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曾上書清廷挽留詹天佑:京張鐵路只用華人

2013年04月27日 16:02 來源:北京晚報

  袁世凱上折促自辦鐵路

  1905年5月2日,直隸總督、關內外鐵路督辦袁世凱正式上折:「前議籌設京張鐵路,輒因工巨款繁,未易興辦。臣等查京張一路,為北方商務攸關,經派候選道詹天佑前往查勘估修。並公同籌商,以關內外鐵路進款,目前頗有盈餘,擬就此項餘款,酌量捉撥,開辦京張鐵路」。「此路即作為中國籌款自造之路,亦不用洋工程司經理,自與他國不相干涉」。在另一奏摺中他說:京張鐵路「只用華款、華員自造,不允他國人承造」,針對俄英爭辦,他強調「北京至張家口之鐵路,應歸中國造辦,外國人不得干預」。

  袁世凱根據詹天佑初勘的報告,將京張鐵路從丰台起,到張家口共360餘里,分三段興築的方案同折報清廷。

  袁世凱力主興建京張鐵路的請求得到正式批准。當月12日批至外務部,知照商部,隨後在天津成立京張鐵路局,陳昭常任總辦,詹天佑為會辦兼總工程司,籌備築路。

  袁世凱為籌款與英俄交鋒

  京張鐵路360多里,需要一大批資金。這批資金國庫空虛的清政府出不起。當時關內外鐵路已通車至新民廳,盛京(今瀋陽)即將通車,客貨營業興旺,收支相抵後盈餘日增。據此,直隸總督兼關內外鐵路督辦袁世凱與會辦胡燏棻奏請提撥關內外鐵路餘利自建京張鐵路。

  這本來很容易的事,一、二把手都同意了,又報告給清廷同意,還有誰敢阻攔。但在當時就不這麼簡單了。因關內外鐵路餘利存於英國滙豐銀行,控制在中英公司手中,提用必須雙方協商。中英公司堅持京張鐵路是關內外鐵路延長線,必須由英國工程司主持,否則不予撥款。

  俄國得知英國人的計劃後出面反對,並以1899年清政府「從北京至長城以北的鐵路不能由他國承辦」的承諾為由要挾清政府。英俄雙方相持年余,英國力謀排擠俄國在華的勢力,遂同意清政府自1905年起提用關內外鐵路餘利自建京張鐵路,俄國則以中國不請英國人主持修建而默許。這中間調和折中、利用英俄矛盾相互制約,最後達到自建京張路,袁世凱做了大量工作。

  在落實京張鐵路建築資金中,英國雖然答應可以啟用關內外鐵路的餘利,但在實施過程中又出幺蛾子。袁世凱按照合同規定,安排梁如浩等酌擬辦法,函致倫敦中英公司,由該路進款餘利項下,除「劃存備付六個月借款本息外」,其餘提撥作為開辦京張鐵路工程之需時,英方代理人顧璞增加條件:以「接倫敦來電,應備存一年本息」為由,拒付此款。袁世凱只得再次和英國使臣薩道義去函商談,以合同條款為依據,堅持備足6個月付借款本息外,其餘中國鐵路有權提撥修建京張鐵路。往返幾次力爭,英國公司方面終於同意,「允除將餘款劃存6個月借款本息,余可動用」。

  袁世凱召見並安排詹天佑勘測京張鐵路後不到一周,就再次上折清廷最高統治者,呈請立即修造京張鐵路。折中主要彙報京張鐵路款源已落實及解決款項的過程,現在讀後仍感其困難程度至大,辦事至難。

  兩份預算差了200萬兩讓慈禧震怒

  這中間還有個插曲,使袁世凱很難堪:對京張鐵路修造費用,清廷開始得知估價是500多萬兩,這個數字是英國人金達提供的。金達從唐胥鐵路任總工程司開始,一直在中國從事鐵路修造工作,和清政府很多重臣及袁世凱的關係很好,京張鐵路他曾私自測量過。不知金達是別有用心還是無意將機車車輛等費用沒有估算在內。詹天佑實地勘測後提出預算729多萬兩,是購地、工程、電線、購料和機車車輛等全部費用。袁世凱奏摺中將詹天佑的勘測報告一併報上。兩個預算相差近200萬兩。慈禧太后發現後很是不滿,提出質疑,追問原由。袁世凱受到訓斥,很被動,也很生氣。

  詹天佑認真查對預算,告知原由。袁世凱只得再次上報,將測量經費等項、地畝土方開山挖洞等項、修建橋樑水溝等項、鋼軌枕木等項、站房工廠等項、電線等項、轉運材料等項共7項,預算共需572.9萬多兩;機車車輛購置估約113萬多兩;四年內員司薪水雜費43.2萬多兩。逐項詳細開列,說明兩個預算誤差原因:原奏全路工程,通盤估約,「需500萬兩左右,系據關內外鐵路工程司約略估計之數」,「其車輛及員司薪費兩項,約需銀150餘萬兩,本在原奏專估工程之外。臣等復加考核,所開各項費用,均需核實估計,不致稍有浮濫」。

  奏摺里提到預算誤差原因時,只說系關內外鐵路工程司的問題,而沒有點英國人金達的名字,擔心英國會節外生枝,製造新麻煩。清廷批准後的預算仍不全,袁世凱不敢再申清,他告訴詹天佑,費用不足時,在第一段丰台柳村至南口完工通車後的營業收入中解決,夠不夠就它了。並要求詹天佑:「從速動工,四年可成。」比預算工期提前2年,京張鐵路建設實際工期4年,應該說是落實了袁的要求,這是過去人們不願提及的。

  袁世凱上書挽留詹天佑

  1906年7月,京張鐵路第一段丰台往北至南口建成通車,即將轉入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的施工,這是京張鐵路工程最為艱巨的一段。

  這時,突然發生一件意外事件,對京張鐵路工程舉足輕重:廣東商辦粵漢鐵路有限公司成立。粵漢鐵路穿越廣東、湖南、湖北三省,廣東境內粵漢鐵路自辦。廣東商辦粵漢鐵路有限公司上書清政府,請詹天佑到粵漢鐵路任總協理兼總工程司,主持築路工程。粵漢鐵路廣東段自廣州黃沙碼頭(今廣州南站)沿北江東岸至韶關,長224.2公里。鐵路沿線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商品流通頻繁,是清政府糧食和財政收入的重要基地之一。廣州又是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吞吐量非常可觀,對外交往頻繁。因此粵漢鐵路廣東段無論是從經濟地位還是從戰略重要性上講,都是京張鐵路不能比擬的。清政府最高決策者對廣東的請求似要同意。

  廣東是詹天佑的故鄉,他也很希望到故鄉去修路。但他的去留對於京張鐵路工程來說乃成敗之關鍵。因為當時主持過鐵路修築的中國工程師只有詹天佑,而修築京張鐵路的工程極其艱巨,還要穿越高山峻岭和萬里長城,這都需要詹天佑。

  領導京張鐵路建設工程的袁世凱鄭重上書清廷,挽留詹天佑。他說:京張鐵路 「只用華款、華員自造,不允他國人承造」,當今「京張路工,正當緊要,中經八達嶺等處,開山鑿洞,工程尤為艱巨。所有全路一切布置,悉賴詹天佑精心締造,一力經營」,如果「調赴粵中,則該路工程即須停辦。且再四訪求,並就各華員中切實考校,實無熟精路工,堪以接辦之員」。他認為詹天佑總理全工,是該路必不可少之員,「惟有吁懇天恩,俯念京張路工較粵路尤為吃緊,准將詹天佑仍留辦京張鐵路」。詹天佑留在了京張鐵路,他建議派京張鐵路工程師、廣東人鄺孫謀任總工程師修建粵漢鐵路廣東段。

  詹天佑的留任,是京張鐵路順利建成的保證,避免了中途夭折的危險。在京張鐵路建設這個大舞台上,詹天佑的智慧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演繹出中國鐵路早期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這中間有袁世凱不能否認的功績。

  (作者為鐵路史專家、原中國鐵道博物館副館長)

  封面故事

  誰都知道京張鐵路是詹天佑主持興建,是中國自建鐵路的光輝範例,卻不一定知道京張鐵路的興建通車和袁世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清政府推行新政後,全國興起自建鐵路的高潮。繼北京通往東北的關內外鐵路和通往的中南京漢鐵路在北京彙集之後,修建一條通往西北的鐵路已極為需要。由於張家口自古為北京通向西北邊陲的要塞,又是民族交融地區,為兵家戰略要地,明代曾為九邊重鎮及蒙漢互市之所,晚清以成陸路口岸和著名商埠。為此,商人李明和1903年以「京張一路,設程400餘里,山路崎嶇,水河泥濘,兼因兵燹之後,難免不時之虞。關山綿渺,行李難越,實不易行」為由,呈請鐵路礦務總局,請求集銀600萬兩修築京張鐵路;繼而商人李春也向清政府請求承辦。但清廷均以「該股東不可恃」,予以駁回。1904年張理謙、王知洲呈請商部承辦京張鐵路,被商部批回不準。1905年御史阿查本代山東商人李遇龍呈請修築京張鐵路,,結果更慘,上諭稱「鐵路要政,關係甚重。該御史輒為商人具奏代請,希圖漁利,實屬荒謬膽大。」「著交部議處,原折著擲還」。

  參考資料

  宓汝成《中國近代鐵路史資料》911-914頁、《養壽圓奏議輯要》,第24卷,8-10頁、《交通史路政編》第9冊、宓汝成《中國近代鐵路史資料》第2冊916頁、《養壽圓奏議輯要》40卷,2頁


推薦閱讀:

袁世凱鴻門宴請義和團
徐世昌與袁世凱:北洋兩任總統之間的兄弟情
《歷史寫錯了袁世凱》連載(71)
她迷倒了民國五位總統,連袁世凱都稱惹不起!為梅蘭芳拋棄愛情
袁世凱全集(15冊)

TAG:鐵路 | 袁世凱 | 華人 | 天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