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成 行之久遠
07-13
人文化成 行之久遠 文而不化,行之不遠。在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里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個多民族共存互融的大家庭,歸根結底還是得益於中華文化這一無形的統合力量。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史表明,中華文化當屬是一個偉大而早熟的文化,其歷史近可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遠了雖然難從考證,但無論是從傳說中的「三墳」、「五典」上古之書,還是於存世典籍中不難發現,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和文化史遠遠超越五千年。 《易經》言:「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形成與流布,不僅僅是一個時間久遠的問題,而且還涉及一個傳承與創新的問題。在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史中,就文化傳承而言,我們既可看到在上層社會中 「授之以書,與之以言,示之以范」 的規範化師承教學,還可以感受到下層社會中「百姓日用而不知」、「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所以,不論是中國的教育史,還是中國的文字學,皆早早地認識到了教育的屬性,「教也者,上有所施,下有所效也。」「育,養子使之作善也。」可見,教育的本質是解決一個人的發展問題,並由此實現一個人存身於社會的價值和意義。 文化影響人和塑造人,但需要依靠從事教與學的人來實施。「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這個命題不但左右著古代每一個學子的從業抉擇,至今也依然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出仕做官,當利及家國。可深究起來,能夠出「仕」為官,首先還是要成為一個「士」。何謂「士」?《說文解字》曰:「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白虎通·爵》言:「通古今,辯然否,謂之士。」《漢書·食貨志》言:「學以居位曰士。」《後漢書·仲長統傳》言:「以才智用者謂之士。」可見,「士」作為「四民」之首,當是有能力的人。在古代中國,儒者皆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為己任。故而,《論語》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若以中國當下的知識分子對應古代中國的士,那麼知識分子承繼文化的歷史使命和自我擔當精神是責無旁貸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於今可以說,當代的中國正處在中華民族最為鼎盛的歷史時期,在創造著極大豐富物質的進程中,對精神財富的渴求和創造也被覺知著和強烈地呼喚著。慶幸的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並沒有在民間中斷,一批有著國家民族責任感的傳統文化研習者和實踐家正充當著中華文化復興的急先鋒,他們在現代教育佔據著主流的情勢下,還是在民間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掀起了一次次漣漪,於今終於迎來了中華文化的滾流熱潮,推動了官方教育部門和現行體制內學校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開設。更令人振奮的是,以習近平主席當政為標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教育正式納入到了國家戰略議事日程。文化是軟實力,文化創意是巧實力,業已成為國家戰略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教育是一個沉重和大有作為的事業,絕不可以把其作為一項講究科學的工作來做。誠然,我們講「科學」,但絕不可以墮入對科學的盲目膜拜與迷信。因為「科學」二字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論斷,就工業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言是不容質疑的,但從另一角度看,科學技術又是第一破壞力。為什麼?縱觀人類的戰爭史,不難發現,人類幾次大規模的屠殺,科學技術卻充當著最為危險的幫凶,因為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往往多是首先應用于軍事。所以,只有科學技術與人文結合起來應用,方可如鳥展兩翼飛得高遠,因為科學技術只有在人文的指導下才能真正造福於人類和社會。 我們提倡教育的科學化,但絕不是為了完全地西化。就此而言,教育科學與科學教育是兩碼事,教育科學若要離不開深度的人文指導和厚重的人文基礎就會變得不科學,而科學教育則是科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中華文化悠久的人文體系是我們汲取教育思想和創新實踐的寶藏,拋棄了它便無從參合中西教育而形成真正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教育思想體系和實踐價值。近百年來,我們開辦新學不可謂不多,雖然為國家培養出的學子有億萬之眾,可又有幾個大師級的人物出現呢?這個現象很值得我們國人反思和省悟。「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當時刻警醒著我們,尤其是主管教育和從事教育的人們。 科學教育有餘,人文教育不足,是中國教育問題和國家創新能力不強的最大癥結。不善於思考,不能進行創新思考,就很難有獨步世界的「高大上」成果湧現,表象上看是一個有沒有文化思想和創新思維的問題,本質上則是一個人文建構和哲學思辨的基礎性問題。中國的教育再不反思和「朝內看」,並沉下心來向古聖先賢求道問學,怕是自己的腦袋終究還是他國異族文化思想的「跑馬場」。應該聲明的是,我是從不反對國人學習西方文化、科技的,因為先進的文化與科學從來都是無國界的,只要是有利於人類進化和發展的,無論何時都應歸全人類共享。可是,需要提醒的是,國人絕不可以在學習其他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和科學的同時,對自身優秀傳統文化成果視而不見,於混然不知中丟失固有民族文化而成為一隻「跛腳的鴨子」。此方面國人當猛醒,更值得中國教育界深思和奮起力行。 國學,是中華民族固有之學問,是古往今來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寶利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於今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已經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此為國家之幸,民族之幸!學國學,用國學,當必需要營造一個全民性的「讀經典,見行動」讀書氛圍。可是,若要經營書香社會、書香校園、書香家庭,則是需要我們成年人發起和切身力行示範,這不但需要樂為經久的熱情,更需要切實的行為去帶動。 中華文化之所以從未間斷過,歸根結底在於典籍遞傳和口傳心授的結合。如今古代書院、學堂、私塾等教育機構已消失百年有餘,雖然近年民間傳統文化教育大有回歸的瑞祥吉象,但承古一來的傳承和教育方法尚需法古和探尋,更待有此見識之人早日拋磚引玉。《國學教育輯要》的推出,實在是意外的驚喜之舉,想必發起人和參與者也是經過一番研學實踐和創新思考的。因為該套書的推出,無論是從選題立意上,還是分卷選編上,皆可看出編者「道器合一」的思想脈絡和家國共育的承古初衷! 付梓之機,誠邀作序,欣然為文,共學互勵!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對於上層社會的人來說,真的「只談利益、絕不能談感情」嗎?
※經常夢到親人墳墓被掘、白骨滿地是怎麼回事?
※《鋼鐵蒼穹》&《浪潮》:第三帝國的幽靈
※中國十大人文景區排行榜
※我看「人文性與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