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鄭和七下西洋航線圖。 繪圖/劉宇佳鄭和把明代的思想、文化帶到更遠,他拓展的不是個人的生活半徑,而是明朝的政治戰略版圖。今天我們常說,學會駕車,便擴大了你的生活半徑。現代的交通方式,把人帶去更遠的地方,了解更廣的世界。那麼在遙遠的農耕社會呢?我們來看《史記》上的一段記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當斬。」就是這麼可怕。在農耕時代,主要是車馬代步的陸路交通,以及並不太多的舟楫之便的內河交通。關於航海和航空的想像,則多是文學化或者宗教化的。能夠進行現代意義航行的,鄭和是中國古代最具成就的一人。跟莊子、李白、徐福和鑒真和尚都不一樣,鄭和把明代的思想、文化帶到更遠,他拓展的不是個人的生活半徑,而是明朝的政治戰略版圖。簡明中國航海史和明初海外政策中國古代的航海並不發達,為了尋仙和避難理由的航行則更多。像中國這樣擁有廣闊內陸的國家,海岸似乎就是認知邊界了。中國古代的航海並不發達,為了尋仙和避難理由的航行則更多。像中國這樣擁有廣闊內陸的國家,海岸似乎就是認知邊界了。地處中原的人,需要走上很多天,才可以看到疆域的極限。這跟國土面積狹小、資源物產不多、為海洋環抱的島國對世界的理解和預判是不一樣的。同樣是描寫水邊兒童的生活,中國的描寫通常是:「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而在丹麥或者美國的描寫可能就會是:「我們去做水手吧!」或者「我們是橫行七海最壞的無賴!」如果說,鄭和之前,中國人全無航海,這當然不恰切。但是,那時中國人的航海既不普及,也不是主流,成就也相當有限。我們來梳理一下鄭和之前的簡明中國航海史。在漢朝,航行曾抵達過印度半島的南部和錫蘭;在唐朝,市舶司制度建立,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船舶遠航到亞丁附近。賈耽《廣州通夷海道》曾詳細記錄了這條當時是世界上最長的航線所經過的港口、轉向點以及航行所需時間;在宋朝,延續唐的市舶司制度,收益豐厚,僅泉州一地,就曾容納五十國的番商;在元朝,汪大淵駕船十年遊歷,《島夷志略》中記錄了從菲律賓群島到東非的兩百餘國家,航線從阿拉伯海拓展到紅海。而當時的朝廷也把戰火燃燒到日本島。接下來,我們馬上就要接近明朝——鄭和下西洋之前的明朝。明初,太祖朱元璋即實行海禁政策,市舶司存在三即被取消,「寸粄不許下海」,民間亦禁用番貨。與此同時,皇帝對海外諸國仍採取懷柔之意,曾諭旨:「占城舶貨物,皆免其征。」「不征諸夷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興兵。」「西洋瑣里,世稱遠番,涉海而來,難計年月。其朝貢無論疏數,厚往而薄來可也。」但對朝貢本身,朱元璋並不熱衷,為朝貢國設定了三年、十年不等的朝貢限制,以規避過多的交往。這種局面,到明成祖朱棣時期,才有所扭轉。海禁被開,市舶司恢復。永樂元年,中官尹慶奉詔撫諭古里(今印度科澤科德);古里酋長沙米亦派遣使者隨尹慶返回,以示臣服。與此同時,福建、江蘇、江西、浙江、湖南、廣東等地船廠開始大規模的海船建造和糧船改造。這些都為鄭和的遠航埋下了伏筆。帆篷廿八年,滄溟十萬里永樂三年六月,蘇州劉家河,63艘滿載瓷器、絲綢、金幣、海軍的寶船就此起航了。鄭和,雲南人,回族,從起兵有功,累擢三保太監,據說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曾航海去麥加朝聖。以明代的視野,鄭和的航海大概就如同我們今天看待楊利偉進入太空吧,同樣是離開穩定的介質——陸地,馳向淼淼的已知和未知。永樂三年六月,蘇州劉家河,63艘滿載瓷器、絲綢、金幣、海軍的寶船就此起航了。第一次航行非常成功。一路上,鄭和「首達占城,以次遍歷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以武懾之」,盡顯天朝風範。到永樂五年九月,鄭和回來了。隨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來朝見天子的諸島國使節,以及以商旅為業的海盜酋長陳祖義(廣東人,作姦犯科,流亡海外)。這一次航海,明朝和西洋諸島建立了具體的外交關係,甚至是保護國關係。同時,對待諸國賞罰有度,特別是對三佛齊國(舊港)酋長陳祖義的判決和執行(「戮於市」),都是以中國法律為尺度進行的。第二次航行,始於永樂六年九月,這次鄭和到達了錫蘭山。故事也很有戲劇性,「國王亞烈苦柰兒誘和至國中,索金幣,發兵劫和舟。和覘賊大眾既出,國內虛,率所統二千餘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亞烈苦柰兒及其妻子官屬。劫和舟者聞之,還自救,官軍復大破之。」這次航行持續了近三年。可以想像,茫茫海天之間,船隊從一個島馳向另一個島,是何等宏偉壯觀,又是何等的渺小寂寞。永樂九年六月,鄭和帶戰俘回國。「帝赦不誅,釋歸國。是時,交趾已破滅,郡縣其地,諸邦益震替,來者日多。」第三次航行,時間是永樂十年十一月,目的地是蘇門答臘。當時蘇門答臘正在經歷一場政變,「前偽王子蘇干刺者,方謀弒主自立,怒和賜不及己,率兵邀擊官軍」。蘇干刺的舉動,無異於以卵擊石,自然不是鄭和的對手。但是,他對鄭和賞賜「不及己」的反應卻是有道理的。事實上,蘇干刺根本不想對抗明王朝,而是非常渴望明帝國對自己政權合法性的認定。既然不被承認,那麼只好約一架。其結果是,「和力戰,追擒之喃渤利,並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還朝。帝大喜,賚諸將士有差。」之後,明王朝和諸島國之間有來有往。「十四年冬,滿剌加、古里等十九國,遣使朝貢,辭還。復命和等偕往,賜其君長。十七年七月還。十九年春復往,明年八月還。二十二年正月,舊港酋長施濟孫請襲宣慰使職,和齎敕印往賜之。比還,而成祖已晏駕。」到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踐阼歲久,而諸番國遠者猶未朝貢,於是和、景弘復奉命歷忽魯謨斯等十七國而還」。但是,鄭和沒有回到故國,就病逝了。1433年,他客死異國,葬在印度古里的洋底。當時整個船隊都在那裡等待著返航的貿易風。像鄭和這樣從小就離開故土漂泊、身如不系之舟的人,應該會欣然於這樣的終結方式吧。行於路途,止於羈旅。七次航海,跨越了鄭和生命的二十八年。在明朝的另一個都城——南京,建有鄭和的衣冠冢,一雙鞋,一束髮,便可視為陸地對水手最後的牽掛。鄭和一小步,明朝一大步那時候,冷兵器時代並未終結,火器才剛剛開始盛行,任何現代戰爭都還沒來得及爆發。要什麼樣的船,裝備著當時怎樣先進的科技,有著怎樣傑出的領航員,才能承擔前面所言的那種巨大運力,並且抵禦海上的各種可能的風險,從中國海一直到紅海,穿越赤道再抵達非洲,再重新返航?就像我們今天好奇遼寧艦的構造一樣,我們同樣會好奇鄭和的寶船。那會是怎樣的船呢?我們知道,那時候,冷兵器時代並未終結,火器才剛剛開始盛行,任何現代戰爭都還沒來得及爆發。要什麼樣的船,裝備著當時怎樣先進的科技,有著怎樣傑出的領航員,才能承擔前面所言的那種巨大運力,並且抵禦海上的各種可能的風險——洋流,迷航,疾病,海盜,斷糧,壞天氣,淡水補給……如《天妃靈驗之碑記》所載的「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城,回隔於艷霞縹緲之間,而我之雲帆,晝夜星馳,設彼狂瀾」等——從中國海一直到紅海,穿越赤道再抵達非洲,再重新返航?如果只是單次成功,我們可以歸結為運氣,但如果是整整七次,那麼就只能歸結為明成祖永樂年間的航海能力。據說,鄭和的航行中,海圖和星圖都被運用,指南針和船尾舵技術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遺憾的是,因為鄭和航海技術資料在成化年間被大臣毀棄,所以今天已經缺乏史書之外更有力的支持了。《明史·鄭和傳》描述了鄭和第一次航行所用的船隻,「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只能從外觀上了解鄭和船隊,而無法洞悉裡面更多的秘密。這樣的船,在當時,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家可以造的出來。那麼,鄭和的船隊規模有多大呢?據統計,第一次參與航行的人數約27800人,第四次航行的人數約28560人,最後一次的人數約27550人。這麼多人,即使分散在不同船隻組成的船隊中,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社會了,需要組織者具有超強的領袖力。事實上,鄭和的船隊也確實是一個具體而微的社會了。它配備了各種職員,比如負責外交的舍人,負責翻譯工作的通事,負責觀測天象的陰陽官,負責管理錢糧的戶部郎中,此外還設有醫官、火者、辦事、書算手、舵工、番火長等不同的職位。最後一次返航後,有位醫官曾心有餘悸地說從此再也不用擔心葬身魚腹了。鄭和的船上甚至還養魚和種菜,既規避了斷糧的風險,又規避了航海中常見的壞血病的風險。當葡萄牙人對赤道海域滿懷疑懼之時,鄭和的船隊已經越過赤道到達麻林。明政府欲令各島國「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策略,讓這支「布施」的金主船隊,在沿途大多數地方都大受歡迎。隨船航行的通事費信在《星槎勝覽》中寫道:「其王知我中國寶船到彼,遣部領貲衣服等物、人馬千數迎接……王乃令銀柱杖二人,皆穿白纏頭,來引導前,五步一呼,至中則至。又金柱杖二人,接引如前禮。其王恭禮拜迎詔,初叩謝加額,開讀賞賜。受畢,鋪絨毯於殿地,待我天使,宴我官兵,禮之甚厚。」而馬歡亦賦詩:「天書到處多歡聲,蠻魁酋長爭相迎。南金異寶遠馳貢,懷恩慕義擄忠誠。」鄭和七下西洋,實地踏入西洋諸島,擴大了明朝人的地理視野,終結了「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海客談瀛洲,煙波微茫信難求」的文人想像。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航行,致使海道清寧,確定了明帝國和諸島國間初步的政治秩序,具體地干預了地方的政治和經濟,用成祖的話說,「海洋已征服,四海皆平靜」,可謂鄭和一小步,明朝一大步。鄭和從茲去,再復無鄭和龍江船廠久不聞斧鑿聲,鄭和海圖亦被劉大夏所毀,國家經濟凋敝、政治昏聵。所以,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既是對鄭和的褒獎,也是對明末的喟嘆。特別到後期,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寇時,攻、守之勢易也,明朝完全失去了成祖時期的眼界和風範。《天妃靈驗之碑記》開篇這樣描述鄭和航海的功績:「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遠矣,而程途可計;若海外諸番,實為遐壤。皆捧琛執贄,重譯來朝,嘉其忠誠,命和統率官校旗軍數萬人,乘巨舶百餘艘。賚幣往賚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歷番國,由占城國、瓜哇國、三佛齊國、暹羅國,直迂南天竺、錫蘭山國、古里國、柯枝國,抵於西域忽魯謨斯國、阿丹國、木骨都束國,大小凡三十餘國。涉滄溟十萬餘里。」《西洋朝貢典錄》則記錄了鄭和航行的斬獲:「明月之珠,鴉鶻之石,沈南龍涎之香,麟獅孔翠之奇,梅腦薇露之珍,珊瑚瑤琨之美,皆充舶而歸。」某種意義上,鄭和是皇帝朱棣的一雙眼睛,他把更遠的世界拉近給朱棣觀看,也把朱棣的威儀帶去更遠的世界。而他們之間,又曾有著複雜的家族恩仇。他們被命運之手所牽繫走到一起,這是歷史本身無奈更無從迴避的事。時間追溯到1381年。那一年,傅友德遠征雲南。十歲的鄭和作為戰俘,被閹割後劫掠至燕王府。那時他還未被賜鄭姓,名叫馬和。之後他追隨燕王朱棣東討西殺,屢立戰功,成為了朱棣最信任的一位內侍。人們常常會問,為什麼選擇鄭和這樣一位使臣來完成航行呢?除了寵信,朱棣甚至頗為詼諧地為鄭和相了面。那麼,明王朝又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航海呢?《明史·鄭和傳》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由此看,這次航海的目的不外乎兩個:一是靖難之後,朱棣並沒有找到當時在位的皇帝、自己的侄子朱允炆,鄭和出使西洋首要負有著尋找建文帝的使命;二是即使鄭和找不到失聯的建文帝,向海上諸國炫耀明王朝的文治武功,懷遠柔夷,也絕非不值得企圖。此外,關於這次航行的目的,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說法。尋寶說,採藥說,貿易說,不一而足。這些說法,固然有一點合理性,但是應該都可視為航行主旨外的衍生品。而實現和支撐這樣的壯舉,也賴於明朝有了那樣的國力。所謂,「和經事三朝,先後七奉使,所歷凡三十餘國。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但是,「自宣德以還,遠方時有至者,要不如永樂時,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國力已大不如前了。朱高熾登基後,即諭旨:「下西洋之諸藩國寶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同時,國家封閉港口,重新海禁,所謂「私通外夷,已有禁令」,「爾宜申明前禁,榜諭沿海居民,有犯者許諸人首告,得實者給犯人家資之半。知而不告及軍衛有司之弗禁者,一律治罪。」鄭和去世後六年,倭寇大舉入侵,海防困境重重,朝代上升期那種雄視闊步的局面已不復再現。龍江船廠久不聞斧鑿聲,鄭和海圖亦被劉大夏所毀,國家經濟凋敝、政治昏聵。所以,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既是對鄭和的褒獎,也是對明末的喟嘆。特別到後期,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寇時攻、守之勢易也,明朝完全失去了成祖時期的眼界和風範。
鄭和下西洋,1558年,巴基斯坦拉合爾(國)。 供圖/文化傳播/FOTOE
鄭和下西洋石雕,江蘇南京龍江寶船廠遺址。 攝影/劉建華/FOTOE(選自11期江河人生)
推薦閱讀:
※鄭和環球航行測繪延伸了一帶一路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鄭和出使西洋,史稱「鄭和下西洋」
※【鄭和會】Henry
※[首藏作品](1629)600年前,鄭和怎樣神機妙算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瓷器外銷
TAG: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