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黃鶴英才」助人自助展風采
2016年3月14日,全市第四屆社工宣傳周在黃陂王家河街啟動 |
為推動我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社會治理創新,2014年武漢市啟動「黃鶴英才(社會工作)計劃」,每年遴選10名社工領軍人才,至今已推選出兩批先進典型。這些先進典型包括教育研究型人才、專業社工機構管理人才和優秀社工實務人才。他們是武漢社工行業的開拓者,是弱勢群體的守護者,是社工理念的踐行者。他們真誠、友愛、樸實、勇敢,穿梭於城市大街小巷、農村鄉間小道,深入服務對象家裡,活動於社區台前幕後。他們紮根基層,敢於挑戰,開拓創新,艱苦奮鬥;他們滿懷熱情,獻身公益,情系社會,淡泊名利;他們秉持「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在平凡的崗位,做著不平凡的事,雖然辛苦,卻很快樂!他們溫暖人心的故事,充分展示了社會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和職業素養,生動詮釋了社會工作者的無私與奉獻,傳播了公益理念,弘揚了正能量!他們用實際行動為廣大社會工作者代言,激勵著大家勇敢前行! 在武漢,有這樣一群充滿朝氣的職業人,他們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基層開展專業服務,培育社區社會組織、促進新市民融入城市、助力農村精準扶貧、協助災後恢復重建……與志願者不同,他們是武漢專業社工,是一群「職業雷鋒」。 社會工作是在社會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據專業價值理念、運用專業方法幫助有困難的人或群體走出困境的職業活動。自2009年發展專業社會工作以來,武漢已有專業社工4120人活躍在各個領域。 社會工作本土化探路先鋒 江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楚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趙立新 他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師表;更是將知識、責任融於一體、服務社會的忠實踐行者。他創辦了湖北省首家民辦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武漢楚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滿懷熱情,獻身公益。在他的帶領下,探索出一條融合高校、政府和社會資源,協同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推動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的實踐路徑。他堅持以需求為本位,以問題為導向,在困境人群社會援助、社區治理「三社聯動」、志願者法治建設、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等領域完成政策研究和示範服務項目80多個,提出「社會工作價值只能在與本土需求和資源有效對接中實現」的觀點。他是「首批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也是目前湖北省唯一獲得此項榮譽的人。 專業社會工作助力者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武漢市珞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慈勤英 她兼顧學科建設和行業發展,在社會工作科研、教育及服務多個領域做出積極貢獻。擔任武漢大學社會工作教研室主任,先後主持20餘項國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部委合作研究課題。倡導社工教育的實踐性,積极參与社會服務,牽頭與武漢市共建6個社會工作實踐基地。創辦了武漢珞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建了一支由社工專業高校教師、實務社工組成的專業評估團隊,承接中央、地方財政支持的社會工作示範項目12個,在此基礎上總結本土化社會工作督導及評估模式,為武漢社會工作發展建言獻策。她用實際行動促進了社會工作理論與本土實踐的進一步融合。 一名大學教授的社工情懷與堅持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武漢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萬仁德 他於2012年創辦了武漢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武漢市首批成立的3家專業性社會工作機構之一。經過近4年的發展,該機構已擁有18名專業教師督導,70餘名專業社工,先後承接國家、省、市級項目60多個,在社區治理、青少年社工、醫務社工、殘疾人社工等多個領域取得積極成效。他倡導」機構依託高校專業團隊發展」的理念,創立「社工+教授(督導)+義工(實習生)」的服務模式,力推「專業服務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協作機制;堅持不從機構領取一分報酬,擠出時間打理機構事務,堅持為社工提供良好發展空間。在他的推動和帶領下,2015年,武漢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榮獲全國百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農村社會工作服務領軍人 華中農業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武漢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萬江紅 她從事農村社會工作教學、研究與服務14年,首創湖北農村社會工作基地——王家河陽光社工站。她積極推動和構建農村地區關愛「三留守群體」的社會工作服務體系,提出了「群眾點菜、機構專業化運作、政府買單、多方力量協調發展」的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其經驗和做法在全市及全省推廣,受到中央、省市各級與民眾的肯定。她用四年時間,親自帶領社工同吃同住開展服務,使王家河社工站成為各地和各機構爭相仿效的模板。《農民日報》、《湖北日報》、《教育部簡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對團隊的優秀服務和實踐成果進行了報道。 將專業社工教育的課堂搬到社區 江漢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武漢愛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成元君 他於2013年創辦了武漢愛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將專業社工教育的課堂搬到了社區,帶領「公益合伙人」問診社區、武裝社區,為武昌各街區的本土社會工作者培訓100餘場,開發適合社區「領頭雁」實務課件30多個,為5000多人次普及專業社工知識。同時,他倡導「公益合伙人」理念,踐行「專業社工融入、激活、引領本土社會工作者」服務模式,探索「社工+社區領頭雁+社區社會組織」的實踐路徑。他帶領專業團隊先後承接中央、省、市社會工作服務項目40多個,在文化養老、殘疾人社會工作、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他個人也榮獲「武昌英才」、「全國優秀社工人物」等榮譽。 「點亮青少年夢想」的社會工作促進者 武漢澤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呂瑩 2007年金秋,一群香港社工點亮她的夢想,至此開始了社工之路。她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見證了行業十年發展。她克服社工領域起步時的重重困難,將香港豐富的社工經驗植入本土,組織實施「青少年領袖100」等系列人才培訓項目,為香港和武漢社工提供交流平台。義務為300多名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進行考前輔導,推進本土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制定《武漢市社區青少年服務站工作手冊》,切實解決了社區青少年及家庭的困難。她創新機構管理,有效解決了行業社工駐點分散、項目管理困難等突出問題。她說:「哪怕只是一抹微光,我也會用它照亮社工之路。」 「助人自助」社工服務先行者 武昌華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曾小艷 她投身青少年教育10年,社工9年,始終踐行「關注成長,聚焦改變,培力展能」,積極探索困境未成年人單位個案服務手法,推動建立青少年服務模式。在社工機構管理、項目運營和一線實務崗位上,優化本土社工服務,打造專業社工團隊,先後在武漢市創建社工站14個,開展社工服務項目17個,累計服務13600餘人次。總結實務經驗,提煉服務模式,撰寫了《精障者社區康復社會工作服務指南》、《武昌區社區精神托養康復服務路徑及模式研究》,探索建立了精神殘疾人五位一體社區康復體系。 社工發展公益創新實踐者 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陳蘭蘭 她是帶著思考前行的社工公益人,將機構的微信公眾號做成社工自媒體,圈粉無數;開發公益尋人APP獲得湖北省公益創業金獎;研發專業管理平台,調試期便得到很多意向定單;跟鬥魚TV合作,創立公益直播教育平台。她說她和她的團隊有著「致命缺陷」,不創新不「折騰」,就覺得人生了無生趣。社工和公益之於她,是樂趣也是信仰,創新和本土化是她前進的動力和途徑。她從事社工實務工作5年,承接了多項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將思考融入社工實務本土化,出版了《可以玩的閱讀課》、《青少年正面發展課程設計》、《「網格+社團」:理論與實務》等社會工作著作。她是「武漢市優秀社會工作者」,是「中國最美社工」。 武漢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王玲 推動專業社工機構良性發展 她有6年社會工作行業從業經驗,先後致力於殘疾人、青少年等領域社工服務開展、公益項目設計規劃及督導、社會工作機構管理。她從事機構管理工作近3年,始終保持「務實、穩健、開拓」的工作心態,本著為武漢本土社會工作事業發展添磚加瓦的初心,以自身所能,帶動機構團隊發展;以專業服務為基礎,強化機構服務實力。總結多年實務經驗和管理經驗,創新提出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四理」發展模式,即決策層的治理、運營層的管理、人才隊伍的情理、服務項目的循理,力圖實現社工機構發展的本土化和成熟化,為武漢社會工作本土化作出積極貢獻。 提升社工價值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武昌區社會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陳凌 她參與創建了全省首個區級社會工作者協會,以服務社工為根本出發點,致力於推動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本土化發展。她協助落實持證社工崗位補貼政策,制定社區社會工作者專業標準指引,引導本土社區工作者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她創新培訓體系,提出「專綜結合」的培養方式,實施「社區樞紐型社工」和「崗位督導」雙培養計劃,開展社工沙龍系列活動,既培養實務型、督導型專業隊伍,又關注社工綜合素養,積澱社工厚度。她推動建立武昌區多樣化評優評先體系,積極組織全區社工參與各類社工案例、項目大賽,推出30餘個獲獎案例和項目。她說做好典型推廣,實施樣板引路,才能讓社工行業更有活力。從事社會工作行業7年,她始終不忘初心,堅持提升社工地位與價值,推動武昌社工行業健康發展。 紮根基層的社工服務堅守者 武漢愛心天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督導王慧 她是武漢培養的第一批本土社工督導,是社會工作實務與理論並行的探索者。她懷著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熱情、理念和情懷,紮根武漢青少年社會工作領域,創建了「三級干預」工作機制與「生活適應,自我成長」服務品牌。首創「心靈成長工作坊」式的心理危機干預手法,成功挽救自殺性個案5例,幫助雪域高原學子適應內地生活、社區叛逆青少年重塑生命。在困境未成年人保護救助社會工作領域中,探索出「三進三聯」的主動式、精準式救助工作模式,點亮無數困境家庭希望之光。她的優秀事迹被中國社會工作雜誌多次報道,並在國家、省、市相關刊物發表多篇實務研究文章。 用愛心托起夢想的「中國最美社工」 武漢市江漢區友誼青少年空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陳宇 她是武漢第一批專業社工,2014年成立了武漢市首家非盈利青少年社會工作機構,本著「友誼·愛青(少)年為明天」的目標,將社會工作與傳統青少年教育工作相融互補,承接中央、省、市多個社會工作項目,將「青少年空間」社會工作本土化,成為全國示範性青少年綜合服務平台;以「專業社工+志願者+公益項目」的服務模式,倡導「人人可公益」的理念,組建「青空志願者聯盟」獲得第十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組織獎,堅持8年在武漢三鎮開展系列小腳丫走武漢社會融合活動;成立「陳宇關愛明天工作室」,廣泛整合社會資源,在2所農民工子女學校建立愛心廚房,為困難農民工子女提供愛心營養午餐,在7所中小學建立「希望之星」助學計劃,陪伴困境青少年跨越逆境和障礙,改寫命運。她是武漢希望工程愛心大使,是「中國最美社工」。 |
推薦閱讀:
※黃鶴樓上俯瞰長江大橋(武漢行六)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崔顥《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千古傳頌 美在何處?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崔顥《黃鶴樓》
※淺談崔顥《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