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補課費
◎ 黎敏 (深圳 專欄作家)
張愛玲那本所謂「熱情故事」,「想表達出愛情的千迴百轉」的《小團圓》,倒有三分之一在寫她和母親的恩怨。千迴百轉地要把母親當初為她花的錢還給她——母親的理解當然是從此一刀兩斷,流了淚。這筆錢,準確地說,是教育費——「女兒的大學文憑原來是最狂妄的奢侈品」,這是張愛玲另一小說《花凋》中的話,《花凋》系張愛玲以其舅家庭生活為背景,可見當時社會情形,作為失婚婦女的母親支持她上學考大學確算是一個犧牲:
「最是一年補課,由牛津劍橋倫敦三家聯合招考的監考人自己教,當然貴得嚇死人。」
張愛玲真老實。以前只知她學習好,應考倫敦大學是遠東第一名,讀到這一段,不免想起去年網上看到某區中考狀元,是女孩也罷了,難為還長得水蔥兒似的,自是「會學又會玩」的典型,興趣廣泛,說起喜愛的球隊和球員頭頭是道,然沒過幾天就在某教育機構「學員喜報」廣告上看到她的玉照。
結論是:補課果然重要!如不想拿自己的親孩子做挑戰現實的試驗——當然,這在我生孩子之前是想不到的——「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讓那些對考試有足夠了解和經驗的人去幫助訓練應試能力,即便分數不是目的,也能減輕壓力,大好青春不至苦逼(我不信一個正常普通人家的小孩總考最後幾名會有快樂自信可言)。
坑爹肯定是大大的,既然人家是做生意。100塊一節的課?也就20塊的效果吧。但也許500塊的會有100塊的效果。想要100塊的效果,那就上500的好了。燒錢不一定有用,但不燒錢好像也是不行。固然總有人說我親戚我朋友的小孩從不上補習班,從不需父母操心,從最普通的學校考上名校之類的,有是有,那得看這樣的孩子是否投胎到你家。然而即使有人說那就是我的娃,你相信之前也得先打個問號——曾有一中考家長群,天天交流的是如何讓孩子輕鬆自由,底下卻互相發現都上補習班,越來越沒意思群也就散了。
我的C,至今花掉的「補課費」有3項,計8000左右。錢雖少,可是她才剛4歲啊。而且這筆錢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花到的。我總想如果最初我抱她去上個早教也許就不用花這個錢(早教更貴,但畢竟不是補,既是補,必因缺失,是不開心的幹活)。這個說來話長,改天再說。
——說這些,白便宜了教育機構賺錢,我不想的。其實,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發現。近一時期,娛樂圈新冒出不少明星下一代,我挺意外。即使不是出於中國人的傳統偏見,似乎不少人都不太希望後代從事自己同行業,醫生啦、老師啦、文人啦——「(孩子)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話,但不可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魯迅大先生甚至把這一點寫進了遺囑。當然,世界不同了。「一個人干不過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干不過一個系統」,獨自默默努力而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人脈,能夠運用的龐大的聲勢資本和體系,一個人好不容易擁有這些,如同擁有千萬資產,斷沒有不留給孩子的道理。若能混成冰冰明明們那樣,不強過考任何名校,進XX強企業?然而排除這些,還有什麼原因,讓明星們源源地把孩子往娛樂圈送(而孩子們也貌似樂意和適應,他們當中也頗有些能夠看出小荷尖角式的演藝才華),以他們的財力,什麼名校上不起,什麼補習老師請不起?
可見——是的,錢很重要!但,多少錢也替代不了基因,和父母親身的影響熏陶——我這個結論還算是正面的罷?
推薦閱讀:
※張愛玲最新愛情經典語句
※劉川鄂:張愛玲,小資生活方式的批判者
※讀張愛玲《對照記》,從驚艷到滿心憐惜
※張愛玲與《醒世姻緣傳》
※淳子:張愛玲的底色是蒼涼,卻飽含悲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