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患者大量蛋白丟失,為何還要低蛋白飲食?
來源:李青大夫
作者: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腎臟如同人體的「篩子」,每天的代謝廢物、水、鈉離子、鉀離子等小分子物質可以被順暢的濾過,而細胞和蛋白質、糖、脂肪等大分子物質不能被腎小球濾出。即使極少量的白蛋白和糖分濾出了,也被腎小管回吸收。所以,正常人尿液不會出現紅細胞、蛋白質和糖,尿常規檢查尿蛋白和尿糖都是陰性。
當發生各種腎臟病後,腎小球濾過膜受損,血液中的蛋白質、糖、紅細胞等就漏了出來,尿常規檢查就會發現血尿,蛋白尿和糖尿,尿蛋白定量超過正常0.15g/d。
隨著病情的加重,腎小球濾過孔越來越大,更多的蛋白質被漏出,尿蛋白越來越多,尿蛋白定量也越來越高。當尿蛋白定量≥3.5g/d時,就稱為大量蛋白尿,此時我們稱腎病綜合征。
腎病早期,肝臟加緊「製造」蛋白質以補充丟失,但當出現大量蛋白尿時,製造的量不足以補充丟失的量,就會出現低蛋白血症和水腫。
出現了低蛋白,是不是就要高蛋白飲食和補充蛋白治療呢?答案是否定的。
1、單純補充蛋白質對低蛋白於事無補:
低蛋白的根本原因是蛋白從腎臟大量漏出,不去補漏,新補充的蛋白質也會被漏掉,所以僅靠補充蛋白質對低蛋白血症無濟於事。
大部分腎小球濾過膜損傷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損傷,所以許多慢性腎臟病人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製劑來抑制免疫,修復損傷。蛋白漏出少了或終止漏出了,血漿蛋白量自然就會恢復。
此外,沙坦類和普利類降壓藥也有修復損傷、降低蛋白尿的作用。
2、大量的蛋白尿還會進一步損害腎臟:
剛才已經提到,從腎小球濾過的蛋白質會被腎小管回吸收,但是,當蛋白濾過的太多超出了腎小管的回吸收能力時,蛋白質就會損傷腎小管,腎小管受損後會分泌細胞因子反過來進一步損傷腎小球。所以,應限制蛋白的攝入,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限制在0.8g//Kg體重。
3、極嚴重的情況下,才補充蛋白質:
但是,當病情特別嚴重,血漿白蛋白<20g/L、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水腫難以糾正時,可適量輸注白蛋白。
總之,腎臟病出現低蛋白時,正確的處理方式是用激素、免疫抑製劑,或者沙坦類、普利類降壓藥積極的「堵漏」,高蛋白飲食對低蛋白血症於事無補,還會加重腎損傷,盲目的輸注蛋白還可能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
推薦閱讀:
※高血壓患者不能這麼吃 當心血壓飆升無法控
※春節正濃時節,肝癌患者吃什麼好
※為何要給腫瘤患者使用「嗎啡」
※ESPEN指南:IBD患者的臨床營養(五)
※為防尷尬 醫生患者戴面具進行婦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