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缺乏,如何發現和治療?
關注臨床指南,關注最新醫學指南,指南翻譯,專家解讀,了解最新醫學動態。臨床指南,醫師身邊的好幫手!
醫脈通導讀
近年來,人們對維生素D的重要性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興趣。現結合相關指南對維生素D缺乏的知識要點進行匯總,以期帶來臨床幫助。
維生素D缺乏定義
關於骨骼健康相關的維生素D臨界值,建議中國人群參考一下觀點:
①血清25(OH)D<30nmol/L,維生素D缺乏;②血清25(OH)D介於30~49.9nmol/L,在一些人群中維生素D不足;③血清25(OH)D≥50nmol/L,幾乎所有人群維生素D足夠。
在臨床中,醫生可建議個體的維生素D達「適宜」狀態,血清25(OH)D可能需50~75nmol/L或更高。
維生素D對骨骼健康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D不僅在維護骨骼健康中起作用,在非骨骼疾病中也起潛在作用,包括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心理健康問題和心血管疾病等。
維生素D與甲狀旁腺激素 目前評估維生素D狀態的最佳方法為檢測血清25(OH)D。血清25(OH)D與甲狀旁腺激素呈負相關,血清25(OH)D低於閾值導致甲狀旁腺激素高於正常範圍,因此其閾值可作為維生素D不足生化標準。
維生素D和骨密度 有證據顯示25(OH)D與BMD變化相關,血清25(OH)D低於一定水平時,髖部骨質流失增加。維生素D和鈣劑聯合補充可適度增加BMD,但單獨補充維生素D是否有益BMD仍不清楚。
維生素D、跌倒和骨折 維生素D與跌倒或其他生理表現關係具有不一致性,但整體評價認為二者具有相關性。維生素和鈣劑聯合補充可降低群居機構老年人骨折風險,社區居住老年人影響效果不一致。
維生素D狀態的評估測量25(OH)D是反映體內由日光和膳食來源的維生素D儲備的較好指標。25(OH)D測量時需要考慮下列因素:血漿維生素D結合蛋白以及維生素D結合蛋白濃度。
評估25(OH)D的主要方法是免疫分析法,同時還有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法、串聯質譜法。
維生素D缺乏篩查人群
通過維生素D治療可能改善病情的骨病患者;在特殊治療之前需要矯正維生素D缺乏的骨病患者;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肌肉骨骼癥狀的患者。
骨質疏鬆症或脆性骨折患者,可能在同時補充維生素D和口服抗骨吸收藥物治療,對其進行常規維生素D檢測可能沒有必要。
儘管維生素D缺乏非常普遍,不推薦無癥狀健康個體普遍篩查。
治療人群1. 血清25(OH)D<30nmol/L,建議治療;
2. 血清25(OH)D介於30~49.9nmol/L,具有下列高危因素者建議治療:脆性骨折、有骨質疏鬆病史或骨折高風險;應用抗骨吸收藥物治療骨病;具有癥狀疑為維生素D缺乏症導致;具有發生維生素D缺乏的相關危險因素,如日光曝露不足、黑皮膚等;甲狀旁腺升高;應用抗癲癇藥物或口服糖皮質激素;吸收不良相關狀況。
3. 血清25(OH)D≥50nmol/L說明維生素D在安全範圍,建議通過日光曝露和飲食維持充足維生素D。
合理治療維生素D缺乏症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特徵、病情、維生素劑型以及季節等綜合考慮。維生素D缺乏症骨病患者的治療目為使用足夠劑量以確保矯正維生素D缺乏,及時改善維生素D缺乏症臨床後果並避免維生素D中毒。
目前維生素D3和維生素D2不同製劑應用於臨床,推薦維生素D3作為首選製劑用於治療維生素D缺乏。
當需要快速矯正維生素D缺乏,如患者有疾病癥狀或準備開始高效抗吸收藥物治療(狄諾塞麥或唑來膦酸)推薦的治療方案是在固定負荷劑量的基礎上隨後規則維持治療。
維生素D負荷量補足後1個月後開始維生素D補充後,原發性甲旁亢顯露,此時需檢測校正血清鈣。一般不需要常規監測血清25(OH)D,但某些情況需進行維生素D檢測,包括患者有維生素D缺乏癥狀、吸收不良、懷疑用藥效果等。
如果個體很少曝露陽光,應該從食物和添加劑中獲得足量維生素D。65歲以上老年人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為600IU/日;維生素D缺乏症高危人群可能需要更高劑量。
參考文獻
1.第三版《內分泌代謝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維生素D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2014年標準版)
3.2017 JSBMR/JES評估標準:維生素D缺乏/不足
來源:醫脈通內分泌科
推薦閱讀:
※保護肌膚的王牌:維生素
※哪些常見食物富含維生素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助於降低痴呆風險
※vc就是維生素C嗎?
※常見水果中含有哪些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