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O 共識:炎症性腸病與惡性腫瘤的關係

消化科醫生髮現越來越多的炎症性腸病(IBD)患者合併癌症,目前,歐洲尚無相關指南闡述 IBD 與癌症發生的關係,為此,歐洲克羅恩病與結腸炎組織(ECCO)指南委員會就此進行討論並形成相關共識,發表於 JCC 雜誌上。

IBD 與實體腫瘤的關係1. 結直腸癌(CRC)

觀點 2A:

IBD 患者 CRC 發生風險上升(1 級),潰瘍性結腸炎(UC)CRC 發病率與病變範圍、病程、CRC 家族史、是否合併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有關(1 級)。在過去 5 年裡,IBD 患者 CRC 的發生率無顯著下降,但死於 CRC 的比例有所下降(1 級)。

觀點 2B:

伴異型增生,特別是重度異型增生的 UC 患者 CRC 發生風險最高(3 級);推薦對 IBD 患者進行內鏡監測及根據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個體化治療(1 級);結直腸切除術能阻止 CRC 發生,但不能減少肛管、直腸袖口及儲袋部位發生惡性腫瘤風險。

觀點 2C:

IBD 患者診斷 CRC 的平均年齡低於非 IBD 患者。IBD 患者總生存率與年齡、合併症、腫瘤分期有關(3 級)。

2. 肛管、瘺及迴腸儲袋惡性腫瘤

觀點 2D:

CD 患者可出現肛周或腸皮膚瘺管的腺癌,但較罕見( 1 級)。病程長且持續存在慢性瘺道的 CD 患者,特別是年輕女性,是瘺管惡變的危險因素(2 級)。

觀點 2E:

慢性活動性肛瘺患者在診斷惡性腫瘤時,常處於進展期(3 級)。推薦對慢性持續性肛瘺的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監測,尤其當患者出現癥狀改變(如新發疼痛)( 5 級)。目前,監測的最佳頻率及形式尚未確定( 5 級)。

3. 儲袋

觀點 2F:

UC 患者行迴腸儲袋肛管吻合術後發生腫瘤的風險較低。術前被診斷為結直腸異型增生或腫瘤是儲袋發生異型增生或腺癌的危險因素( 1 級)。

4. 類癌

IBD 患者罕見發生類癌,且無確信證據表明兩者相關。通常,類癌無明顯癥狀,幾乎都在 IBD 患者手術後偶然發現,目前缺乏具有明確診斷價值的篩查試驗。

5. 小腸腫瘤

觀點 2G:

累及小腸的 CD 患者小腸異型增生的發生率升高( 1 級)。CD 患者小腸最常發生的腫瘤為腺癌( 3 級),通常出現在發生炎症的腸段( 5 級)。

觀點 2H:

CD 患者長期腸道狹窄是小腸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4 級)。

觀點 2I:

腸道狹窄在一段較長緩解期後突然出現癥狀或對藥物治療效果差的狹窄需考慮是否存在小腸腫瘤可能(5 級)。

6. 膽管癌

觀點 2L:

IBD(特別是 UC)患者膽管癌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 2 級),高出的風險主要由 PSC 與膽管癌之間的關係造成。

7. 胃腸道間質瘤(GIST)

目前僅有幾例 IBD 患者合併 GIST 的相關病例報道,無確切證據表明 IBD 與 GIST 之間存在聯繫。

8. 腸外腫瘤

觀點 2M:

IBD 患者腸外腫瘤的發生率與一般人群相比,無明顯上升(1 級)。然而,根據部位劃分,CD 患者上消化道腫瘤、肺癌、膀胱癌及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發生風險更高(1 級),UC 患者發生肝膽管腫瘤及白血病的風險更高(1 級)。

IBD 與血液系統腫瘤1. 流行病學

觀點 3A:

IBD 患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發生風險增高。與一般人群相比,UC 患者更易罹患白血病,而 CD 患者則更易並發淋巴瘤,特別是非霍奇金淋巴瘤(1 級)。

2. 與 IBD 相關的危險因素

觀點 3B:

IBD 發病年齡早、男性及年齡>65 歲是 IBD 患者發生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

3. 臨床癥狀及診斷

IBD 患者如出現持續性血液系統異常,且對治療無反應,或不能解釋的發熱、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等需警惕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應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並請血液科會診(3 級)。

4. 預防及降低風險

研究表明,使用免疫調節劑的患者發生血液系統腫瘤的風險增高,對於需要長期治療的年輕男性應盡量避免聯合使用免疫抑製劑,或採用甲氨喋呤代替硫唑嘌呤。此外,定期進行 EB 病毒(EBV)監測及控制腸道炎症也能降低血液系統疾病發生風險。

5. 治療及預後

IBD 合併血液系統腫瘤患者的治療及預後與非 IBD 患者無異。CD 患者如出現節外複發的霍奇金淋巴瘤,行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後,兩種疾病均能獲得完全緩解。

IBD 與皮膚腫瘤1. 流行病學

觀點 4A:

目前尚不明確 IBD 是否為黑色素瘤的獨立危險因素(2 級),但它增加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發病風險(2 級),其中鱗癌和基底細胞癌最常見。高齡是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2. IBD 特異性危險因素

吸煙是 CD 和皮膚惡性腫瘤(特別是鱗癌)的危險因素,其能增加 CD 患者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但降低肢端黑色素瘤風險。通常認為,硫唑嘌呤增加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生物製劑增加黑色素瘤風險,後者可能與光敏性增加有關。此外,日光照射及基因也與皮膚腫瘤發生相關。

3. 診斷及治療

IBD 患者與非 IBD 患者惡性腫瘤的臨床表現及診斷類似,目前無早期發現皮膚腫瘤的方法,推薦對 IBD 患者,特別是採用免疫抑製劑的老年患者每年進行皮膚篩查。同時,教導患者如何識別皮膚改變,皮膚篩查不僅僅由皮膚科醫生執行,甚至應包括全科醫生和消化科醫生。

4. 預防及降低風險

IBD 患者,特別是使用免疫抑製劑者,應避免長時間陽光照射,並進行防晒霜保護。IBD 患者皮膚惡性腫瘤治癒後仍有複發風險,應定期隨訪,在這類人群中,應當避免聯合應用免疫抑製劑。

IBD 治療相關的惡性腫瘤1. 總的風險評估

觀點 5A:

接受硫唑嘌呤治療的 IBD 患者發生腫瘤的風險上升(3 級),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單獨接受抗 TNF 製劑患者的總癌症發生率是上升的。

2.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觀點 5B:

接受硫唑嘌呤治療的 IBD 患者發生淋巴瘤的風險上升(1 級),停葯後可逆轉(3 級)。單獨接受抗 TNF 製劑與淋巴瘤發生風險關係尚不明確。

觀點 5C:

接受硫唑嘌呤治療的成人 IBD 患者不可避免地將出現慢性潛伏性 EBV 再激活,從而進展為類移植術後淋巴瘤(5 級)。

觀點 5D:

由於 EBV 陽性患者可能出現單核細胞增多症並繼發淋巴瘤,對於年輕男性 IBD 患者而言,只考慮對 EBV 血清學陰性者給予硫唑嘌呤治療(5 級)。

觀點 5E:

同時接受硫唑嘌呤和抗 TNF 製劑的年輕男性患者可以通過控制兩者聯用時間至 2 年以下來降低肝脾 T 細胞淋巴瘤發生風險(5 級)。

3. 皮膚癌

觀點 5F:

接受硫唑嘌呤治療的 IBD 患者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發生風險增加(3 級),撤除硫唑嘌呤後是否降低風險尚不明確(3 級),此外,抗 TNF 製劑與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發生關係亦不明確(3 級)。

觀點 5G:

接受抗 TNF 製劑的 IBD 患者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風險增加 1.32 倍(2 級),其發病似乎與硫唑嘌呤無關(3 級)。

觀點 5H:

一旦被診斷為 IBD,患者應終身採取防晒措施(5 級),並定期進行全身皮膚檢查(5 級)。

既往有惡性腫瘤病史的 IBD 患者的治療

觀點 6A:

有惡性腫瘤病史的 IBD 患者腫瘤複發或新發的風險較無腫瘤病史的 IBD 患者增加 2 倍,與其是否接受免疫抑製劑無關(2 級)。

觀點 6B:

內科醫生應當意識到免疫抑製劑潛在的致癌或繼發第二種惡性腫瘤的風險(3 級)。

觀點 6C:

免疫性疾病及 IBD 患者的臨床前數據表明,抗 TNF 製劑不會增加腫瘤複發或新發腫瘤風險(4 級)。

觀點 6D:

合併惡性腫瘤的所有 IBD 患者均需要多學科合作,一般而言,在腫瘤治療結束前,應停止使用硫唑嘌呤、鈣調磷酸酶抑製劑及抗 TNF 製劑(5 級)。

觀點 6E:

IBD 患者如出現鱗癌、浸潤性基底細胞癌及多發同時或異時病變時應停用硫唑嘌呤。對於散發性、非浸潤性基底細胞癌,而又無其他滿意的治療方案時,可繼續使用硫唑嘌呤 (5 級)。

觀點 6F:

對於有惡性腫瘤病史的活動性 IBD 患者,可安全給予 5-氨基水楊酸製劑、營養治療及局部應用激素 (3 級)。對於嚴重暴發者,可根據具體情況應用抗 TNF 製劑、甲氨喋呤、短期全身激素和/或手術採取個體化治療措施 (5 級)。

觀點 6G:

根據移植術後患者的數據,IBD 患者接受腫瘤相關治療後,應延遲恢復免疫抑製劑治療的時間,因其可能導致腫瘤複發 (3 級),如果腫瘤發生風險介於中間或偏高時,可延緩至 5 年後恢復 (3 級)。

觀點 6H:

少數證據表明,激素治療、化療導致的粘膜炎、免疫激活療法可能加重 IBD 患者病情 (4 級)。在診斷惡性腫瘤時處於活動期的患者,由腫瘤治療帶來的免疫抑制效應 (儘管撤除治療 IBD 的免疫抑製劑)可誘導 IBD 炎症緩解 (4 級)。靶向抗癌藥對 IBD 的作用尚不明確 (5 級)。

編輯:張躍奇

回復 腸癌,即可下載《2015 NCCN指南-結腸癌和直腸癌合訂本》。
推薦閱讀:

廣開言路!劉士余與韓志國究竟達成了哪些共識?
Nat. Rev. Endocrinol:肢端肥大症治療共識
我國發布首個消化道微生態調節劑臨床應用共識
中國老年人異常血壓波動專家共識:你知道該如何處理反杓型、超杓型血
共識網

TAG:腫瘤 | 關係 | 炎症 | 共識 | 炎症性腸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