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養生(一)
07-13
第1節:前言前言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如今,越來越多的科研結果表明,危害人類健康的大部分疾病都與飲食不當有關。 國人在平日的飲食中,大多注重食物口味和方便,但在營養、衛生、健康方面的考慮卻不夠周全。因此,提倡健康的飲食尤其必要。健康無病的生活應考慮飲食的合理調配,保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平衡。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用食物營養來保持身體健康,防治疾病,對於生命有著重要意義。應用日常食物,根據不同的經濟條件、不同的生理病理需要進行調理養生,不但能充饑,更能補充營養,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人們樂於接受的養生方法。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吃」的學問了解得仍然不多。對於吃什麼,怎樣吃,何時吃,才能最大地保證營養和健康,如何進食才算合理、科學,不但過於盲目,而且不求甚解。於是,為了健康,很多人還在恪守著關於飲食的種種箴言;一些時尚的年輕人仍在追隨著「時髦」的吃法。然而有些看似合理的做法往往就是一種誤區,那些讓你一直深信不疑的飲食箴言,很多都是充滿了片面性的謊言!「吃飽喝足身體才健康」「早餐不吃也無妨」「吃得好身體才強壯」等,這些不科學的認識都在危害著人們的健康,不得不引起人們的警惕。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飲食習慣,另一端是您的健康。您對良好的飲食習慣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健康幾何。只有遵循著健康的飲食法則,才能夠始終如一地享受健康人生。 《大話養生》專為那些希望了解生活、享受生活、保持健康的人提供正確的飲食養生方案。讓您在了解錯誤、理解原因的前提下,學會正確的飲食養生方法,遠離疾病傷害。希望書中的內容可以為您的日常生活及健康長壽帶來收益。目錄1 話說飲食:讓飲食為健康投資 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 飲食是維持健康的源泉 飲食不合理會透支健康 飲食習慣左右健康 不良的飲食習慣危害健康 良好的飲食習慣促進健康 掌控健康的四季飲食法則 春季飲食法則 夏季飲食法則 秋季飲食法則 冬季飲食法則 平衡膳食,健康100分 怎樣才算平衡膳食 營養學會提出的膳食指南 2 話說營養:營養素是生命與健康的依託 養生基礎話營養 營養掌控養生 怎樣才算均衡營養 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 脂肪:新陳代謝的燃料 蛋白質:生命的基石 碳水化合物:人體的主要能源 維生素:維持生命的要素 礦物質:不可缺少的營養物 水:生命之源 各營養素之問的關係 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間的關係 維生素與其他營養素的關係 礦物質與其他營養素的關係 每天必吃的營養食物 穀物:能量之王 肉類:蛋白質和能量的主要來源 魚類:優質的食物蛋白源 禽蛋:最理想的天然營養品 茵類:抗輻射和抗癌功效的佳品 蔬菜:飲食的寵兒 水果:抗癌防衰的神奇「藥物」 堅果:榨油原料的重要來源 奶製品: 「完全營養食品」 豆製品:腸胃健康的「衛士」 破壞健康的「殺手」 油炸類:肥胖與癌症的元兇 燒烤類:1隻烤雞腿=60支香煙 腌制類:好吃但不可多吃的食品 方便類:只有熱量沒有營養的食品 餅乾類:世界著名「垃圾食品」之一 汽水類:損害胃腸的飲品 罐頭類: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垃圾食品」之列 加工肉食類:營養嚴重流失的食品 果脯蜜餞類:存在安全隱患的食物 均衡營養的飲食搭配 主副搭配 葷素搭配 粗細搭配 酸鹼搭配 蔬果搭配 冷熱搭配 海陸搭配 濃淡搭配 顏色搭配 搭配禁忌 3 話說三餐:科學用三餐,健康常相伴 早餐是健康的第一步 早餐不吃壞處多 早餐品種豐富才好 早餐吃穀類食物更耐餓 早餐飲品有講究 早餐應補充維生素 營養早餐應該這樣吃 營養午餐吃出健康 走出午餐的營養誤區 午餐這樣吃最營養 辦公室用餐宜忌 用午餐吃出你的苗條 午餐要換著吃 晚餐是健康的關鍵 遠離不良晚餐習慣 晚餐太棒,身體變胖 晚餐的進食要點和時間 用腦過多,晚餐更要吃好 4 話說葯食:食物是健康自在的痊癒力 食物是最棒的保健品 身康體健,從「頭」開始 益智健腦食當道 護眼養目食進補 健齒利牙找食物 苗條身材吃出來 食物排毒有說法 科學飲食防衰老 食療是最好的養生方法 高血壓病的食療方法 冠心病的食療方法 預防癌症的飲食要則 肺結核的食療方法 肝炎的食療方法 潰瘍的飲食禁忌 痢疾的飲食禁忌 皮膚病的食療方法 糖尿病的食療方法 慢性腎炎的食療方法 痛風的食療方法 胃炎的食療方法 肺炎的食療方法 適合自己的最佳葯食 嬰兒的健康葯食 幼兒的健康葯食 青少年的健康葯食 准媽媽的健康葯食 中年男性的健康葯食 中年女性的健康葯食 銀髮族的健康葯食 5 話說細節:從飲食點滴中積累健康 把握正確的飲食細節 清晨一杯水,腸胃保健康 磁化水可治病 提防老化水的危害: 「男奶女漿」有道理 科學飲咖啡 雞湯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飯前喝湯好處多 飲醋的禁忌 多吃綠色瓜果對視力有益 「多渣食品」宜多食用 「食不厭雜」好 擯棄錯誤的飲食細節 飲料不能代替水 吃飽喝足是大忌 吃得太快易「受傷」 剩菜回鍋毒更毒 燒菜時油溫不宜過高 茶垢太多也中毒 白酒、啤酒都不能亂喝 常食腊味危害多 水果不宜當飯吃 雞蛋吃多也中毒 吃臭豆腐當心中毒 一分鐘飲食提要 健康的身體來自於健康的飲食。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改變錯誤觀念,對健康飲食有正確的認知。 合理的飲食是維持人體生命機能的源泉,是健康的基礎;不合理的飲食無異於透支健康。 季節在變,飲食也要變。要根據季節的不同特點調整飲食結構,制訂飲食計劃。 飲食是維持健康的源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保健。健康的身體來自於健康的飲食。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改變原來的一些錯誤觀念,對健康飲食有正確的認知。健康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什麼是健康? 健康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變化。不同時期,人們賦予健康的內涵不盡相同。健康在詞典里的定義是:人體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這是 「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下」的健康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單單是指不生病,而且還包括以積極的態度去認真對待任何事情的精神、肉體和社會適應狀態。由此可知,「健康」既包括體能健康也包括精神健康,即人的健康不僅是軀體的健全和不虛弱,在生理上沒有疾病,在心理和精神方面保持平衡狀態,還包括人對社會的良好適應,與社會和諧相處。新的健康概念把人的軀體與精神結合、個體與社會結合,是對健康的全面定義。 健康的價值,貴重無比。健康是生命的源泉,事業發展的本錢,家庭幸福的基礎,民族興旺的標誌和國家昌盛的保障。健康是基礎,健康是保障,健康是根本,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健康長壽是人們追求的理想。 1953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就是金子」的口號,旨在喚起人們珍惜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1992年,由維多利亞宣言的「健康四大基石」精闢地概括了當代世界預防醫學的最新成果,其實質就是提倡健康的自我保護。可以說,誰掌握了健康的鑰匙,誰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動權。 過去人們認為,只有疾病才是健康的殺手。其實,以飲食和起居為主要因素的不良生活習慣才是健康的最大威脅,對健康的影響比疾病更大。高脂肪飲食、嗜煙酗酒、不充分休息、作息時間不規律等,都會成為健康隱患,直接導致健康狀況下降。 每個人的健康都有正負抵消的情況。這一點可以通過細算「生命賬」來發現。例如,「生命在於運動」,積極運動鍛煉是有利因素;但運動過度又是不利因素,兩者相互抵消後,非但不能儲存健康,還會將已儲存的付出。這種缺乏自我保健意識的透支身體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恐怕也是心臟病、腫瘤、腦血管病、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可透支生命,就要求每個人都要更多地認識自己,多學習醫學知識,掌握鑒別本領,準確把握自己的身心健康。飲食是維持人體生命的源泉 飲食是人體維持生命的基礎。其主要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提供大量的熱量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要消耗2000~3000千卡熱量。在活動量增加或生長發育期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如果不及時補足營養,會影響肌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生長發育。食物可以給人體提供大量的熱量。每1克蛋白質產生熱量4000卡;每1克脂肪產生熱量9000卡;每1克糖產生熱量4000卡。 提供免疫物質 枸杞、菊花、牛奶、蜂乳、甲魚等食品含有大量免疫物質,對體弱者及嬰幼兒、老年人尤為重要,經常食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 提供大量抗菌物質 茶葉、大蒜、洋蔥等食品中含有大量抗菌物質,對革蘭氏陽性球菌、陰性桿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有明顯抑制和殺除作用。 提供大量抗癌物質 豆漿、甲魚等食品有抗癌作用,經常食用可預防癌症。 提供大量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 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都是人體必需的。缺乏維生素B1會引起腳氣病,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缺乏微量元素硒會引起癌症,缺鋅會引起生長發育遲緩。人體對這些營養素需要量雖然不大,但必須從飲食中得到全面補充,否則會導致疾病。 提供大量酶和激素 從動物內臟中獲得的鐵可補血,獲得的性激素有助於治療性功能減退等方面的疾病;動物睾丸可以用來製成睾丸片,治療性功能減退、發育不全及更年期障礙等癥狀。 調節人體物質代謝 飲食能使人體的合成與分解代謝平衡。茶葉具有抗凝血與使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對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高纖維蛋白元素血症有明顯治療作用,對胃炎病人的血凝狀態和纖維蛋白沉積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羊肉、狗肉等有益腎之效,熱量較大,食之可治腰膝酸軟,增強抵抗力;銀耳、黑木耳能降低血液濃度,有利於冠心病和血管硬化的防治。 調整人體內環境相對恆定 葫蘆和冬瓜能利水;芹菜、菊花能清熱;蜂蜜、山芋能通便;芫荽(香菜)、香蔥、生薑能發汗;山藥、茯苓能健脾胃,這些食物都有利於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恆定。 研究發現:人類腫瘤90%以上是由外界環境因素所引起的,而膳食因素是重要的外界環境因素之一。專家們估計,人類癌症中的30%~35%歸咎於飲食不當。飲食營養成分、品種和烹調方法以及食品污染等與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所以,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低脂的膳食,每天堅持吃適量水果或蔬菜,不吃特別硬的、燙的食物,可以避免口腔和食管黏膜的刺激和破壞及細胞癌變。另外,細嚼慢咽不僅可以避免消化道黏膜的損傷及慢性炎症的產生,還可以增加唾液分泌。飲食不合理會透支健康 飲食衛生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飲食能養身治病,亦能傷身致病。飲食科學合理,能夠保證生命肌體正常運轉,飲食習慣有悖於科學,無異於慢性透支健康。很多人雖然知道飲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但又錯誤地認為,只要食用營養豐富的食品就夠了。錯誤觀點下的做法,自然影響健康。 不合理飲食會透支健康 飲食不合理加速人體衰老 影響人體衰老的因素很多,包括疾病、營養、鍛煉、社會壓力、精神情緒、環境與氣候等,但是,正所謂「老從口入」,不合理的飲食會使營養不平衡,從而影響身體內環境,破壞體內生物代謝過程,加速肌體衰老。 飲食不合理招致疾病 老年常見病、多發病,往往在壯年時期就已開始,到了中年以後,由於肌體逐漸衰老、退化,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減退,新陳代謝功能降低,尤其是胃腸道消化功能減弱。如果飲食不合理,會使體內新陳代謝受到影響,使身體營養失去平衡。營養過剩,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所以,在青壯年時期就應注意飲食合理,營養平衡。 飲食不合理增加癌症發生概率 許多癌症的發生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而飲食是與外環境接觸最密切的方面,所以,食物和癌症的發生是密切相關的。大量的實驗表明,長期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是導致癌症的最直接因素。胃癌、食道癌和宮頸癌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食管癌和胃癌與維生素C缺乏有關;食管癌與長期患缺鐵性貧血有關;甲狀腺癌症與食物中缺碘有關;肝癌與維生素B6缺乏有關。飲酒過度不僅容易導致肝硬化,也能引起肝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如果酗酒、吸煙,還會增加喉癌、口腔癌及肺癌的發病率。所以,合理調整膳食結構,平衡營養,對防癌抗癌有積極的意義。 饑飽不一與飲食偏嗜的危害 生活條件不同,飲食習慣也各有差別,饑飽不一、偏嗜不同,會逐漸形成相應的體質差異。 饑飽不一,則攝入飲食的量有多有少。一般說來,飲食不足的人,營養較差,大多數體形瘦小,體質偏弱;飲食充足而且好的人,一般體形豐腴,體質較好。但飽食無度的人,身體多數肥胖,體質也不一定很好,而且容易患上一些「富貴病」;窮人雖然吃的都是粗茶淡飯,但是粗糧含有很多營養物質,再加上必須為生活勞動,體質反而好些。《讀醫隨筆》說:「富貴之人,安居厚奉。臟腑經絡莫不痰涎膠固,氣機凝滯不能流通,故邪氣據之而不得去者,非正氣之不足,乃正氣之不運也。……貧賤之人,黎藿不充,敗絮不暖,四時力作,汗液常泄,榮虛衛散,經脈枯槁……故其邪氣之不去者,非正氣之不運,實正氣之不足也。」《醫宗必讀》又說:「富貴者膏粱自奉,貧賤者黎藿苟充……膏粱自奉者臟腑恆嬌,黎藿苟充者臟腑恆固。」所以,飲食量的多少,應根據身體的需要而攝取,營養合理,適度而止。 飲食偏嗜,則攝入飲食品種不全。人的五臟六腑,各有所好;臟腑的氣血陰陽,需五味陰陽和合而生。若飲食長期有所偏嗜,則可造成臟腑氣血偏盛偏衰,形成有偏傾趨向的體質,會導致臟腑機能失調。《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在日常飲用的食物中,偏甜、偏辛辣、偏鹹味重,都容易造成身體一定營養的缺失,長久下去容易形成疾病。《素問?奇病論》說:「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就像貪戀醇酒佳釀的人,面色雖然紅潤,但是濕熱在中,會造成對肝脾的傷害。 由此可見,飲食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無節制的飲食,容易患病;飲食合理,所需的營養得到滿足了,身體才會健康。 大量研究發現,食物不符合衛生要求或烹調不當,不僅會降低營養價值,還會引起消化不良,甚至產生許多疾病。比如菜肴色香味形俱佳,營養素也很豐富,但是如被微生物、細菌等污染,吃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經常吃受農藥、工業「三廢」污染的食物,會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消化道癌症。吃了腐敗變質的食物,會引起胃腸道疾病甚至食物中毒。 不良的飲食習慣危害健康 不良的飲食方式和習慣會嚴重地影響健康,導致富裕型疾病。像高血壓、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等,都已成為當今威脅人體健康的「隱形炸彈」。科學、健康的飲食,已成為現代人的共識。 要制訂出科學、健康的飲食計劃,應該迴避不良的飲食習慣和方式。 錯誤的飲食方式 下面所列舉的是深受人們喜愛卻並不健康的幾種飲食方式。 空腹喝豆漿 由於不習慣喝牛奶,很多人特別是上班族喜歡用豆漿代替牛奶來補充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覺得空腹喝豆漿既不發胖又可以補充營養。其實,這對身體是有害的。如果空腹飲用,豆漿中的蛋白質只能代替澱粉作為熱量被消耗掉,而不能真正起構造新組織、修補舊組織的作用。這不僅造成了蛋白質的浪費,也使體內營養失去平衡,加重了消化、泌尿系統的負擔。 雞蛋加牛奶 雞蛋和牛奶都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是兩者同時食用既不合理,熱能也不夠。因為奶製品及蛋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其吸收轉化速度低於澱粉類物質,所以,兩者一起食用,不僅不能很快地給人體提供能量,而且僅僅作為熱量被消耗也是一種浪費。另外,由於胃酸的作用,空腹喝牛奶不利於鈣等營養物質的吸收。 豆漿和雞蛋同吃 很多人喜歡同時食用豆漿和雞蛋,這是很不科學的。兩者同時食用,雞蛋中的粘生蛋白會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失去它們原有的營養價值。 小蔥拌豆腐 小蔥拌豆腐很多人都愛吃,但豆腐含鈣較多,與小蔥相拌時,會與其中的草酸結合成草酸鈣,不利於人體的吸收。 吃魚刮鱗 吃魚時把魚鱗刮洗乾淨也不科學。其實,魚鱗與魚一樣,含有卵磷脂、鈣、磷和不飽和脂肪酸,對控制腦細胞衰退、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增強記憶力有一定好處。所以,吃魚時,可將魚鱗刮下洗凈用文火熬成膠狀,食用時加醋、蔥、姜、鹽、醬油等拌和,也可與魚肉烹調食用。 高溫烹飪 日常飲食多為熟食,很少用餐時再放鹽,而是在炒菜中放鹽。這會使菜中的碘遭到破壞,導致碘缺乏。碘是組成甲狀腺的主要成分,缺碘會使人的甲狀腺功能減退而煩躁不安,並可導致智力下降。 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但是在腌制魚、肉、菜等食物時,食鹽容易轉化成亞硝酸鹽,食用後,在體內酶的催化作用下,會與體內的各類物質作用生成亞胺類的致癌物質,多吃會導致癌症及早衰。 不良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 不良飲食習慣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以下幾種不良習慣,都應得到改善。 不吃早餐 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或者忽略了早餐或者覺得早餐吃不吃沒有關係。其實,早餐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不吃早餐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以下影響: 1. 熱能不夠,血糖濃度低,使大腦細胞得不到充足的血糖供應,造成腦記憶和腦反應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 2. 導致人體需要的平衡膳食得不到滿足。如果不吃早餐,早上需要的能量只能以消耗體內的糖元和蛋白質來補充,久之會導致皮膚乾燥、起皺和貧血等,加速人體衰老。 3. 如果不吃早餐,中午吃飯時,飯菜的色、香、味刺激了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強烈的飢餓感,所以中餐會多吃。長此以往,多出的脂肪逐漸堆積,會導致肥胖。 4. 不吃早餐,頭天夜裡胃裡分泌的胃酸沒有食品去中和,會刺激胃黏膜而導致胃部不適,可能引起炎症或者潰瘍病。 5. 不能彌補夜間喪失的水分和營養素,使血黏度增加,不利於夜間產生的廢物排出,從而增加患結石和中風、心肌梗死的危險。 午餐湊合 午餐在三餐的飲食分配比例上佔到40%,午餐提供的能量和營養是一天中最重要的,對人體一天中體力和腦力的能量補充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可是很多上班族對此並不注意而是很隨意。像下面這些解決午餐的方式,既不健康又沒營養,應加以改善。 1. 自帶飯 有些上班族自帶一些米飯或饅頭,一些炒菜、肉、煎蛋,吃之前在微波爐里熱一下,這個選擇似乎十全十美。但是經過一上午的時間,本來就不夠新鮮的飯菜更不新鮮了,而且營養流失比較嚴重。長久下去,會出現偏食或營養不良。 2. 省午飯 拒絕午飯的人不是沒有胃口,就是為了減肥。餓得不行了就吃個蘋果,或者喝杯酸奶。這樣會影響腸胃的蠕動,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出現胃潰瘍。 3. 吃盒飯 有一項調查顯示,60%左右的上班族都會選擇訂餐叫外賣。不過,從營養角度來說,外賣的盒飯是不平衡膳食,鹽分和油脂往往都會超標,而且綠色蔬菜不足,缺乏維生素、纖維素。同時,盛在飯盒裡的飯菜也比盛在盤裡的量要少很多,而且一次性的塑料飯盒對人體也有害無益。如果每天都吃盒飯,長期從飯食中攝入的熱量超標,就會導致肥胖,緊接著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就會找上門。從衛生的角度來說,盒飯也很難保證衛生。 4. 吃快餐 現在很多人中午用餐的方式是:一個漢堡包加上一杯紅茶或咖啡或一個炸雞腿,或是到附近快餐店要一份飯或面的套餐,這些看似營養充足的套餐,雖然大多有蔬菜,但含量卻太少,礦物質、維生素供應不足。 5. 吃面 如果中午僅僅吃一碗麵條或米線,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的攝入量就不夠,有些麵條里根本就沒有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另外,麵食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所以吃完之後飽得快,餓得也快。 晚餐過於豐盛 因為早餐和午餐的時間與精力相對較少,所以,現代人對晚餐就格外重視,但是晚餐過於豐盛實際上並不科學。晚餐時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會使尿中的鈣量增加,降低體內的鈣貯存量,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老年骨質疏鬆症。另外,蛋白質過多,會滯留在腸道中,產生氨、吲哚、硫化氫等毒物,刺激腸壁,誘發癌症。所以,晚餐一定要注意掌握攝食量,切不可狂飲暴食,既害胃又傷身。 夜間進食 很多上班族把夜宵當成他們補充體力與能量的方式。但夜宵如果吃某些蛋白質、膽固醇含量過高的食物,極易引起消化不良、功能紊亂等癥狀。我們知道,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2~3天就要更新一次,而再生修復的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食,胃黏膜的再生和修復就不能圓滿地進行;此外,吃過夜宵再睡眠,食物較長時間在胃內停留,會對胃黏膜造成長時間刺激,導致受損,甚至潰瘍。若以油炸、燒烤等食物為主,再喝一些酒,更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進而造成胃癌。 喜歡吃熱燙食物的人患食管癌的機會就多。調查表明,我國華北地區是食管癌高發區,70%~90%的患者喜歡吃70℃~88℃的燙食。有些地區的人,由於吃的食物過於粗糙,在通過食管時經常刺激或劃破食管上皮黏膜,久而久之,就易發生惡性病變。調查統計表明,食管癌的患者中有半數進食過快,有80%~90%的患者經常吃干硬的粗糙食物,沒有細嚼慢咽的習慣。因此,凡習慣於吃燙、硬食物的人,近期內有吃食物哽噎感和滯留感或胸骨後、上腹部疼痛者,應去醫院進行檢查。 良好的飲食習慣促進健康 飲食中攝入各式各樣的食物,不僅享受了各種美味,也吸收了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水等各種營養素。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均衡的膳食,自己會終生受益。 如何吃飯,大有學問 良好的飲食習慣能預防很多疾病與傳染病,使你的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更會使你思維敏捷,充滿活力。 飲食六宜 1. 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好處。 2. 宜軟。堅硬的食物最難消化,而半熟的肉更傷胃,極易患病,所以煮飲烹食須熟爛後再食。 3. 宜早。人體經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所以早餐宜早。 4. 宜緩。吃飯狼吞虎咽,會增加胃的負擔,細嚼慢咽才有利於消化。 5. 宜少。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 6. 宜暖。胃喜暖而惡寒,所以飲食宜溫,生冷宜少,有利於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細嚼慢咽 咀嚼能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唾液和胰液的分泌,為食物消化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細嚼還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塊,並與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吃飯定時定量,能使胃腸道有規律地蠕動和休息,從而增加食物消化吸收率,減少胃腸疾病的發生。 少吃多餐 少量進食,血液中的糖濃度就低,膽固醇的水平就降低,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就少,體內脂肪也會減少。節制飲食不僅能減輕胃腸負擔,而且肌體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受到一種良性刺激,可以調動人體本身的調節功能,使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趨向於平衡,內循環均衡穩定,免疫力增強,有利於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站著吃飯 醫學家對用餐姿勢進行研究後發現,站立位最科學,下蹲位最不科學。這是因為吃飯時,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下蹲使腿部和腹部受壓,血液受阻,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影響胃的血液供應,某些胃病就與下蹲式就餐姿勢有關。 預防「飯醉」 有一部分人因吃得過飽,即使不喝酒,往往也會出現酒醉狀態,即飯後思緒紊亂,昏昏欲睡。這是因為人吃進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後,其中的葡萄糖在胃裡轉變為酒精(乙醇),這部分酒精被人體吸收後,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癥狀。要預防「飯醉」,關鍵在於避免暴飲暴食。 吃飯說話 傳統習慣認為,吃飯時不宜說說笑笑,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而現在一些保健專家則認為,吃一頓午飯用30分鐘左右為宜,在此時間裡邊吃邊說,不僅可以使一起進餐者互相交流感情,解除煩惱,還能使腸胃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僅能增進食慾,還可興奮中樞神經,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腸處於最佳消化狀態。 喜吃苦食 苦味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讓緊張的心理狀態鬆弛下來,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苦味食物還含有生物鹼、無機化合物、萜烴類,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發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咖啡、苦菜、慈姑、苦瓜、茶葉、啤酒、巧克力等苦味食品含維生素B17,有強大的殺傷癌細胞能力。 心情舒暢 吃飯時情緒壓抑和鬱悶,會影響食慾和血液的正常循環,降低消化系統功能和免疫力。吃飯時情緒好,才會使食慾增強,血液循環良好,使胃腸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力增強。 營養均衡不生病 不同時間吃不同食物 科學家將食物分為日間食物與夜間食物兩大類。日間食物最適合在上午6點至下午3點半之間食用。日間食物主要有牛肉、羊肉、西紅柿、胡蘿蔔、柑橘類、青豌豆等,含有氧氣,並且富含太陽能。夜間食物有蘋果、香蕉、梨、土豆、黃瓜、乾果、乳製品、魚、蛋等,富含二氧化碳等能量。這些食物最好安排在下午3點半以後再吃,不僅有助於減肥,對健康也有一定好處。 進食講順序 一個人一天要吃不少東西,就大類而言,有飯、菜、湯、水果等。這些食物進入胃腸道是不是也該排個順序呢?科學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專家建議,就餐最好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湯→蔬菜→米飯→肉類→半小時後再吃水果。食用藻類、魷魚、龍蝦等富含蛋白質與礦物質的海味,切忌同食水果,特別是柿子、石榴、檸檬、葡萄、楊梅、酸柚等。須將食用水果的時間延後2~3小時。因為這些水果中鞣酸較多,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易與海味中的鈣、鐵等結合,不僅不易消化,還可能刺激胃腸,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癥狀。 追求營養品質 現代食物的種植方法中過多地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因此,在菜市場購買食物和蔬菜時,儘可能不要選擇那些顯得非常鮮艷和個頭過大的食物。同時,不宜食入高度加工和精緻處理過的食物,如氫化過的油脂、包裝精緻的食品、通心麵、義大利面、果醬、餅乾和罐裝果汁、酒、汽水等。這些食物只會佔據胃的空間而營養卻很少。 適時增加營養補充劑 一般人常會將營養補充劑當成藥物使用,大多在生病時吃它用來治療疾病。其實只要有某種營養不足時,無論健康如何,都應適量服用營養補充劑。而如果所有營養素都能從天然的食物中獲得,便不再需要營養補充劑。 勤換花樣少生癌 食物防癌是老生常談,人們在安排食譜時總要費盡心思地去考慮哪些食物防癌、哪些食物致癌,往往難以取捨。科學家的最新調查資料顯示,飲食單一、長期偏食、挑食才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研究發現,長期以玉米、山芋、豆類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為主食的人,食道、胃等上消化道細胞容易被食物磨損,易促使癌症提早發病。如果長時間以肉類等含脂肪過多的食品為主食,脂肪容易在大腸、胰臟等器官周圍聚集,影響細胞分解,致使上皮細胞增生,時間一長同樣誘發癌變。有鑒於此,經常改變口味,變換食譜,使餐桌多變翻新,是簡便的防癌方法。 做好顏色的文章 營養學家提醒人們:食物營養與食物的顏色密切相關。 紅色或紫色的蔬菜或水果,如櫻桃、橘子、黑草莓、茄子、栗子、紅葡萄、紅蘋果、紅色捲心菜、黑胡椒粉、紅酒等,含有花青素,具有很強的抗血管硬化作用,可以防止心臟病或中風等疾病發作。 橙色蔬菜或水果,如胡蘿蔔、橡子、番瓜、杏子、芒果與紅薯等,所含的胡蘿蔔素有助於眼睛與皮膚的健康,減少罹患癌症的風險。 黃色果蔬,如油桃、柳丁、木瓜、桃子、菠蘿、橘子與黃色柚子等,具有豐富的防止細胞受損的葉黃素,可以更好地保護眼睛,有助於防治白內障與視網膜黃斑惡化。 綠色果蔬,如小白菜、捲心菜、花菜等,富含一種天然化學成分,能刺激產生肝臟抗癌的酶。 白色果蔬的共同特點是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可以發揮護心抗癌等保健作用。如大蒜與洋蔥,含有大蒜素,是與腫瘤戰鬥的「鬥士」。 在白天的飲食中,人體可以從食物中得到300~400毫克的鈣。當體內通過鈣的調節機制,從尿液排出鈣時,血液可以隨時從食物中得到補充來維持血鈣的水平。到了夜間,人體不再進食,而尿液照常會形成,血液中的一部分鈣還不斷進入尿液,為了維持正常血鈣水平,人體就不得不動用鈣庫——骨骼中的鈣。所以,血鈣水平一般在夜間較低。夜間的低鈣水平會刺激甲狀腺素分泌,使骨鈣分解加速。所以,睡前喝牛奶補充一部分鈣,可以為低鈣調節提供鈣源,阻斷體內動用骨鈣。此外,鈣和牛奶中的某些物質,均有鎮靜和催眠作用,可以幫助睡眠。 春季飲食法則 春天是萬物生長,萬物更新的季節。人體在春天會隨著自然春陽之氣向外疏發,新陳代謝的速度明顯加快,營養消化也會相應增加,冬日的貯藏在此時開始動用。由於冬日營養攝取不足,要求在春季給予明顯的補充。春季又是多病期,很多疾病好發於春季,所以春季的營養供給顯得十分重要。 春季人體的營養需要 春季該攝取哪些營養,怎樣調整飲食呢?有一句順口溜這樣說,「春天裡來日漸暖,厚味飲食應轉淡,時鮮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長壽有保障」。 進食高熱量食物 早春時節的氣溫仍然很低。寒冷刺激甲狀腺,可消耗熱量,引起功能亢進,使人體耐寒力和抵抗力減弱。同時,人體為了禦寒,也需要消耗熱量來穩定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製品外,還可選用黃豆、糯米、芝麻粉、核桃、花生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物質。 補充優質蛋白質 冬季寒冷會加速體內蛋白質分解,導致抵抗力降低從而易致病。所以,早春期間需補充優質蛋白質,可以多食雞蛋、蝦、魚類、牛肉、雞肉、兔肉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氨酸,具有使人體耐寒的功能。 添加一些含鈣、糖的食品 食用菌是一種天然保健營養品,春天多吃些黑木耳、蘑菇、銀耳等食用菌,既清淡,又營養。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抵抗綠膿桿菌的侵襲;黑木耳富含礦物質鈣,而鈣對人體肌肉、心、腦等細胞的功能起主導作用;銀耳富含銀耳多糖,能提高人體衛士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攝取足夠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春天氣溫變化較大,病菌活力增強,容易侵襲人體而致病。所以,春天要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比如小白菜、雪裡蕻、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蔬菜。多食用柑桔、檸檬等水果,可以抗病毒;攝取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蔔、莧菜、塔棵菜等黃綠色蔬菜,可以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攝取富含維生素E的青色捲心菜、花菜、芝麻等,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力。 春季營養飲食原則 注重清淡 春季肝氣旺,會影響脾,故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如果多吃酸味食品,會刺激肝的功能,使肝氣更旺,大大傷害脾胃之氣。而甜味的食品能補脾益氣,要多吃一些。 多吃新鮮蔬菜 冬季因吃新鮮蔬菜太少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所以,冬季過後,春天常發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所以,春季要多吃新鮮蔬菜以補充需要。 多吃食用菌 近年來,不少醫學專家認為春天飲食應清淡,可添加食用菌(如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做菜肴。 宜吃微溫之品 溫食利於護陽,春季不宜吃生冷辛辣食物,還應避免吃油膩食物,應多食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 春季飲食DIY 韭菜炒肉 用料:豬瘦肉300克,韭菜250克,植物油50克,蝦皮10克。 做法:將韭菜洗凈,切段;將豬肉切絲。將鍋燒熱,放入植物油,油熱八分時放入肉絲翻炒至將熟,放入蝦皮、韭菜,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功效:補腎強身。 澆汁鯉魚 用料:鯉魚750克,雞蛋50克,姜25克,五香粉5克,料酒10克,香油30克,醬油10克,味精5克。 做法:將鯉魚洗凈去鱗、內臟,姜切成絲狀備用。把魚放鍋中加清水煮熟後,撈出放入魚盤裡。把油放入沙鍋燒至六分熱時,下薑絲略炒,加料酒、醬油、味精、五香粉、雞湯,燒開後澆淋在魚身上即可。 功效:消腫,利水,滋補。 春季陽氣漸盛,所以應忌食油膩辛辣爆炒之物,以免助陽外泄。中醫認為,肝屬木,味為酸,五行木勝土,土於五臟為脾,味為甘。春三月肝氣生髮,肝陽易升,容易引起頭昏頭暈症,故宜吃有清肝養肝作用的食物。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明代養生學家高濂也認為,春季的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育脾臟之氣。 夏季飲食法則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代謝加快,體內的消耗增加,蛋白質分解加速,胰臟和胃腸消化液及其消化量分解減少,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下降,使人們食慾下降。而且,多數人厭肥肉和油膩食物,肌體大量出汗易導致水、鹽大量丟失。所以,夏季應根據季節特點調整飲食。 夏季飲食原則 夏季天氣炎熱,應謹遵下面5條飲食守則。 勿忘補鉀 人體在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易造成人體低血鉀現象,引起食欲不振、頭昏頭痛、倦怠無力等癥狀。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比如大蔥、芹菜、毛豆以及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都含有豐富的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消暑又補鉀,一舉兩得。 最宜清補 在飲食滋補方面,熱天應以清補、健脾、去暑化濕為原則。應選擇鴨肉、蝦、鯽魚、瘦肉、香菇、銀耳、薏米等清淡、具有滋陰功效的食品,此外,還可進食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解毒藥粥」,它們具有一定的袪暑生津功效,而且味美可口。而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在夏天不宜食用。另外,夏天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可多食魚類、瘦肉、雞肉、蛋、奶和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食品,以滿足夏季身體物質代謝需求。 注意補充鹽分和維生素 盛夏時節,人體大量排汗,鹽分損失比較多,所以在補充水分的同時,要注意補充鹽分。夏日應多吃黃瓜、番茄、西瓜、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臟、蝦皮等,亦可飲用一些水果汁。 講究飲食衛生 暑天飲食衛生特別重要,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生吃瓜果要清洗消毒;膳食最好現做現吃;在做冷盤時,應加蒜泥和醋,既調味又殺菌,還有增進食慾的作用。注意,不要買變質的食品原料。 不可過食冷飲和飲料 天氣炎熱時,適量吃些冷飲或喝點兒飲料,能起到一定的解暑降溫作用,但不可過食。因為很多飲品都是含糖飲料,而糖是天然的食慾抑製劑,可以很快被血液吸收,會讓人覺得一下子飽了,就吃不下別的食物,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此外,雪糕、冰磚等冷食是用牛奶、蛋粉、糖等材料製成,過食會使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則收縮,繼而誘發腹痛、腹瀉等病症。 夏季飲食8個「最佳」 最佳肉食——鴨肉 夏季並非只宜吃清淡食物,其實,夏季照樣能進補,關鍵在於選對補品。比如,鴨肉不僅富含蛋白質,而且能防疾療病。因為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易上火的人食用。鴨肉和竹筍燉食,可治痔瘡出血;鴨肉同海帶燉食,能降低血壓,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鴨肉與火腿、海參共燉,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鴨肉同糯米煮粥,有養胃、補血、生津之功效,對病後體虛者大有裨益。 最佳蔬菜——苦味菜 中醫認為,夏季暑盛濕重,傷腎氣、困脾胃,所以人會感覺不舒服。而苦味食物可補氣固腎、健脾燥濕。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苦味蔬菜中的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選擇。它們含有豐富的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鹼、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夏季氣溫高,濕度大,人往往精神委靡、倦怠乏力、胸悶、頭昏、食欲不振、身體消瘦。此時,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 最佳飲料——熱茶 炎炎夏日,首選的飲料應是極普通的熱茶。專家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製品,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綠茶10. 7毫克,紅茶24. 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 最佳營養素——維生素E 維生素可以讓你平安度夏,最佳選擇非維生素E莫屬。麥芽、麩皮麵包、胡桃泥、奶製品等食物中含維生素E量較多,夏天可多進食些這類食物。科學家強調,人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強烈的日照、臭氧與疲勞,而維生素E可以將這三大危險降到最低程度。必要時,可酌量服用維生素E的藥丸,每天15~60毫克就足夠。 最佳調味品——食醋 夏天人易疲勞、睏倦不適,多吃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幫助消化,既可殺死化膿性葡萄球菌等,對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也有預防作用,而且喝醋能很快解除疲勞,恢復精力。 最佳開胃食品——姜 常言道: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炎炎夏日,人體受暑熱侵襲而出汗過多,消化液分泌減少,生薑中的姜辣素能刺激小腸,使腸黏膜的吸收功能增強,從而起到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能刺激味覺神經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強。因此,夏季食姜可明顯增進人們的食慾。 最佳湯餚——番茄湯 番茄湯(燒好待冷卻後再喝),所含番茄紅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護心臟的功效,最適合於男子。同時,夏季多喝番茄湯既可獲得養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 最佳補品——人蔘 夏天高溫的刺激,使人體新陳代謝加速,能量消耗增加,睡眠減少,食慾下降,體質受到影響。人蔘對缺乏高溫適應能力的人來說,是抗禦暑邪的佳品。只要舌苔不是白膩、厚膩、黃膩,或有熱度的話,就可以服參進補。特別是冬季易發支氣管炎、哮喘等慢性病的患者,夏季服用人蔘可以扶正固本,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預防冬季慢性病的發作,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夏季飲食DIY 蝦皮蘿蔔絲湯 用料:蝦皮20克,豬油適量,精鹽適量,蘿蔔250克,高湯500克,蔥花、味精、薑絲各適量。 做法:將蘿蔔洗凈後切絲,用開水氽後控去水分。鍋內放油,八分熱時放入蔥花、薑絲稍煸後,加高湯、蘿蔔絲、精鹽、蝦皮,旺火煮沸後,放入味精,出鍋即可。 功效:添鈣補氣。 冰糖銀耳湯 用料:銀耳5克,冰糖150克,櫻桃數個。 做法:水泡銀耳,2小時後摘洗乾淨,備用。鍋內放清水適量,煮沸,放入銀耳,再改文火,加入冰糖,40分鐘後放入櫻桃,然後將湯冷卻,放入冰箱中冷凍1. 5小時即成。 功效:補益五臟,滋陰潤肺,益胃生津,延年益壽。 夏季天氣炎熱,飲食要特別注意量的控制。很多人會將新鮮的奶當水喝。專家主張一天喝1~2杯即可;還有些人為了多吃蔬菜,就大量吃,專家也建議最好每次吃400克。水果也是,含糖多,熱量高,多吃會堆積,每天以100克為宜,還有人吃完飯馬上喝冷飲,這會積累脂肪;有人為了解暑大量喝綠豆湯,這也很不科學。秋季飲食法則 秋天氣候乾燥,缺少水分,人體會同樣地缺少水分。所以秋季是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感冒、流感、支氣管炎的高發季節。從中醫節氣看,中秋之前算早秋,一過中秋,天氣明顯轉涼,早晚溫差大,老人、小孩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甚至會產生腹瀉、便秘等腸胃功能失調的癥狀。 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燥」,即氣候以乾爽、燥氣為主。表現在身體上的癥狀多是發炎、腫痛。如果肺氣太強,容易口乾舌燥、乾咳、喉嚨痛;肺氣過強容易傷肝,產生虛火、肝火。為適應「秋燥」,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液」,多喝水,以緩解傷害。 秋季飲食原則 多喝鹽水和蜜水 秋季氣候的燥熱對人體有直接傷害,其中以肺為最甚。如果光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的負面效應。因為水分進入人體後,很快就會被蒸發掉或排出體外。 對付「秋燥」,我國古代醫學家有一條最佳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舉三得。這種方法與我們現代醫學中的給病人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 秋天要想保護脾胃,最好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涼性食物,尤其應避免瓜果,因為「秋瓜壞肚」,如西瓜、香瓜易損脾胃陽氣,但可以適量吃些柿、柑桔、蘋果、梨、葡萄和龍眼等。 不宜食用過於油膩或辛辣的食品 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人容易上火,如常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所以要少吃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辛辣食物。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並無大礙,但不要常吃、多吃。在古代醫書中出現過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及時進補 從養生角度看,秋季是很關鍵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由夏季往冬季過渡的過程,是進補的黃金季節,此時進補,不僅可以適應秋季氣候變化、保證秋季健康,還能為「冬藏」做好準備。 但進補方法要恰當,否則不僅收不到預想的效果,有時還會損害健康。 秋季進補原則 秋季易傷人肺臟,出現口乾、咽干、唇焦、乾咳或氣促等癥狀。秋燥也易傷陰,導致陰虛,因此秋季進補應以滋陰養肺為原則。 因症食補 秋季食補,要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食品。蓮子、扁豆、山藥,對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有健補之效;銀耳、百合乃益中補氣、滋養潤燥的食品,對口乾唇焦的秋燥癥候有補益作用,其中,銀耳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鎂、磷等微量元素,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等作用,百合有清心安神,滋肝的功效。在食用銀耳時,要先浸泡水發後再煮爛加冰糖食用。 選用中藥和中成藥因症進補 可選用玉竹、沙參、天冬、麥冬、石斛、茯苓等。玉竹性甘、微寒,養陰潤肺、益胃生津,養心,用於胃陰虛,萎縮性胃炎,肺陰虛所致的口渴咽干、咳嗽少痰,肺結核,冠心病,心絞痛等。將新鮮肥玉竹洗凈,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後去渣,或用玉竹20克煎湯去渣、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後放入冰糖,稍煮一二沸即可。煮玉竹粥食用,可治療許多疾病。沙參可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可用於肺陰虛引起的乾咳、咯血,胃陰虛引起的食欲不振、口乾咽燥,發熱或高熱後傷津口乾,可入藥水煎服,每次10~15克,也可同粳米煮粥,加冰糖飲用。 秋季飲食DIY 洋蔥牛肉片 用料:牛肉250克,洋蔥1個,紹興酒10克,醬油15克,豬油20克,澱粉5克,糖適量。 做法:將牛肉切成薄片,拌入澱粉、紹興酒後備用;將洋蔥切成絲,用冷水泡3分鐘,撈出備用。將鍋內油加熱後下牛肉,煸炒幾下後,下醬油,邊炒邊加洋蔥絲,然後再加醬油、白糖炒熟,離火出鍋。 功效:補氣養血,強身壯骨。 紅燒帶魚 用料:帶魚1條,黃酒30克,醬油15克,植物油50克,姜1片,蒜泥少許。 做法:將帶魚去內臟、瀝去水分後切成段,用黃酒、醬油、鹽浸泡,備用。用薑片擦鍋後,倒入植物油,熱後放入魚段,暫不用翻個兒。待煎成金黃色結痂時,再煎另一面。直至煎熟。隨後盛出,撒上蒜泥,即可食用。 功效:暖脾胃,補氣血。 秋季預防感冒可以採用下面的食療方: 蔥白飲:大蔥白100克,熬湯熱飲。 薑茶飲:生薑10片,茶葉7克,熬湯熱飲。 菜茶飲:大白菜新芽200克,切片熬湯熱飲。 姜棗飲:生薑5片,大棗10枚,熬湯熱飲。 蘿蔔飲:白蘿蔔切片,加醋熬湯熱飲。 三辣飲:蔥、蒜、姜各適量,熬湯熱飲。 薑糖飲:開水泡3克薑片,加30克糖,熱飲。 橘皮飲:新鮮橘皮5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 菊花飲:菊花6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醫養生學概論
※冬季補腎養生的頂級食物
※養生保健萬寶全書
※養生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
※易筋洗髓經的四大假合篇第二在說什麼?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