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為什麼簡稱「魯」?
資料記載,魯國是周朝初期分封的諸侯國。話說周武王滅殷之後,就把少昊之墟封給了周公,國號為魯。周公因為輔助成王的緣故就沒有前往封地就國,於是讓嫡子伯禽前往封地就國。伯禽也就成了魯國實際的開國君主。伯禽出發之前,周公告誡他應該謙恭下士,不能因為傲慢而失去民心。伯禽到達封國之後,把曲阜作為自己封國的都城,然後依照周國的制度進行治理。因為要去除當地的舊習俗,伯禽前前後後用了三年時間才初步穩定局面,然後返回成周報告政績。而魯國的鄰居齊國卻只用五個月就返回成周報告結果了,這是因為齊國採取了和魯國完全相反的政策。齊國的封君簡化了周的制度,並依照當地風俗來治理封國,於是很快就穩定了局面。周公一度認為魯國將來會不如齊國,因為它的政策不如齊國讓人民感到滿意。伯禽在位四十餘年,堅持使用周禮治理魯國,又加上成王賦予魯國「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的資格,魯國因此在立國之初就奠定了豐厚的周文化基礎。而在後來「禮壞樂崩」的時代,魯國則成為了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魯國始封時疆域較小,「封土不過百里」,後來陸續吞併了周邊的極、項、須句、根牟等小國,並奪佔了曹、邾、莒、宋等國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國。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定陶一帶,其統治核心區大都位於今山東省濟寧市境內,亦包括泰安南部寧陽,菏澤東部單縣、鄆城,臨沂平邑等市縣。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其國力之強,使得國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從」。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春秋。
魯桓公、魯庄公、魯僖公時期是魯國最為強盛的時期,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魯僖公更曾領導諸侯抗衡過楚成王與晉文公。直至戰國初期,仍有數個諸侯國向魯國進貢。
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歷時873年。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魯為楚所滅。然而魯國的禮樂傳統經孔門師徒的弘揚更加深入人心,它並沒有因為魯國的滅亡而喪失。
由上述分析可知,山東之所以簡稱「魯」,源於周朝初期分封的諸侯國。齊國納入山東版圖後,也稱之為齊魯之邦。後來簡稱「魯」而不簡稱「齊」,我認為當是沾了孔子的光。畢竟孔子聲明遠播,無人可及。故有「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聖人」的說法。
造字之初「魯」字的本義與魯國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而是表示吃魚。
「魯」(lǔ)字是個有聲會意字,甲骨文寫作,上邊就是一條魚,下邊是一張進食的嘴巴。兩形會意,「魯」字本義為張開嘴巴吃魚。後來引申出多種含義,因為吃魚時怕被魚刺卡住喉嚨,說話必須小心翼翼,而且混沌不清,由此引申出遲鈍、笨拙、莽撞、粗野等義,故有魯笨、魯拙、魯莽、魯鈍、魯直、魯夫、魯人、質魯、愚魯、粗魯等說法。因為魚類味道鮮美,故有美食美味的含義。後來,「魯」字借代為姓氏和國名。
請看古籍中對「魯」字的解釋:
許慎《說文解字》「魯,鈍詞也。從白鮺(zhǎ)省聲。」即說話遲鈍而不清晰。《廣韻》「魯,鈍也。又國名。伯禽之後以國為姓。出扶風。」《釋名》「魯,魯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魯也。」《詩·魯頌譜》「魯者,少昊摯之墟也。」即國名。《論語》「參也魯。」即遲鈍樸實。《左傳》「魯人以為敏。」即愚鈍。《前漢·地理志》「周興,以少昊之虛曲阜封周公子伯禽為魯侯,以為周公主。」
推薦閱讀:
※用白色+原木色,打造如空白筆記本的家
※山東於歡案二審宣判
※山東社會工作發展的六大迷思
※我大山東這麼多巨變你都知道嗎?
※備嘗艱難,乘風破浪的齊魯老字號濟寧玉堂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