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宗教進行了數千年的努力,人性的弱點依然照舊?
答:我們說到人的時候,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人不是一個人,而是眾多的人。人們對宗教的態度也是因人而異,有信仰的,有不信仰的,有信得深的,也有信得淺的。而宗教對人的改造是建立在這一前提下,所以對每個人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宗教在人類歷史所產生的影響。在佛教史上,有多少人因為信仰而改寫了自己的人生,乃至趣向解脫。雖然宗教對凈化人類心靈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面對一個巨大的社會,面對幾十億人口,它的影響不能遍及一切,也是正常現象。
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社會,現代文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有些文化和做人根本就沒有關係,有些文化對人類心靈甚至有毒害作用。每天的電視都在傳播著什麼?我們打開電視,看到的大部分是除了消磨時光外一無是處的連續劇,甚至是暴力和色情,而這些信息和人性弱點是相應的,不利於人性的健康發展。所以說,在今天這個時代,宗教要發揮自身作用,就需付出比以往任何時代更艱難的努力。
問:我不否認宗教教化有眾多成功的先例,但是不是總體上停留在杯水車薪、揚湯止沸的狀態?雖然社會上有其他勢力在和宗教爭奪與抗衡,然而宗教為什麼做不到以正壓邪?
答: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社會環境中正義的力量強大還是邪惡的力量強大?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佛教也認為凡夫是「心隨境轉」。通常情況下,環境對我們的影響的確很大,因此,宗教能否發揮應有作用,和社會環境、社會風氣關係密切。
另外,也可以從人性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儒家對人性有善惡兩種不同看法。如果說人性是善的,自然更願意接近善的東西;如果人性是惡的,自然更傾向於惡的東西。佛教認為,人性既有善的因素,也有惡的因素,但每個人在生命發展過程中卻有不同側重,有些人善的力量會更大,有些人惡的力量會更大。以目前的大眾素質而言,人性偏惡的還是居多,這也是造成社會不良風氣的根本原因。而宗教對社會的改善是長期的,不能以一時的正邪之爭看待這一問題。
問:毛澤東也曾試圖改變人性,他的「六億神州盡舜堯」和文化大革命的實踐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對創造新人的最宏大的努力,但落到了慘重失敗。我懷疑人性能不能夠改變,所有的努力——包括宗教的努力——會不會最終都歸於徒勞。或者我們應該尋找另外一條途徑,就是在社會制度上下功夫,把個人之惡通過制度的調節和轉化,變成社會的總體之善。
答:探討人性能不能改變,首先要知道,人的天性是不是固定的。如果說人的天性是善的,那人性根本就不需要改變;如果說人的天性是惡的,那人性根本就不能改變。從佛教角度來看,生命的主體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人性不過是心念和行為的積累,當我們培養著其中善的力量,就構成了善性;當我們張揚著其中惡的力量,就構成了惡習。這就說明人性也是緣起的,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塑造、去改變。
改變人性還需要合理的方法,就是建立人們能夠奉行的道德準則。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造就一代新人,傳統道德被徹底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又是什麼?這種新的道德觀建立的基礎是什麼?能否適用於任何時代?我們知道,新時期道德觀是建立在唯物論的基礎上,而唯物論的道德既沒有神本的基礎,又缺乏三世因果的基礎,只是建立在理想的社會模式上。但理想終究只是理想,能夠被廣大民眾長期接受並付諸實施,還要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合理性。因此,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建立一種合理的道德規範是當務之急。合理的道德規範,必須和人們的切身利益及長遠利益相符合,並且是切實可行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口號。也只有這樣的道德,才能為人們所接受,有利於人性弱點的改變,有利於社會的改變。
問:即使不說人性是善是惡,至少人性是自私的。我在貴寺西花園中喂放生池裡的魚,看著那些魚互相爭搶,沒有一條魚表現出禮讓——那應該還是被種了善根的魚,我想這就是生物的本性。人類之所以要建立道德,就是為了約束本性。比如道德沒有要求人愛自己孩子,那是因為人的本性就愛自己孩子,道德卻有很大部分是要孝養老人,那是因為動物本性是不養老的,那不利於生物的進化和競爭,因此人脫離動物,就要建立這樣的道德來約束本性。從這樣的角度看,道德要求人不自私,也就正好說明人的本性是私的。本性之所以叫本性,就是不能改變的,如果能改變,也就不叫本性了。當然,我是從社會學的角度看這些問題,不是從宗教的角度。
答: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生命素質不同,起點不同。有的人天性貪婪,有的人天性淡泊;有的人天性殘暴,有的人天性仁慈。俗話說,「三歲看到老」,就說明天性的力量對後天的影響非常之大。但生命素質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東西,我們所說的天性也是生命的積累,是我們心靈習慣的積累。傳統宗教和道德的意義就在於改變人性中不健康的因素,儘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充滿著貪婪和自私,但我們也要看到許多人因為信仰宗教或接受傳統道德的教化之後,使人性得到改善,心靈得到凈化。古今中外都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所以,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希望的。
問:我不是一個有神論者,但也不是一個無神論者,我對是否有神持一種不可知的態度,至少我自己目前對此沒有一個確切答案。然而即使真的沒有神,神是被宗教本身創造的,我也認為宗教和神的概念是對人類十分有用的,對社會有很大的意義與好處。人類雖然有不同宗教,但宗教都是幫助人尋找意義,平衡精神,促使人向善和建立人際和平關係的。從這個意義上,不同的宗教是不是可以視為同一個大體系的不同側面?或者說,是在同一個圓周上從不同方向趨近同一個圓心?還是佛教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世間唯一的絕對真理呢?
答:不管社會學也好,哲學也好,科學也好,宗教也好,對世界的改善都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不管是什麼學科,雖然關注的層面不同,但必須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否則就達不到改善社會的效果。
如果我告訴你佛陀所說的教法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絕對真理,難免有王婆賣瓜之嫌。但是,佛法是佛陀以禪定和智慧體證的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當我們說到絕對真理時,其實是超越語言表達的範疇,乃至思維抵達的範疇。相反,一旦用語言進行表達,就已落入了相對真理。
真理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佛陀所說的教法是不是絕對真理,我們可以通過事實來檢驗。比如佛法認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們對照一下,世間萬物是不是緣生緣滅的?佛法講「諸行無常」,我們可以看看,世間萬物是不是無常變化的?佛法說「諸法無我」,說明世間萬物都沒有獨存性和常一不變性,那我們再看看,萬物究竟有沒有常一不變性?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事實來一一檢驗,就可以明白,佛陀所說的教法究竟是不是代表著最高真理。
推薦閱讀:
※人性的弱點之——心理弱點
※心理解讀:12星座哪些弱點最容易被詬病?
※六大弱點讓男人短壽
※窮人不改變這幾個弱點,那永遠都只能是窮人!
※只需掌握女人這8個弱點,讓她從不要到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