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代宮廷稱謂

乾隆皇帝壽高,當時近侍、太監背後的確稱他為「老佛爺」、「老爺子」,但大臣們卻不會這樣稱呼。野史記載:紀曉嵐曾在背後稱乾隆帝為「老頭子」,恰被乾隆帝聽見,欲加治罪。幸虧紀氏機智解釋才使乾隆帝轉怒為喜。故事真實與否姑且不論,但由此可見大臣們在背後對皇帝是不能隨便稱呼的。近侍、太監對皇帝「老爺子」的稱呼一直到清末還存在,如溥儀的乳母就這樣稱呼他。(參見《我的前半生》)。 對妃嬪,太監稱「主子」。因皇帝的妃嬪不止一位,則在前面冠以封號,如對光緒帝之妃珍妃稱「珍主」,瑜妃稱「瑜主」,以示區分。書面行文稱「主位」。至於對皇子的稱呼,也不像現在影視劇中一律稱「阿哥」。在清代對皇子的稱呼不同身份是有區別的,「阿哥」是大臣們對皇子的稱謂,內務府官員和太監一律按皇子的排行稱「X爺」。書面行文則按排行稱「皇X子」。 大臣們與皇帝奏對時提到死去的歷朝皇帝,也不會說「康熙爺」、「乾隆爺」這樣的話,如嘉慶皇帝與大臣奏對時提到他的父親乾隆帝,嘉慶帝稱之為「皇考」,大臣們則必須稱乾隆帝的廟號與謚號「高宗純皇帝」。清官檔案文書也是皇帝在位時標以年號,去世則標以廟號與謚號。 另外,常見影視劇中皇帝稱呼大臣的職務,或大臣對皇帝提及他人時以職務(或爵位、封號)連綴稱「X大人」,這也不符當時制度。清代皇帝或皇太后接見大臣,無論地位多高、年齡多大,一律直呼其名。皇帝和大臣們談話中提到他人,也一律直呼其名;即便貴為親王,也不稱爵位。皇帝或皇太后只有在對他人提及親王時,才會不直呼其名而稱封號「X親王」。 清代只有個別時期有例外,如順治年間對攝政王多爾袞,順治皇帝不呼其名而稱「皇叔父」、「皇父」;宣統年間,醇親王載灃不僅是監國攝政王,還是皇帝溥儀的本生父,所以溥儀稱他為「王爺」。至於同治皇帝的親叔父恭親王奕沂是議政王,權力極大,地位尊崇,但也只是免除一定的朝見跪拜禮儀,稱謂上仍依規章。
推薦閱讀:

一張圖弄清家族、親戚關係及稱謂
婦女傳統稱謂?40種
「炎黃子孫」只是個區域性稱謂
古代對十二時辰的稱謂
挽幛稱謂大全

TAG:宮廷 | 稱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