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訪中的幾種心理效應

[內容提要] 新聞採訪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活動。在直接的面對面的採訪活動中,記者應遵循心理學的認知規律,調節雙方的心理狀態,採用得體的適當的態度和方法,以提高採訪效率,達到採訪目的。

從新聞學角度來看,新聞採訪是新聞工作者採集素材和資料、訪問新聞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會活動,是以新聞事實為對象、以新聞報道為目的的專業性極強的調查研究。從心理學角度看,新聞採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分兩個方面:「采」著重表現為記者對新聞事實材料(包括資料)的認知;「訪」側重於記者對採訪對象的認知以及與採訪對象之間的人際互動。艾豐在《新聞採訪方法論》中說:「採訪,實質上是人的一種認識客觀事物的活動。貫穿於採訪活動全過程的主要矛盾,是認識主體——記者同被認識的客體——事實之間的矛盾。簡言之,即主觀同客觀的認識與被認識,反映與被反映的矛盾。」(1)這一認識活動中,涉及到許多心理學問題,其中充滿著記者和採訪對象在認知對方、認知自我以及認知相互關係時出現的極其豐富複雜的種種矛盾。

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聞採訪是一門人際交往的學問。在直接的面對面的人際交往中。準確的社會認知有利於交談雙方調節心理狀態,採用得體、適宜的態度和方法,提高採訪效率,達到採訪目的。

西方社會學者主張,在人際交往的場合,人們應當注意加強「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印象管理」又稱「印象整飾」,指有意識地控制別人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形象的過程。行為者選擇適當的言辭、得體的表情和動作,可使知覺者對自己產生某種特定的看法。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I.Goffman)認為,「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種種行為和戲劇表演一樣,分前台和後台。前台是展現於觀眾(即交往對象)面前的一種情境,個人前台專指印象整飾。一旦人們進入前台,就會將自己的種種外表和舉止同他人的期望相一致,若要做到這一點,位於前台的人必須以理想化的形象、表達的控制以及一定的社會距離等手段來取得觀眾的信任和尊重。」他還指出:「當個體扮演一種角色時,他便不言而喻地要求觀察者認真對待在他們面前建立起來的印象。」(2)其意義在於控制他人的行為,特別是他人對他的回應方式。

許多資料證實,西方政界的頭面人物非常重視「印象管理」。撒切爾夫人70年代在英國政壇初露頭角時,聲音又細又尖,毫不動人。後經「形象專家」指點,她開始以雄渾有力的音色在國會「舌戰群儒」,成為有「鐵娘子」之稱的女首相。美國總統競選,有專人為總統候選人精心設計形象,搭配衣著、領帶,設計髮型,整飾面容、面色等,為的是給選民留下精神煥發、可以信賴的強烈印象。

記者採訪,需出入各種場合,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屬於一種公眾人物。有意識地向對方展示美好的自我,吸引對方的注意,將採訪氣氛調節到儘可能的融洽,是十分必要的。

採訪實踐中,有幾種心理因素時常影響著記者「印象管理」的效果,形成帶有規律性的行為效應。記者必須對其有充分的認識,採取恰當的對策,保證採訪的成功率。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又叫「最初效應」,也即日常所說的「第一印象」。心理學的解釋是:它是社會知覺中的一種主觀傾向,指「第一次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印象對雙方以後交往關係的影響」。(3)

人們初次相遇,總要首先觀察對方的衣著、相貌、舉止以及其他可察覺到的動作反應,然後根據觀察到的印象對對方作出一個初步的評價。雖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根據有限的、表面的觀察資料所得出來的,但由於它的新異性和鮮明的情緒色彩,卻能在人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社會心理學家阿希(S.E.Asch)在研究中發現,第一印象的作用不僅強烈而且持久。美國學者倫納德·曾寧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觸:頭四分鐘》一書中指出,交接新認識的人時,頭四分鐘至關重要。為了給對方一個好的第一印象,他認為交接新朋友時,起碼要高度集中精神四分鐘,而不應一面與對方交談,一面東張西望,或另有所思,或不斷匆匆改變話題,致使對方不悅。

記者在採訪中要善於進行第一印象的管理。有經驗的記者十分重視自己在採訪對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從儀錶服飾、態度表情到第一句話,都做精心的設計和妥貼的安排。以求贏得對方好感。著名記者蕭乾對此頗有體會,他說:「做記者要適當注意儀錶,要衣著整齊。我這個人一向邋遢,記者生活強迫我克服了這個毛病。在舊社會做記者,不管家裡多窮、出門也要西服筆挺,否則人家看不起你。新社會當然不存在這種事了。但假如你搞得很臟,在被採訪者面前又是摳鼻子,又是掏耳朵,就會使人感到不愉快,不樂於同你談話。」(4)

有家報紙的記者曾因對「首因效應」缺乏必要的認識,採訪連連碰壁。他受命去採訪某高校一知名學者,費盡周折好不容易在圖書館閱覽室找到該學者。記者不顧閱覽室安靜的環境,十分興奮地與學者高聲寒喧,迫不及待地表明來意,對方連連皺眉,他也沒察覺。學者當即表示「沒空」,並婉言拒絕這位記者後來的多次約見。這次採訪的失敗,緣於記者給對方留下了極不好的第一印象。

二、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叫光環效應、成見效應,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產生的一種知覺偏見。指對某個人的某個方面有了好的或不良的印象後,便對這個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認識和評價。這種知覺偏見,好像月暈一樣,把月亮的光擴大了。

暈輪效應是人際交往中在掌握有關對方信息資料很少的情況下作出總體判斷的結果,往往影響到人們的相互交往。當對某個人印象好時,就覺得處處順眼,「愛屋及烏」,甚至於連他的某些缺點、不足也會覺得可愛;當對某人印象不好時,就覺得處處不順眼,「憎人及物」,對其優點、成績也視而不見。這種心理效應必然會影響到人際關係的融洽與和諧。

新聞採訪中,暈輪效應在記者「印象管理」上的作用是持久和明顯的。當記者和某一特定的採訪對象交往時,因為記者首次採訪的不守時、不講信用,使對方形成偏見,導致以後對該人的採訪時時處處都很被動,總得不到很好的配合,好久都扭不過彎來。這也證明,暈輪效應與首因效應密切相關。記者在特定的採訪情境中,要力爭給對方留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此時所產生的暈輪效應是積極的,對採訪十分有利。

當然,記者受到暈輪效應的消極影響後,不應是束手無策、徒嘆「無奈」的。只要記者有誠懇的態度,鍥而不捨的精神,加上運用一些「印象管理」的策略,完全有可能扭轉劣勢,最終取得採訪的成功。義大利女記者法拉奇初次求見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時,態度謙恭,但因其穿著過於暴露,使霍梅尼看得很不順眼,沒幾句話就被打發走了。法拉奇再次見霍梅尼時,衣著不變,一見面第一句話就沖著霍梅尼說:「你是一個暴君!」駭得翻譯根本不敢譯。但當霍梅尼得知此意後,反而哈哈大笑,對這位膽大妄為的西方女子刮目相看了,採訪得以順利進行。法拉奇採取的是「印象管理」中的「放大呈現」策略,即面對地位高的名人或某一領域裡的權威時,謹小慎微行不通,便有意放大、誇張自己,反倒驅逐了暈輪效應的負面影響,向成功的採訪邁進了一步。新華社記者顧邁南有次採訪著名學者李振道,為搶「獨家新聞」急於求成,初次見面給李振道留下不好的印象,致使李振道給秘書下命令:凡是大陸記者一律不見。顧邁南苦惱之餘,分析李教授對自己的成見緣於相互了解不夠,便想方設法與其秘書融洽相處,暢開自己的想法,展露自己的為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最終記者在秘書那兒產生的積極的暈輪效應,驅散了李教授的成見。這一策略也即「印象管理」中的「迂迴法」。

三、社會刻板印象

所謂社會刻板印象是指由於受社會影響,對於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所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看法,也叫定型化效應。一般來說,定型的產生是以過去有限的經驗為基礎的,源於對人的群體歸類。如在人們的腦子裡,知識分子書生氣十足,工人粗獷豪放,會計師都精打細算,教授必然白髮蒼蒼;下巴方正是堅強意志的標誌,寬大的前額象徵智慧,胖人心地善良,厚嘴唇則忠厚老實等。這些都是社會刻板印象所產生的效應。

社會刻板印象對新聞採訪的影響,弊大於利。一方面它會導致認知過程的某種程度的簡化,有利於人們對他人作概括的了解;但另一方面,如果在非本質方面作出概括而忽視了人的個別差異,就會形成偏見,作出錯誤判斷。

許多記者的採訪曾受到社會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得不到採訪對象的配合。北京一家大報的一名女記者下鄉採訪,為了少給當地政府添麻煩,她先坐公交車然後步行到目的地,沒有人陪同。誰料雨後道路泥濘,等走到目的地時已是狼狽不堪。鄉村幹部目睹這位女記者褲筒兒泥點斑斑、鞋底半寸厚泥的「慘相」,任憑她拿出記者證怎樣說明自己的身份也不肯相信,弄得這位記者哭笑不得。最後記者當著他們的面給報社打了個電話,證實了自己的身份,才扭轉了尷尬的局面。在基層幹部看來,從北京來的大記者只能乘車來,且必然會有人陪同,哪有單槍匹馬走著來的?這正是多年來已在社會上形成的對所謂「大記者」的一種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對人際交往所產生的障礙,給記者的「印象管理」工作提出了難題。記者在採訪中,必須對這種心理效應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和足夠的心理準備,儘可能有意識地避免。一旦遇上這種情況,也要做到心中有數,處變不驚,切不可大驚小怪,埋怨對方不通人情。

新華社記者楊建業採訪馬寅初,也曾陷於尷尬境地。「文革」期間新聞報道「假大空」,在人們腦子中留下了「記者喜歡說假話」的印象,這一心理效應給記者的採訪設置了重重障礙。馬老對所有的記者採訪一律給吃閉門羹,並且出言偏激。楊建業採訪遇阻後,沒有退縮,仔細分析了馬老這種心理狀態,不僅沒有見怪,反倒表現出真誠的理解。他暫不急於採訪馬老,而是先為馬老平反奔走呼籲,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上書中央。最後記者和馬老成了好朋友。這一事例證明,社會刻板印象並不可怕,只要記者對此認識清楚,策略得當,完全可能化解其負面影響,為採訪成功奠定基礎。

注釋:① 艾豐:《新聞採訪方法論》,人民日報出版社1982年版,第5頁。② 翟學偉:《關於「臉」與「面子」的研究——中國人際心理初探》。③ 《社會心理學辭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頁。④ 劉京林:《新聞心理學概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頁。

(發表於《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二期)

來源: 作者: 沈愛國 編輯: 匿名

推薦閱讀:

2012年度新聞圖片第3輯 照片里的故事
搜狐新聞
中國評論新聞:大公報:中央、澳人要求高 崔世安責任更重
4月23日新聞匯總
新聞分析 | 親情更需「清」養 嚴管才是「真」愛

TAG:心理 | 新聞 | 採訪 | 心理效應 | 效應 | 採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