日之國勢,雖才十倍於李鴻章者,其對外之策,固不不得隱忍將就於一時也。此吾所以深為李鴻章憐也。」③這段總結下來就兩條:1. 李鴻章是中國最牛的外交人才;2. 即便比李鴻章牛十倍,面對老外也得忍,不忍還能咋地?從梁啟超的文字中,不難感受到清末知識分子那種強烈的無奈感。其實,李鴻章在今人看來,主要的黑點就集中在那些無法設身處地體會的無奈感。列舉一下他的黑點吧:1. 每逢大戰只想議和不想出戰,主和的都是漢奸! 2. 為什麼每次打敗仗談判都是你去,不去慈禧能殺了你嗎? 3. 在那麼多不平等條約上簽字,不簽別人能把你手剁了啊?白紙黑字落著你的名字,你就是千古罪人!以上三個黑點,恰巧反映了大眾在面對歷史時的三種傾向:打仗前,主戰的愛國,主和的賣國;戰敗後,捐軀的愛國,談判的賣國;談完後,拒不簽字的愛國,老實簽字的賣國。這種強人所難的邏輯,都是沒站在李鴻章的立場上想問題:自己辛辛苦苦籌建的海軍,明知打不過對方,硬打只會把子弟兵都打光,於公於私都是莽撞之舉;作為主管外交的官員,談判是職責所在,去了還有爭取挽回利益的機會,不去才是不負責任;戰爭打敗了,光緒、慈禧認可割地賠款,他有不簽字的權力嗎?近年來,李鴻章的事迹還是那些事迹,評價卻好了很多,主要原因還是人們對待歷史人物開始變得寬容,不再以刻板的條條框框去強求古人,而是更多地換位思考,來理解當事人的難處。影視表現:《走向共和》過度展現李鴻章的「好」李鴻章形象的轉好,在影視層面有一部集大成的代表作——《走向共和》。之所以說是集大成,是因為該劇把李鴻章幾乎所有優點都進行了展現,並且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再加上扮演者王冰出神入化的演技,讓觀眾看完此劇後,大都會喜歡上這個為國為民的國之棟樑。因此自從2003年播出後,就飽受「美化」李鴻章的責難。雖然如此,本劇仍是中國電視劇史上少有的口碑「神劇」,豆瓣評分高達9.5(滿分10分),將老版《三國演義》(9.1)、《圍城》(9.0)、《亮劍》(8.7)等頂尖國產劇甩在身後。舉一個表現中堂大人「高大全」的例子吧。在第五集中有這樣一場戲,李鴻章召見北洋水師眾將,升帳議事,整頓隊伍。這次會議他一共幹了四件事:殺一個貪污的人(黃瑞蘭),赦免一個私下納妾、開會遲到的人(方伯謙),表彰一個表現良好的人(鄧世昌),激勵一個不思進取的人(劉步蟾)。這四人中,黃瑞蘭與李鴻章關係最近,是他的合肥老鄉,一路忠心耿耿跟隨其左右。其他三人都是北洋水師的主力將領,但跟李鴻章只能算是上下級關係,稱不上親信。在這一場戲中,李鴻章殺一個,赦一個,獎一個,激一個,起到了聚攏軍心、敲山震虎的作用。這一系列舉動,最核心的是殺一個親信。劇中,黃瑞蘭貪污買炮彈的錢,李鴻章原話是:「用石頭來冒充炮彈,把銀子擼到自己腰包里去了」。
當黃瑞蘭被帶上來時,涕淚橫流求情道:「想當年,中堂大人率軍剿捻,背上生了毒癰,是我每天用嘴去吸吮毒癰的膿汁。大人撫著我的頭,流著淚道:『小蘭子,日後我這毒癰倘好了,定不相負』」。
每天給李鴻章口吸膿汁,有專屬昵稱「小蘭子」,這些都說明此人是鐵杆親信。然而李鴻章此時的一番話,儼然就是大清國好乾部形象:「小蘭子,今日老夫若赦了你,那就叫徇私枉法。老夫今天就要負你,因為老夫不能負百姓,負朝廷。」
以上截圖來自電視劇《走向共和》這個處死親信的情節,不僅讓劇中的北洋眾將震撼不已,也同樣感動了電視屏幕外的觀眾。然而這場戲也恰恰反映了《走向共和》這部「神劇」的問題:為塑造形象而在史實基礎上做了藝術拔高。黃瑞蘭史上確有其人,是李鴻章的親信,也確實能力不強,辦事不牢又貪得無厭。與電視劇中不同的是,歷史上李鴻章非但沒有殺他,反而很「護犢子」,幫他求情減輕罪過。黃瑞蘭「出事」是因為在旅順口主持建港時,給親戚安排工作,做假賬貪污等,讓較真的德國專家很氣憤,跟他大吵,導致工程停工。朝廷知道後,責令李鴻章查辦。李大人的處理意見是,將黃瑞蘭撤職。而在給朝廷的奏章中,他的話很有技巧:「該員貌似質直,而舉動任性,辦事糊塗,文武將吏皆不願與之共事。跡其語言狂妄,似有心疾者。臣不敢任徇庇同鄉之咎……而其人實不堪任用,雖無實在劣跡可指,若令會同統帶水師赴閩,斷不可靠,自應作為罷論。」④大概解釋下:「這人看著正直,其實是個逗比,大家都不愛跟他共事(所以德國人看他不順眼就好理解了)。而且看他言談舉止,估計有心理疾病(咱別跟病人一般見識哈)。我可不是庇護老鄉,這人實在不中用,雖然沒啥劣跡,但也確實爛泥扶不上牆,把他撤職算了。」赤裸裸的袒護有木有!一個貪贓枉法之徒,他一句「雖無實在劣跡可指」就給糊弄過去了。雖然撤了職,卻沒有進一步的懲處,這和《走向共和》里那個「不殺你就有負朝廷,有負百姓」的好乾部,實在差得有點遠。結語關於李鴻章的爭議,直到今天仍沒有定論。有很多人仍堅持他是個大漢奸、賣國賊;也有人覺得他的所作所為雖不可饒恕,卻也可以理解;而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認可這位大清國的「裱糊匠」是個有功之人。其實,人都是複雜的,沒有單純的好人或壞人,觀摩古人時,一份理解之同情,應在每位讀者的心間。注釋:① 陳悅:《英雄夢——追憶<甲午風雲>》,《現代艦船》雜誌2008年04期。② 劉永峰:《李鴻章謝幕》,《看歷史》2011年12月刊。③ 梁啟超:《李鴻章傳》,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5月版。④ 《李文忠公奏稿》,卷五一。
推薦閱讀:
※正說李鴻章!
※慈禧太后被打得倉皇西逃,李鴻章等人卻按兵不動,原因很簡單
※文革時被挖墳的名人:從孔丘到李鴻章
※關於李鴻章慈禧袁世凱
※李鴻章和美國格蘭特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