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家來告訴你,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 品讀力

第一閱讀品讀力閱讀,是一種力量文 | 洪 蘭圖 | 互聯網第一閱讀 |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我有一個被派到山地小學去做替代役的學生告訴我,每天早上天未亮,小學生就翻山越嶺來到學校,直接去敲他寢室的玻璃窗,叫他起來開圖書館的門,因為他們想進去看書。從我們的經驗中也知道,人天性是喜歡閱讀的,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是很多孩子不喜歡閱讀。這就要反思,我們教育出了什麼問題?閱讀應該是「悅」讀,孩子心中想要讀才讀得進去。因此,補救閱讀必須先從孩子的興趣開始,循循善誘,先引進門再談別的。

其實誘導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並沒有那麼難,也不一定要念公主王子那類大人沒興趣的書。我們一直說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有時念點有挑戰性的書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與想像力。有一次一個學生「氣急敗壞」地來找我,說他開午托班的大嫂前幾天去醫院生產了,原來請好代班的老師在路上出了車禍,家裡打電話來要他先去頂一下,直到他們找到人手。他很緊張,來問我如何做「猢猻王」。我那時手邊正好有一本野人出版社的《昆蟲偵探》,就跟他說:「你是動物系畢業的,講你的本行知識才能深入淺出,教學一定要生動才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這裡有幾個偵探故事,主角都是昆蟲,帶標本去,一邊講故事,一邊教孩子昆蟲生態。」第二天他興奮地來找我,說:「昨天完全成功,小朋友聽到連父母來接都不肯走。」故事曲折有趣,又介紹了很多昆蟲的生態,所以孩子聽了不肯回家。只要會講,內容深一點沒關係,孩子反而學得多。首先,閱讀要儘早。一位家長在我演講完後到講台前來問我:「新加坡為什麼要求父母在孩子18個月大時,就要讀書給孩子聽?他又聽不懂,讀了不是白念嗎?」很多父母臉上也有同樣疑惑的表情。其實,只要是正確地教孩子,就不會白費力氣。把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里,沒有人專門教他說話,他會說話;把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里,沒有人教他閱讀,他就不會閱讀。研究說話: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中並沒有閱讀中心,它是很多區域在有任務時,抽離原來的工作,合力來完成閱讀任務,所以要練習久了才會熟練,才能一聲令下,各個「單位」都來各就各位幫忙。所以會閱讀真是件不容易的事,這件事一定要儘早做,越早越好。錯過了機會,這種各個部位合力工作的狀態就不容易形成,孩子就會出現閱讀困難。

其次,不怕反覆讀。為什麼小孩子喜歡一直聽同樣的故事,看同一本書呢?研究者認為,這是他們還沒有掌握這個新的信息,還不了解它,所以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讀,從每一次的閱讀中去建構更多的神經連結,引發更多的背景知識,從而達到理解。一旦孩子理解了故事,就像最後一塊拼圖放上去,完成這幅畫了,他們就可以把這本書放下,去挑別的書來讀了。因此,這種重複讀一本書的現象多半發生在低齡幼兒身上,很少在大孩子身上看到。父母不許不耐煩。每一次的閱讀都會增加孩子大腦中神經迴路的連接,就像一個圓,頭尾相連了就圓滿成功,不需要再著力了。所以一個電動遊戲破關之後,孩子就會對它失去興趣,但是在未破前,他會廢寢忘食地拚命去試,這些都跟大腦中的阿片感受體有關。

最後,選書投其所好。研究發現,男生與女生在選書的偏好上有所不同。女生喜歡故事類小說,男生喜歡非故事類的真實世界可用到的知識,如歷史人物傳記、如何製造汽車等,因此在引導入門時,男生女生讀的書可以不一樣。老師不妨從大人小孩都會喜歡的《包公傳》《七俠五義》等又真實又懸疑的歷史小說著手,先讀一段給學生聽,讀到最精彩處時,放下書,請學生自己去看。作者的話古人說「循循善誘」是有道理的,閱讀是習慣,需要誘導,若能與孩子一起讀,啟發他、教導他思考方式,那收穫豈不更大?只要有心,誘發孩子閱讀絕對不是難事。作者簡介洪蘭
推薦閱讀:

常跟孩子說這20句話,孩子將來必有出息,情商、智商高於同齡人!
如何與孩子溝通案例實錄
「你家孩子體重達標了嗎?」兒童體重標準表,快來看一看!
孩子頻繁眨眼小心抽動症

TAG:科學家 | 閱讀 | 孩子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