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紅利與老年化
1234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年均增長0.57%
- 國家統計局公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1/1815/29685341_2.jpg
- 本次人口普查登記標準時間為2010年11月1日零時
-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1/1815/29685341_3.jpg
- 人口普查取得了人口總量等大量基礎數據
-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1/1815/29685341_4.jpg
- 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年均增長0.57%
-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1/1815/29685341_5.jpg
人口普查
新中國建立後,我國分別在1953年、 1964年、 1982年、1990年、2000年和今年共進行了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國家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調查表和統一的標準時點,對全國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的一次性調查登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公布 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近十年共增加7390萬人 近十年年均增長率為0.57% 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年均增長0.57%,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8.87%。同第五次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年齡結構呈新變化 老齡化速度令人擔憂普查顯示,人口年齡結構亦呈現新變化。目前人口較2000年第五次普查增長5.84%,比1990至2000年間下降0.5個百分點。我國人口的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而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保健的改善,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
人口增速持續下降 人口紅利或加速衰減在前述較低生育率水平判斷基礎上,加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官員及學者開始擔憂人口紅利的加快結束。專家認為,此時依賴勞動力供給量大,來刺激經濟增長的優勢條件喪失,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開始掉頭向下。
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紅利」在很多情況下和「債務」是對應的。中國目前的人口年齡結構就處在人口紅利的階段。人口紅利影響中國經濟持續增長
世界銀行《2007年世界發展報告》報告會上說,中國青年人口在1978年左右達到頂峰。世界銀行的研究顯示,這種贍養率下降的窗口可以保持大約40年,取決於生育率下降的速度,然後會重新關閉。根據一些中國機構研究,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27%得益於人口紅利。與日本、新加坡等國基本相當。經濟發展 應對人口紅利漸失紅利行將消逝 多地試點單獨二胎
業界人士認為,在未富先老的人口結構現狀之下,放開「二胎」政策意在緩解「用工荒」,以及延續中國製造業「夢工廠」,保持經濟增長後勁。目前有消息稱,從2011年開始,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和浙江五省首批先行,總計分三批。
獨生子女時代 人口紅利數質均弱化
人口紅利還能夠持續多久已經成為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隨著我國面臨的人口結構的變化,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正在迎接著挑戰,如何利用人口紅利作為經濟轉型的突破口,實現發展的轉變迫在眉睫。
拓新人口紅利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區別於以往依靠豐富廉價的勞動力發展經濟的舊人口紅利,新人口紅利主要是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生產率來實現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經濟集約型增長、勞動者生產效率提高的關鍵途徑。
人口紅利的利與弊我國處於人口紅利回報最豐厚的時期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對生產領域的影響。體現在對勞動供給上, 我國目前處於勞動年齡人口最豐富的時期,人口紅利將繼續推動經濟的高速增長。二是對消費和儲蓄的影響。新進入老齡階段的人往往都有較高的儲蓄率和儲蓄傾向,只要能夠發揮好儲蓄的資金效率,第二次人口紅利仍有可能為經濟增長繼續注入「活力」。人口負債削弱經濟競爭力
與人口紅利相對應的人口負債就是不斷加速的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人口老齡化將會從多個方面影響到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能力。首先,老齡化會帶來社會撫養壓力斷提高,勞動力的負擔和成本加大;其次,老齡化會加大消費性人口比例,降低生產性人口比例。第三,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將嚴重影響到勞動生產率。上述三個方面的影響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經濟的競爭能力,並進一步影響到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活力。人口紅利 行將終結抑或新生人口政策調整 人口問題還是人口紅利
回顧「人口紅利說」出台前後,可以發現,以往一直為社會所關注的中國人口問題,似乎忽然成為「紅利」而支持了中國經濟發展。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中國人口問題,無論理論與實踐上,均有討論的必要。
生育意願下降 終將導致人口紅利枯竭中國的人口誠如此次普查結果顯示出來的,已經出現嚴重的性別比失調、人口老齡化、人口流動加速、獨子化等特徵,撇開其給社會發展帶來的其他影響不說,僅從經濟而論,中國經濟起飛的一個有利條件是勞動力的無限供給。
人口紅利期滿 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人口紅利期的結束並非中國經濟發展的終結,而是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開始。現階段促進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動力,就在於中低端勞動力收入的持續且較快地增長。為此,就要維持中低端勞動力供略大於求的局面。
中國未富先老 轉老齡為第二人口紅利
老齡產業市場廣闊,產業鏈很長,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一般社會化老齡產業的模式,都以房地產作為養老產業載體,投入養老服務產業市場是部分房地產企業很好的轉型。社會化養老全面綜合性服務模式將開拓諸多細分市場。
人口老齡化人樓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過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達到此標準,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我國人口老齡化:未富先老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是:第一,人口老齡化提前達到高峰。計劃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第二,在社會經濟不太發達狀態下進入老齡化。先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些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0000美元以上,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為1000美元,呈現出「未富先老」,增加了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難度。第三,在多重壓力下渡過人口老齡化階段。老齡嚴重 我國人口未富先老人口普查數據預警未富先老
一方面是人均GDP剛過4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另一方面是中國人口紅利即將消失,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如果這一局面得不到有效解決,或許未來中國會成為世界上首個「未富先老」的國家。
養老失業保障面臨重重壓力這些灰色的支出,數額雖然很大,但在整個航空業的資金流轉中,又會顯得很小,那些暗中操作的航空公司,很輕易地就可以「入賬」,化解一切於無形。「十二五」時期,中國人口將呈現出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加速發展的三個新特徵。
社保百億缺口 急需未雨綢繆我們需實事求是,未雨綢繆,採取行動,儘早做好科學應對準備。正如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所說,計劃生育政策要兼顧當前和長遠,科學研究、認真評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計劃生育的政策。
人口老齡趨勢 危機還是商機人口老齡化是全世界將面臨的共同問題,一些經濟學家視之為危機,認為它將使國家財政不堪重負;一些具有先鋒意識的科研和企業人士則認為其中蘊含巨大商機,正試圖說服政府和產業界重視開發針對老年人需求的產品和技術。
仁者見仁
辜勝阻 全國人大常委、經濟學家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高位的城鎮化和過快的老齡化兩大特徵,機遇與挑戰並存。勞力供給和養老資源同時減少會形成兩荒:「用工荒」和「養老荒」。
蔡昉 社科院人口所所長
中國20世紀最後20年人均收入增長的四分之一可歸因於人口紅利。2013年人口撫養比將下降,而這相應會帶來人口紅利的轉折。我國的人口紅利只剩10年左右。
翟振武 人大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
放開二胎可以緩解人口老齡化是誤解,對緩解老齡化的作用可謂杯水車薪。獨生子女引起爭議較多的主要在城市,農村地區普遍施行的是一胎半或兩胎政策。
王金營 河北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所長
預計2015年新增勞動年齡人口變為零,總勞動年齡人口約在2017年到2022年開始下降。這意味著刺激經濟增長優勢條件喪失,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開始掉頭。
王志浩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
中國的贍養率今後將很快出現反轉,這意味著更少的勞動力人口將需要贍養更多退休人口——這將是未來20年中國面臨的一大挑戰。
專題策劃積極應對 產業經濟轉變現行若干年後誰買房 地產商轉變進行時
學術界的一些探討認為,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重後,隨著祖輩和父輩的去世,第三代繼承和擁有的房產將達到8套,這使得市場上的住房供應遠遠大於需求,最終導致價格猛跌。
老齡化趨勢提速 醫藥行業迎新機遇2011年開始,美國的『嬰兒潮』一代將逐步退休,中國建國後出生的一代,也將面臨老齡化,就是世界主要國家都將進入人口老齡化時期,這將直接刺激醫藥消費的快速增長,從而帶動醫藥企業利潤增速的提高。
老人需求多元化 銀髮產業有待挖掘有政協委員指出,從去年到2020年和2030年,我國老年產業規模有望從近1萬億元,提升到8萬億元和22萬億元。這比國家老齡委早先發布的「2050年左右,中國老年人的消費需求將達到5萬億元」的測算更加驚人。
外資內遷熱猶在 中國人口紅利尚存2010年以來發生的外資內遷熱,折射出中國人口紅利優勢尚存。摩根士丹利認為,在中國城市化持續快速進行的背景之下,2020年前勞動力供應將保持充裕。估計農村地區至少有8000萬到1億的勞動力可以向其他產業或城市轉移,中國絕對有更多的空間實現勞動力的有效配置。
專題內搜索評論
微言大義
推薦閱讀:
※《中國書法·書學》2016年第10期預覽
※星巴克發布"五年規劃" 中國提速到18小時開一店
※解放軍少將:現在不是1937年 日本想打中國算盤是找死
※中國財經報網
※中國大使:多黨制或令中國分裂30國 爆發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