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魯迅博物館

周末,一家三口在導航儀的指引下來到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的北京魯迅博物館。它位於一個丁字交叉衚衕的盡頭,門面不小,只是紅色大門上方的牌匾前穿過幾束光纖電纜,看起來顯得有幾分不和諧。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魯迅文稿的雕塑,平鋪在一壇花草前,展開的紙頁似乎就是魯迅先生口誅筆伐的戰場。花壇的後方是魯迅側坐的半身雕像。濃密的眉毛下略凹的雙目凝視著遠方,頭髮桀驁不馴地直立著,加之唇上的一字鬍鬚,正如我從書本中建立的關於魯迅先生的印象那般。塑像雕刻得細緻生動,他頸上的圍巾紋路清晰可見,似乎正迎風微揚,讓人能夠感受到當年北平的寒風。枯瘦的一雙手,手背上青筋顯露無遺,正是這樣的雙手寫出了那麼多的激揚文字。

博物館院子的西側,有幾處與魯迅有交集的國際人士的塑像,如史沫萊特、藤野嚴九郎等。

天氣很好,本應很肅穆的博物館在深藍的天空和斑斕秋色的裝點下生動起來。院子的西北角就是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之一。魯迅和母親魯端及夫人朱安共同居住在這個僻靜的小院里。當年魯迅親手栽種的兩棵白丁香已經粗壯成蔭。他母親和朱安分別住在東屋和西屋,魯迅自己則住在北屋,他戲稱自己的房間是「老虎尾巴」。

從魯迅的故居出來向東就是陳列廳。陳列廳在博物館大門的正北方,位於魯迅雕像的後面。走進陳列廳,一層展廳中央的展板上醒目的展示著魯迅關於路的論述:「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我不由聯想起魯迅關於路的另一段敘述:「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也的確是從對自己前途「茫茫無把握」,而跟隨他人找尋出路開始,逐漸到披荊斬棘開闢新的思想之路以引領眾人的。

參觀魯迅博物館,追尋魯迅先生的足跡,探尋魯迅的思想之路。魯迅兒時在紹興習學,青年先求學南京後東渡日本,壯年就職北京,後輾轉廈門、廣州、上海。在展示廳中,給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幾套他曾用過桌椅。曾經擺放在三味書屋中的那張課桌上深深刻著的「早」字,依舊那麼醒目。

? 17歲的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先求學於水師學堂隨後轉到礦物鐵路學堂求學,在那裡他接觸到嚴復翻譯的赫胥黎所寫的《天演論》(這是一部介紹達爾文進化論學說的論著)。他還知道了所謂的格致,認為日本維新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而萌發了出國留學的念頭。這也可能是他最初探索以醫報國的道路的緣起之處。?

然而現實與理想,總是有差距的,魯迅在日本仙台醫學院的醫學成績差強人意,而他本人也意識到中國人不僅需要醫治軀體上的疾患,而更需要將其從處於精神麻木狀態之中喚醒。他嘗試辦文學雜誌,翻譯被壓迫民族的反抗文學。在1912

年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說——描寫辛亥革命時世態人物的文言小說《懷舊》。?

? 魯迅在北京任職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時,工作之餘致力於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和古籍校勘。此時,他過著一段富足的生活,也搜集文物和拓片。期間他還為北大設計校徽一枚。

? 1918年,在文學革命運動中,他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博物館裡展示了他的手稿,以及由陳獨秀主編先後發表魯迅50多篇作品的《新青年》雜誌。

?這裡陳列著有不同年代發表的不同版本的魯迅作品集。《吶喊》是魯迅正式發表的第1本小說集,他親自設計了《吶喊》的封面。這裡還展示著魯迅為很多刊物設計的封面。

魯迅生命中的女人除了母親魯端和妻子朱安(魯迅稱其為母親送給他的禮物,他只能供養著,但與愛情無關),還有一位便是他的愛人許廣平了。這裡也陳列了許廣平的有關照片和書信,介紹了許廣平的身世以及她和魯迅的來往經過。想來,許廣平對愛情的執著和追求不僅打動了魯迅先生,也影響著她之後的人們。

一圈走下來,終於對魯迅的生平、作品和成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原本單薄的印象,在觀看實物展示中,漸漸豐滿起來。雖說是為了陪孩子來完成作業的,確實自己也收穫不少,感觸良多。


推薦閱讀:

天津博物館藏古代書法
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館藏中國青銅器(二)
故宮博物館館藏陶瓷【79P】
揚州博物館的真正國寶
博物館,你認為應該注重娛樂還是教育?

TAG:博物館 | 魯迅 | 參觀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