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過敏惹的禍 中醫有奇方

  又到了春天柳絮飛舞、百花爭艷的時候,此時正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對於過敏性疾病,中醫有什麼好辦法?

治過敏性鼻炎 溫陽調臟為先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副主任委員 張紓難

  

  過敏性鼻炎屬中醫鼻鼽範疇。「鼽」字既有不通之意,又有流涕之意,鼻鼽基本涵蓋了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癥狀特徵。中醫認為鼻鼽系稟賦特異,臟腑虛損,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灰塵及不潔之氣所致。根據筆者的臨床觀察,過敏性鼻炎主要是陽氣不足、臟腑失和,加之外邪襲擾所致,因此以溫陽調臟驅邪法可取得滿意的效果。

  其標在鼻,治本在臟

  鼻鼽發病其標在鼻,其本在肺、脾、腎三臟。

  調補肺氣:肺的生理功能是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肺在體合皮毛,開竅於鼻。若肺氣虛弱,則宣發肅降功能失常,水液代謝失調,痰飲壅盛則發為鼻鼽。臨床表現為鼻塞、流鼻涕、咳嗽、咯痰、氣短而喘、頭暈、咯痰清稀、自汗、畏風、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緩弱。對於肺氣不足的患者,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以補益肺氣、調節體質為主。

  益氣健脾:脾位於中央,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為後天之本,運化水谷滋養肺臟,協助肺臟輸布灌溉上焦津液。脾氣虛弱,則肺氣失於充養,脾陽不足則水谷不化。臨床表現為鼻流清涕、鼻塞、打噴嚏、脘腹脹滿、食後益甚、大便溏稀、完谷不化,舌淡胖、苔白膩,脈沉緩。對於脾胃虛弱、脾陽不足者,常以基礎方加四君子湯和理中湯或參苓白朮散以益氣健脾、滲濕止瀉、溫中散寒、調理體質為主;若患者舌苔白膩,可加藿香、佩蘭醒脾化濕。

  補腎壯陽:腎為氣之根,主納氣,腎陽為諸陽之本,張景岳言:「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臨床以鼻流清涕、打噴嚏,以早晨為重,鼻塞不通、面色蒼白或黧黑、腰膝酸冷疼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性慾減退,或久瀉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等,舌淡苔白,脈沉細。若腎陽虛,則肺無以溫養,風寒之邪乘虛內侵而致病,方以金匱腎氣丸或右歸丸為主,加鹿角膠、乾薑炭、細辛、淫羊藿、補骨脂、菟絲子增強溫補脾腎之功。

  溫通並用,引經報使

  溫通並用:長期臨床觀察發現,陽氣不足是鼻鼽發病的關鍵病機。衛陽的生理功能為防禦外邪、溫陽全身、調控腠理;若衛陽不足、肺氣虛弱,則風寒乘虛,津液停聚,壅阻鼻竅。臨床表現為易於感冒、自汗、畏寒、四肢不溫、鼻流清涕、鼻塞、打噴嚏等,常治以益氣溫陽通竅葯,如黃芪、白朮、防風三味葯以益氣固表、調節衛陽;蒼耳子、辛夷、細辛、白芷、鵝不食草、路路通以溫通經絡、散寒通竅。

  引經報使:簡稱「引經」,它是在歸經的基礎上,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總結出的一種用藥經驗。臨床中只用溫通散寒葯可能達不到滿意的療效,故處方中常配引經葯,提高用藥的準確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藥量,從而改善療效。如鵝不食草、蒼耳子入肺經,能引葯上行於鼻,同時又能發散風寒、通鼻竅;頭痛在前額者,加白芷;後頭痛者,加羌活;兩側頭痛,加柴胡;頭頂疼痛者,加藁本;鹿角膠入肝腎二經,有溫補肝腎、益精養血的作用,能治療後背發涼;桂枝辛溫,歸肺、心、膀胱經,能治療四肢不溫;乾薑辛熱,歸脾、胃、心、肺經,能治下腹部發涼;枳實、枳殼入脾胃,能寬胸理氣。

哮喘外治法防複發廣東省中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廖若莎

  過敏性哮喘多在年幼時發病,若治療得當,兒童哮喘預後較成人好,據統計,70%~80%患兒年長後癥狀可不再反覆。

  除了規範服藥、避免接觸過敏原,中醫常配合三伏天貼葯、針灸、推拿及穴位注射等,可預防哮喘複發乃至根治。三伏天貼葯、針灸及推拿可選雙側的肺俞、定喘、脾俞及腎俞等穴位,而穴位注射多選用雙側足三里。具體如下:

  三伏天貼葯:麻黃、細辛、白芥子等研細末,用生薑汁調成糊狀,做成直徑為1cm的葯餅,用膠布固定在所選穴位上(雙側肺俞、雙側定喘、雙側脾俞),避開發紅、破潰、起皰部位。夏季三伏的前10天為第一次敷貼時間,初伏、中伏、末伏、及末伏後10天分別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敷貼時間,每次0.5~1小時,貼後有灼熱感,以患兒可忍受為度;若敷貼後局部皮膚感覺疼痛,可提前取下。敷貼五次為一個療程,連用三年。

  針灸療法:發作期,取定喘、天突、內關;緩解期,取大椎、肺俞、脾俞、腎俞、關元、足三里等;咳嗽痰多者,加豐隆。每次3~4個穴,輕刺加灸,隔日1次,在好發季節前做預防性治療為佳。

  拔火罐:可在肺俞穴處做拔火罐治療,功能為祛風通絡定喘,用於發作期。

  穴位注射:取雙側足三里穴注射維丁膠性鈣和維生素B12或補骨脂注射液0.5~1ml,用於緩解期。

濕疹 不能只關注「濕」中日醫院皮膚病與性病科主任醫師 白彥萍

  春季是濕疹等皮膚病的高發季節。在很多人看來,濕疹是因為「濕」而起的,「濕」包括外部環境的潮濕及體內的「濕」。事實上,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易複發的、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伴有明顯瘙癢,其致病原因多樣,病因不只是「濕」,某些物質、化學品等都會誘發或加重濕疹。

  常規治療分三型

  濕疹,中醫稱濕瘡。根據皮損形態不同,名稱各異,如浸淫全身,滋水較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者,稱血風瘡或粟瘡。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名稱也不同,如發於耳部者,稱旋耳瘡;發於手足部者,稱瘑瘡;發於陰囊者,稱腎囊風;發於臍者,稱臍瘡;發於肘、膝彎曲部者,稱四彎風;發於乳頭者,稱乳頭風。

  《醫宗金鑒·血風瘡》曰:「此證由肝、脾二經濕熱,外受風邪,襲於皮膚,郁於肺經,致遍身生瘡。形如粟米,瘙癢無度,抓破時,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煩躁、口渴、瘙癢,日輕夜甚。」中醫臨床常將濕疹分為濕熱蘊膚證、脾虛濕蘊證、血虛風燥證三種證型。

  濕熱蘊膚證:發病快,病程短,皮損潮紅有丘皰疹,灼熱瘙癢無休,抓破滲液流脂水,伴心煩口渴,身熱不揚,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予龍膽瀉肝湯加減以清熱利濕止癢。龍膽草瀉肝膽實火;梔子、黃芩利尿除濕;車前子、柴胡、澤瀉、生地、當歸清熱利濕,滋陰養血疏肝。

  脾虛濕蘊證:發病較緩,皮損潮紅,有丘疹,瘙癢,抓後糜爛滲出,可見鱗屑,伴納少,腹脹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予參苓白朮丸加減以健脾利濕止癢。人蔘益氣健脾;白朮、茯苓、山藥健脾除濕;陳皮、桔梗、砂仁、甘草健脾止瀉,醒脾和胃,通調水道。

  血虛風燥證:病程久,反覆發作,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或皮損粗糙肥厚,劇癢難忍,遇熱或肥皂水洗後瘙癢加重,伴口乾不欲飲,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弦細。予生地、當歸、丹參、蟬蛻、苦參、白鮮皮、黃芩、土茯苓等養血潤膚,祛風止癢。此證應注意血分葯的應用。

  有些部位用藥特殊

  此外,特殊部位的濕疹須應用特殊藥物。風為陽邪,易襲陽位,頭面部濕疹多為風邪所致,注意應用防風、蟬蛻等葯祛風止癢;耳部、乳頭、外陰歸肝經,多因肝經濕熱所致,可予龍膽瀉肝湯加減;腹部濕疹多為表裡俱實,治以防風通聖丸加減,解表通里,清熱解毒;小腿濕疹多為濕熱邪氣閉阻肢體,治以二妙丸清熱燥濕。

  濕疹皮損多樣,證型複雜,臨床注意結合皮損和舌脈進行辨證論治,方顯功效。


推薦閱讀:

女性貧血危害竟這麼大,嚴重可致流產!名中醫刁軍成的這些良方,可救命
中醫的【24小時黃金養生】規則
很醜很委屈的神煞—元辰
頸椎病中醫診療技術
[中醫]揭秘古美人氣血雙修的聖品

TAG:中醫 | 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