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顧曉鳴:人工智慧到底能不能超越「人有智能」?
【編者按】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很多人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人工智慧會不會最終超越「人有智能」?人和機器人最本質的差異究竟體現在什麼地方?日前,復旦大學顧曉鳴教授在「東方講壇·思想點亮未來」(第三季)系列講座中發表了題為《「猜想」:孕育和超越科技的「人有智能」》的演講,就此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今天我的演講有兩個主題詞。第一個主題詞是 「人有智能」;第二個主題詞是「猜想」。
有歷史的人是人工智慧無法逾越的坎兒
人有智能,顧名思義就是人具有的智能。聽到這個概念,很多人腦海里可能第一時間給出的反應是另一個詞——人工智慧,它是一門技術科學,專門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人工智慧已經廣泛地滲入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給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巨大影響。圍繞它的討論也有很多,其中有兩種極端的觀點。
一種觀點是,人工智慧肯定取代人的智能。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甚至做出大膽預測:2045年左右,人工智慧將來到一個「奇點」,跨越這個臨界點,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智慧,人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與機器的關係。
另一種觀點是,人工智慧很危險,大家一定要小心。今年剛剛去世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持有這樣的觀點。為什麼要小心呢?因為人工智慧不但能夠像人那麼聰明,而且人工智慧還具有深度學習的能力,甚至有自己設計繁殖的能力,會給人類帶來危險。所以,發明和使用機器人要特別小心,不能讓它和人類社會對著干。
基於上述兩種觀點,產生了一個追問:人工智慧到底能不能超越「人有智能」?對於這個問題,有兩種說法:一是肯定能超過,二是肯定不能超過。我贊同第二種說法,主要有兩條理由:第一條理由是,人工智慧還是要通過人的智能去發明;第二條理由是,機器人工智能不能解決人的價值、意義、情感等問題。在過去,情感被認為是機器人無法逾越的天塹,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機器人已經越來越能夠理解人的感情,出現了所謂「情感機器」。但是,我依然認為人工智慧不能超越「人有智能」。為什麼?舉個例子。假如你是周老師,有人說「周老師你好」,請問「你好」有幾個意思?第一種是打招呼,第二種是表揚,第三種就比較複雜了:你欠別人100塊錢,別人說「你好」,你可能馬上就臉紅了,因為這個「你好」就是一種不著痕迹的提醒。對此,機器人能理解嗎?恐怕很難。再加上「好」有很多讀音,常常包含著複雜的語義和人際關係,機器人再聰明也無法完全理解。有人也許會說,現在也有複雜的機器人,叫「語義機器人」,對於諸如「你好」這樣的在不同的情況、面對不同的對象時意義不同的辭彙,它也能識別。但是有一個坎兒,機器人永遠不能跨過去。那就是機器人沒有歷史。
人的很多經歷和體驗都凝固在歷史中。同樣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少年,但是每個人的個性是不一樣的,因為你們的歷史不一樣。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交往過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影響你的價值和意義,剛才那個淺顯的欠錢比方的語義,就是由個人間私密的歷史經歷所決定的。今天的講座,我所說的可能會影響到在座各位,而你們的一些反饋也會影響到我的理論思維。我們知道有個詞叫「存在」,英文是being 。你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是「一個人」嗎?中國人既是自然人,也是有幾千年歷史的一個「存在」;每個具體的中國人都是不同的在各自歷史中長成的「存在」。機器人或許能夠克隆你,但是卻很難模擬你的「存在」。
「人有智能」是一種文化智能
我曾經提出用新的方法論重新閱讀和書寫歷史。在我看來,歷史是人類有目的有理智的預測、策劃的行動本身,是歷史的行動者,是與出其不意層出不窮的實際事件之間最複雜又最具啟發性的寫照和分析。未來的事件不可捉摸,其新的歷史發生,正是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規劃和行動介入歷史的結果。因此,要理解和預見未來,一定要換一種角度回視歷史,這是一種指向未來的歷史學,我將之稱為「逆向歷史學」。「逆向歷史學」有助於揭示未來,指明處在每個歷史當口的人們曾如何、今日又該如何預見機遇,把握未來。而今天的人們看上去似乎是自己作出決策,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其民族的個人的過往經驗和基因的顯現:這樣的歷史學將成為新世紀人們的行動哲學和知識準備;而「歷史」本身將更自覺地被人們創造出來。這樣的「歷史」是「人有智能」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是很難模仿和超越的。這就是「人有智能」的第一要義:人是具有創造和記憶歷史的、傳宗接代的生物,由此形成的智能本質上為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及其人群階層等所決定;又在有目的的歷史活動中形成自己的新的存在及其智能。通俗地講,「人有智能」是一種文化智能。而文化,如民族文化及其音樂繪畫、文學戲劇、語言文字等各不相同甚至難以同化,因此就有與普適性的人工智慧不一樣的稟賦和特質,且無法為其所替代。
談到人工智慧,圖靈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他是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圖靈認為,所有的行為、工作程序都可以用數學演算法變成程序。圖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諸多貢獻,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他提出了一種用於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試驗方法,即圖靈測試。在試驗中,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一個人和一台機器)隔開的情況下,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進行多次測試後,如果有超過30%的測試者不能確定出被測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那麼這台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然而,現在圖靈試驗被證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圖靈機的發明源自對數學的可計算性和可判定性的解決,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對充滿不確定性和悖論的現實世界的演算法模擬。很多事情機器都可以做,甚至比人做得更好,但機器不但對於充滿不確定性和個體非理性盲從性的「人文」方面往往無能為力,而且仍無法解決數學不完備性定理的問題,有時候人的直覺比計算機嚴密的計算可能算得更准,如買股票等。
有一位哲學家叫波普爾,他提出了著名的理論叫「證偽主義」,即證明錯的理論。他說,所有的科學實驗證明不了天鵝都是白的,只要你找出來天鵝是黑的,就會把天鵝都是白的觀點給顛覆掉。所以,科學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證偽。在這裡,就引出了我在演講一開始說的第一個主題詞:猜想。
「猜想」是「人有智能」無可替代的稟賦
科學發展是從猜想開始的,猜想的哲學含義就是對世界萬物的不確定性、不可能性、想不通的地方、有矛盾有悖論的地方,進行批判式的審辯式的思考。只有這樣做,才能發現新的科學規律,這就是我所說的,「猜想」孕育著科技。如果你不猜想,意味著你不可能有發現;如果你只是不斷地進行實驗證明定理,不過就是在原來的地方走人家走過的路。
現在有很多科學理論聽上去有點想入非非。比如眼下很熱的量子力學,其中有個現象叫「量子糾纏」。什麼意思?打個比方,就是說一對身處異地的雙胞胎,當其中一個在這裡有想法的時候,另外一個幾乎在同時也能知道。這個理論已經運用到通信實踐中去了,並在小範圍物質兩地傳播取得進展。類似這種奇特的理論,看起來有點想入非非,其實都是科學家在大膽思考中慢慢想出來的。當初特斯拉提出交流電概念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現在不妨也多一些「想入非非」,這將是今後人工智慧和「人有智能」競爭的最重要的一環。
以「無中生有莫名其妙」的思路思考探索科學和生活的難題和悖論的解決方案,是人有的天然智能,是人發明人工智慧的智能,即使有了人工智慧,要破解層出不窮的矛盾悖論和「黑天鵝」,還得靠「人有智能」。這是人有智能的第二要義。
我曾經提出過三大猜想:第一,關於個人生命的猜想,比如生與死。社會越來越現代了,個人的自由度在增加,個人的自我實現也在增加,但是個人的焦慮也增加了。其中有一個焦慮是特別大的,那就是人越來越自覺感到我們是會死的生物,怎麼看待生與死的問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我讀解為:「你我自己是怎樣生出來的這件事還沒弄清楚,哪裡能夠討論死後是如何的?」也就是說,如何理解一個你我個體來到世間的獨特性和時間中存在的獨一無二性?當初出生是偶然還是命定?你我不在了,新誕生的嬰兒有可能是你我嗎?如不可能,當初怎麼可能呢?等等。這種人的個體的獨一無二性(理論家稱為Singularity,與特別性Particularity相對應),和「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的每個人生死價值觀和人生追求,規定製約了其「人有智能」。第二,「宇宙大爆炸」以前究竟是什麼?現在大家普遍認為「大爆炸」的確存在過,但有沒有想過,「大爆炸」以前究竟是怎麼樣的?最終也將由類似彭羅斯那樣的數學物理學家的猜想來破題,並推出層出不窮的新理論。所以,不管客觀的物理世界究竟如何,也要依賴「人有智能」的猜想和論證。第三,「未來」到底有沒有?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既有又沒有。說有,是因為未來的發生是有客觀性的,「人有智能」已經不斷加以論證和概括,當馬克思、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個體出現以後,人類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使人們得以洞悉未來;說沒有,是因為「未來」究竟如何,還是要靠「人有智能」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去「無中生有」的。所以,今天我們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是開發每個人的「人有智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要防止「人工智慧」化的教育方式
現在都在講創新驅動。什麼是創新?創新不是重複別人已經做過的事情。從這個角度說,今天的教育在開發「人有智能」的體制機制和思路上是有欠缺的。很多學生學習很好,但我覺得他們只是被培養成了優秀的「人工智慧」,人有的情商、人有的記憶、廣義的愛、廣義的情感都沒有好好開發,那種別出心裁獨具一格的心靈素質和行事氣質培養不夠。這種「人工智慧」化的教育方式會讓這些學生成為高智商、高技能的人,但是缺乏情感,態度暴躁,始終處於焦慮之中。而愛因斯坦、特斯拉、馬斯克他們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還源於他們的智能中有社會擔當、有愛,這是「人有」而不是「人工」的。
回到猜想這個主題詞。猜想,還在於發現生活中不可能想像的東西、自己無能為力不可能想通的東西。比爾·蓋茨40歲就宣布退休了,他說他不能待下去了,因為未來編程靠14歲的人。他是認真的、睿智的,計算機及其編程等的很多奇思異想就是在青年時期萌芽的;諾貝爾科學獎的社會學研究證明,得獎者的開創性想法發生在27歲前後:也就是說,「人有智能」與一個人的生命周期相關。所以要打破習慣思維,讓「人有智能」的「種子」發芽,就要重視對不同年齡的生命體的培養、激活和開發,而「猜想」是開發其種子非常重要的途徑。
為什麼我推崇奇思異想、胡思亂想?因為這裡面就藏著「種子」。比如,中國的《山海經》就是胡思亂想,裡面有很多荒誕不經的故事。但是,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它就是源於人類幼年青少年期的「人有智能」。希臘哲學科學、中國《易經》等都是如此。機器是按照程序設定來行事,而人類具有機器所沒有的胡思亂想的能力。就文學藝術而言,現在所謂的「二次元」設計,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幻想,即奇思異想。霍金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但在我看來,他也是特殊的胡思亂想的人。他有些想法在一般人看來非常荒誕,甚至有人認為他只是科幻小說家,但他的胡思亂想能夠啟發人在宇宙學中發現實驗和觀察未能發現的東西,激勵人們在數學上開闢新的路徑。諾貝爾獎得主其實是把前人的「胡思亂想」用實驗證明了,變成了可使用的理論。再有一個例子,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小的時候他家裡人讓他念古詩、背古文,結果他用數學的方式把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給計算出來,引發了他對數學上的特大貢獻。他得到了菲爾茲獎,這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數學意義上的猜想,其實包含著數學推理的兩段:一段要變成規範的理性化;一段是對不確定性、悖論持開放態度。也就是說,在學習數學時,既要把規範的理性化的公式定義背熟理解透,扎紮實實打好基礎;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有批判性,要看到裡面包含的不確定性,要把不可解釋的東西、悖論性的東西提取出來加以思考。這也給我們提供了啟示。為什麼要猜想呢?不能為了猜想而猜想,否則就變成了空想,關鍵還在於你是被動接受安排還是主動創造未來。就像學習一樣,你不能被動接受,只有選擇主動創造,才能把個人真正的才華、才能和潛力給激發出來。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每個人的經歷和歷史是特殊的,這中間蘊含著特殊的「人有智能」。這是「人有智能」最重點的要義。而中國智慧蘊含著最大的人類意義,就在於把一個個生命的你我個體,作為歷史和世界存在的基點:人有陰陽二十五種不同特質,生理病理經絡內觀,望聞問切因人而異,天人合一;每個人要「致良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浩然正氣,萬物皆備於我,知行合一,自覺學習誨人不倦,因材施教不恥下問;一個人的大智慧在於正心誠意,格物致知,遇到任何的「物」要以真誠的心態多多運用自己的大腦,有意識地開發理性和直覺兩大能力。這些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你的「人有智能」。作為中國人我們是有優勢的,因為我們有個體慎獨、日有三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人生規劃創造的中國智慧。所以,如何進一步開發每位中國人的個人歷史獨特性,讓頭腦鏈接,讓創意流動,讓個人脫穎而出,成為在人工智慧時代最重要的戰略,而其核心正在於對「人有智能」的深刻認知和深入研究及培植開發。
(整理人:王珍)
【思想者小傳】
顧曉鳴,復旦大學歷史系旅遊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上海市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群眾文化學會副會長和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等職。主編《中國的智慧》、《世界的智慧》、《猶太文化》等叢書,以及《史記鑒賞辭典》和《二十四史鑒賞辭典》。(照片由東方講壇主辦方提供)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推薦閱讀:
※【智慧背囊】聖經與竹籃
※《道德經》里的理財智慧_王昱清的BLOG
※知識和智慧是兩碼事,智慧是行動!
※鬼谷子大智慧--纂編
※能力差該認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