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崖山海戰

經歷五代十國的多年紛爭後,960年趙匡胤建立大宋,控制中國大部分地區,而燕雲十六州(現今的北京,天津,河北一帶)在北方契丹族遼朝手中,河西走廊被党項族建立的西夏趁中原內亂時佔據。宋雖然曾出兵討伐遼和西夏,卻均以失敗告終。後遼國反攻,宋被迫簽署澶淵之盟向其進貢。大宋一直沒有放棄復仇的機會,1125年,大宋聯合遼國北面的金國南北夾擊,到達了滅遼的目的。僅僅2年後,金國撕毀與宋的聯盟,大舉南下,入侵大宋領地,宋政權退卻至襄陽建康一線,既「南宋」。南宋在岳飛等一批民族精英的帶領下一直企圖收復被金國佔領的土地。

此時的蒙古族逐漸走上歷史的舞台。馬背上的民族在學習中原先進生產力和管理經驗的同時仍保持著蠻勇好鬥的本性,二者結合,其崛起之勢不可擋。1234年,蒙古與宋聯合滅金。聯合滅敵後,蒙軍背信棄義向南入侵。宋軍在襄樊一帶固守,與蒙古人進行了近四十年的反覆拉鋸戰(1235年--1273年)。所謂拉鋸戰即被蒙古軍隊攻陷,又被宋軍奪回。期間兇狠野蠻的蒙古人象攻陷其他頑強抵抗的城市一樣對襄陽和樊城進行過數次屠城,被殺漢人平民不下50萬。最後,宋軍徹底戰敗。元軍完全控制襄樊一帶後,又迅速佔領長江中下游流域地區,宋的根基已經岌岌可危。

1275年蒙軍兵分三路向南推進:西路沿湘江流域南下,中路沿贛水流域推進,東路蒙軍則是由陸「海」軍聯合組成。蠻猛蒙軍不熟航海,但架不住漢人張弘范率領的水師助陣,自然就有了「海軍」。東路蒙軍海陸並進,沿中國大陸架東南沿海地區逐步推進。

1276年,攻克宋都臨安(杭州)。或許是感受到數千年來漢族從未被外族征服的歷史要在自己身上改寫,此時的南宋朝政,軍隊和百姓空前團結,在大舉退至溫州,福州地區後,繼續有組織地抵抗蒙軍。但長期以來漢族內部相互殘殺,欺壓與奴役造成的內部凝聚力底下,總體競爭力底下,並不能在臨近滅亡的痛楚中被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所憐憫。僅一年之後,在蒙軍的海陸夾擊下,福州淪陷。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一批將領護衛大宋流亡政府先後退卻至泉州,漳州,潮州等重鎮進行防禦。

其間,文天祥率部在贛州一帶阻擊中路蒙軍的進攻,一度重創冒進的敵軍,使宋軍士氣大振,好似又看到復興漢室的希望。但在中路蒙軍源源不斷的增援後,很快挫敗文天祥的抵抗,繼續向南挺進,最後由西夏後裔李恆率軍攻克廣州。文天祥所部退入廣東後,在潮陽,海豐一帶繼續與元軍作戰。1278年12月20日,文天祥在五坡嶺遭元軍突襲不幸被俘。

在這種形式下,宋軍和流亡政府在陸地已無紮根之處,只能逃至「崖山」,在當地成立據點,做最後一搏。千古絕唱,崖山海戰一觸即發!

崖山位於今天的廣東江門市新會區,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西江的入海口。古時是一個島嶼,經過西江水千年的沖刷和泥沙淤積,陸地向海延展一百多公里,早已淹沒了崖山和崖山海戰的痕迹。

當時的大宋精神領袖是年僅9歲的皇帝趙昺,丞相陸秀夫和大將張世傑,仍擁有二十萬的宋軍,各類船隻兩千餘艘。元軍張弘范和李恆有兵力三十萬,戰船數百艘。這時宋軍中有人建議:應該先佔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張世傑沒有採納,而是決心破釜沉舟:下令將兩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方式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

戰鬥進行初,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風縱火沖向宋船。宋軍沒有忘記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他們在船身外層塗了一層泥,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竿,以抵禦元軍的火攻之快船。

元軍水師多次火攻不成後,改變戰術,圍困宋軍:水師封鎖海灣,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軍被迫吃乾糧十餘日,捕魚充饑,淡水漸缺。

張世傑為擺脫被動的局面,決定首先消滅元軍水師,打開缺口:命解索兩百艘戰艦,配六萬兵士,由劉義和方興日統帥,向元軍海灣封鎖線發起進攻。雙方在珠江入海口的海灣外圍激戰數日,宋軍損失慘重,未打破元軍的封鎖。

此間,文天祥被元軍隨船由潮陽經伶仃洋押至崖山,李恆以死要挾文天祥修書勸降張世傑,文天祥則揮筆寫下那首流芳百世的《過伶仃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伶仃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另,張弘范還抓到張世傑外甥韓某,向張世傑三次招降,未成功。

1279年2月7日,海面上大霧飄渺。張弘范決定向幾乎彈盡糧決的宋軍發起總攻。張弘范將其軍分成四份,宋軍的東、南、北三面各持一份,張弘范自領一軍與宋軍西線相距幾里,各路軍相約以奏樂為總攻信號。首先元北軍乘漲潮做佯攻,被宋軍擊敗,首領李恆率隊順潮而退。正午時段,元軍奏樂,宋軍聽後以為元軍正在宴會,防備略微鬆懈,可這樂聲卻是敵人總攻的信號。元軍則從四個方向發起突襲。張弘范水師正面進攻,他們用帆布遮蔽並預先埋伏的伏兵船樓在霧雨天氣的掩護下駛近宋船,當兩邊船艦接近時,元軍撤下帆布,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元軍艦船,使宋軍陣腳大亂,一時間七十艘大船被破。四個方向的元軍都重創宋軍。很快,宋軍中央的旗艦已在敵弓箭射殺範圍之內。

這時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和蘇劉義帶領余部十餘只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背著九歲的趙昺投海自盡。十餘萬軍民非死既跳海壯烈殉國!

戰後,張世傑希望以趙昺之母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兒皇死訊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座船平章山附近海域(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遇大浪傾覆,張世傑不幸溺卒。

崖山海戰是大宋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十萬餘人殉難海疆,寧死不降、何其壯哉!此戰之後,漢族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中國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不少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崖山海戰之後一天,2月8日早晨,海上浮屍十萬。陸秀夫的屍體被百姓找到,秘密安葬起來;而小皇帝趙昺的屍體則為元軍尋得,只見一眉清目秀的小兒身穿龍袍,頭戴皇冠,身上還掛著一個玉璽。元兵將玉璽交給張弘范,張弘范確認這是宋皇趙昺,欲派人尋回屍體,然而趙昺的屍體已經下落不明。傳說被百姓埋葬在廣東深圳赤灣村裡,至今仍存。

文天祥在元軍船艦上目睹了崖山海戰,作詩《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悼念: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干戈何時畢,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我生之初尚無疚,我生之後遭陽九,厥角稽首並二州,正氣掃地山河羞。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間關歸國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當。出師三年勞且苦,咫尺長安不得睹。非無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為人擒。樓船千艘下天角,兩雄相遭爭奮搏。古來何代無戰爭,未有鋒蝟交滄溟。游兵日來複日往,相持一月為鷸蚌。南人志欲扶崑崙,北人氣欲黃河吞。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屍漂血洋水渾。昨朝南船滿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昨夜兩邊桴鼓鳴,今朝船船鼾睡聲。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六龍杳靄知何處,大海茫茫隔煙霧。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為何人。

戰後,文天祥被押解7千里至元朝大都(即今北京)的大牢。

1282年12月8日,元朝皇帝忽必烈最後一次許以宰相官位勸降,被文天祥斷然拒絕。次日,文被押赴柴市口行刑。刑前文天祥意揚自若,圍觀者人潮湧動。他從容地對屠夫說:「吾事已畢!」後,堅持要求面向象徵宋朝的南面叩首,英勇就義。

崖山海戰後,宋室覆亡。元將張弘范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然而張弘范並未得意多久,便在次年病死。1486年(明憲宗成化二十二年),御史徐瑁對奇石上十二字深惡痛絕,派人除去,欲改書「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字。而陳白沙認為宋亡時死者十數萬,不獨陸秀夫,宜書「宋丞相陸秀夫負帝沉此石下」。因爭辯不下,終未刻成。有傳說,陳白沙到崖山憑弔時,在碑首加上一個「宋」字,成為「宋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原鑿字奇石被航道部門炸毀。1964年秋,新會縣縣委請田漢書寫「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十三個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終於把這饒有紀念意義的碑石樹起。

崖山海戰之後,出於淡化漢族與少數民族裔之間矛盾的目的,歷代統治者對這段史實刻意地輕描淡寫或記載不詳,使其對國人來說,鮮為人知。

大臣陸秀夫在國家最終被蒙元滅亡的時刻,身背年僅9歲的少帝投海而死。一段對話可以表達我們對凄然收場的純漢族王朝之懷念:

「陛下,為了復興宋室,我一直不停奮戰,但事到如今,已無力挽回了。陛下是大宋皇室正統後裔,應該斷然作出不辱沒您血統的決定。」

「我明白了,陸丞相,你沒有背棄我,而是自始至終陪伴我,護衛我,來世再謝!」少帝靜靜地微笑著說到。

陸秀夫看著鮮血染紅的海面,又看看年幼的少帝,強忍住眼淚:「陛下......」

陸秀夫背起少帝,用帶子緊緊地把兩人捆綁在一起,仰天長嘯:「蒙噠子,將來有一天,我們後代,一定會回來征討你們!」隨後一躍入海。


推薦閱讀:

1937年鮮為人知的中日虎門海戰
涅普頓的黃昏:日德蘭海戰百年
對馬大海戰
對馬海戰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弊端和台海戰略新思維

TAG: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