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兩陵墓,千年來盜墓賊用盡辦法打不開,一旦打開就變成刺蝟
作者:月小妝
古代的皇帝生前極盡奢華,死後也貪慾無限,希望將生前皇宮的一切都帶到「地下」去享受。除了幾個朝代提倡「薄葬」,其他的朝代都是「厚葬」。一方面是皇帝生前的意思,另一方面他們的兒子也要在人前「表演」一番他們的孝心。
皇帝的陵墓成了盜墓賊的樂土,發財的夢想之地。漢武帝的茂陵曾經寶藏滿滿,十分奢華,但被盜墓賊搬運得差不多了。康熙帝就更慘了,不但他的寶物都被人「請出」皇陵,連他的屍骸都拼湊不全了。唐太宗的陵墓也被盜空了。這些帝王生前那麼厲害,死後卻免不了尊嚴掃地。不過,有兩個陪葬十分奢華的陵墓沒有被毀壞——秦始皇陵、昭陵。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寶物?司馬遷最清楚,他記載著「」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秦始皇陵的佔地面積十分大,從面積來看,它的奇珍異寶就少不了,何況還有史書確鑿記載。
除了《史記》,歷代史書都對秦始皇陵有所記載,可以看出秦始皇死後沒虧待自己……連棺槨都是用精銅打造的,棺槨上翡翠珠玉是少不了的。更別說其他邊邊角角,恐怕掃出的碎屑,都能讓普通人變成有錢人。
秦始皇是個很厲害的人,也非常精明,對自己的死那真是花了一番氣力,請了最好的工匠設計地宮,並且有著最好的「反盜墓」技術。
地宮跟他的皇宮一樣,都是「回」字形。
陵園周圍的防護牆用了當時最好的材質,非常厚重,秦始皇陵分陵園區和葬區兩部分,地底下三級階梯,佔地八萬平方,像一個倒過來的漏斗一樣的形狀。不過這是從上往下看,如果看最底層,那就是一個很正規的正方形。
秦始皇在他生前很有先見之明的將河流的流向改了,這樣陵墓就可以不受河水侵蝕,安然度過千年的歲月。
秦始皇陵技藝的精湛和構造的巧妙並不亞於金字塔,不過,這個神秘的地宮在史學家筆下,卻是一個影影綽綽神秘的影子,沒有濃墨重彩加以描述。也許是因為史學家「藏私」,也許是沒有什麼語言可以形容吧!
這個宏大而精緻的陵墓,成為盜墓賊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所在,他們一直在努力打開陵墓,但是一直沒有打開。據歷史專家估計,地宮至少灌入了一百噸水銀……
「水銀地宮」聽起來很恐懼,因為水銀有劇毒。水銀有劇毒,而且容易揮發,盜墓賊如果有幸進去,當成就會神經紊亂,嚴重的當場死亡。
這些水銀在地宮中由於蒸發會引起波動,最後就會形成江河湖海一樣的奔騰之勢。
秦始皇地宮有很多劇毒物質,足以讓盜墓賊有來無回,但同時也能讓他陪葬的物品可以經久不腐,經得住歲月的「考驗」。
秦始皇希望他的肉身不腐,他的目的達到了。他也成功的令一些盜墓賊望而卻步,給予了他生機勃勃永不褪色的墓葬品和千年的清靜。
另一個讓盜墓賊不容易得手的是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
乾陵在山上,有1000多米的海拔,陵墓呈圓錐形。
這個陵墓雖然不如秦始皇陵宏大,但它的規模也很大,在18座唐朝皇陵中是最大、最氣派的。
唐高宗酷愛字畫,他生前說,死後要帶走字畫,所以在他的陵墓里名貴的字畫、金銀玉器一樣也少不了。
他的陵墓依山而建,山是陵墓的天然屏障,所以墓道很難被發現。要是想找到地宮的墓道,除非把這座山打開。在古代,根本沒有「開山」的技術。
到了近代,火藥屢屢在「考古」中使用,才有一些陵墓被炸開……
1958年冬,有幾個農民工開山取路,一炮炸開,發現了乾隆的墓道。
七十年代,考古專家對乾隆進行「考察」,乾陵的墓道口到墓門,有630餘米,而且都用條石死死封住,用很多現代化工具,也不能徹底打開。
他們不敢強行進入,害怕門背後有很多機關。所以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裡面肯定有很多珍寶,但沒有什麼人敢進入。
乾隆吸引無數人來探索,大家都知道裡面有無數財寶,有的人很好奇,純粹來遊玩滿足一下好奇心。不過乾陵也不是沒有被挖掘過。比如四十米深的「黃巢溝」,就是乾陵歷史上被挖掘過的痕迹。
當時是唐朝末年,政局很混亂,很多起義隊伍都想得到錢,得到裝備,好奪取天下。最成氣候的是黃巢起義軍,為了錢,他帶領大軍在乾陵挖了幾個月,到底沒找到入口。黃巢一不是風水師,二也不會「望」墓,三也沒有靈敏的嗅覺能「聞」出墓門所在,「聞」出寶物的位置,所以只留下四十多米深的「黃巢溝」。
民國時期,將領孫連仲連大炮和機關槍都用上了,一個整編師團都沒把乾陵的寶物挖出來,可見當時設計陵墓的工匠的智慧。
秦始皇陵和乾陵,這兩座設計極其巧妙的陵墓、「反盜墓」技藝精湛的陵墓,至今保存完好,讓人不得不讚歎古代人的智慧。
推薦閱讀:
※我國約10萬盜墓者遊走各地 所盜文物3天即出境
※特大盜墓案追回198件國寶 僅三級文物就價值過億
※中元節獻禮:盜墓 VS 考古
※山西盜墓團伙挖出2200年前「新鮮雞湯」
※亂世下的軍閥盜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