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華工謀生紀實 唐人街是靠他們形成的(組圖)

等待出發的華工

  華工們從踏上異域的一刻起即開始艱苦生涯。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包羅萬象,在東南亞,開採錫礦山、種植橡膠園等;在中美洲,種植甘蔗、挖鳥糞等;在北美洲,很多人從事金礦的開採和修築鐵路,也有從事農業、漁業、洗衣業等;在各國城鎮,有從事貿易業、雜貨和餐飲業、傭工等。各埠的唐人街便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形成的。然而,這些勤勞的華工們往往無法存足回家費,很多人客死他鄉,一生未歸。

越洋海輪中背井離鄉的華工

  清代華工出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在鴉片戰爭前,主要是自願結夥出洋謀生,大多分布在東南亞,人數較少;從鴉片戰爭到清末,幾乎全是被西方殖民主義者拐掠、販賣的契約華工,分布在世界各地。19世紀去東南亞的華工,累計至少在七百萬人以上,人數估計十倍於前一階段。華工絕大多數是閩南人,也有少數粵東人。

途中的零星華工

  華工出國的原因: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區,地狹人稠。破產的農村勞動力國內無處容身。而當時的南洋,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地下資源豐富。閩粵兩省同南洋僅一水之隔,得「貿易風」之便,又有海外同族,同鄉的招引,兩省「過剩」人口便相繼到南洋謀生。

法招華工在營地內領飯

  16﹑17世紀,西方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東南亞。他們為獨佔東南亞,不允許華人從事獨立的經商活動,迫使華人只能充當中介商和開發其殖民地的勞工。隨著殖民地的不斷開發,去南洋的華工日益增多。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英國為在馬來亞進行殖民擴張,曾以授地招墾﹑貸款補助等誘餌,鼓勵和羅致中國人前往開發。19世紀20年代,馬六甲附近和半島西部各土邦的錫礦已有幾萬名華工。檳城和新加坡的原始森林很快就被華工開闢無遺。隨後轉向半島內陸柔佛﹑雪蘭莪和霹靂等土邦。華工向當地蘇丹納租領地開發,稱為「港主制」。他們在當地自建村鎮,柔佛境內聚居達數千家,柔佛邦的二十九條河流的兩岸,幾乎全是華工開墾的種植園。海峽殖民地的三個港口(主要是新加坡)成為華工不斷向半島內陸推進的據點。加拿大華人網 http://www.sinonet.org/

推薦閱讀:

?二十歲出頭時,先謀生是給謀愛的保障
飽含奇謀妙計的職場啟示錄:謀生記
唱紅白喜事謀生的陝北小伙登《耳畔中國》,唱哭了評審雷佳,震撼了所有人
在每個大小城市,有這樣一些人在夾縫中謀求生存,不知道是否有你

TAG:謀生 | 唐人街 | 紀實 | 組圖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