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遊覽我國現存唯一的清代省級衙署(圖)
位於保定市裕華中路的直隸總督署,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後正式啟用直至清朝滅亡(公元1911年)。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座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它也是中國清代軍政衙署。如今它與北京故宮(中央集權)、山西霍州署(州級)、河南南陽內鄉縣衙(縣級)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四級官署衙門。
當一步入保定城中繁華的裕華路,遠遠地就能看見那兩根高高聳立的旗杆了。這一對旗杆佇立於保定裕華路的正中,足足有33.6米高。可以想像,在那時候沒有高樓大廈的古城,這兩根高高的旗杆是何等的醒目和威風。大旗杆以如此高度傲視四野,氣度不凡,象徵著直隸總督的權威與顯赫。值得一提的是,門前兩根旗杆曾經歷過幾次歷史的沉浮,最早的衙署門前旗杆為木質,高約二十米,一九二〇年曹錕任直魯豫巡閱使時,特地從國外進口了鋼筋水泥將木質旗杆改成水泥澆鑄,一九七一年破四舊時被拆除,一九九四年水泥旗杆又被複建起來,消失了二十多年之久的大旗杆又重新矗立在古城中心了。
走到直隸總督署門口,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高高的灰色圍牆和那黑色的大門。看上去是如此的威嚴和肅穆。在大門的兩旁掛有一副黑底金字抱柱聯:「北吞大漠,南亘黃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稱雄,西嶽東瀛一屏障」;「內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後兩師生。」這幅對聯不僅寫出了當時直隸所轄範圍,更是凸顯了歷經清朝八位皇帝一百八十年,九十九任七十四位直隸總督的顯赫聲名。僅在此出任過總督之職的就有我們大家熟知的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人... 這裡作為京畿的屏障,見證了自雍正帝以後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鎮壓農民起義、興農治水、察吏安民、外交事務、辦理洋務及推行新政等等都與直隸總督、總督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裡也被人們譽為「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
作為直隸省省府駐地,直隸總督署曾是一個戒備森嚴、威風神秘的地方。時光已經走過了二百多年的歲月,昔日這裡有無數的歷史風雲人物,也有許多人間悲喜劇在這裡上演,它是歷史的濃縮,也是歷史的見證。置身於一重重飽經滄桑的古老院落中,一幕幕歷史的畫面彷彿呈現在人們面前: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義和團運動期間,英、法、德、意四國聯軍進犯保定,佔據了直隸總督署,侵略軍公然坐在大堂之上審判當時的護理總督廷雍等人,後將他們殺害,這是一起發生在大堂的國恥事件;清乾隆年間的直隸總督方觀承在他長達二十多年的任職中繪製了《棉花圖》,為全國農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直隸總督琦善在大堂跪接聖旨,奉差去了廣州接替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嚴重干擾了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曾國藩在大堂接完聖旨,赴天津處理「天津教案」;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時,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如《中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中俄密約》、《中法新約》、《中英煙台條約》等;袁世凱在長達10年的任職中,創建了聞名中外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光陰似箭,時光如梭,誰也無法阻止歲月的前進。如今,我們國家早已經強大了起來,可是這座總督署,卻記錄著曾經國家不堪屈辱的歷史。歷史不會被更改,相信使每一位來這裡遊覽和學習的朋友,在走出這裡之後心靈都會受到那莫名的觸動。是啊,國家弱小總是會被人欺負,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會得到他國的尊重,個人如此,國家也如此!
直隸總督署的正門為三開間小式硬山建築,黑色大門上方,懸掛雍正皇帝
手書「直隸總督部院」的匾額,雖然沒有什麼華麗裝飾,但是威嚴的氣氛給人
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同時也體現出省級署衙和縣級署衙的等級規格之分,
古樹掩映下的「公生明」牌坊進入大門後,沿甬道往北即是儀門,為三開間門廳。儀門兩側各有一便門,稱東便門、西便門。
儀門是總督迎送賓客的地方,一般與總督品位相當或比總督還大的文武官員來署,賓客從儀門而入,
品位低下的官員來見總督,只能走儀門兩側的東西便門,文官走東便門,武官走西便門。
黃庭堅書寫的官場箴規
儀門和大堂之間有一座戒石坊,為四柱三頂的木製牌坊。南面書有「公生明」三個紅底金字;
北面書有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官場箴規:「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總督升堂理事,抬眼能見此箴,以示儆戒。
進入儀門後,是一條筆直的甬道,甬道兩旁是兩行粗大的松柏,蒼勁挺拔,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據說每逢冬季,有數百隻貓頭鷹棲息在柏樹叢中,所以古樹蒼鷹已成為古衙的一個景觀。
從戒石坊繼續向北便是總督署大堂,大堂是總督署的中心建築,面闊五間,長22米,進深10米,
堂前有抱廈三間和寬闊的月台,總督大堂一般不直接用來審理各類案件,大堂及前面的月台是總督舉
行隆重慶典和重大政務活動的場所。如承接諭旨、拜發奏摺以及對皇帝、太后、皇后生辰吉禮的朝賀等。
總督署大堂為整座衙署最重要的建築。
總督署大堂
進入到大堂中,只見正中上方懸掛一方匾額,上書「恪恭首牧」。這是當年雍正皇帝御筆,
用以褒獎讚譽克勤克儉的直隸總督唐執玉。大堂內部的布置,是按照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時的樣子復原的。
大堂正中有屏風一座,屏風中間繪有丹頂鶴、海潮和初升的太陽,象徵一品文職大員。
大堂兩側擺放的是轎子及馬車等物品。
文官編製
直隸總督署也有著非常豐富的展覽,使我們在遊覽這座署衙時能更多的了解它的時代背景。
而歷經了百年滄桑的直隸總督署,積澱了豐富的歷史內涵,成為清王朝政治,經濟,軍事,
文化的縮影,真可謂"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
按清制,州縣衙門的大堂是審理民刑案件的地方。
孫嘉金題寫的官場的規約
穿大堂而過後邊是二堂,又稱「退思堂」、「思補堂」,取深思熟慮補其不足之意。
這裡是總督接見外地官員和僚屬,複審民事案件的地方。
二堂院「政肅風清」的匾額
二堂之上即為總督處理日常公務之地,既有麒麟又有仙鶴的雕木屏風顯示了
直隸總督亦文亦武總理軍政大權、集軍事、行政、鹽業、河道及北洋大臣於一身極致權威。
二堂西側稱啟事廳,是書吏們整理案卷,以便總督處理政務的地方。
二堂東側為議事廳,是總督上堂後暫時休憩並與幕僚們議事之處;
李鴻章約見日本人
牆上掛的是李鴻章的照片。
曾國藩的做人警示名言
這裡雖然辦公,但因為是在自己家裡,所以布置得半官半民,只有辦公用具和木床一張,
並沒有仙鶴麒麟職銜牌之類的東西。西側屋為書房,是總督讀書寫作,教育子女,休憩養性的地方。
1988年,保定直隸總督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闢為博物館,
成為對國人進行中國近代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基地。
1900年,英、法、德、意四國聯軍入侵保定,直隸總督李鴻章在外地訓令「以禮相待」。
侵略軍大肆燒殺搶掠。 11月6日,以英少將蓋斯里為首的侵略軍將校端坐在總督署大堂正中,
將直隸護理總督廷雍等人五花大綁,在大堂跪審,並斬殺。這是保定直隸總督署歷史上的惟一一次「庭審」。
李鴻章的得力幹將袁世凱,督直十餘年,靠編練新軍起家,後成為竊國大盜。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時,
1939年至1945年,日本偽河北省政府駐該署,又蒙受了一次民族恥辱。
這裡曾經是河北省政府的第一座機關辦公樓。
直隸總督署呈對稱形的建築布局,東路的建築有寅賓館、武成王廟、幕府院、東花廳、外籤押房、
胥吏房、伙房、庫房等。寅賓館是招待外地客人的地方。幕府院是幕友師爺們的居住辦公的地方。
目前東花廳和外籤押房等保留原貌,其他建築大部已修復完畢。西路的建築尚存古樹和房基。
據資料記載有典吏廳、西花廳、辦事廳、旗纛廟、箭道、花園等,花園可以和上房相通。
曾國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函、居武,號滌生。湖南湘鄉人, 進士。
同治七年七月由兩江總督改任,九年九月調回兩江總督。任期二年零二個月。
曾經的大旗杆,記載了那厚重的歷史。
大堂東西兩側的廂房,東側為吏、戶、禮三科房,西側為兵、刑、工三科房,是署內書吏辦公的地方。
※【旅遊攝影】2005保定白洋淀美景
※保定起名大師姜聯偉講「陽宅秘旨」
※【旅遊攝影】保定定州城市鳳光
※保定風水大師白志永--玄關風水
※像邯鄲、保定這樣經濟欠發達的城市為什麼人口會這麼多?
TAG:保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