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有哪些特點
07-13
一、動靜結合動與靜,不可分割。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在絕對的運動中包含相對的靜止,在相對的靜止中又蘊含著絕對的運動,並以此形成動態平衡。如張景岳在《類經附翼·醫易》中所言:「天下之萬里,出於一動一靜。」明末清初哲學家王夫之對此闡發言簡意賅:「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靜者靜動,非不動也。」中醫學吸收了古代哲學動靜觀的基本思想,並賦予其生命科學的內涵。首先,動靜是生命變化的依據。任何生命體的發展變化,始終處在一個動靜相對平衡的自我更新狀態中。絕對的動使生命持續,絕對的靜則生命終止。即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說:「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不生不化,靜之期也……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升降出入運動是宇宙萬物自身變化的普遍規律,人體的生命活動是順應萬物的自然之性而處於動靜結合的發展變化之中。其次,相對的動靜是人體生理活動表現的兩種形式。人體的生理概括而言就是陰精與陽氣的相互關係和功能表現,是相對的動靜結合。陰精主靜,是人體營養的來源;陽氣主動,是人體生理機能的體現。具體而言,人體生理的動靜皆是相對的,而非絕對。清代張培仁在《妙香室叢話》中說:「靜之義有二:一則身不過勞,一則心不輕動。」《老老恆言》也認為:「動而不妄動,亦靜也。」中醫養生學基於這種對動靜相依的深刻認識,提出了動靜結合的養生法則。一方面注重生命需要運動,倡導以「小勞之術」獲得適宜運動的目的;以導引、吐納、推拿、調氣、吞津等傳統養生方法以及各種勞動、體育運動等形體之動,促使精氣流通,維持氣血和調、氣機順暢而百病不生;「出入廢則神機化滅」,神機亦要動,勤用腦以鍛煉思維的靈敏度,中國傳統養生學中的存想就是運動大腦的一種好方法。與此同時,更主張動靜相依,重視相對的靜養,反對形體過勞,強調「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勞,頻行不已,然宜稍緩」;神宜靜養,強調「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總之,動與靜,必須適當結合,二者必須適度,不能出現單方面的太過或不及,即如《周易》所說:「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只有動靜結合,才能達到形神合一、增強體質的目的。中醫養生學解決了「生命在於運動」和「生命在於靜止」的觀點之爭,實現了兩者的完美結合。(一)動以練形,靜以養神「動」包括勞動和運動兩個方面。形體的動靜狀態與精氣神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呂氏春秋·盡數》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靜而少動易導致精氣鬱滯、氣血凝結不暢,久則致患病損壽。《修真秘要》指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形體的適度運動可使精氣流通,氣血暢達,增強機體抗禦病邪的能力,提高生命活力。適當的動不僅能鍛煉肢體、肌肉等外在形體組織,還可增強內在脾胃的健運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及精微的布散。華佗曾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脾胃健旺,氣血生化源泉不竭,故健康長壽。人要想完整地完成一項運動需要全身各部分生理機能的協調,還要通過思考和實踐掌握其中的要領,當一個人通過努力能很好地完成一項運動時,常會產生滿足感和欣慰感,因此,適當的運動還能愉悅心情、增進智慧。中醫養生學主張「動以養形」,並總結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運動養生的方法,如勞動、舞蹈、散步、導引、按摩等,通過活動形體來實現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通利九竅、防病健身的養生目的。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經常運動可促進身體機能的新陳代謝,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延緩機體衰老。「靜」是相對於「動」而言的,包括精神上的清靜和形體上的相對安靜兩個方面。《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以此養生則殃。」因此,我國歷代養生家十分重視養神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認為神氣得養,方可健康長壽。如《文子·下德》所說:「太上養神,其次養形。神清意平,百節皆寧,養生之本也。肥肌膚,充腹腸,開嗜欲,養生之末也。」《素問·痹論》亦指出:「靜者神藏,躁者消亡。」由於「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有易動而不易靜的特點,故中醫養生學又提出「靜以養神」的原則,指出心神總宜清靜。正如《醫述·醫學溯源·養生》所說:「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靜而無躁擾。」傳統養生學將「靜以養神」稱之為守神。《老子》也曾提出:「靜為躁君。」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要求盡量排除雜念,減少妄動,以「致虛」與「守靜」的功夫,達到心神空明寧靜的境界。《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恬淡虛無」的養神攝生思想,強調了清靜養神和少私寡慾的重要性。後世養生家對「去欲」以養神的認識,無論在理論還是方法上都在不斷深化和發展。三國時期的嵇康、唐代的孫思邈、明代的萬全等對此都曾有精闢論述。然而,心神之靜不是提倡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是指精神專一,排除雜念,心無妄用。清代的曹庭棟在總結前人靜養心神思想的基礎上,指出:「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對強神健腦大有益處,強調心動太過,精血俱耗,神氣失養而不能內守,可引起臟腑和機體的多種病變。(二)動靜結合,因人而異《周易》認為:「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動與靜,一陰一陽,相互依存,不可偏廢,不可太過。中醫學認為「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動和靜都要適度,太過和不及都可能導致疾病。《素問》指出:「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動之過度,會損傷機體;但過度安逸,也會導致氣機閉阻,氣血瘀滯,亦可致病。從《內經》中的「不妄作勞」,到孫思邈的「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都強調動靜要適度結合。日常生活中主要通過適宜勞逸,勞逸結合,以保持動靜的適度結合。否則,動之過度,會損耗精氣;而過度安逸,又會導致氣機閉阻,氣血瘀滯。《素問·宣明五氣》就指出:「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宋代程顥、程頤的《二程集·論學》中更為明確地指出:「動靜節宜,所以養生也。」練功也要做到動靜適度。中國傳統的一些體育運動,其本質多是外動而內靜、動靜相互結合。外動即形體運動,內靜指精神內守。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導引術和推拿按摩等均應達到「動中求靜」「以靜御動」的要求。而傳統的調氣、存想、吞津等氣功鍛煉方法,其性質則多是以靜為主、外靜而內動。外靜指在練功時,不論坐、卧,一般均閉目垂簾,身體靜止不動;內動是指在身體靜止不動的情況下,或以意行氣,或以意動腦,或以意吞唾。這種「外靜內動,靜中有動」的方式,是通過調控意識、呼吸、思想、唾液吞咽等方法來調整內在臟腑的功能活動,調節免疫機能,從而提高防病能力。動靜適宜是養生的一大法則,養生實踐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權衡動靜適宜的具體量度,靈活運用以達到形神共養的最佳效果。一般而言,首先要保證動靜兼修,每個人的養生都要做到心體互用,勞逸結合,不可偏廢,這樣才能符合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獲得運動可以延年及靜養可以益壽的效果。根據個人年齡、身體狀況、鍛煉與環境條件,以及個人的性格愛好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養生項目,制訂具體方案,然後持之以恆。體力較強的人可以以動為主,體力較差的人可以適當減少運動,但皆不得疲勞過度;病情較重、體質較弱的人,可以靜功為主,適當配合動功,隨著體質的增強,逐步增加動功的分量。早晨先靜後動,以升發陽氣,晚上先動後靜,以潛藏神氣。春夏宜動,秋冬宜靜。例如:不同年齡及體質的人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20歲左右的人可選擇有衝擊力、強度稍大的有氧運動,如籃球、武術、健身跑、障礙跑等,以促進身體機能全面提高,增強體質;30歲左右的人,可選擇打羽毛球、爬山、滑雪、健美運動等,從而提高運動器官的功能,強化全身肌肉;40歲的人可選擇爬台階、慢跑、自行車、跳健美操等運動,達到增強下肢肌力和靈活性,減輕體重的功效;50歲左右的人,可選擇游泳、打網球、高爾夫球等,以促進和增強全身肌肉的彈性和骨質密度,改善身體形態,提高心肺功能;60歲以後的人,要根據自己的自身條件,合理選擇那些輕鬆平緩、較為柔和的運動項目,如打太極拳、跳交誼舞、散步等,以增強身體協調和柔和的功能。運動鍛煉貴在「度」,要有科學的指導,如果盲目蠻幹,要求過急、過量或安排不當,就會適得其反,損害身體,甚至會發生事故。二、重視養神中醫學認為,養神可益壽延年。神為一身之主宰,統率五臟六腑。神是人體生命活力和精神活動的總稱,對身心健康關係重大,它不僅主導人體的精神活動,也主宰著人體的物質和能量的代謝,調節人體衛外抗邪的生理活動。精神情志的活動和人體內在臟腑的關係十分密切,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良好適度的情志活動具有調節內在臟腑功能活動的作用,是生理性的,具有積極的作用,並且帶有自身保護的性質,甚至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和促進疾病的癒合。《內經》特彆強調「神安則延壽,神去則形散」。神安,是指良好適度的情志活動。相反,異常的情志活動則可以導致臟腑的氣機失常,久則導致陰陽失調,精血虧損。《靈樞·本神》中說:「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三國時期的名相諸葛亮更有名言:「夫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舉賢能安邦興國,養神可益壽延年。諸葛亮把治身與治國、養神與舉賢相提並論,足見養神之重要。《淮南子·原道訓》謂:「夫精神氣志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內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都強調養神之重要。我國醫家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著許多精闢的論述。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由精神情志失調而引起的不良情緒可以使人體臟腑功能紊亂,誘發各種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如不良的精神情緒可以造成失眠、記憶力減退、噁心、食慾下降、消化性潰瘍、心臟病、高血壓等,甚至還可以大大提高癌症的發生率。由此可見養生貴在養神。《靈樞·本神》中說:「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和喜怒,指的就是調暢情志,保持心境平和。古代養生家們無不強調情志調養的重要性。如喻嘉言就說:「志意和,精神定,侮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臟俱寧,邪亦安從奈我何哉。」養神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一)調情致人是有感情的,也是理智的。當感情衝動的時候,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感情,既不失之太過,又不使其持久,要做能夠駕馭自己感情的主人。過喜要收斂與抑制;發怒要疏導與平靜;憂愁宜釋放與自解;悲傷應轉移與娛樂。這方面可遵照《孫真人衛生歌》所言:「世人慾知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心正意誠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只有養成處事不急不躁,心平氣和,順其自然,做到內心和諧,就可以「心靜神安,福壽永存」。(二)慎勞神《壽世青編·養心說》主張:「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樂,應以自然,任其自去。此養生之法也。」告誡人們要正確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既不為脫離原則的無端瑣事而憂慮焦躁,也不為一時的得失而牽腸掛肚。(三)不貪得老子《道德經·四十四章》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知止」,就是不受利益的引誘,沒有過分的奢求,這樣做既不是什麼恥辱,也不會有什麼危害,否則,為了享樂而千方百計追名逐利,貪婪無度,只能是心勞日拙,給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損神折壽。(四)不患失每個人由於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會的需要,人事的變遷等造成各自的境遇不同,一個人一生的境遇也不可能一成不變。作為社會一分子,對於個人地位的高低,榮譽的大小,報酬的多寡,享受的厚薄,如能泰然處之,怡然自得,則對養神十分有益。有人一旦失去權位,或先富後貧,則終日憂鬱,會導致許多疾病,甚至喪生。(五)尋寄託《壽親養老新書》說:「凡人平生為性,各有所嗜之事,見即喜之。」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亦說:「詩書悅心,山林逸性,可以延年。」老年人發展興趣愛好,是消除孤僻鬱悶的良方。琴棋書畫、垂釣、旅遊等,皆可愉悅身心,樂以忘憂,修身養性,全神延壽。閑暇之時,到大自然中去欣賞那飛瀑流泉、奇峰怪石、綠樹修竹、芳草異卉、蟲吟鳥鳴……就會使人頓感心爽神怡。良好的心理影響生理,機體各種生命節律與自然相和諧,無形中提高了生命質量、生命活力,因而能益壽延年。(六)重養性古代醫家及養生家都強調「養生莫若養性」。養性,是指加強道德修養。晉代養生家葛洪指出:「若德性不修,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人們只要重視道德修養,嚴於律己,寬厚待人,助人為樂,光明磊落,不生妒心,與人為善,心理自然處於愉悅平衡狀態,身體機能和諧,內外不為邪氣所傷而無病。《內經》也提倡「清心寡欲」,是說要排除一切雜念,使心地清純如鏡,從而康泰延年。(七)有信心《素問·經脈別論》中說:「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說明意志堅強有助避免六淫致病,意志脆弱則神怯氣虛,易遭外邪侵害。現代生理學研究表明,意志和信念堅強可影響內分泌的變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所以,碰到曲折和困難時要有信心去克服,即使失敗了也要心平氣和地對待,不要喪失生活的信心。(八)樂觀開朗《素問·舉痛論》中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要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就要對自己的工作培養興趣,對金錢和名利不要看得太重,對周圍的同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碰到煩惱時,儘快把自己解脫出來。不難發現,大多數長壽的老人都有開朗樂觀的心態。(九)興趣廣泛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彈琴瑟,調心神,和性情,節嗜欲。」說明一定的興趣愛好可以安定心神,調暢情志。音樂、書畫等都可以使心正氣和,血脈融通,肌肉舒適,情志安逸。國外有人利用繪畫治療精神病患者,培養其控制精神活動的能力。另外,旅遊、體育、集郵、攝影等愛好都對健康長壽大有裨益。當今社會是一個物質文明快速發展的社會,與之相伴的是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情緒負重」的時代,養神越來越顯得重要。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形體是神的物質基礎,在養神的同時不能忽視養形,只有「形神俱養」才是完整的養生之道。三、重視仁德自古以來,中醫養生家把道德作為立身之本,養生之大事。凡是有作為、有建樹的人,也都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這種人往往會獲得健康長壽。孔子最先在《論語·雍也》中提出「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的觀點。《呻吟語》中進一步明確指出:「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千金要方》也說:「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所作,此養生之大徑也。」清代著名養生家石天基認為:「善養生者,當以德行為主,而以調養為佐,二者並行不悖,體自健而壽命自可延長。」孔子——儒學的創始人,他不僅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同時還是一個養生學家。孔子一生中談論最多的是「仁」,《論語》中談到仁的地方超過100次。「仁者壽」的思想就出自《論語·雍也》:「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其中的仁者、智者都是孔子極為稱讚的人。孔子身體力行,用實踐證實了自己的理論。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魯國人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5歲,孔子卻享有73歲的高齡,這在當時絕對是長壽了。孔子提出的「仁者壽」千百年來已經成為養生學的重要核心理論。孔子提倡溫、良、恭、儉、讓的處世態度,要「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君子不憂不懼」;對生活,「不怨天,不尤人」,做到處變不驚,寵辱不驚,使情緒始終保持在穩定的狀態之中。漢代董仲舒解釋為:「仁者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是其且多且治。」後世更是把「仁者壽」看作是長壽的代名詞。仁者,心地可以無限寬廣,瀟洒自在。即如孔子所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從現代醫學和心理學角度而言,仁人君子,沒做虧心事,無憂無慮,心胸坦蕩,自然能健康長壽。小人歹徒,作惡多端,生怕壞事敗露,長期背著心理負擔,自然難以長壽。所以古人認為「壽夭乃是善惡之氣所致。仁則是善氣也,所感者亦善,善氣所生,安得不壽;鄙則惡氣也,所感者亦惡。惡氣所生,安得不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仁可以使人淡泊名利,有利於長壽。唐代醫學大家孫思邈獻身醫道,醫德高尚,高壽102歲。他一生不戀功名,清貧淡泊,專研醫藥,倡導「大醫精誠」「發大慈惻隱之心,善救含靈之苦」,實為醫家長壽的典範。唐代著名高僧石頭希遷活到91歲無疾而終,他曾為世人獻上一劑「心藥妙方」:「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則為:「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於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服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肚中毒,笑里刀,兩頭舌,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須速戒之。」希遷和尚還解釋說:「凡欲齊家治國,學道修身,先須服我十味妙藥,方可成就……況此不勞主顧,不費葯金,不勞煎煮,何不服之?」於平凡的言語道出做人的標準,於幽默之中又富含豐富的哲理。孫思邈也認為:「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清代石成金還指出:「惟善可以延壽命,避夭折。」可見,仁人之所以能夠長壽,是因為他們在道德上有較高的修養,將身有節,動靜相宜,喜怒有常,不害其性,內心安寧,意志不亂,氣機調和,血行流暢,臟腑陰陽協調,壽命自可延長。自古德高長壽者甚多。南宋愛國詩人陸遊,一生讀書破萬卷,寫詩萬餘首。在面對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之時,他以「上馬擊狂胡,下馬草寫書」的遠大志向,反對投降賣國,反映了其豁達的胸懷與樂觀的情志。他堅持鍛煉養生,一直活到85歲。四川有位113歲的老中醫羅明山,生於清同治年間,現雖年逾百歲,依舊步履穩健,精神飽滿。他醫德高尚,一生經歷曲折,但心胸開闊,胸懷坦蕩,不患得患失,樂觀處世,對貧苦者,解囊相助,而自己則生活儉樸,粗茶淡飯,加上他能長年堅持養生鍛煉,所以享有高壽。有人統計,古今壽星中,有德者居多。當今我國百歲老人中,大都為人忠厚,心地善良,助人為樂,仁慈厚道,寬以待人,而自己生活都非常儉樸。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善惡對人的壽命確實有顯著影響。古人常言「善惡終有報」,這是人們在長期觀察中發現的一種人生現象。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大慈善家特里薩修女,一生中照顧過無數傳染病患者,但她本人卻從未被感染過,而且享年87歲。巴西醫學家巴丁斯對長壽老人進行過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的長壽老人都是德高望重者。而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曾對2700多人進行過一次長達14年的跟蹤調查,也得出一個結論:一個樂於助人、和他人相處融洽的人,其預期壽命會顯著延長;相反心存敵意,損人利己,和他人不能融洽相處的人,其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出1.5倍。美國心血管病專家威廉斯博士從1958年開始對225名醫科大學學生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因心臟病而死亡者,惡人是好人的5倍。更有趣的是,現代行為醫學也得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研究結論,但這種「報應」並非來自於神靈,而是源自人體自身的一些化學物質。現代研究表明,人體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對維持人體的生理穩態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三者均受到高級神經中樞的調控。大量臨床實際調查表明,保持良好的心態可以通過高級神經中樞對全身起到良性的調節作用,相反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正如《內經》所說:「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現代生理學的觀點認為,思維活動和喜怒哀樂是隸屬於最高級的神經中樞——大腦皮質的功能,自主神經系統調控著內髒的運動規律,自主神經較高級的中樞位於下丘腦,而下丘腦要接受大腦皮質的控制。當人們發怒時可致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也就是情緒的變化可引起自主神經所支配的器官活動亦隨之發生變化。如甲狀腺、腎上腺等重要的內分泌器官都要受腺垂體所產生激素的調控。腺垂體在調控這些靶器官的同時,還要接受下丘腦的調控;下丘腦又受到其上位中樞尤其是大腦皮質的影響。因此,「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必然影響到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功能。臨床中常見有些患者,一著急上火就會口角起皰,現代醫學叫作單純性皰疹,治癒後往往會再因「上火」而複發。這是因為表面上皰疹雖然治癒,但皰疹病毒並未徹底根除,也不可能徹底根除,而是隱藏在支配口角的三叉神經的半月神經節的神經細胞中,躲過了免疫系統的通緝。當體內抑制病毒的免疫機能低下時,這種病毒便會沿著神經纖維到達它曾作亂過的地方,再次引起皰疹。故每當著急上火時就容易引發本病。說明情緒變化對人體抗病毒的免疫功能是有所影響的。四、固護正氣正氣,是人體一切正常生理機能活動和抗病及自我康復能力的總稱。中醫養生學非常重視固護人體正氣,認為體質的強弱及機體是否出現早衰,主要取決於自身正氣是否充足。如果正氣充實,臟腑功能協調,經絡氣血暢通,機體就生化正常,身體健康強壯,精力充沛,可得長壽;反之,若正氣不足,則體質虛弱,精神不濟,容易未老先衰,壽短夭折。從發病學角度來看,人由年輕到衰老、體質由強變弱、由健康到亞健康甚至疾病,無不是因為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所致。在導致疾病的「外因」與「內因」之間,中醫主張內因正氣居主導地位,而外因則居於次要地位。一般情況下,只要人體正氣旺盛,就不易被邪氣侵犯,機體不會輕易發生疾病,即使患病,癥狀也比較輕,治療和恢復也比較容易。所以《內經》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人體正氣相對不足,抗病能力低下,邪氣便可以乘虛而入,侵犯人體而引發疾病,即《內經》所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然,在某些條件下,邪氣也可以成為導致疾病發生的主導因素,因此,在強調固護正氣的同時,也主張要積極採取措施,「避其毒氣」,以維護人體正氣。對此,中醫養生學提出了「固護正氣」的養生原則。強調以保養正氣為核心,充分發揮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神的主動調攝,養護正氣,以提高人體的生命活力,增強適應自然界的能力,從而實現強身健體、防病抗衰、益壽延年等養生目的。養生是人有意識地通過採用各種方法來養護生命的一種主觀行為。因此,人首先要能充分認識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天地之間存在著諸多影響生命健康的因素,才會有目的地採取各種具體的養生行為。在養生的實踐中,一方面要通過自身努力去改造自然,通過創造良好的生存條件來養生;另一方面要通過有意識地養護人體內環境來養生。固護正氣的法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具體實施:(一)內養正氣《素問·刺法論》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評熱病論》亦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靈樞·百病始生》進一步指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這些論述從正反兩個方面闡明了中醫正虛發病的觀點。但如何使「正氣存內」,達到「邪不可干」的目的,則關係到人體體質的強弱,精神狀態的好壞以及生活環境、營養和鍛煉等多方面因素。體質虛弱除因疾病引起外,往往與先天稟賦有關。《靈樞·壽夭剛柔》即指出:「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雖然說人的稟賦在生理上有其差異性,對人體的發病有一定的影響,但如能加強後天調養,還是可以達到不受邪氣侵害的目的。中國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十分重視護養人體正氣。《厚生訓纂·卷之六》對養護正氣的原則和方法做了概括:「一者少言語養內氣;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人體諸氣得養,則臟腑功能協調,保持機體生化有常,則正氣旺盛,人的精力充沛,自然健康長壽;若正氣虛弱,則致精神不振,多病早衰。一旦生理活動的動力源泉衰竭,生命運動也就終止了。由此可知,中醫養生學所指的正氣,實際上是維護健康人體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抵禦病邪的抗病能力。正氣充實,可維持體內陰陽平衡,更好地適應外在環境,有效抵禦外來邪氣的侵害,防止疾病的發生和早衰的出現,故保養正氣是養生的根本要務。護腎保精,扶助根本精是生命活動的根本,精氣的盛衰直接影響人體機能的高低,關係到衰老的速度,而腎主藏精,故有「人之有腎,如樹之有根」的說法。因此,中醫養生學認為扶正當首先從腎入手,護腎保精固本可作為養生的基本措施。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腎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甲狀腺、性腺、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有密切聯繫。腎虛可導致多方面的功能紊亂,出現病理變化和早衰現象。臨床大量報道都表明,縱慾無制,致精血虧損,會造成身體虛弱,引發多種疾病,導致過早的衰老甚至死亡。這說明重視對腎的養護,對於防病、延壽、抗衰老有積極意義。護腎保精的方法,要從節慾保精、導引、按摩、運動養生、食療、藥物調養等多方面入手,通過調補腎之精氣,以協調其他臟腑的陰陽平衡。保持腎的精氣充沛,有利於元氣暢行,能增強身體的調節能力,更好地適應自然。2調養脾胃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強弱也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正如《景岳全書·雜證謨》所說:「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圖書編·臟氣臟德》亦說:「養脾者,養氣也;養氣者,養生之要也。」可見,脾胃健旺是人體健康長壽的重要基礎。脾胃為水谷之海,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如營衛、氣血、津液、精髓等都是源自於脾胃,只要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臟腑功能強盛就有保障。脾胃同時又是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胃協調,可促進和調節機體的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正常進行。人之元氣是健康之本,脾胃則是元氣生化之本。李東垣提倡「人以脾胃中元氣為本」,提出脾胃傷則元氣損,元氣損則人折壽的觀點。他在《脾胃論·卷下》中說:「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元氣不充,則正氣虛弱。李東垣又指出:「內傷脾胃,百病叢生。」說明脾胃虛弱是百病得以產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調理脾胃、扶正益氣也就成為中醫養生的重要法則。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調理脾胃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機能,調節對整個機體的生理狀態,從而防衰抗老。從治療學的角度看,調理脾胃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除了調治消化系統疾病外,對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生殖系統以及婦科、五官科等方面的疾患,都有良好的調治效果。可見,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源。中國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十分重視對脾胃的養護,而調養脾胃的具體方法極其豐富,如飲食調養、藥物調養、情志調攝、針灸按摩、氣功吐納、起居勞逸調養等,皆可達到健運脾胃、補益後天、延年益壽的目的。調理腎氣,在於培補精氣,協調陰陽;養護脾胃,在於促進運化,補益元氣,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是保全身形、預防早衰的重要途徑。正如《本草衍義》所言:「夫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外者實外,以充快悅澤、貪慾恣情為務,殊不知外實則內虛也;善養內者實內,使臟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飲食常適其宜。」故莊周曰:「人之所取可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若能常如是畏謹,疾病何緣而起,壽考焉得不長?賢者造形而悟,愚者臨病不知,誠可畏也。」這裡的「養內」,即突出強調對精血的調養,重在調補脾腎,此為培補正氣的要旨所在。(二)外避邪氣中醫發病學說在強調內在正氣起主導作用的同時,也重視外避邪氣。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言:「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病。」《素問·移精變氣論》亦言:「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素問·玉機真臟論》則提到:「邪氣勝者,精氣衰也。」無論何種邪氣入侵,都會或多或少引動正氣抗邪,從而擾亂臟腑氣血的正常功能,不同程度地耗散人的精氣,避邪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保護正氣,所以《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避虛邪以安其正。」對於一般輕微病邪,能通過保護正氣,達到防止疾病發生的目的,但若是較為嚴重的四時不正之氣,甚至疫氣,就必須要懂得規避邪氣的重要性,掌握避邪的時機。因此,《素問·上古天真論》強調「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中醫養生學認為邪氣是疾病損傷正氣的觸發因素,強調避邪安正,通過避免六淫外侵、七情內傷、飲食勞逸不當、金刃外傷、蟲獸災害等,使正氣安和,不受損耗,從而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藥王孫思邈的養生之道
※子午流注養生的日常應用
※剪栽 養生段
※南宋高宗趙構 真草書《嵇康養生論卷》
※這個才是少林易筋洗髓經功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