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殘忍了!北京人怎麼能這樣「虐待」一隻羊,必須曝光!!!
您吃了么…
老北京人
愛看京劇
愛吃糖葫蘆
愛逛前門樓子
愛天橋看雜耍
對羊那也是情有獨鍾
對羊就是愛~愛~愛不完
天天年年歲歲到永遠
十八般武藝
從頭吃到尾
1
白水羊頭
「虐羊」先從頭開始。白水羊頭馬始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馬家白水羊頭傳承六代,更有詩詞讚美「十月燕京冷朔風,羊頭上市味無窮,鹽花撒得如雪飛,清脆不膩爽口香。」其製作工藝、作料配製上都有獨特之處,更以其選料精、涮洗乾淨、刀工細膩、大刀薄片、味道醇厚、口感奇佳,而名滿京華,口碑甚佳。
2老北京爆肚
論起北京最悠久最興旺的小吃,爆肚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用的是羊百葉、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蘸上調好的芝麻醬,又脆又鮮,不油不膩。吃著爆肚,總要喝上二兩二鍋頭,喝完酒,再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確實是一大快事。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衚衕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3
羊雜湯
在北京人眼裡,羊雜都是寶,愛極了羊雜湯,一般的羊雜湯都少不了「老五樣」:心、肚、肺、肝、頭。除此之外,有的還會用到羊腸,羊腸窄細味濃,喜歡者愛之,不喜者拒之。吃的時候配齊作料,一般包括蔥白絲、香菜末、醋、胡椒面、芝麻醬,愛吃辣的少不了一點辣椒油,老北京人也叫秦椒油。一碗湯下肚,世界都充滿愛。
4羊霜腸
羊霜腸起源於北京,也叫羊霜霜,羊肚,在吃的時候一定要乘熱,不然冷卻後會在碗面上凝固一層白白的羊油,也因此得羊霜腸。在以前,羊霜腸是要走街串巷叫賣的,呼為:「羊肚開鍋!」 當年,羊霜腸就像豆汁兒那麼普及,廟會上、市場上、街道上都有賣的。
5銅鍋涮羊肉
在北京涮羊肉必須得老銅鍋,鍋身得夠高、炭膛要夠大,用炭火,不蔫不燥、火足煙小。涮羊肉的湯要清湯,一鍋子清水,下進蔥、姜、海米、口蘑就得,管你涮多少來回兒不起沫,肉要用上好羊肉,兩三齡大尾巴綿羊,取肉只取黃瓜條、大小三叉、上腦、磨檔,仗著師傅手裡的活計,片出薄如紙、勺若漿、齊似線、美如花,落在盤裡要見得青花。
6它似蜜
「它似蜜」原名「蜜汁羊肉」,酸甜味,源自清宮,坊間傳說慈禧太后喜歡這甜香如飴的味道,詢問菜名,侍膳太監佯作不知,請老佛爺起名。慈禧太后便隨口說道:它似蜜呀!並由此得名。吃的時候講究「一觀形,二嘗味」,形就是不「趴個兒」、不走形。顏色棕紅油亮,不溜汁、不堆芡,「有汁不見汁」;味就是肉質鮮嫩細膩,不老不柴。味道甜香略酸,不膩不竄。總之就是要吃出一個「嫩」字。
7羊蠍子
羊蠍子的歷史需要追溯到康熙年間,蒙古王爺奈曼王,有次打獵回來路過後院聞見香氣撲鼻,王爺一嘗,美味啊。然後看脊骨那形狀酷似一隻蠍子,就起名為「羊蠍子」並且作為府上的食譜,後傳入民間。清水煮熟,就著蒸騰的熱氣,就終於可熱鬧上台了,一口羊湯,一口羊肉,老北京最好這一口。
8烤全羊
「於地做爐三尺,周圍以火燒,令全通赤,用鐵箅盛羊,上用柳子蓋覆上封,以熟為度」。不但製作過程複雜講究,而且還用了專門的烤爐。烤全羊外表金黃油亮,外部肉焦黃髮脆,內部肉綿軟鮮嫩,羊肉味清香撲鼻,頗為適口,別具一格。最適合用來招待賓客。9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是最為市井小吃的一種,羊肉已經要選精瘦肉,或肥瘦相間者,剔凈筋膜,成品始軟嫩可口,帶筋者必咀嚼不動;深受廣大北京人的喜愛,有事沒事總是要聚一聚,一起擼個串,大背心,大褲衩,一雙他拉板,約上七鄰八舍,扇著蒲扇,侃著大山,喝著普京,那叫一個逍遙自在。
10醬羊蹄
北京人愛羊,那可是從頭愛到腳的真愛。醬羊蹄講究的可是羊蹄要軟爛,肥濃香醇,咸甜適中。 剛盛盤的羊蹄色澤通亮,油滴滴,醬香味十足,讓人看起來就很有食慾。吃起來,肉質勁而不散,香味撲鼻。
11羊尾巴油炒麻豆腐
羊尾(yi)巴(ba)炒麻豆腐(注意一定要念羊yiba),最能充分體現北京人的智慧,發酵的餿豆腐渣,說句糙話,餵豬都不吃的東西,卻成為老北京的傳統吃食,不但美味,而且營養豐富。羊尾巴油,腥膻至極,與麻豆腐相配,加上青豆,雪裡紅,韭菜沫,撒上辣椒,拿滾油一澆.....味道和口感回味無窮,老北京人非常偏愛這一口。
「您吃了么」
「沒吃啊「
」走「
」吃羊去」
推薦閱讀:
※怎麼才能糾正含胸駝背?
※貔貅要怎麼養才更靈
※劉伯溫是怎麼死的?假死還是被毒殺?
※(精)怎麼形容我已經等你很久這件事——我的基礎七
※算命為什麼一定要收錢?如果不收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