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革命性的BMP

二戰中的裝甲作戰證明,單純依靠坦克並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那些無處不在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小組,由於難以發現,對坦克的威脅比敵人的坦克還要可怕,對於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為坦克部隊配備步兵部隊,同時還要為這些步兵部隊裝備機動性高,有裝甲防禦,能夠伴隨坦克部隊機動的裝甲車,使其由普通步兵變成更具威力的機械化步兵,美軍和德軍都為他們的機械化步兵配備了大量的半履帶裝甲車,在實戰中表現良好,大大提高了裝甲部隊的威力。那麼偉大的蘇聯紅軍呢?對不起,答案很讓人失望,紅軍擁有大量性能先進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惟獨沒有裝甲運兵車,那怎麼解決坦克的伴隨步兵問題呢?蘇聯人的方法很簡單,將步兵搭載在坦克上,成為威風凜凜的坦克騎兵,別說,這種方法還不錯,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站在坦克炮塔後面,雙腿被暖烘烘的發動機廢棄包裹,感覺還可以,缺點就是這層人肉裝甲傷亡特別大,尤其是面對敵人發射的榴霰彈,幾乎沒出躲藏,靠運氣了。

戰後,隨著技術的發展,西方發展了類似M113這樣的經典全履帶裝甲運兵車,性能優異,至今還活躍在世界各國的軍隊中,但根據蘇聯紅軍的作戰理念,紅軍需要的不僅僅是一種將步兵運送到戰場附近的裝甲車,這種裝甲車還需要能夠搭載步兵進入戰場,甚至能夠對敵人的坦克構成威脅,換句話說,是一輛能夠搭載步兵的輕型坦克。

在這種思想下,蘇聯發展了步兵戰車這種新型武器,在其被西方軍事觀察家發現之後,認為其出現是革命性的,蘇聯在陸軍裝備思想上已經走在了西方前面,西方紛紛上馬研製了各種更加豪華的步兵戰車,諸如美國的布雷德利和德國的黃鼠狼,不過,歸根結底,儘管性能更加強大,其在理念上都是BMP-1步兵戰車的模仿者。

BMP-1除了增加了裝甲之外,最有特色的就是其武器系統了,相比裝甲運兵車上的12.7毫米機槍,BMP-1的武器配置是革命性的,除了一門可以發射破甲彈和榴彈的73毫米口徑低壓滑膛炮,還可以發射AT-3反坦克導彈,在敵人坦克射程之外發起攻擊。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軍隊購買的BMP-1步兵戰車首次經受實戰考驗,不僅輕鬆渡過蘇伊士運河進入沙漠地區,其裝備的反坦克導彈也擊毀了幾十輛以色列坦克。不過,在戰爭中也暴露出其弱點,73毫米主炮射程和威力有限,難以在遠距離對付敵人的坦克和堅固工事,裝甲厚度不夠,很容易被擊毀。

在蘇聯阿富汗戰爭中,BMP-1也披掛上陣,不過,在阿富汗的高原地形中,BMP-1表現出動力不足的劣勢,親阿蘇軍不得不調動更多的改進型,也就是BMP-2來增加其機動性,其次,其火炮射角有限,難以打擊那些高處的敵人,最後,裝甲薄弱,加之其油箱設置在載員艙中間,戰車後面的艙門上也有兩個油箱,很容易被擊中後燃燒,全車成員變成烤豬。

1980年代,通過為埃及維護和保養蘇式裝備的交往,北方車輛製造廠(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前身)從埃及陸軍得到蘇聯生產的BMP-1步兵戰車,由627所展開仿製, 1986年仿製成功,產品編號WZ-501,1980年展開試製,1984年推出樣車進行測試;由於此時兩伊戰爭方酣,兩伊雙方都向中國方面訂購過這種仿製版BMP-1。1986年WZ-501定型,型號確定為86式,1987年少量生產並優先交付兩伊雙方陸軍,戰爭末期伊拉克反攻階段投入戰場。國外訂購的86式於1992年交付完畢,此後才開始列裝解放軍,首批於1993年交付第38軍。成為解放軍採用的第一種步兵戰車,共計裝備了1000輛左右,集中於中國大陸北方。

在海灣戰爭的海夫吉之戰中,BMP-1配合中國產的69式主戰坦克,打的沙特軍隊抱頭鼠竄,尤其是配備了人員殺傷彈的BMP-1戰車,在自動裝彈機的保障下,高速發射,沙特步兵幾乎抬不起頭來,要不是後來美國空軍的戰鬥轟炸機趕來進行戰鬥支援,恐怕評沙特自己的力量,很難將這支伊拉克小部隊趕出去。

推薦閱讀:

腦洞大開,原來孫中山是竊國大盜。
淺析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初衷
最近在入黨上黨課,發現黨章裡面沒有黨的初始創始人留在的思想痕迹,李大釗,張國燾,陳獨秀等思想隻字不提?
[代發]從誰那裡以及怎樣保衛革命?
《二月提綱》是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

TAG: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