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獎金——標準如何確定
如何發獎金——標準如何確定
劉邦「獵人與獵狗」的標準 西漢5年,劉邦殺死了項羽,平定天下,按功勞進行封賞。很多大臣都在爭奪功勞,以至於過了一年多了封賞都沒有確定下來。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大,所以給他封了酇侯。很多官員都不滿意,有的官員說:「我們大大小小經過了幾百幾十次戰鬥,攻城掠地,功勞大小各有區別。而蕭何只是舞文弄墨,口頭議論,沒有參加過戰鬥,功勞卻反而在我們之上,這是為什麼?」劉邦回答說:「大家知道打獵嗎?知道獵狗嗎?打獵的時候,追殺兔子的是獵狗,而發現野獸蹤跡,指出野獸所在地方的卻是人。如今,諸位只能捕獲兔子而已,功勞如同獵狗。至於蕭何,發現野獸蹤跡,指示所在,功勞如同獵人。」群臣一聽劉邦這樣說,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封完了土地,群臣開始排座位的次序了,於是有人建議:「平陽侯曹參身負70多處傷,攻城奪地,功勞最大,應該排在第一。」高祖已經力排眾議,多封了蕭何土地,沒有別的理由反對群臣,但他還是想把蕭何排在第一。這時,關內侯瞭解劉邦的心思,於是說:「大家的建議都不對,曹參雖然有攻城掠地的功勞,但那只是一時的事情。皇上和項羽打了5年的仗,經常損兵折將。每當這個時候,蕭何總能從後方給皇上補充兵員,**沒有了糧食的時候,他經常把糧食運到軍中。這是千秋萬代的功勞,不能把一時的功勞淩駕於千秋萬代的功勞之上。所以,蕭何第一,曹參應該排在第二。」
標準是事前制定還是事後制定
從劉邦君臣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劉邦不是簡單地按照攻城掠地的多少來評價蕭何功勞的大小,當群臣都用「攻城掠地的多少」來進行評價時,劉邦使用「功人」還是「功狗」的標準來進行評價。在群臣排座次的時候,關內侯也不是簡單地按照攻城掠地的標準來評價,而是用「千秋萬代的功勞和一時的功勞」來進行評價的。由於標準的不統一,導致評估出來的結果截然不同,這就會產生不公平的感覺。群臣懾於劉邦的地位不敢有二話,但是,在企業分配獎金的過程中,這個問題是不可迴避的——按什麼樣的標準進行評價,從而給員工發獎金。
1.標準應該是統一的,是上下一致認可的
如果沒有對這個標準的共同認可,那麼,操作起來也就達不到預先設想的目的。《史記》沒有記載下級對這個標準的看法,從劉邦給蕭何封地和排座次的故事來看,群臣是不太認可劉邦的「功人和功狗」的標準的,因為群臣曾經兩次想把曹參放在第一位,第一次是封地的時候,第二次是排座次的時候。劉邦只是憑藉自己皇帝的權威和愛揣摩上級心理的臣子的迎合,才把蕭何排在了第一位。群臣雖然勉強接受,但心裡依然覺得不公平。企業發獎金也是同樣的,評價標準一定要取得企業上下共同的認可,按照這個標準評價出來的員工才是大家認可的,按照這個結果發獎金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否則,只會產生不公平的心理。
2.標準應該事先制定,而不能到最後再來確定
《史記》中沒有說劉邦有沒有事先設定好標準,從最後君臣的對話來看,這個標準應該是事前沒有設定的,也就是劉邦起兵的時候是沒有設定這個標準的。評價標準如果是事後再制定,那麼,其存在就基本沒有意義。就像兩個人進行打靶比賽一樣,肯定是先有一個標靶,然後射擊,看是否射中了目標,最後給出成績。如果改變次序,先射擊,然後再設定標靶,那麼,就會變成裁判想要誰獲勝他就可以獲勝了。所以,標準一定要事先設定好,事後設定一點意義都沒有。而「功人還是功狗」、「一時之功還是萬世之功」事先肯定沒有確定,事後卻按照這個標準來評估,然後封地排座次,群臣不服氣也就情有可原了。
很多企業做發獎金前評估的時候,事先是沒有明確的標準的。只是用一張簡單的表格,給員工打一個分數,然後按照這個分數直接給員工發獎金。
員工自評領導評價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總成績 以上就是常見的一張評價員工的表格,這個表格就是每到年底或者月底,員工自我打分,然後領導打分,最後評價出成績。以我從業這幾年的經驗來看,按照這種方法評估出來的成績發獎金必然會導致不公平,從而影響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員工有意見是正常的,沒有意見才不正常。這樣的評價表格肯定是事先就制定好的,但什麼叫工作態度好,什麼叫差,什麼叫做業績好,什麼叫做業績差,統統沒有標準。這樣的評估,有標準等同於沒有標準,事先模糊的標準就等於是事後再找一個標準來評價。就好像劉邦自己願意給蕭何排第一,「功人還是功狗」、「一時之功還是萬世之功」只不過是找出來的一個藉口罷了。企業如此發獎金,員工一定會問為什麼是這個結果。一般情況下,領導是很難回答這個問題的,即使給員工解釋清楚為什麼這樣評價之後,員工還會緊跟著問,為什麼事先不說清楚,評估的時候才說。
所以,要發好獎金,需要事先制定好標準。這就引發了另外一個問題,這個標準要不要清晰呢?
標準應該是明確的還是模糊的
標準應該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呢?對這個問題,多數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要清晰了,否則怎麼給員工解釋得清楚呢?」其實,清晰還是模糊各有各的好處和壞處,是一個兩難問題,我們在以後的章節還會詳細講解這個問題。當我們遇到兩難問題的時候都會採取綜合的辦法,既清晰又模糊。那如何既清晰又模糊呢?就是把標準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的標準是非常清晰的,這一類標準是針對被評估者的主要工作做得如何而設立的;一類標準是比較模糊的,這一類標準是針對被評估者的基礎工作而設定的,其中的道理下文再解釋。
從劉邦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功人還是功狗」、「一時之功還是萬世之功」這兩個標準是評價群臣主要工作的,那麼,這兩個標準本身應該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劉邦沒有明確這兩個概念。在說到「功人還是功狗」的時候,劉邦舉例說了蕭何運籌帷幄,指引了方向,而群臣都受到了這個方向的指引。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張良和蕭何有得一拼,而且,到底指引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是好呢?劉邦沒有說明白。所以,這個含糊的標準是很難說服別人的,群臣不服氣也在情理之中了。
這樣看來,企業在發獎金的過程中不但要事先制定標準,而且有些標準應該是非常清晰的,否則就沒有可操作性,這也是很多企業感到困惑的一點。
在企業建立「標準」的時候,對於各個部門、員工的主要工作的評價標準要非常清晰。在我見到的企業裡面,很多業務部門的標準相對比較清晰,但是對於職能部門來說,標準就非常模糊了。
KPI內容指標名稱權重
(100%)KPI指標說明(子專案)自我
評分上級
評分考核小組評分權重
(100%)季度工作評價40工作目標完成情況15日常工作及來賓接待15工作改進建議及工作計畫,重點10
(續表)
KPI內容指標名稱權重
(100%)KPI指標說明(子專案)自我
評分上級
評分考核小
組評分權重
(100%)文件處理 20內外文件處理的品質、時效20公司後勤管理20後勤服務的效率、品質20內外溝通協調20內外部溝通協調的效率、效果20 這張考核表表面上看起來是有標準的,但是仔細思考,會發現標準是非常模糊的,什麼叫後勤服務品質、實效?操作起來的結果還是憑印象打分。這和劉邦的「功人還是功狗」、「一時之功還是萬世之功」基本沒有區別。所以,在確定標準的時候,對於有些標準要非常明確,這樣評估起來才有可能體現公平。
標準要有好的操作性
上面說到有些標準需要非常明確,這樣就引發了另外一個問題——明確到什麼程度?也許有人會說標準肯定是要越明確越好,能明確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這樣說雖然在理,但是無限地明確下去就帶來了一個成本的問題。如果為了評估而導致過高的成本就會得不償失。封疆掠土當然是大事情,需要仔細評估,但是對於企業來說,需要找到一個既明確又有可操作性的標準來評估,然後再按照這個標準激勵才更有效果。
朋友們經常會進行頭腦風暴探討一些有意思的問題。曾經在一次聚會上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晚上請客戶吃飯,用什麼標準可以比較準確地評價出客戶吃飽了沒有?」問題一提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有人提出:「你直接問他,是否吃飽了不就可以了嗎?」直接問當然可以,而且很簡單,容易操作。但是如果客戶是中國人,問這個問題等於白問,因為客戶99%可能會回答:「吃飽了。」因為中國人客氣。這個標準顯然不好。於是又有人提出:「看看他吃了多少飯菜,再看看他的體形就知道了。」於是又有人在此君的基礎上提出:「對,看看他攝入了多少卡路里的能量,再測量他的血糖。」大家哈哈大笑,這樣評價當然科學,但是根本沒有可操作性,難道為了吃飯還要去驗血嗎?最後一個做辦公室主任的老兄提出:「看他十分鐘內伸筷子的頻率如何?」這個標準的可操作性就比較恰當,而且比較容易通過簡單的觀測得到。
玩笑歸玩笑,道理卻是普遍適用的,選擇標準時需要明確,同時也要考慮操作性的問題,否則標準操作不了,一切都是白搭。
小結
「標準」是設計獎金制度的一個核心問題,「標準」必須事先制定,而不是事後制定,事後制定的標準如同沒有標準一樣。同時,「標準」有些是應該明確的,不明確的標準操作起來有很大的異議。在明確標準的同時,還要注意標準的操作性,操作成本太高的標準等於沒有標準。
推薦閱讀:
※28:玫琳凱獎金制度
※莫言:我的獎金不來自納稅人 沒義務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獎金約為750萬元(圖)
※奧運冠軍回國後能拿到多少獎金?
※員工獎金自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