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太極拳動作之間的連接


太極拳習練者只要長期堅持細心揣摩,刻苦習練就能打出連貫的如行雲流水般的連綿不斷的,非常流暢、漂亮的太極拳,既健身養生,又給人以美的無盡的享受。


文 |胡成有

當今習練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其根本原因在於太極拳的健身性已為人們所認同,且在不斷的實踐中得以驗證。有人研究認為太極拳的健身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堪稱是第一位的。然而,要達到較佳的健身效果,必須正確地習練太極拳,或者說要打好太極拳才行。打太極拳確切地說是打太極拳套路,也就是業內所說的「行拳走架」。通常人們所說的打太極拳一般就是指打各式(陳、楊、吳、孫、武式等)太極拳的各種不同的套路。太極拳有民間廣泛流傳的如陳、楊、吳、孫、武等各式傳統套路;有原國家體委組織太極名人、專家編製的規定套路,如24式簡化太極拳、48式太極拳、88式太極拳以及陳式56式、楊式40式、孫式73式、吳式45式、武式46式太極拳等競賽套路,還有綜合太極拳42式競賽套路。

太極拳套路是由若干動作串聯組合而成,因此,在打太極拳過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涉及到動作與動作之間如何連接好的問題, 也就是常說的打太極拳要「連貫」的問題,我曾寫過一篇《打好太極拳要熟知「八要」》的文章,其中提出「用意、中正、放鬆、用腰、松沉、虛實、舒展、連貫」這八項要領是打好太極拳必須要熟練掌握的。其中的「連貫」指的就是打太極拳的過程中要把動作與動作之間連接好,這是對太極拳習練者所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對此太極前輩們多有論述:「打拳全在起勢,一起得勢,以下無不得勢」。「於接骨斗處彼勢如何落下,此勢如何泛起,須要細心揣摩。」「神氣即足,此勢似可停止,而下勢之機已動,欲停而不得停; 蓋其欲停沒停之機,又已叫起下勢矣.」故曰:此時之境,似停不停(不停者,神氣末足也)。不停而停(所停者只一線,下勢即起)。這樣「每勢將成跡似停,氣卻不停,必待內勁運到十分充足, 下勢之機躍躍欲動,方能上勢與下勢打通,中無隔閡,一氣流行,不但一勢如是,拳自始至終,每勢之末,皆如是。」從而即可達到「行雲流水般連綿不斷,一氣呵成。」也就是說由打太極拳開始就要像天上行雲,地上流水一樣無停頓地(準確地說應是無明顯停頓地)運動到最終打拳結束.這種無明顯停頓地如行雲流水般的連綿不斷就是打太極拳必須做到的「連貫性」的關鍵所在。也就是前一動作和後一動作之間不能有明顯停頓現象發生,必須做到無稜角、無縫隙地、圓活的、非常自然的順暢過渡,這種過渡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樣打出的太極拳顯的非常流暢。

通常人們所說的打太極拳要做到「勢斷勁不斷」,或是說打太極拳不能「斷勁」,就是指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貫過渡,若「斷勁」則「連貫」即遭破壞,「行雲流水」的感覺頓失。不能「斷勁」,此勁指的就是內勁,內勁是由腰腹勁體現出來的,也就是腰腹肌肉的微縮而產生。打太極拳的每個動作完成之後都要松下來,以便圓活地過渡轉換到後一動作。此時的松不是鬆懈,即內勁不能丟掉,也就是腰腹勁不能丟掉。松而不懈,內勁不斷,這就能保持打太極拳時所必須做到的「連貫性」。

打太極拳猶如行雲流水般連綿不斷的連貫性是通過各種方式來實現的,這種動作與動作之間連貫過渡連接也是太極拳拳理的體現與踐行。例如:打太極拳不能「斷勁」,必須以腰為軸,節節貫穿;必須做到腰胯先行,上領手臂,下帶腿腳;還必須做到欲左先右,胸腰運化、摺疊、續換等。而且,每個動作完成後身體須松沉下來。

下面舉幾個實例來說明動作之間的連接所體現的太極拳理。

例1,24式或42式太極拳中的白鶴亮翅與左摟膝拗步之間的過渡連接為「白鶴亮翅」完成後身體松沉腰微左轉再右轉帶手臂做相應的擺動,就是以腰為軸這一拳理的應用。

例2,42式太極拳中的右單鞭與肘底錘之間的連接,即右單鞭完成後松腰胯等(周身松沉)腰微右轉接著左轉,同時重心左移扣右腳後,重心右移收左腳,再右轉抱手??就是太極拳中的「欲左先右」的這一拳理的體現。

例3,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或陳式太極拳競賽56式中的披身錘與背折靠之間的過渡轉換,是在披身錘完成後身體松下來,重心左移同時腰左轉帶右臂順纏左擺,接著胸腰纏絲摺疊(胸腰運化摺疊有蛹動感)右臂逆纏絲隨重心右移向右擰腰而完成。這就是太極拳中的胸腰運化、摺疊、纏絲勁原理的具體應用。

例4,24式太極拳中的左摟膝坳步接手揮琵琶之間的過渡是坳步摟推完成後,似停非停,周身放鬆,重心前移,前推之右手繼續前伸,同時右腳跟半步,接著重心後移微右轉腰兩肩相錯後再右轉腰,同時兩手相合成手揮琵琶狀。其中前推的右手在完成前推之後沒有停止而是隨重心前移繼續前伸。就是太極拳中講的「續換」。以「續換」的方式實現動作之間的過渡實例還有24式太極拳中的玉女穿梭接海底針也是前推右手完成前推後隨重心前移繼續前伸再轉做海底針。所謂「續換」,顧名思義就是當動作完成後再接著繼續沿原方向延伸一段距離(要適度,不要過大)再轉換做後面的動作。這樣的實例在陳式太極拳中也有,這裡不再贅述。

總之,打太極拳要求動作之間的連接要做到順暢、無稜角、無明顯停頓、無痕迹、無縫隙地圓活連接,也就是要「連貫」。這就需要做到腰腹間產生的內勁不能斷,還需要熟練掌握「以腰為軸,腰胯先行、欲左先右、胸腰運化、摺疊、續換」等太極原理在連接中的實際應用。還要牢記太極先輩們的教誨:「學太極拳著著當細心揣摩,一著不揣摩,則此勢機致情理,終於茫味。即承上啟下處尤當留心,此處不留心,則來脈不真,轉關亦不靈動,一著自成一著,不能自始至終,一氣貫通矣。太極拳習練者只要長期堅持細心揣摩,刻苦習練就能打出連貫的如行雲流水般的連綿不斷的,非常流暢、漂亮的太極拳,既健身養生,又給人以美的無盡的享受。

原文刊載於《武魂 · 太極》2015年10月號

推薦閱讀:

也談太極拳中的靜與松---翟維傳
[轉載]淺識太極拳的松沉
你不知內家拳松腰落胯,對散打摔跤的實戰幫助
練太極拳的規矩詳解(下)
陳式太極拳的種類

TAG:太極拳 | 動作 | 太極 | 連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