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音樂的沿革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在研究歷代祭孔樂舞等資料基礎上開創的大成樂禮
祭祀孔子,是古代中國極其重要的政治禮儀。真正意義上的祭孔大典始於公元前195年,當時漢高祖劉邦過魯國,首次以「太牢」(即皇帝祭天大典)祭祀孔子,將祭祀孔子活動升為「祭孔大典」即國之大典。從此,「祭孔」與「祭天」和「祭黃帝」一起成為封建時代的「三大國祭」。
用於祭孔大典上的樂舞即為祭孔樂舞,它以樂、歌、舞配合於禮,是孔廟釋奠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其特殊的政治功用和目的,決定了其內容和形式。其樂器、舞具的種類數量、音調旋律、舞佾服飾等均由皇帝審定欽頒,其他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換。自東漢章帝用《六代之樂》祭孔,直至清亡,祭孔音樂作為宮廷雅樂內容之一,綿延近二千年之久。祭孔音樂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自孔子弟子在孔廟前演奏《六樂》至隋以前,是祭孔樂的興起發展期。第二階段,隋唐時期,是祭孔樂發展史的轉折期,這一時期出現了專門祀孔樂章,並確定樂章的章數。第三階段,宋元時期,這是祭孔樂舞從內容到形式都得以充實和發展的時期。第四階段,明至清代中期,這是祭孔樂舞最終定型並發展到頂峰的時期。
當時按照古代祭祀天神的禮樂規格,祭孔用「八佾之舞」,旋以「郊樂」。「佾」指古代樂舞的行列,是古代中國祭祀規格的重要標誌。《周禮》載,祭祀時「天子八佾,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南齊武帝永明年間(484年),承襲周代禮樂的等級制度,頒定祭孔用「軒懸之樂」和「六佾之舞」。這也是祭孔使用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的開端。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北魏孝文帝在祭孔用「軒懸」樂和「六佾」舞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並且具體規定了祭孔大典的日期為每年春秋「二仲」。至此,祭孔樂舞的規格、形式、內容和日期得到了確定,並為後世帝王所沿用。
隋唐時期,是祭孔音樂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期,在此期間出現了專門祭祀孔子的樂章,並且確定了樂章的章數。
隋代的祭孔樂舞以「夏」命名,全稱為《誠夏登歌》。《誠夏》是在隋代五郊祭祀樂《五夏》和周代「文舞」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的,歌詞主要頌揚和緬懷孔子集古聖賢之大成的偉業。
唐代初期,祭孔音樂「因隋舊制」,沿用《誠夏》。唐高祖李淵武德九年(626年),祭孔音樂形成了「十二和」的《大唐雅樂》。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改祭孔樂為八奏。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又確定祭孔樂為八個樂章,每章以「和」字為名,這時的祭孔儀式共設五樂八奏。後漢時期,祭孔音樂以「成」為名,改唐代「十二和」為「十二成」,並廢除了唐開元間後增的三個樂章,改唐代《宣和》樂名為《師雅》。後周時期,又改後漢的《十二成之樂》為《十二順之樂》,並把《師雅》改為《禮順》。
宋元時期,是祭孔樂舞從內容到形式都得以充實和發展的時期。宋代,祭孔音樂共進行了四次修改。第一次是宋太祖趙匡胤,於建隆元年(960年),對祭孔音樂的修改。竇儼建議:「改前朝祭孔雅樂『十二順之樂』為『十二安之樂』,盡取治世之音安以樂之義。」於是,改《十二順之樂》為《十二安之樂》。
第二次是宋仁宗趙禎,於景佑二年(1035年),命呂夷簡等人制祭孔樂,以《凝安》取代《永安》,稱為《凝安九成之樂》,並對各個樂章的演奏程序做出重新安排。第三次是宋徽宗趙佶,於崇寧四年(1105年),由大晟樂府主持制定祭孔音樂,改為四曲九奏的《大晟樂》,至大觀三年(1109年)完成,其樂名仍襲用景佑年「凝安」之稱,共八章。第四次是宋徽宗趙佶,於政和六年(1116年),較之先前的祭孔樂舞,又增加了升階、奠帛兩個樂章,共十章,樂名未變。
金代初期,沿用北宋《凝安九成之樂》。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朝廷開始向各直省頒布孔廟祭祀樂章。元代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大德十年(1306年),取「簫韶九成」之義改祭孔音樂為《大成樂》,共設樂曲七章,詩歌十九篇,演奏三十四成,變換六或七個宮調。
明代初期,祭孔音樂沿用元代。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人簡化元樂,重新制定《大成樂》並用以祭祀孔子。洪武十五年(1382年),廢除武舞,以示「仁德服天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朝廷正式向全國頒布《大成樂》祭孔,共分六個樂章,均以「和」字為名。萬曆年間李之藻對此進行了改進,這影響了清代祭孔禮樂的發展。
清代初年使用的祭孔樂章沿襲明制。清康熙六年(1667年),為倡導儒家「中和」思想,制定《中和韶樂》,並用於京師國子監祭孔。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高宗又重新頒定《中和韶樂》,並頒行全國文廟。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中央級的孔廟、闕里孔廟升格為大祀,行帝王所用之禮節,地方級的孔廟也跟著升級為大祀。(吳志友)
推薦閱讀:
※行舟樂評:音樂的兩副面孔
※秋訟茴推薦音樂:最酷的個性女聲
※有一種懂得叫珍惜 [圖片] [音樂]
※火娃藝考家:致藝考音樂生----三招讓你hold住考官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