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醫生教你如何打破有關剖腹產的誤區,正確坐月子,健康一輩子

誤區一、剖腹產沒有順產痛

很多孕媽為了免去順產時的十三級疼痛,通常都會選擇剖宮產,肚子上華麗麗的開一道口子,寶寶就能出生了,但是產後同樣要經歷撕心裂肺的疼痛。

1、術後傷口痛

目前,剖宮產多採用腹部橫切口,位置選擇在恥骨聯合上方3厘米處。手術會切開皮膚,拉開肌肉,加上術後縫合,術後會感覺傷口疼,尤其是打噴嚏、咳嗽或大笑時,增加腹壓使傷口疼痛加劇。

止痛妙招:術後可以選擇舒適、透氣的棉質衣物;採取雙腿微屈的側卧位體位,有利於放鬆腹部肌肉。另外,打噴嚏、咳嗽或大笑時,用手頂住腹部可以減輕疼痛感;餵奶時為避免寶貝對傷口的擠壓和摩擦,可採用側卧式。

2、尿痛

有媽媽說:「我是剖的,生孩子倒不痛,但記憶中最難受的是膀胱插導尿管的事兒,剛插進去脹脹的很不適,第一次自主排尿,尿不出來,痛得我發暈。」

止痛妙招:最好在產後或拔除尿管後4小時內排尿,通過尿液沖刷膀胱、尿道,減少膀胱炎和尿道炎發生;如排尿困難,可用溫開水沖洗尿道外口周圍;最好穿一次性內褲,方便每天更換,更衛生 。

3、產後宮縮痛

有媽媽說 「因為是剖宮產,我以為沒有宮縮痛了,誰知,術後第2天,子宮就一陣陣揪心的痛,醫生說是宮縮,這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

止痛妙招:產後宮縮屬自我恢復,3~4天後疼痛感自行消失,產後可以使用收腹帶,適當減輕宮縮的痛苦。

4、乳房脹痛

產後3天乳房脹得像石頭一樣,一碰就疼。是由於傷口的疼痛、哺乳體位的困難,乃至乳頭皸裂,使得一些剖宮產媽咪產生了畏難心理,會因寶貝吮吸乳頭開乳時的疼痛或擔心影響傷口而拒絕哺乳。當乳房開始泌乳時,若未被寶貝吸吮,乳汁難以流出,就會覺得乳房脹痛,可能出現乳腺炎。

止痛妙招:分娩後做到「早開奶、早吸吮」;新媽咪儘早穿上哺乳內衣,按摩乳房,讓寶貝含接乳頭、吸吮乳汁。

5、產後排氣前腹脹痛

新媽媽說:「術後第二天還沒排氣,不能吃東西,腹部又脹又痛,喝了不少蘿蔔湯還是不能排氣,急死了。」

止痛妙招:術後6小時後開始翻身,促進胃腸蠕動,次日嘗試下地活動;術後6小時內禁食,6小時後可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新媽咪可用手掌在腹部繞肚臍順時針按摩,或用熱水袋熱敷排氣。

6、頭痛

臨近分娩及分娩過程中的緊張、擔憂等原因,再加上新媽咪產後不開窗通風、室內溫度過熱、捂得太多,以及為了照顧寶貝休息不好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剖宮產新媽咪頭痛不適。

止痛妙招:休息是緩解頭痛最好的方法,要保障新媽咪休息,減少訪客來訪的次數和人數,幫助新媽咪照顧寶貝。開窗通風,但不要直吹媽咪和寶貝,保證室內溫度適宜,給新媽咪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

誤區二、產後把床當成家,整天賴著它

產後覺得肚子上有傷口,行動不便,就乾脆躺在床上靠著家裡的「救濟糧」。其實剖宮產婦休息一段時間之後,媽媽就應該及時下床活動。孕媽只有進行適當的活動才能促進腸胃蠕動,腸胃蠕動才能排出體內廢氣,只有這樣,媽媽才能慢慢恢復飲食。

誤區三、產後平躺

為了休息的時候更加舒適,媽媽剖宮產後六個小時之後就能使用枕頭,但是最好不要平躺。隨著麻醉藥效的退去,子宮切口的疼痛會越來越明顯,如果媽媽休息的時候採取平躺的方式,會加劇子宮收縮痛感。所以,媽媽最好採取側卧的休息方式,身體和床位保持20~30度角,在身後放一個毯子或靠枕,減輕翻身時腹部的拉傷。

誤區四、產後暴飲暴食、大量補充營養

孕媽分娩的過程是耗費了大量的體力和能量,為了補充體力也為了及時下奶,是需要技術補充營養物質,但是產後還是要以流食為主,隨著身體的恢復在慢慢開始進食固體食物。術後嚴禁大魚大肉、發酵食物防止脹氣,同時也要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攝入。

剖腹產後怎樣坐月子?

1. 儘早活動

目的:預防血栓性靜脈炎

孕晚期和產後比較容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剖宮產的患者更容易發生。引起此病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不能早日下床活動、年齡較大、多胎經產婦等。臨床表現為下肢疼痛、壓痛、水腫、心跳及呼吸會加速。

剖宮產術後雙腳恢復知覺,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當導尿管拔除後應多走動,這樣不僅能增加胃腸蠕動,還可預防腸黏連及靜脈血栓形成等。下床活動前可用束腹帶綁住腹部,這樣走動時就會減少因為震動的關係碰到傷口而引起疼痛。

2. 及時大小便

目的:預防尿路感染、便秘

一般術後第二天靜脈滴注結束會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後3~4小時應排尿,以達到自然沖洗尿路的目的。如果不習慣卧床小便,可下床去廁所,再解不出來,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否則易引起尿路感染。

剖宮產後,由於傷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順利排泄,易造成尿瀦留和便秘,若有痔瘡,情況將會變得更加嚴重,故術後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

3. 清淡飲食

目的:避免嘔吐或腹脹

剖宮產產婦術後6小時內因麻醉藥藥效尚未消失,全身反應低下,為避免引起嗆咳、嘔吐等,應暫時禁食,若產婦確實口渴,可間隔一定時間喂少量溫水。術後6小時,可進食流食,如熬得很濃的雞、鴨、魚、骨頭湯等。進食之前可用少量溫水潤喉,每次大約50毫升,若有腹脹或嘔吐應多下床活動,或者用薄荷油塗抹肚臍周圍。第一餐以清淡簡單為宜,例如稀飯、清湯,並要少量。若無任何腸胃不適,則可在下一餐恢復正常的食量,哺喂母乳的媽媽可多食用魚湯及多喝水。

術後盡量避免攝取容易產氣的食物,其他則依個人喜好適量攝取。避免油膩和刺激性的食物,多攝取高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幫助組織修復(如魚、雞肉)。此外多攝取纖維素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4. 密切觀察惡露

目的:避免產後出血

無論是自然產還是剖宮產,產後都應密切觀察惡露。剖宮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陰道大量出血或衛生棉墊2小時內就濕透,且超過月經量很多時,應及時通知醫護人員。

正常情況下,惡露10天內會從暗紅色變為淡黃色,分娩後兩周變為白色,4~6周會停止,若超過4個星期還有暗紅色的分泌物或產後兩個月惡露量仍很多時,應到醫院檢查。看子宮復舊是否不佳,或子宮腔內殘留有胎盤、胎膜,或合併有感染。

5. 保持傷口清潔

目的:預防傷口感染

要特別注意腹部傷口癒合及護理。腹部傷口分為二種,直切口與橫切口。??產後第二天,傷口換敷料,檢查有無滲血及紅腫,一般情況下術後傷口要換藥兩次,第七天拆線。如為肥胖病人,或患有糖尿病、貧血及其它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要延遲拆線。術後若產婦體溫高,而且傷口痛,要及時檢查傷口,發現紅腫可用95%的酒精紗布濕敷,每天兩次。若敷後無好轉,傷口紅腫處有波動感,就確認有感染,要及時拆線引流。如果產婦本身存在下列感染,則需特別注意傷口的狀況:

(1) 產程或破水時間過長。

(2) 手術時間過長、術中出血較多。

(3) 產婦本身抵抗力差,如患有糖尿病或營養不良。

(4) 剖宮產之前已有羊膜絨毛膜炎。

(5) 其他因素如腹水、貧血、長期使用類固醇或以前接受過放射治療等。

此外,產後月經恢復的時候要注意傷口是否疼痛,因為在傷口處易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表現為經期時傷口處持續脹痛,甚至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癥狀,則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6.及時收腹

目的:防止內臟下垂,預防婦科病

人體子宮呈倒三角形,在懷孕期間,由於孕婦要攝取相應的營養成分以補充寶寶營養吃的過多,而導致胃部增大,同時孕期由於寶寶在母體子宮不斷增大,肝臟,腸胃上移,一旦孕婦產下寶寶身體的各個器官便會下移,但無法找到最實的支持點也就是恢復原位。子宮騰空,也就出現了平常所見產婦有肚腩,婦女病,腸胃不適,未老先衰等相關癥狀。所以生完寶寶後必須束縛,束縛可以收縮腹部,防止內臟下垂,預防婦女病,而本來即為內臟下垂體型者,亦可趁坐月子期間勤束縛來改善。產後收腹最怕捆裹太緊,特別是寬大笨重的腹帶和紗布繃帶類,最容易捆裹太緊,不僅不溫馨,還會影響血液循環,壓榨胃腸和內臟,運用這類腹帶一定要留意。個人建議穿好點的收腹衣,束腹材質最好選用棉質透氣性好的。

產後六個月內脂肪是流動的,是重塑體型的最佳時機,新媽媽們不要錯過了而後悔莫及。


推薦閱讀:

眼科醫生的警告,不看會瞎!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生不出孩子?醫生道出了真相……
醫療關愛——SIMC
[轉載][轉載]韓醫生9月份在北京常明樂生的講座錄音整理

TAG:健康 | 醫生 | 坐月子 | 產科 | 剖腹產 | 誤區 | 產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