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老子與儒釋道三教

按說,經過長時期的磨合、交流,中國百姓已經接受儒釋道三家一花三葉、三教一家的觀念,儒佛道匯流,也成為中國宗教及其哲學發展的壯觀景象。然而,時至今日,一些荒唐的爭論依然不時出現。尤其是究竟是道教正宗還是佛教正宗的爭論,是老子化胡成佛還是釋迦牟尼化老子成道的爭論,依然不絕於耳。對此,作為粗通儒佛道三家經典的青衫老祖,完全不敢苟同。因為,無論如何,宇宙間的「道」只有一個,不論道教、佛教還是儒教,都脫不開這個「道」,否則,就是異端邪說,不足為訓。老子天下第一,絕非虛言。而孔子、張道陵和釋迦牟尼,都可以視為老子的弟子。

作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老子的地位無法撼動。老子之所以偉大,是以詩一般的語言精闢直觀、簡明扼要的闡明了什麼是道、道有什麼特徵、道在人間的運用等重大哲學問題。在《封神榜》中有老子「一氣化三清」之說。而老子所闡釋的道,恰恰分為本體、功用、運用三個層面。關於道的本體,老子用「玄」字概括,實質是「無形有質」一種混沌狀態。圍繞這種狀態,老子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描述,包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道若沖,淵兮似萬物之宗;象帝之先;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等等。而功用,則是化生萬物、規範諸行。包括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而不恃、功成不居;靜勝燥、軟弱勝剛強;強梁者不得其死;吾有三寶;上善若水;大言稀聲、大象無形、大直若屈、大成若缺。等等。而運用,則主要體現在《德》篇,德,就是道的各種具體表現形式和應用方法。包括,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上德不德;兵者不祥之器,等等。這也符合道教的元始天尊(本體)、靈寶天尊(功用)、道德天尊(運用)等三清之說。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1936786_1.html/ ]

釋迦牟尼和孔子都是偉大的哲學家。但是,就其研究方向而言,卻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走向。一個主攻開悟與解脫,一個則主攻道在人間的應用。釋迦牟尼找到了解脫、寂滅的途徑或法門,於是被奉為佛祖,也就是覺悟之祖;其後人發揚其悟道之法,就成為佛教。其中,注重理論和實行的,強調自悟,需要大智慧,被尊為上座部;而需要菩薩救渡引領的,只要普通智慧即可,被稱為下座部,也就是大乘佛教。由於大乘佛教的廣泛發展,佛教獲得旺盛的發展活力。而孔子把道在人間的應用作為主攻方向,因此,重點闡發了仁義禮智信勇等多種道德品質,希望用這些道德品質教化人類,通過「明明德」而促進天下大同。

在張道陵出現之前,中國沒有道教只有黃老之學或老莊之學。張道陵把符籙之學、禱告之學、巫柷之學、導引之術同老子的《道德經》聯繫起來,創立五斗米道,也就是道教,後經葛天師、許天師等不斷豐富, 道教的神祗體系日益健全;後又有王重陽創立全真教,最終形成龍門全真與正義盟籙南北二派並存的局面。與佛教講求寂滅、解脫不同的是,道教更強調天人合一,認為通過當世修鍊,可以達到與道同體、羽化成仙、長生久視的目標。也就是說,與佛教相比,道教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的修鍊之路。有人問,為什麼道教不如佛教普及?青衫老祖認為,道教的修鍊之路比較艱難,而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比較便易,是根本原因。

綜上,我們看到什麼呢?我們看到沒有任何一種宗教可以脫離老子的道。只不過是三教走了三個不同的路徑而已。從這個角度講,作為道的化身,老子是萬教之宗師,不也確乎?

也正因為此,中國古代神話小說都是倡導三教合一的。有人說,《西遊記》尊佛抑道,而實際上,在整部《西遊記》中,道無處不在。且不說老子對孫悟空「網開一面」、助其修成萬金不壞之身,孫悟空又是亦道亦佛的菩提老祖,就說整個取經工程,哪段路程不是「道」在支持?而老子化胡;老子與燃燈共講先天道法、混元道果;老子的金剛琢大顯身手;等等,都暗示老子的地位至高無上,而孫悟空在煉丹爐中49天而無恙,顯然是老子起了愛才之心(悟空在爐中居巽門而避禍,以老子的道行,怎麼可能看不到?)。而每章之前的詩詞,絕大多數是內丹心法,更是道教的精華。

有人說《封神榜》尊道抑佛,而實際上,正是《封神榜》給了佛教崇高的地位,接引、准提被列為與三清平起平坐的大神。而燃燈、觀音、普賢、文殊、如來、大明王如來等佛教大神,也有著深刻的道教根基,或者說由道教支援了佛教。這樣的一種安排,無疑為佛教順利入中土開闢了道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三教順利合一的良好局面。答案很簡單,三教在發展過程中找到了一個最大公約數,這就是「道」。一個悟道、一個用道、一個修道,路徑不同,萬法歸宗。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釋迦牟尼之後成佛的人物並非佛經讀得滾瓜爛熟的人,而是一字不識或從不讀佛經的人。六祖慧能,一字不識而成一代宗師;活佛濟公,滿足狗肉而得羅漢之果位;武聖關公,放下屠刀而得儒佛道三家供奉。即便是三藏和悟空,也沒有再西天讀過一部佛經,而是因為有了取經的功業而成正果。而佛教的最高經典,也是無字經------道可道,非常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總之是,只有能夠悟道得道,乘什麼「筏子」,並不重要。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本文內容為我個人原創作品,申請原創加分
推薦閱讀:

梁冬:儒釋道三家對生命的理解
陳一丹對話任法融丨論儒釋道三教關係 直言何謂道
凈空法師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8集)美國聖荷西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淺談儒釋道
儒釋道三教對死亡觀的比較

TAG:原創 | 儒釋道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