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樣做就是在毀掉孩子

這幾篇文章節選自曲韻老師新書《父母這樣做,就是在毀掉孩子》。

<1>冷暴力比打孩子更傷人

  一、打孩子肯定傷人

  王朔曾經寫過自己挨打的經歷:

  在美國,打小孩是犯法的。說實在的,全社會最普遍的暴力就是家庭暴力,打老婆都是其次,打小孩很常見。而且有人居然非常無恥地認為,這是正常的,說是為了孩子好,是愛孩子。我打死你這叫愛嗎?你要是愛我就表現出來,讓我感覺到你在愛我。你把我往死里打,這叫愛?如果這叫愛,這愛就是罪惡滔天。……我小時候,我父親打我一直打到他打不動為止。每次我都想,我以後有孩子了,我絕對不打他一下。我認為打小孩太可恥了。這叫欺負,欺負比你弱小的東西,你可恥不可恥?

  王朔的父親是否真的打他到打不動為止,我不知道。我見過鄰居叔叔打他大兒子,打到後來是鄰居叔叔落了淚,頹喪地放手坐在椅子上,看起來好像是打到筋疲力盡打不動了,而當時六七歲的我卻能感覺到並不是表面這樣的,是他自己內心的變化令他癱軟了下來,也許是意識到自己的借題發揮,也許是可憐自己一片恨鐵不成鋼的心思吧。

  楊絳先生在回憶錢鍾書的文章中記錄有錢鍾書先生小時候挨父親痛打的情況:

  「鍾書十四歲和鍾韓同考上蘇州桃塢中學(美國聖公會辦的學校),父母為他置備了行裝,學費書費之外,還有零用錢。他就和鍾韓同往蘇州上學,他功課都還不錯,只算術不行。那年他父親到清華大學任教,寒假沒回家。鍾書寒假回家沒有嚴父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說世界》《紅玫瑰》《紫歲蘭》等刊物恣意閱讀。暑假他父親歸途阻塞,到天津改乘輪船,輾轉回家,假期已過了一半。他父親回家第一事是命鍾書、鍾韓各做一篇文章;鍾韓的一篇頗受誇讚,鍾書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親氣得把他痛打一頓。鍾書忍笑向我形容他當時的窘況:家人都在院子里乘涼,他一人還在大廳上,挨了打又痛又羞,嗚嗚地哭。這頓打雖然沒有起『豁然開通』的作用,卻也激起了發奮讀書的志氣。鍾書從此用功讀書,作文大有進步。他有時不按父親教導的方法做古文,嵌些駢驪,倒也受到父親讚許。他也開始學著作詩,只是並不請教父親。」

  打孩子肯定會令孩子又痛又羞,卻有時也能激發孩子的反抗心和志氣,如錢鍾書先生少時,如王朔。可是,打孩子必然造成孩子與父母關係上的疏遠乃至怨恨。從王朔的話我們聽出來怨恨,而錢鍾書的「並不請教父親」,讓我們看到一個少年對父親的主動疏遠。

  中國有句俗語: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可見,古人認為打孩子是有益的消閑活動。又有名言曰:棒下出孝子。可見,自古以來打孩子便是被認可的有效育兒工具。我們小的時候好像沒有聽說過誰家不打孩子的。但可怕的是,大人的諸多不順心,往往在家裡借著打孩子發泄出來。

  二、冷暴力比打孩子更傷人

  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兒童教育、家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家庭暴力、打孩子等議題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孩子也有人權,打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等已成共識。這是進步。可惜,有的時候會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曾經有一個家長諮詢過我這樣一件事:

  在幼兒園,老師特彆強調,無論如何都絕對不能打孩子。有一天,我接了孩子回家,孩子在路上鬧脾氣,無理取鬧。我用盡了各種辦法,都不管用。我已經到了忍耐的極限,就要動手打他了,想起老師的話,只好忍住。我只好不再理他,因為一理他我一定會爆發。過了一會兒,我兒子嚷嚷了半天,見我不理他,哭了起來。他說:媽媽,你怎麼不跟我說話?他那種委屈還有恐懼比我打了他還嚴重……

  不理他,讓他待一邊反省。美國早年的育兒經就是這樣建議的,叫做timeout,甚至建議家裡設置專門的用於冷靜和反省的空間——冷靜角。近幾年,心理界的研究發現這樣做不見得管用。有的孩子是獨自待在那裡了,但是沒有反省。有的孩子則產生了被遺棄感,被不同對待產生羞辱感,受到的心理創傷更嚴重。這種「不理你」的懲罰方式被定義為「冷暴力」。

  

  冷暴力有的時候比熱辣辣的一頓揍殺傷力更大。

  1)冷暴力意味著切斷聯繫、拒絕溝通。打一頓起碼還有身體接觸。

  2)冷暴力讓孩子自我反省,最後自己主動屈服,打一頓是把屈服強加給你,你可以保留內心的反抗與尊嚴。

  3)冷暴力是絕對的我正確你錯誤,打一頓卻暴露了父母的弱點,兩人共同分擔錯誤。

  4)冷暴力是對孩子的徹底絕望,潛台詞是:我都已經不認為你值得我花時間和精力了。打一頓卻往往含著恨鐵不成鋼的意思在,否則也不花這麼大的力氣了,反而是對孩子的期望和認可。

  當然,這裡的「打一頓」,不包括那些借題發揮的、為泄憤而拿孩子出氣的等等,不純然是因為孩子的錯誤而懲罰孩子的行為。

  

  1)有的家長自身的習慣是比較壓抑、比較冷淡的,對孩子的錯誤不喜歡也不會去激烈地指出和糾正,雖然不打孩子,但也不會去努力管教孩子。

  2)有的家長是使勁抑制住打孩子的衝動,因為擔心這是家庭暴力,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3)有的家長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只好不作為。

  

  打還是不打?我們應該怎麼做?

  當家長實在拿孩子沒有辦法時,尤其是當孩子確實有錯誤的言行、有必要讓孩子接受教訓、做出改變時,打孩子要比冷暴力「好」一些,兩害相權取其輕。家長不是天生的聖人,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能處理,只要認識到自己需要不斷學習,總能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辦法。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之前,選用傷害小一點的辦法。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描述過這樣一件事:

  在她女兒2歲左右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有一天她蹣跚著走到了外面的馬路上,那裡有車往來。很危險。保羅把她抱回來,她又跑出去了,她非但認識不到危險,反而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遊戲——我跑,爸爸抱回來,我再跑。幾次之後,保羅意識到這樣不行,他自己也確實很惱火,講道理孩子聽不懂,制止又制止不住。於是,最後一次把女兒抓回來,他重重地在女兒屁股上拍了兩下。這下見效了,孩子再沒有往馬路上跑了。

  我們並不是提倡打孩子,但是有些時候,打了也就打了,但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當你只有冷暴力和打孩子兩個選擇的時候,記住選擇冷暴力的傷害可能更大。

  2)打孩子只是因為某件具體的事情,而不是家長發泄自己的情緒。

  3)打孩子不是為了懲罰,而是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事,要承擔後果。

  4)最好事先有約定,哪些言行的後果是要挨打的。

  5)在講道理孩子沒法聽懂,而孩子的錯誤會造成嚴重後果的時候,可以打。

  6)打完孩子,如果後悔了,可以就自己的「打」向孩子道歉,檢討自己的方式方法,但注意不要讓孩子誤以為你不應該管他,誤以為是在為整件事道歉。

7)我們不是聖人,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不能總用「沒辦法」當借口來打孩子。辦法一定是有的!

<2>把孩子當「出氣筒」

  我們用「大發雷霆」來形容一個人的震怒。家裡有個總愛發火的爸爸或媽媽,就像家中的天氣總是會突發暴風雨一樣,壓抑、恐懼、心驚膽顫。

  當父母為了小事生氣的時候,他們的攻擊性十足,而且是指向外界,尤其是孩子。

  鋼琴演奏家郎朗在他的自傳中曾經這樣描述他父親的一次暴怒:郎朗因為在學校排練,晚回家了兩個小時,「他沖著我聲嘶力竭地喊叫著:『你都上哪兒去了?回來這麼晚!你這個沒信用的傢伙。你把自己的生活毀了!你把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毀了!』」

  我們在憤怒的時候會誇大事實,郎朗的父親首先就是在誇大這兩個小時的損失,而且把他的遲到誇大為「沒有信用」而對郎朗的整個人品進行否定。之後,我們會重新歸因,把失敗、挫敗等都歸到憤怒的對象身上去,這就是郎爸接下來說的:

  「你把自己的和所有人的生活都毀了。」「我為了你放棄我的工作,放棄了我的生活!你媽為了你拚命幹活,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每個人都指望著你,你倒好,回來這麼晚……」憤怒的情緒太強烈了,容易使人失去理智,而向外的攻擊性很容易轉化為暴力。郎爸接下來就逼郎朗吃藥自殺,郎朗拒絕後又逼他跳樓。郎朗說,爸爸以前也經常吼他,但都沒有這一次厲害。

  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很少有人以殺人作為結束,最多是打孩子,踢孩子。程度雖有不同,過程卻一致:一件小事作為導火索,諸如孩子沒考好、磨蹭、不聽話、頂嘴等,家長的火就起來了,開始責罵孩子,越罵越火,開始上綱上線、擴大範圍,從錯誤上升到人品,從現在擴展到未來,或者從孩子泛化到學校、另一個家長、社會等等。孩子也許解釋,也許嚇哭了,也許回嘴,於是責罵升級為暴力行為,以摔東西、打孩子為常見。

  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反應先是恐懼,即便是身經百戰、經常被吼的孩子,也仍會驚怕,之後是希望緩和事態,孩子會解釋自己的言行,像郎朗做的那樣,不過解釋往往被視為狡辯,而且往往被打斷,怒火中燒的家長沒有耐心聽孩子解釋,他會認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被打斷的、不讓解釋的孩子自然不服,對父母產生反感,對自己的處境和遭遇產生不公平感,這些情緒與憤怒一樣,也是向外的,有的孩子會爆發出來,引起家長的暴力打壓,給壓回去,有的孩子則一開始就自行壓抑了下去。

  壓抑下去並不意味著消除、抹掉。壓抑的憤怒會累積起來找到時機和合適的對象而爆發,也會令身體遭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僵硬、胃部抽搐,等等。

  長此以往,應該解決的問題沒有解決,而總是當父母出氣筒的孩子,反而會出現更多問題。

  孩子受到的傷害

  1)會變得膽小、疑慮、迷惑,反感家長,盡量躲避家長。

  2)會拷貝父母的模式,從父母那裡學會用發脾氣和暴力攻擊的辦法去應對矛盾衝突。

  3)與權威交往時會有障礙,累積的與父母的衝突矛盾的互動會再現在與權威的關係中。對權威人物不信任,不服氣,不能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處境去調整和表達自己的情緒,要麼壓抑自己,要麼大發其火,走極端的結果是既不能如願達到目的,又破壞了與他人的關係。

  4)他的自我價值會模糊不清,不能以恰當合理的方式去獲得別人的接納,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值得別人接納,也不知道別人接納自己和不接納自己的原因是什麼。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傷害,獨生子女一代有其獨特的現象。

  獨生子女的一代與之前的子女不同。之前的暴脾氣家長對孩子動怒,但對外人一般都很克制、隨和,甚至友善,讓孩子覺得很不公平。現在的獨生子女的家長有不少是對孩子固然常發脾氣,美其名曰管教嚴格,對他人也同樣不假以辭色,尤其當別人說他的孩子不是的時候,他會非常「護犢子」。我的孩子我可以隨便收拾,別人不能說半個不字,即便這個別人是奶奶、舅舅、老師,都不行。

  現在的家庭大多數不必為物質發愁,又只有一個孩子,孩子的很多其他願望常常會被滿足,例如買玩具、買零食等。這樣孩子得到的信息是混亂的:一會兒家長好像恨我入骨,我做什麼都不對,我整個人一無是處,他們攻擊我甚至要毀滅我;一會兒家長又好像很愛我,在他人面前維護我,給我買東西,逗我玩兒,我們一起很開心。孩子會逐漸變得迷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值得愛的還是不值得愛的。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是因為感到挫敗和被侵犯。

  生氣、發火、憤怒……這些攻擊性的、可以統一歸為「怒」類的情緒,是非常原始的一個情緒,很多動物都有。所有憤怒類的情緒都涉及挫敗和被侵犯,例如當我們不能如意、我們的目的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不能實現的時候,當他人令我們失望,以及我們被忽視、被低估、被攻擊的時候。

  孩子不可能完全照著我們預想的那樣去做每一件事,並得到我們預想的結果,所以孩子有時會令我們失望,令我們的目的受挫(比如期待孩子考第一)。當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會誤解、會因不樂意而產生頂嘴、不服從等行為,這會讓我們感到自己被忽視、被攻擊……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我們確實常常體驗挫敗!因此,我們必然會生氣、發火。

  可是有些家長,本來三分的火,他會發到九分,本來在說孩子的某件事,卻演變成不由分說打孩子。這裡一定摻雜了與孩子的事、與孩子無關的其他憤怒進來,比如在單位的挫敗,在回家路上的被侵犯(有人超車),對自己的父母、婚姻、社會地位的諸多不滿意等等,全混在發向孩子的怒火中。

  我們應該怎麼辦?

  要我們及時地把每一件事都處理好,那確實太難了。但至少我們要盡量避免動不動就對孩子大發雷霆:

  1)要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從哪兒來的。能理智地劃清界線,不讓它們互相影響。

  2)從現在開始,反思自己的狀態,反省和覺察自己的處事方式。很多暴脾氣家長自己小時候就是被吼大的,不會傾聽孩子,因為自己就沒有被父母傾聽過;不會溝通,因為自己就沒有與父母溝通過,所以現在也只會對孩子吼。一代一代傳下去要到幾時呢?如果我們真的愛孩子,為了孩子,為了自己,從現在開始,反思自己的狀態,反省和覺察自己的處事方式,學習和擴展自己,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己任性而為的出氣筒。

  3)越是有怒氣的時候,越需要清醒、理智以及耐心。當憤怒來臨時,深呼吸,如果火實在大,可以先找替代物發泄,例如撕報紙。然後,問自己,剛才是什麼引得我想發脾氣?如果是我覺得挫敗,那麼我原來的目標是什麼?我如何能夠達到既定的目標而不是罵孩子、打孩子?如果是我覺得被藐視、被頂撞,孩子藐視、頂撞的理由是什麼?先讓孩子說清楚,我看看孩子是有理但表達不當還是沒有理?孩子不是敵人,不是我們的絆腳石,更不是我們的出氣筒。

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總是發火,一周大爆發至少一次,中爆發至少兩次,每天都會因某事生一次氣,那就要審視一下自己的處事方式和情緒狀態了。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去梳理自己的情緒誘因並學習如何去處理。

<3>不要因為工作忙不能陪孩子,用物質來補償

隨著經濟的壓力越來越大,一份工資漸漸供給不了全家的支出,大多數家庭里的父母二人都需要努力工作去維持家庭,孩子很難有較長的時間有父母的陪伴,甚至長期不在父母身邊。

  於是,忙碌的父母有空就盡自己的能力給孩子做出補償,可能是買禮物,可能是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可能是給孩子很多許諾,甚至溺愛、縱容孩子,孩子要什麼給什麼。

  

  過分溺愛、縱容孩子,以及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必然會對孩子帶來其典型的負面影響,具體見第四章和第八章中相關內容的分析。

  1)孩子的自我價值被貶低。作為工作狂的父母常常對自己的忙碌有自己的理由,明顯的是「爸爸這麼辛苦地工作是為了家、為了孩子」;隱晦的是「爸爸很牛,爸爸在用工作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忙碌的爸爸是為了孩子,聽起來很無私,孩子如果抱怨爸爸太忙、不陪自己玩兒的話就是孩子不知好歹,不知感恩,自私。爸爸很忙是因為爸爸很牛,無形中令孩子更加自慚形穢,而且容易形成成就最重要的人生觀——成就勝過親情,有成就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愛慕和原諒。爸爸對時間的分配,明顯表現出在他心目中工作比孩子更重要。孩子的自我價值就這樣被貶低了。

  2)對愛的歪曲認識。孩子並不能理解家長心裡的愛與愧疚,因而會自動把他看到和得到的劃等號,認為愛一個人就是給他東西,給一個人東西就是愛他。

  

  1)作為工作狂的父母,無論出於什麼理由,必然沒有時間陪孩子,時間都給了工作;即便與孩子在一起,也不是把時間給孩子,要麼自己疲憊地無法陪伴孩子、與孩子互動,要麼仍然被工作的電話、簡訊所打擾,心神仍在工作上。

  2)因為對孩子有所愧疚,所以希望通過物質來補償。

  3)還有一種父母,自己也不懂得如何愛孩子,只知道愛孩子就是給孩子提供更多、

  更好的物質條件,而不知道如何從情感上去關愛孩子。

  1)如果工作確實非常忙,那麼慎重考慮要孩子。工作、自己的家庭、親戚朋友、讀書進修、鍛煉身體、自己獨處的時間等,如果自己不能分配得好,那麼就不要急著給自己安排太多的事情,包括做父母,否則不僅自己的事情沒有做好,還會影響到孩子。既然選擇生他,就要好好養育他。

  2)工作再忙,也不要忘了告訴孩子你關心他,愛他。即便不在一起,也可以用電話、信件等方式表達你對他的一切事情的好奇,對他成長的關切,對自己不能多陪他的歉意和遺憾,但盡量避免用物質作為給孩子的補償。

  3)只要能與孩子在一起,關掉手機,提高你們在一起的質量,這能夠彌補數量的不足。

  4)不論自己在工作、事業上多麼牛,實在忍不住的話向朋友炫耀,到微信、微博上去炫耀,在家裡,在孩子面前,你只是他的爸爸/媽媽。你會給他修玩具,你會幫他爬樹,你會跟他學唱歌、學體操,跟她玩過家家你演得很好,那才叫牛。至於你會賺錢、有高學歷、會管理等等,不用向孩子要敬佩。

  5)謹防用「工作忙」作為借口和理由拒絕與孩子在一起,不要在工作與孩子之間更寵愛工作,孩子理所應當靠後站。

  6)更要禁止告訴孩子,「我這麼忙這麼累這麼忽略你其實都是為了你好!」要誠實地承認是自己想賺大錢、想顯得更牛,是自己沒有更好的辦法做到兼顧。

<4>因孩子不聽話而懲罰其他不相關的東西

與前文的例子非常相似的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或者不聽話,就懲罰與其行為不相關的東西,例如罰一個月的零花錢或者沒收遊戲機一周,等等。儘管有的家長也擔心這種辦法會讓孩子為了東西而暫時收斂,卻並不能深刻反省並改正錯誤,也有的家長擔心這種辦法反而加重了孩子對遊戲機、零花錢等的看重,顛倒了順序。可是,除了這些,家長也沒有別的辦法能夠對孩子有所懲罰或震懾了。

  有的孩子因此會變得非常反感父母,因為父母是在用他喜歡的東西控制他。有的孩子會忍住自己的慾望,東西我不要了,錯我也不改!最後沒有一方得益!有的孩子會想別的辦法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甚至是偷竊等違法的辦法,家長的懲罰反而事與願違。

  父母在這個方面的心態其實跟前面關於獎勵的心態類似,例如簡單化的思維,懶惰,對真正教育的認識不足,等等。另外,獎勵帶來恩賜感,而懲罰更能體現家長的權威性,同時還可以發泄情緒。

  當孩子確實有不當言行時,懲罰是必須的,可是該怎麼做呢?

  1)首先弄清楚懲罰是為了什麼。被懲罰的孩子會難受、不舒服,我們不是為了讓他難受、不舒服,而是讓他知道承擔責任,做錯了事就有相應的後果。

  2)家長在懲罰孩子時必須要強調懲罰結果與孩子錯誤行為的聯繫,而不是與被取消的玩樂的聯繫,更不能幸災樂禍地看孩子笑話,在這種情況下,取消孩子的物質享受是可以。否則,就成了一個交易:我做錯了=不給我什麼東西,因此,為了什麼東西=我必須做什麼事情。

<5>不要向孩子市恩——把愛和養育當作一種投資

自古以來,養兒防老,養兒為了傳宗接代,家長與孩子之間有隱形的「契約」存在。現在雖說觀念上大家都懂得養育孩子是家長應盡的義務,但是,家長的付出要有回報,仍然會影響著很多家長的潛意識。

  我們常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抱怨:為了你,我辭掉工作,全職在家,你怎麼還這麼不爭氣;別人家孩子哪有你這麼好的條件?要不是我託了人,你能上這所學校嗎?……

  聽到這些話,我們會覺察出這樣的家長為孩子做的事更主要的是為了讓孩子感激自己、愛自己,他們認為自己所有的犧牲孩子都應該看在眼裡,應該感恩。這叫「市恩」。

  1)孩子會覺得被忽略,被利用,感覺不到愛。既然把恩義當作投資回報,那就是交易。孩子會感受到家長隱秘的交易動機。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父母愛的是自己,可是這樣的家長愛的不是孩子,是自己的投資。

  2)影響到孩子一生親密關係的處理和自我價值的認定。孩子感覺不到愛,可是家長又會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孩子好,會讓孩子的感受和結論變得很混亂,對父母到底是否愛自己,對自己到底有自由還是被家長控制,對自己是否愛父母,都將感到很困惑、很糾結。

  1)希望老有所依。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將來能夠給自己養老,未必都是指金錢上的,而是情感上的以及生活上的照顧。這種想法會影響到我們對孩子的態度。

  2)希望孩子將來繼承自己的事業,完成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已經有了自己既定的目標,因此會限制和控制孩子自己的想法。親子關係變成了類似師徒關係。

  3)期待孩子的回報。少數家長要孩子的目的不是為了愛和付出,不是為了培養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人,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例如像養一個寵物一樣讓孩子愛自己,或者別人都要孩子,自己為了面子也要一個孩子,等等。這樣,他們有時會視孩子為麻煩、累贅,甚至是「來討債的」,把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例如養育,看做是給孩子額外的恩惠,是自己極大的犧牲,來期待孩子的回報。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當然希望將來我們老了,孩子能夠照顧我們,關心我們,給我們幫助和支持。不僅是物質上(有時我們可能還不需要孩子的物質支持),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幫助和支持。

  1)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就不僅付出物質上的東西,例如學費、各種衣食住行的開銷,例如我們的時間,還要有情感上的付出,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真正無條件地關心孩子、愛孩子。

  2)生育孩子是父母自己的選擇,養育孩子也是父母應盡的職責,為了子女而放棄一些也是父母的自由取捨。不要把父母自己對生活應付的責任輕而易舉地轉嫁給孩子。

3)只有正確地理解愛,才會真誠地去愛,才會樂於無條件地付出。在真正的愛的滋潤下,做到不以交易為目的的親子互動,最終反而會得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真正的互相關愛。孩子也才會真正懂得愛,學會愛。

<6>您是否曾經為鼓勵孩子完成任務而獎勵其他東西

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講述過她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

  女兒上小學二年級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比較愛玩遊戲,雖然每次她都跟孩子規定是20分鐘的遊戲時間,但是每次到時間後她都需要督促好幾次孩子才會停下來,她很希望孩子能夠自我管理時間。那段時間她女兒跟好朋友玩耍時,發現好朋友家裡都有iPad,而且iPad上的遊戲更好玩,於是就一再向媽媽提出希望給自己買個iPad。

  為此媽媽糾結了好久,後來想到既然孩子這麼渴望,何不借著買iPad讓孩子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改一改呢?於是就跟閨女制訂了《協助孩子的時間管理計劃》,規定如果孩子清早按時起床就獎勵笑臉,如果能自覺遵守遊戲時間也獎勵笑臉。如果做不到就畫哭臉,抵消掉一個笑臉。等笑臉攢到100個的時候,就可以獎勵孩子一個iPad。

  這個朋友對家庭教育比較關注,也很在意孩子的教育,在實行了三天後突然看到一條微博說家長要謹慎使用獎勵。這讓她對自己的這個計劃的合理性產生了懷疑。

  微博中說,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中最致命的缺陷在於,當沒有了這些獎勵的時候,孩子就失去了動力,孩子是為了得到獎勵而努力,並不明白這是屬於自己的事。她很困惑的是,是否應該終止這個獎勵計劃。

  很多家長都有跟我這個朋友一樣的困惑。其實,我們可以先看看自己的例子:我們努力工作,如果沒有物質的回報,我們會去做嗎?但是我們工作又不僅僅是為了那點兒工資,我們還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創造價值。這些物質和非物質的「回報」都是我們在選擇職業或者一個項目的時候要綜合考慮的。

  作為成年人我們可以主動地、綜合地去考慮這些回報,進而形成自己做事的動機。孩子則會更加「近視」一些,他能夠理解的可能只有眼前的實際所得,例如一盒冰激凌、一個iPad、一個小時的遊戲時間,等等。至於成就感、意義、價值、自我實現……實在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

  因此,給不給物質獎勵不是問題,家長以何種心態、何種方式給物質獎勵,才是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中,不少家長都是使用類似的方法來鼓勵孩子,比如孩子考了100分的時候,就會給孩子買非常好的玩具;當孩子不願意做作業的時候,也常常會拿孩子喜歡的這些獎勵來誘惑,以至於孩子常常問:「媽媽,如果我把作業認真做完,你就獎勵我什麼?」「如果我這次考兩個雙百,你們是不是會給我更大的驚喜?」甚至在其他方面只要家人希望他做好,他就索要禮物。最後演變成孩子完成任務就是為了得到獎勵,不管這個事情是不是自己本來應該做到的,孩子總是為了某個目的而做事,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自我約束,甚至還跟家長討價還價。

  如果家長長期強化物質獎勵的外在含義,會造成孩子偷懶、目標設定不明確、沒有成就感、找不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不能自我激勵、超越自我等等問題。

  1)簡單化思維。以為孩子喜歡這個東西,就是孩子的唯一目標,只要孩子目前的問題解決了就萬事大吉,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最終目標是成長。

  2)懶惰。物質獎勵確實在一開始會「見效快」,當父母發現這個方法很有效時便懶得再去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很多家長都喜歡這種「一招靈」的辦法,省得自己去不斷地思考和鑽研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成長。

  3)享受給孩子東西時那種「恩賜」感。尤其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父母,他們希望通過給予孩子足夠的物質獎勵來滿足自身的優越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己的存在價值。

  4)誤以為有效,這是家長教育孩子的誤區。

  以前面朋友的例子來具體分析:

  1)及時肯定孩子。當孩子有了一個個小進步,積攢了一個個的笑臉,家長要及時肯定她的這些小成就,例如:「今天很守時!」「這次很細心。」「你真的堅持做到了!」等等。

  2)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特點和力量。通過不斷的肯定,逐漸讓孩子了解什麼是守時、細心、堅持,並體會出,達成目標是靠點點滴滴的守時、細心等積累起來的。

  如果家長沒有跟進,反而跟孩子一起計算還有多少笑臉能得iPad,遇到孩子鬆懈時用iPad而不是孩子應該有的行為去提醒她,那就強化了「學習是為了iPad」這一結論,「學習是為了獲得獎品」。「沒有獎品就不努力了」的想法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只要大人能夠多花點心思,及時觀察到孩子的好的行為,給予鼓勵,及時發現孩子有索要獎勵、討價還價的傾向並及時制止,物質獎勵或者答應孩子的度假計劃等等就不成問題。孩子在玩iPad時或者在享受假期時,心裡已經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有回報!

<7>你有沒有跟孩子做「隱形交易」?

想想我們在跟孩子的日常相處中,有沒有過類似下面的這些話或行為。

●只要你在六點之前把作業做完,我就獎勵你看一小時電視或玩半小時遊戲。

●只要你期末考試成績達到班裡的前三名,我就給你買玩具。

●只要你能考個好高中,我就帶你出國旅遊。

●為了照顧你,我把工作也辭了,你就回報我這樣的成績?

●我花那麼多錢讓你學鋼琴,你就學成這樣?

●你能做到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做作業、按時練琴,年底我就送你一個iPad。

●媽媽太忙了,這個星期沒法陪你,你想要什麼東西?我買給你。

●你把你的屋子收拾乾淨了,我就獎勵你塊糖。

●孩子一考出好成績,你就歡天喜地主動帶著孩子出去玩。

●孩子一沒考好,你就板著臉,讓孩子待在家裡不準出去。

父母這樣做,就是在毀掉孩子!

父母當然要管教、規範孩子的行為,但是種種的管教、獎勵、懲罰都是為了以後不用管、不用教孩子就能夠自覺做到,這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在家長「律」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偏重於物質,偏重於懲罰,總喜歡用另一個條件來跟孩子交換。

就像前面這幾個問題一樣,其實這些行為已經成為家長為了鼓勵或改變孩子的一些行為而與孩子建立的「隱形交易」,卻沒有關注到孩子本身,最終孩子仍然不會自律,無論多大年紀,仍然會沉湎於物質的刺激或者因害怕而約束壓抑自己。

有不少家長意識不到這其實是一種交易,也有的家長認為自己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獎勵在短期內的效果往往是明顯的,但長期影響卻不可估量。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知道哪些行為是值得表揚的,哪些是值得獎勵的,怎麼去獎勵,都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

真正的愛就不會跑偏或者有後遺症。如果你的所作所為,無論是引導孩子還是對孩子錯誤言行的懲戒,是基於真正關心孩子、愛護孩子、成就孩子,那麼孩子自然會成為一個自尊、自信、自律的人。付出真愛、關注孩子,會得到你夢寐以求的結果,這不是簡單的交換或者交易可以達到的。

<8>兒童心理健康比你想像的重要

最近這些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家長的重視。可是,兒童心理與精神健康的整體水平卻在逐年惡化。

2014年6月20日搜狐健康上署名李秋萌的這篇報道,嚇了我一跳:《我國兒童精神障礙約20%嚴重精神病佔比達3%》(原文鏈接:http://health.sohu.com/20140620/n401116936.shtml)文章中說,「根據近年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我國兒童心理精神障礙發病率為10%至20%,嚴重精神病佔比達3%。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崔永華說,最近幾年,北京市兒童精神障礙患病率逐年提高,平均每100個孩子里有10到20人存在精神問題,作為我國兒童精神疾病診療最專業最權威的醫院,安定醫院兒科的年接診量已經飆升至8萬人次,比五年前增加了3倍,有22個床位的病區也由過去的「住不滿」變成了現在的「住不上」——儘管平均住院周期只有1個月。」

從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是由量變到質變的。我們必須從孩子零歲開始關注。

什麼是心理?

很多家長理解的「心理健康」就是脾氣好不好,性格開朗不開朗。這樣的理解太狹隘了。一個人的心理可以分為心理過程和心理特性兩部分。心理過程,包括知、情、意三個部分。知,代表認知,是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他的感覺、直覺、記憶、表象、思維、語言、想像;情,是他的情緒情感;意,是指意志。而心理特性包括:1.動力,也就是需要和動機;2.適宜性,也就是能力;3.人格,可以理解為他的氣質和性格。這麼一分析,一個人的「心理」,就是這個人最核心的本質部分,是除了身體之外的全部。

另外,心理的發展,也並不全是後天養育的問題。一個人先天的大腦以及神經系統的遺傳特徵,先天的氣質類型,會影響到這個人後天的被養育的方式,以及他對環境所提供的信息的吸納和處理。大腦皮層中最先進的部分,前額葉,要到21-23歲左右才完全長好。也就是說,人的心理發展的過程,包含了先天與後天的互相影響與互相促進。後天的養育方式如果不當,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行為、性格等等,甚至會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和其他的身體表徵。

認知。

孩子的認知的發展,與先天的遺傳有很大的關係。例如智力發育。很多家長再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給孩子「開發智力」。事實是,智力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外界刺激不足固然會造成發育遲緩,像狼孩,孤兒院缺少關照和活動的孩子等等,但那都是極端的例子,很多情況是現在家長太著急了,給予的刺激太多太強,這同樣會給孩子的智力發育帶來壞影響。家長要能夠正確評估自己孩子的狀況,不要拔苗助長。

有些疾病是屬於腦功能障礙,而不是性格問題。例如自閉症和多動症。當先天的大腦功能有缺陷時,記憶、想像、思維、語言等當然都會有問題。

如果先天的大腦沒有問題,正常的生活狀態下,孩子的認知的發展將與其年齡以及遺傳的資質相匹配。但是,如果養育方式不當,引起孩子的情緒反應異常,就會反過來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以及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展,甚至引起病變。例如,長期處於緊張、恐慌狀態下的孩子,容易得神經抽動症。長期挫敗體驗多、

情緒狂躁的孩子容易發生注意力問題,等等。下面我們就重點說說情緒情感。

情緒情感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動物都會有喜怒哀懼等情緒。當我們看到新鮮的環境,當我們遇到陌生人,當我們獨立完成了一件事,等等,都會影響到我們產生特定的情緒,情緒會影響(注意,不是決定)我們的認知、決策和行為,而我們得出結論、形成策略、採取行動的時候,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情緒的產生。因此,我們不能小瞧了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兒童最早對情緒只有通過軀體感受得到的體驗,沒有認知。逐漸地,在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下,孩子開始對情緒有了認識和了解,不僅了解自己的情緒,也了解他人的情緒。下面我重點講一下有哪些情緒的能力是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

社會情緒的發生緣於後天

一般在兩歲左右,孩子開始表現出複雜的情緒,如尷尬、害羞、嫉妒、內疚、

驕傲等。這些情緒是自我評價性的情緒,而自我評價首先來自他人,尤其是最親密的人——父母的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Alessandri和Lewis在1996年做了一系列實驗,他們邀請一些4~5歲的孩子和他們的母親到實驗室「玩兒」,實驗員給孩子們一些難題,如搭積木、滾球等。孩子們有時成功,有時失敗,實驗員記錄下孩子成功或失敗時自己的反應以及旁邊母親的反應。

記錄顯示與我們預期的結果一致:那些更關注孩子「缺點」或「錯誤」,在孩子失敗時嚴厲指責孩子的母親,其子女在失敗時更容易顯得羞愧和自責,成功時卻很少感到驕傲、自豪。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那些更關注孩子的積極表現,肯定、認可孩子的母親,其子女在成功時會表現驕傲,在失敗時較少有內疚、自責的表現。所以,一個整天陰沉沉的,或者情緒上經常「暴風驟雨」的媽媽,不可能擁有一個陽光的孩子。

實驗還表明,學齡前兒童的自我價值情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旁邊有沒有成年人看,對他們的情緒反應影響很大!如果沒有媽媽和實驗員在場,孩子們失敗了就失敗了,再次嘗試或放棄不玩了,很少表現出羞愧。要到6歲以後,兒童逐漸內化了他人的社會的評價標準,無論有沒有他人在場,他們才會為成功而感到驕傲,為失敗感到內疚。

孩子要擁有的情緒能力

孩子的情緒能力的發展,跟後天的養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情緒的來源基本可以分為兩個:一個是當我們在實現自己的目標、達成自己的利益的過程中受阻,遇到挫折時,我們會有「脾氣」,另一個是當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時候,因為與他人的關係而帶來的情緒。

無論是什麼樣的脾氣、什麼樣的情緒,該有的都會有,我們攔不住。我們能幫助孩子的,是讓他儘早發展出管理情緒的能力,包括:情緒(自己的和他人的)識別能力、情緒推理能力、情緒調節能力、情緒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發展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孩子社會功能的發揮。

1)情緒識別能力。在人多的場合,有些家長不好當著眾人管教孩子,就會給孩

子「使眼色」:怒目而視或搖頭警告等。這種方式是否奏效,首先得看孩子是否讀懂了家長的表情。對於3歲以前的孩子來說,他們基本上不明白他人的表情,雖然3歲以前的寶寶更愛看笑臉,愛看高興的表情圖片。3歲以後孩子的情緒識別能力發展得參差不齊,如果媽媽能多跟孩子講繪本或生活中的人的表情,會大大促進孩子的識別能力。這是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即指導孩子能看得出眉高眼低,知道別人現在的表現是什麼樣的情緒。

2)情緒推理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必非得看到別人的表情,根據情境

也能猜測出別人是什麼情緒了。

ü3歲多的孩子對快樂的情緒能猜准,比如告訴他:阿姨明天要過生日了!孩子會說:「阿姨好開心!」

ü4歲的孩子能理解一些與事件相關聯的情緒,例如,玩具丟了——傷心,找不到媽媽了——害怕,等等。

ü到了5歲,孩子長記性了,他個人過去的經歷有助於他理解並預測現在的、他人的情緒。此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誨孩子才能明白,例如:「上次你的玩具不見了,你是不是很傷心呀?所以,我們不應該把小明的玩具拿來,他回家找不到玩具了會怎樣?」或者「你找不到媽媽了,是不是很害怕、很難過呀?這隻小鳥也有媽媽,我們不能把它留在咱們家」等等。

ü6歲以後的孩子,基本上能夠理解誘發情緒的情境了,對成年人的情緒預測大多數情況下都比較準確。

我們可以看得出,情緒推理能力比情緒識別能力進了一大步,這個能力對於很

多成年人來說都不見得發展得好。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很苦惱地告訴我說,他總是不能預測別人的想法和情緒,所以他有時把人得罪了,但怎麼得罪的、何時得罪的,卻一點兒印象都沒有,他還覺得大家玩兒得挺好的呢。

這項能力的發展與語言發展相關,更重要的是與父母的情緒互動以及互動過程

中父母予以的解釋相關。

3)情緒調節能力。雖然說那些被定義為「負面」的情緒其實更有用,對我們可能更有好處,但它們被定義為「負面」、不討人喜歡也是有原因的,它們引起的身體反應和感受確實令我們不舒服,而面對別人的這類情緒,會讓我們不知所措,不知是該附和對方,還是該怎樣應對。

當我們有了這些難受的情緒的時候,我們會想辦法調節情緒,生來就會。

l6個月大的孩子就會通過扭頭避開或者吮吸手指/奶嘴等辦法來緩解情緒或壓力。

l1歲以後,孩子的辦法增多了,除了躲避外,還會晃動身體、咬東西(指甲、衣領、玩具熊等)等辦法。

l2-3歲以後,孩子會自行轉移注意力,例如發獃、做白日夢。這些辦法有時是同時使用的,例如一邊發獃,一邊咬指甲或嘬手指。當然,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哭鬧。

平均而言,女孩兒比男孩更善於調節情緒,男孩更傾向於用哭鬧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家長如果足夠細心的話,能及早發現孩子的這些行為,了解孩子處於什麼情緒狀態,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到是什麼引起了這個情緒,然後給予解釋和干預,幫孩子增長調節情緒的能力。否則的話,不當的調節方式會變為病態,例如神經抽動症,戀物癖,精神分裂等。

4)情緒表達能力。一般說來,2-3歲的孩子就已經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了,但是直到5歲,大多數孩子還是會把情緒擺在臉上,掩飾不住。要到小學階段,孩子才逐漸掌握情緒表達的社會規則:在什麼背景下,面對什麼樣的人,可以如何表達。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向我諮詢,她的女兒從小在國外長大,小學時才回來。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很愛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兒,可是她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對,常常她是一片好意,卻惹得小朋友很不高興,說她她卻總是笑,她一笑,越發讓別的小朋友或家長認為她是故意使壞,造成了很大的誤解。我的朋友問我怎麼辦,因為該給她講的道理和別人的反應是什麼意思等,全講了,她不應該聽不明白,可是她仍然經常傻笑。我見過那個孩子,根據我的觀察,當她好意與人玩兒卻惹惱了別人時,她是很困惑的,也不知道如何應對,所以我推測她的傻笑是對自己的尷尬的掩飾,她其實應該很困惑,很委屈或者很抱歉,但不知如何表達。我的朋友照我的建議嘗試了一下,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不是責備女兒不懂事、不該笑,而是單獨帶她到一邊,問她是不是很尷尬或者感到委屈。「我這麼一問,她的眼淚唰地就下來了。」這件事是個轉折點,從那以後,我的朋友更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引導她去正確地認識和恰當地表達;孩子呢,通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反而能更好地識別和推測別人的情緒,與小朋友間的誤會大大減少了,用術語說,就是她的社會性大大改善了。

行為

我們只能通過一個人的外在表現來猜測他的內在心理過程。所以,我們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更多地是從孩子的言行來推斷的。例如,前面講的情緒表達的問題,以及孩子的生活習慣、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方式等等。一個人行為不當,不僅預示他在認識上、情緒上等有問題,更重要的是會造成他自己的適應不良,引起別人的反感,讓自己達不成目的,於是引發負面情緒,行為會更加不當……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家長要做的事有兩件:一,培養孩子良好的言行習慣。這涉及到認知,包括幫助孩子分析情境、了解他人和自己的目標,以及具體的一言一行。孩子在具體的言行應對上是空白,是通過家長的傳授和自己的觀察模仿習得的。現在獨生子女家庭為主,同伴一起玩的少,家長更需細心、耐心地教授孩子、引導孩子;二,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包括收集老師和親戚朋友的評價、議論,及時發現孩子異常的言行,並進行分析、糾正。必要的時候,要及時請專業人士幫助。

總結

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實就是一個人成其為人的健康成長過程,包括他的性格,他的行為與能力,他的社會性,等等。這個過程是先天遺傳的生理特徵與後天的養育方式、成長環境等刺激共同作用的結果。作為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先天特徵,針對孩子的特點來養育孩子,注意觀察和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認知內容和社會性。一方面給孩子提供恰當的養育,另一方面,及時發現異常,及早干預。

<9>【壞榜樣的父母】<用不正確的方式處理衝突

當我們面對黑白顛倒,遭人欺負時,是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逃避,還是堅決維護自己的利益?

當我們遇到一些類似於汽車刮蹭等惱人的突發事件時,是大動干戈爭個你死我活,還是冷靜客觀地去處理?

當我們遇到不公的待遇時,是不停地抱怨、甚至去報復,還是忍忍算了?

當我們在工作中被老闆炒魷魚時,當我們突遇生活變故時,我們是飽含怨氣、怒氣,還是自暴自棄、自怨自艾?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世界、對人生的觀念,都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心得和標準,以及應對事情和發起、推動、控制事情的各種能力。這個世界也足夠大、足夠豐富,能夠容納每一個人的不同。因此,各人愛怎麼生活都可以,不應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強制別人非得按他們的方式生活。各人也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只要他的方式不造成衝突。

可是,我們個人的力量太小,必須聚集在一起互相合作才能生存,於是衝突就產生了,我們與環境的衝突,我們與他人的衝突,還有我們自己內心的矛盾衝突。這些衝突阻礙了我們實現目標,造成人際緊張和內心痛苦。

所以,我們要把前面的話修整一下: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不重要,只要他開心、願意。重要的是,在遇到衝突的時候,他的應對方式是否有效、是否於人於己皆有利。

因為環境和時代的不同,孩子最終會形成自己的各種為人處事的能力。而對於衝突的看法、感受和應對,卻受父母影響很大。

本期訂閱號將列出如下幾種不好的衝突應對方式,它們會給生活、給自己,甚至給孩子都帶來負面的影響:

<5.1>躲避衝突

<5.2>誇大衝突

<5.3>否認衝突

<5.4>轉移衝突

<5.5>口服心不服,背後嘀咕

<5.1>躲避衝突

這類父母對待衝突的態度往往是謹小慎微,害怕引起或捲入衝突。

1)帶給孩子懼怕和恐怖。家長不一定是一開始就害怕衝突、躲避矛盾的,而是經過多次的挫折與失敗,膽子小了,勇氣沒了。孩子本來有天生的生命活力和對世界的好奇,但是在家長的影響下,會變得畏縮。家長可能知道為什麼身陷衝突是可怕的,孩子卻未必知道。

未明原因的懼怕更恐怖,尤其是孩子認作唯一依靠的父母都那麼避之唯恐不及,其恐怖就更甚了,這種恐怖感會從感受上壓倒孩子,抑制住孩子的理性思維。

2)讓孩子不會面對衝突、解決矛盾。躲避衝突的家長自己掌握的應對衝突的能力一定有限,無論是態度上的自信、勇敢、冷靜,還是言行上的溝通技巧、恰當的表達、對對方的尊重,等等,都很少會表現在孩子面前。

缺少榜樣,孩子在開發自己應對衝突能力的時候就會很困難,最終不僅不敢、也不會去面對衝突、解決矛盾。

我們見過的生活中這種類型的人,常常分為兩種:一種看起來八面玲瓏,說出來的話滴水不漏,做事盡量讓各方都滿意,誰都不得罪;另一種內斂、退縮,不為人先,甘為人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唯諾諾,不置可否。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背後,都是對衝突的懼怕,對自己身處衝突中的恐懼,對自己應對衝突的能力的不自信,因此,他們竭盡所能,力圖避免衝突,躲開是非,或者絞盡腦汁,努力地去為人處事、去說恰當的話,或者犧牲自己的利益或樂趣,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慾望,與世無爭。

<5.2>誇大衝突

這類父母面對任何衝突總是聽風就是雨,愛翻舊賬,習慣泛化、擴大問題。這種反應模式的人常說類似這樣的話:「你總是如何如何。你從來不怎樣怎樣,你就是一個什麼什麼樣的人,你成心想怎麼著,你們家人都……,男人如何……女人如何……」對衝突一方的歷史、人品、言行、動機、遺傳因素等做定性定量的結論,就是沒說眼前的問題如何解決。

這種泛化、擴大常常激起對方情緒上的反彈,問題不僅得不到解決,關係還會惡化。問題會累積到下次,越積越多。採取這種模式的人本身也很情緒化,要麼怒氣衝天,要麼抱怨連連,要麼冷嘲熱諷,讓參戰的和觀戰的都感到不舒服。

遇事只知發泄情緒、指責對方,卻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問題,維持關係。

1)過去的衝突沒有很好地解決,所以,一發生新的事情,就會把過去的事情翻出來一併算賬。

2)自己對過去不能釋懷,情緒總是容易被放大。

3)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去區別不同的處境和情況,輕易給人貼標籤或者混淆事情的不同,用慣常的模式去處理。

4)對未來太焦慮,所以會把現在的一件具體的事情,上綱上線,泛化或擴大。

<5.3>否認衝突

這類父母面對衝突時習慣認為:「這也很正常,大家都這樣。」

當年港星吳綺莉生下小龍女,成龍給公眾的說法是:自己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用天下男人來當陪襯,錯好像也就不成其錯了。我們中國有「隨大流」的傳統。

與環境的衝突、與他人的衝突、與自己的衝突……種種衝突都令人很難受。但是,如果別人也是這樣過的,誰家夫妻不吵架?誰家不打孩子?人老了都這樣。天下烏鴉一般黑。

於是自己的婚姻問題、親子問題,自己所受的不公平待遇,等等,全都可以一筆勾銷,不算問題。自己能忍則忍,不能忍則滾。矛盾衝突嘛,不算什麼。

否認衝突的危害在於,既不能維護自己應得的利益,也不是真正公平地對待他人和環境。忍得難受,總要有個借口,要麼虧心認命,人變得消極被動,要麼轉嫁他人或報復社會。

2010年前後媒體報道的幾起小學、幼兒園傷人案,犯罪嫌疑人的起因問題都不是發生在小學或幼兒園的。滾開、離開,一次兩次可以,但若自己不能從一次次的衝突中學會解決辦法,無論走到哪兒都會遇到核心極為一致的類似衝突,那就真的是「天下烏鴉一般黑」,逃無可逃了。

家長如果是這種衝突應對模式,孩子就無從知道世界上還有矛盾衝突需要去處理。大家都一樣嘛,沒什麼大驚小怪。如果覺得不舒服呢?那隻能怨自己多心、多事,處理的辦法也就只有「忍」或「滾」。

1)長期不能直面衝突、解決衝突,造成自己習慣性無視衝突。

2)懦弱、自卑、不會解決衝突,又不肯承認,只好告訴自己沒有衝突。

3)長期壓抑或者長期挫敗,就會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也就不會去爭取自己的權益,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放棄自己的利益,當然也就沒有衝突了。

<5.4>轉移衝突

衝突如果解決不了,人的情緒一定受影響。這個情緒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必然會通過某個渠道發泄出來,這就是轉移衝突。比如工作場所的不如意帶回到家裡來,家裡受的氣發到工作中,外在生活的不如意累積為身體疾病的發生,等等。

在家庭中,因為孩子弱小無反抗能力,因為處於從屬地位,孩子常常成為衝突轉移的對象。當我們口口聲聲是為了孩子好而嚴厲管教的時候,可能我們只是把對未來的焦慮轉移了過來,可能我們把孩子沒有聽我們的話當成了冒犯我們而大光其火,我們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於是逼著孩子學習,想用孩子的成績給自己的面子貼金……

情緒理智都混亂的家長,內心怯懦,又要虛張聲勢,可以想見他們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孩子遲早會看清我們,會感受到「轉移衝突」的不公平。

他們心底里也會變得怯懦——衝突是如此可怕,連父母都處理不好。他們的行為也會拷貝父母的模式:轉移。轉向比他弱小的或者怯懦的,去無理由地發泄。

1)內心是怯懦的。轉移衝突的人無論在轉移的領域做出多麼驚天動地的事,也不能面對真正困擾他的衝突,不能直面他真正的衝突對象。他們的情緒是不穩定的,有時壓抑,有時爆發。

2)「挑柿子撿軟的捏」,人會自動評估自己的行為是否能夠獲勝或者獲益,因此,選擇性壓抑衝突而壓抑下來的情緒會有選擇地在弱小的人或者安全的環境中改頭換面地爆發。

<5.5>口服心不服,背後嘀咕

我們常常不敢、不願、不會或者不能應對一些矛盾衝突,只好表面順從,只好忍氣吞聲,甚至忍辱偷生。但是我們又咽不下這口氣,於是會在家裡發泄對社會、對工作、對別人的不滿。

1)孩子對於家長所抱怨的事或人將感到加倍的恐懼!因為父母是如此的不滿而又如此的無能為力!

2)孩子學會了表面順從,背後發牢騷的行為模式。這樣做首先讓自己的生活毫無起色;其次,別人也能夠感知你的不滿;最後雖然我們百般忍耐,仍然得不到好結果。

3)孩子最終會看不起家長,明白家長的懦弱。

4)孩子無法學會正確的處理矛盾衝突的方法。

1)行為上缺少解決的辦法,只好暫時順從,而內心不屑。

2)懦弱的性格和憂慮、恐懼的心態。

3)從小習得的行為模式,一直口服心不服。

4)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肯定和對他人的否定,卻又無法表達出來。

衝突有很多種:自己與環境的衝突,與他人的衝突,與自己的衝突等等。衝突並不可怕。

一、衝突提醒我們要做出改變,改變環境或者改變自己的應對方式。

二、衝突提醒我們與他人之間的不同,可能是不同的理念,也可能是不同的利益,那麼怎樣通過與對方的互動,了解對方和自己的需求與目的,盡量做到雙贏?如果做不到雙贏,自己綜合考慮下決定爭取什麼,放棄什麼?

三、衝突是給我們一個機會,去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認識他人,覺察到變化,讓我們增長能力,增長見識,學習處理好事情與關係。

四、衝突是躲不掉的。與其花過多的心思在逃避衝突上,不如建立自信和勇氣,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坦然。

五、不要否認、轉移和誇大衝突,要及時面對和應對,一次兩次處理不好,三次四次就會處理好了,要給自己學習和進步的耐心。


推薦閱讀:

網友熱議:孩子有心事 為何不願和父母說
新父母不可不知的育兒細節
在性教育過程中,家庭和學校分別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父母就這樣老了...(看哭了)
怎樣擺脫父母的控制?

TAG:孩子 | 父母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