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一核電站各機組表面溫度均低於100攝氏度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市災害對策本部,幾名專家正在商議。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之五——未來核電發展將更注重安全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不堪地震海嘯的衝擊,發生日本史無前例的核泄漏事故。事故不僅對東京電力公司造成重大打擊,也對核電站的安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不少國家政府和科學家認為,核能是解決人類能源需求的有效途徑,不能以一次突發嚴重事故否定核能對人類的便利功能。今後,人們在注重核電經濟效益的同時,將更加強調核電安全。

  3月15日,德國政府緊急出台措施,並對本國核電站進行安全檢查,以應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給全球核電發展帶來的影響。

  多國加強核電安全管理

  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日宣布,德國將暫時關閉1980年以前投入運營的7座核電站3個月,並對運行中的核電站進行徹底的安全檢查,包括對核電站進行更新和維護,檢查冷卻系統和緊急供電系統是否安全可靠等。

  16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核電發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會議決定加強正在運行核設施的安全管理,要用最先進的標準對所有在建核電站進行安全評估,暫停審批核電項目。

  17日,歐盟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妮可·伯克斯特勒通過電子郵件向記者表示,以歐盟為例,選擇退出或繼續發展核電的決定只能在單個國家層面做出,這隸屬於國家許可權。無論成員國支持或反對發展核電,歐盟都尊重成員國的選擇。伯克斯特勒表示,核電站的安全事關每個歐盟公民利益,為此,歐盟將從今年7月22日起啟用歐盟「核安全指令」,引入核電站共同安全標準。

  雖然核能也存在安全問題,但核能發展方興未艾。目前,全世界有65個核反應堆正在建設,這相當於目前總發電量的16%。從東南亞、到非洲、中東、拉美,均有新的核電站在破土動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兩周前在國際民用核能大會上表示,在2030年之前,有10到25個國家決定建設他們的第一個核電站。

  新核電站可堵安全漏洞

  地震和海嘯發生後,類似福島核電站的大量第二代核電站又將何去何從呢?

  毫無疑問,福島核電站暴露了該核電站在設計上的幾大缺陷:外部電源和自帶應急電源在地震和海嘯中被破壞;在失去電源的情況下無法為發熱的核材料降溫;高溫下產生的氫氣無法及時處理造成爆炸;乏燃料池缺乏防護,造成過熱燃燒破壞廠房,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質。

  其實,此次事故之前,科技人員就已經考慮到了類似的災難情形。和福島核電站類似的第二代核電站能夠保證在正常情況下安全運行,但是在災難和戰爭情況下卻有可能發生核燃料熔化的危險。因此在上世紀90年代,各國就開始進行第三代核電站的研究。這本來是一項鮮為人知的研究,福島核電站核物質泄漏卻讓我們看到,第三代核電站的設計思路「又准又狠」地預測了未來。

  第三代核電站反應堆在所有能源都不起作用時,能夠有效發散衰退熱產生的高溫。比如美國西屋公司的AP1000核反應堆可以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在72小時內散發燃料棒的衰退熱。

  二代核電站有改善空間

  那麼,只有第三代核電站是安全的嗎?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完全中心研究員柴國旱表示:「無論是第二代核電站還是第三代核電站,我們的評判標準是,只要符合法規就是合格的。我們已經在考慮吸取福島核電站事故的教訓,對現有的運行核電站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比如,福島第一核電站暴露出氫氣控制不好的問題,新建核電站已採用新方法避免爆炸,我們將建議第二代反應堆實施改進。此外,一些第三代核電站能在沒有電力供應的情況下用「非能動」的方法給反應堆注水降溫。

  但是,並不一定只有第三代核電站才是安全的,第二代核反應堆通過採用兩路廠外供電、兩列應急發電機,外加移動式柴油發電機等方法來保證緊急情況下的電源供應,同樣可以滿足安全要求。

  采寫 本報記者 劉錚 顏穎顓

  製圖 趙斌之六——福島稻米果蔬失去銷路

  19日福島牛奶檢測出輻射量超標,此前世衛組織稱日本食品沒安全隱患

一日本公民在東京超市購物。福島地區生產的西紅柿、草莓等果蔬均出現滯銷。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市災害對策本部,一位專家正在打電話。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核泄漏是否會污染農產品,已為世界各國關注。東北三縣為農業大縣,福島縣更是日本果蔬三大產地之一。如今當地的西紅柿等均出現滯銷。而且在福島縣內的牛奶和茨城縣的菠菜中檢測出輻射量超標。

  3月16日,福島一位農產品經銷商對著即將成熟的草莓和西紅柿發獃。現在正是當地草莓集中上市出貨的季節,可這位農戶卻高興不起來。他的草莓、西紅柿失去了銷路。作為該縣磐城市的普通農戶,他遇到的問題帶有普遍性。

  福島水稻是否安全?

  福島縣位於日本東北部偏南地區,接近東京都首都圈這一日本最大消費地。福島盛產西紅柿、黃瓜、扁豆、草莓等,是日本果蔬的三大產地之一。

  3月17日,日本主流媒體刊發了一則報道,日本人對災區農產品安全性的懷疑,開始有所放大,懷疑焦點就是發生核泄漏的福島農業。

  福島磐城市雖然距離核輻射地有60公里遠,日本政府也表示核輻射不會影響磐城的農業,但傳聞還是害苦了當地的農民。

  「有人說,檢測出有農藥殘留量的話倒沒什麼,但是要有輻射的話則不好辦了。」一位種草莓的農戶說,核輻射看不見摸不著,也沒有應對的經驗,目前來看,沒什麼辦法,只能等。

  福島縣駐華產業振興中心,是福島縣政府在中國的派出機構。在該機構給記者傳過來的一份福島縣農業資料顯示,福島縣的耕地面積在全日本都道府縣中居第六位,當地農業的第一大作物就是水稻,其大米產量和味美在日本都很有名。據悉,大米是福島所有副業中貢獻值最大的產品,產量居全國第四。

  而如今,福島核電站周圍水稻田的安全則成了日本關注的核心話題之一。

  「不收割,不流通」

  實際上,不僅是日本人,外國人也開始擔憂起核輻射區域農業食品的安全問題。

  根據韓國《中央日報》17日的報道,該國政府已經決定,對要從日本進口的農作物、畜產品和水產品都要進行放射性物質的檢驗,合格之後才會允許進口。

  歷史上,韓國政府從沒有對日本進口農作物、畜產品進行過類似的檢驗,對水產品實行的是半年一次的放射性物質檢測。韓國政府在聲明中稱,農畜產品和水產品的相關加工物也在檢測的範疇內,檢測時間是每周一次。此舉是為了應對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舉措。韓國最擔心在農產品可能檢測出半衰期長達30年的放射性元素銫137。在日本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中已經包括了銫137。

  中國台灣地區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台灣農業相關部門要求進口日本12日之後的農產品都要出示出產地證書。

  隨著核電站泄漏問題的出現,進口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被中國人關注。

  接受記者採訪時,福島縣官員謹慎地表示,目前沒有任何關於所謂核輻射影響農業的內容可以發布。

  日本駐華使館對這一問題顯得比較開放。使館針對核輻射問題發表了一份聲明,上邊有這樣一段話提到了日本政府對核輻射可能影響到農產品的處理態度———「在受核輻射侵害的範圍生產的農產品不收割,在國內外不會流通。」

  福島牛奶輻射量超標

  大地震後,世界衛生組織曾對日本食品安全問題作出評價,認為現在還不存在食品安全的隱患。

  新潟駐華產業促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說,現在擔心日本東北部水稻的核輻射問題還為時尚早。「目前當地稻米還沒耕種呢。」

  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9日在記者會上宣布,在福島縣內的牛奶和茨城縣的菠菜中檢測出輻射量超標。本次判定遵照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設定的食品衛生法輻射量暫定基準值。之後兩縣有關部門分別要求涉及污染食品的農戶停止出貨。之七——「東瀛游」湧現退團潮

  俄美中等國赴日遊客退團對日本打擊沉重;日本遊客減少出遊影響國際旅遊市場

  3月16日,一對中國母子在成田機場等候回國。地震後大量赴日遊客均取消旅遊計劃。本報記者 韓萌 攝

  3月18日,日本自衛隊開始動用消防車向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注水。這是注水的視頻截圖。 新華社/路透

  3月,日本櫻花次第盛開,而各國赴日觀光客正紛紛退團,目前有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建議延期赴日。占日本GDP6.8%的旅遊業被重創。而更為致命的是,日本酒店和旅遊業市場亦遭遇寒冬。專家預測,在一定時間內,核陰影會持續存在。但專家另外預測說,為消除陰影,日本旅遊可能會迎來降價50%的促銷浪潮。

  3月17日下午,北京居民王先生撥通了國內某旅行社電話。「您好,我想取消原定4月6日出發的日本賞櫻6日游。」

  北京國旅一位客服告訴記者,從3月13日開始,她自己幾乎每天都要接十幾通類似的電話,為預訂了日本游的顧客辦理退訂或轉換路線。

  櫻花季遭冷落

  如今是日本賞櫻季節,中國大陸旅行社幾乎全部取消赴日旅行團

  3月20日到4月中旬是日本傳統的櫻花季,也是赴日游「旺季」,眾多中國遊客會選擇這一時段前往日本賞櫻花。

  「大約有上百人在我們這兒預訂了4月之前的赴日旅遊,」北京國旅一位客服說。

  但現在,在地震、海嘯和核泄漏的三重危機下,「櫻花之國」頓時變成遊客心目中的「危國」。

  地震發生後,中國國家旅遊局連發三條相關通知公告,提醒遊客近期謹慎赴日,尤其要避免前往福島、仙台等災情嚴重地區,防範餘震造成的不良影響。截至3月18日中午,中國赴日旅行團多數回國,僅剩4個團54人滯留日本。

  記者從各大旅行社獲得的信息是,3月份出發的赴日旅行團已經全部取消,遊客或是改選線路,或是選擇退訂。攜程旅行網則停售4月中旬之前的所有赴日路線。

  「目前三月份的日本團隊取消,四月份的都還在等通知,五月份的日本團隊則在正常銷售。」中國國旅一位負責人表示。

  一個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前三大客源地依次是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各地客源比例分別為28.3%、16.4%和14.7%。

  「每年我國赴日旅遊接近200萬人,由於地緣、文化習慣、性價比等因素,赴日遊客群體是出國遊客中規模最大的。」中青旅的一名經理表示。

  雙向打擊

  俄美等國遊客取消赴日;日本遊客也減少出行,對韓國旅遊市場造成影響

  停止前往日本旅遊的不僅是中國大陸遊客。

  截至3月16日,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發出旅遊警告,建議本國公民延期前往日本,或遠離地震地區。

  日前,香港旅遊業議會宣布,取消所有下月15日或之前出發往日本的旅行團,約8000名旅客受影響,而下月16日之後出發的日本團安排將於月底前公布,估計出發機會甚微。

  台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姚大光表示,保守估計,賞櫻旺季加上清明節4天連假,櫻花季期間原本預定前往日本的消費者高達5萬人。但現在出現全面的退團潮,一直退到5月底。加上十萬自由行遊客,至少15萬台灣人取消赴日計劃。

  泰國旅遊服務協會主席扎隆也表示,約10萬泰國遊客擔心日本核輻射污染,全數取消赴日行程,損失估計達3億泰銖。

  韓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原計劃赴日旅行的遊客也紛紛改變計劃,選擇延期三到六個月或改簽其他路線。

  「更深層次的影響則是遊客不去日本消費,不去日本住酒店、買商品,這會產生一種波及效應,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會是致命的。」一位專家分析指出。

  同樣萎靡的,還有日本國民的外出旅遊意願。

  最新調查顯示,地震後,近五成日本人取消了他們的出行計劃。

  日本是韓國最大的客源地。1995年受日本阪神大地震影響,當年的訪韓日本遊客驟減36%。本次日本震後第二天,韓國財政部便表示,這將對韓國旅遊業造成重挫。今年一月份,約190萬日本遊客造訪韓國,占當月遊客總數的33%。

  夏威夷一直對日本遊客有著嚴重依賴,去年,120萬日本遊客佔據該地遊客17%的份額,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發言人桑德拉·卡爾瓦表示,地震發生後,取消夏威夷機票和酒店的日本遊客呈幾何數增長。「對旅遊市場造成的損失為1500萬到2000萬美元。」

  《紐約郵報》的調查指出,由於地震,7.5萬名日本遊客將取消旅遊計劃,今春紐約的旅遊業將損失至少10億美元。

  「日本地震對旅遊業的打擊是雙向的,」《紐約時報》分析指出,「一方面日本本國旅遊業遭遇重創,另一方面,日本遊客減少出行,也會對世界其他地區旅遊業造成影響。」

  「觀光之國」夢碎

  日本打算今年吸引1000萬遊客赴日的計劃已成未知數

  地震震碎了日本的「觀光之國」之夢。

  旅遊業對日本經濟有著重要的拉動作用。據日本局統計,2009年日本人國內旅遊和外國遊客在日本消費的經濟效果,合計共約2700億美元,而由此創造的就業機會多達406萬人。

  世界旅遊業理事會在地震前估計,旅遊業收入將佔日本2011年GDP的6.8%,今年年初,日本觀光廳的目標是,2011年吸引1000萬遊客赴日旅遊,現在,這一切都成了未知數。

  日本頗具影響力的商業遊說組織經團聯認為,日本旅遊業必須在復甦之前找到一條自救之路。「我無法告訴外國遊客,現在是來日本觀光的合適時機。」經團聯會長米倉弘昌17日表示,「除非政府能努力公布更多信息,讓核泄漏威脅不再困擾遊客。」

  為達到「自救」的目的,歐睿國際諮詢公司分析師波波娃認為,核威脅消除後,日本旅遊可能迎來大幅「降價潮」。「旅遊機構可能會推出50%折扣的大促銷,吸引遊客前往日本旅遊。」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國家本身的魅力依然在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

  「如果有一天,核泄漏消除了,我們還是希望能去日本看一看,」取消日本游的王先生表示,「看看北海道、東京、富士山,賞櫻花、吃料理、泡溫泉……」之八——首相「自救」

  菅直人震前深陷危局,臨危賑災可證明執政能力

3月11日,菅直人參加國會參議院一個委員會的會議時經歷地震。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市災害對策本部,一塊白板上寫滿災情通告。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天災之前,首相陷入政治危局:黨內面對「小澤派」衝擊,進退兩難;因時任外相遭遇政治獻金醜聞,被指用人失察;在野黨掌控參議院,預算案凶多吉少;內閣支持率「跌跌」不休。

  國難當頭,臨危賑災,菅直人能否迎來政治轉機?

  3月18日,菅直人發表震後一周致詞。

  他說:「回顧日本的歷史,雖然我們只是一個彈丸島國,但依靠每一位國民的努力,我們實現了奇蹟般的經濟增長,並有了今天的日本。地震和海嘯決不能挫敗日本,我們一定能夠重建一個嶄新的日本。」

  促官員不斷公布信息

  當地時間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

  當時,日本首相菅直人正在東京參加國會參議院一個委員會的會議。

  媒體公布的照片顯示,地震發生後,身著條紋西裝,打著斜紋酒紅領帶的菅直人,雙手撐在沙發的扶手上,準備起身。

  此時,現場的一些工作人員則躲在小圓桌的下面。

  再次出現在媒體面前時,他已脫下西裝,換上藍色的救援工作服。

  14時50分,菅直人宣布成立緊急救災司令部。

  15時14分,緊急救災司令部召開第一次會議。

  菅直人要求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每兩小時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向公眾及媒體通告地震內容。

  展現果斷形象

  隨後幾天,菅直人應災動作不斷:下令派遣10萬自衛隊隊員趕赴災區,批評東京電力公司應對核泄漏不力,歡迎國際社會援助。

  3月13日,菅直人發表電視講話稱,國家正面臨戰後65年來最嚴重的危機,但「我堅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日本人民能夠戰勝災難」。

  決策果斷、行事迅捷,這是地震後菅直人留給外界的好印象。

  美國天普大學東京分校亞洲研究所主任傑夫·金斯頓指出,同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時任日本政府相比,菅直人的表現要好出很多倍。當時,地震發生兩天後,時任日本政府才開始對外通報災情,而且拒絕國際社會的援助。

  震前備受煎熬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教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突發的天災客觀上暫時化解了菅直人的政治危機,其執政地位也暫時得到了鞏固。

  地震之前,菅直人就已備受「煎熬」:

  1月31日,民主黨「大佬」、前幹事長小澤一郎因政治獻金收支報告作假被強制起訴。2月22日,民主黨召開常任幹事會,正式決定在法院作出判決前暫停前幹事長小澤一郎的黨員資格。然而,此舉招致黨內「小澤派」的抵制。

  日媒2月11日、12日進行的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菅直人內閣的支持率為19.9%,較1月中旬調查時下降了12.3個百分點,跌至上台後的最低點。

  朝野政黨分別掌控眾、參兩院。3月1日凌晨,日本國會眾議院全體會議表決通過2011財年預算案。該預算案隨即送交參議院審議。依據日本憲法,在眾議院通過並送交參議院審議30天後,不管參議院表決通過與否,預算案都將自然成立。然而,菅直人政府向國會提交了26個預算相關法案,這些法案仍需在國會獲得通過,否則新財年預算就無法實際執行。

  3月6日,「民主黨之鷹」、時任外相前原誠司因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規定的禁止接受外國人政治捐款條款而引咎辭職。最大反對黨自民黨隨之指責菅直人用人失察。

  斥「東電」信息滯後

  3月11日突然而至的地震和海嘯讓政治危機讓位於國家危機。

  15日上午,當一座反應堆機組爆炸起火後,菅直人怒斥東京電力公司高層:「電視台播放爆炸的畫面都過去了1小時,首相府還沒有得到通報。到底發生了什麼?」

  他對媒體說,自己從東京電力公司獲得的信息極少,而且都不是最及時的。

  對此,有政治分析人士稱,如此表態有逃避責任的嫌疑。

  日本媒體表示,這個時候,政府本應與東京電力整合行動,共享信息。可是直到核泄漏發生4天後,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才建立有效溝通機制。

  與此同時,核泄漏信息透明度問題使得菅直人政府面臨質疑。

  有最後機會證明自己

  日本政治分析人士奧村純也表示,接下來的時間是菅直人證明自己的最後機會。「他可以藉此證明自己不是那麼糟糕的領袖。」

  美國民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日本問題主任邁克爾·奧斯林分析說,日本的政治平衡一直建立在社會契約的基礎上:公民自願接受由政府制定的嚴格法規和領導,同時,當權者必須拿出有力的執政能力。因此,天災中的菅直人能否力挽狂瀾,將決定他自己和日本的命運。之九——「日」薄西山?OR「日」新月異?

3月16日,日本災區的一位老婦推車雪中前行。

  置身災難,要麼沉淪,一蹶不振;要麼「雄起」,日新月異。

  面對災難,有人眼前一片灰暗,深感無力回天,日薄西山,於是預言「日本經濟可能再度陷入衰落的泥淖,甚至導致全球經濟二次探底」;有人則樂觀通達,堅信危難中蘊藏機遇,恰如白宮經濟顧問薩默斯所言———災難可能將刺激日本經濟。

  3月19日,日元匯率急劇上升,日本企業出口遇挫。

  此前,日經指數經歷不順:3月11日,3月13日,3月15日,日經指數連續巨幅下挫,收穫24年來最差表現———縮水近20%。史無前例的三重危機———地震、海嘯和核泄漏讓日本股市蒸發了52萬億日元。

  災難面前,資本市場的反應製造了最有威力的餘震,冷酷地指向一個預言:剛從金融危機中艱難復甦的日本經濟可能再度陷入衰落泥淖,甚至導致全球經濟二次探底。

  客觀困難巨大

  災難之下,損失幾何?

  經濟學家普遍預計,災難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將在10萬億日元到16萬億日元(約合1250億到2000億美元)之間。以2010年日本GDP54742億美元來衡量,地震消耗了日本GDP的3%。

  倫敦智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瓦內薩·羅西預計說,日本在這次地震中將損失10%的資本存量,相當於GDP的20%,即1萬億美元。

  摩根斯坦利出具的報告指出:「經濟損失是巨大的。政府不斷失去收入來源,而基礎設施遭破壞,又將阻礙經濟活力恢復。」

  核危機前途未卜,重建耗資巨大,能源供應不足,居民重新安置以及可能的餘震和火山噴發,這都是阻礙日本觸底反彈的客觀因素。政府治理水平的欠缺,則是主觀缺陷。兩者交錯,將進一步打擊民眾和商業的信心,降低民眾的消費意願。

  重建巨款難籌

  更大的難題則是,災後重建的巨款從何而來?

  日本政府債務與GDP的比值已接近200%,堪稱其歷史最高水平,也是發達國家之最,這為災後重建設置了巨大障礙。

  據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計,此次日本政府的重建支出約為1800億美元,將大於阪神地震後總支出。

  日本長期奉行低利率政策,財政預算本已捉襟見肘,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空間有局限。倘若通過增稅來籌資,必然進一步打擊民眾信心,最終遏制內需消費。

  面對如此艱難情形,一些分析人士傾向於認為日本經濟無異於日薄西山,復興太難。

  3月17日晚,自民黨成員在東京街頭為地震海嘯募捐救援金。本報記者 陳傑 韓萌 攝

  地震、海嘯以及核泄漏,先後衝擊日本民眾安危之時,也在短期內使得日本經濟走低的概率增大。儘管日本遭遇劫難,然而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已表示,暫時不會調低日本主權信用評級。

  惠譽認為,日本能戰勝災難,主權信用評級不會受嚴重負面影響;穆迪預計災難的影響在今年上半年就會過去,下半年日本經濟將開始復甦;標普更是直接表示,日本災後重建對經濟有正面作用。

  災難可能刺激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聞發言人卡羅琳·阿特金森17日在華盛頓說:「我們相信日本經濟足夠強大。日本是一個富裕的國家,日本政府也有足夠的財政能力來組織救援、基礎設施重建等工作。」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勞倫斯·薩默斯認為,長期而言,由於重建可提供就業機會,災難可能將刺激日本經濟。

  美國摩根大通公司經濟學家戴維·漢斯萊稱,自然災害「確實可刺激產出」。他說,1989年舊金山地震和1994年洛杉磯附近地區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加州的經濟發展。

  薩默斯與漢斯萊的判斷與「破窗理論」暗合,即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戶,必將導致窗戶的擁有者更換玻璃,從而使安裝玻璃的人和生產玻璃的人開工,進而推動社會就業。

  政治改革利於經濟

  在日本,雖然中央政府對全國資源擁有調配權,但各地方政府及大型公司對政治的干預能力不可小覷;此外,黨內黨外鬥爭激烈,首相頻繁換人,由此,施政的長期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民眾普遍對中央政府缺乏信心。

  尤其在遭遇天災和核泄漏的日本當下,日本中央政府在應災過程中暴露出行政效率和動員能力差的弊病。不過,弊病中蘊藏著改革和前進的契機。

  社科院軍備控制與防擴散中心秘書長洪源認為,當救災結束後,日本社會有機會考慮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改革。這種改革可能會讓日本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動員能力得以提高,也可能讓日本中央政府更加高效和穩定,重新樹立民眾對政治的信心。

  在其看來,如此局面將對日本今後的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的觀點是:這場地震可能成為日本內部政治統一體的催化劑,從而超越他們過去20年來令人失望的表現。

  國民精神力挺日本

  在災難面前,要麼沉淪,一蹶不振;要麼「雄起」,日新月異。

  日本媒體認為,國民的堅韌、隱忍和守紀律的精神,是支撐日本走出災難陰影的重要背景。二戰之後,日本極端困難,然而全國上下一心,僅用了20多年時間就從一個戰敗窮國,轉變成世界第二經濟體。目前,日本的經濟遠比60多年前要好,所以對日本經濟不能失去信心。之十——世界能源格局不會大變

新京報漫畫/許英劍

  危機進入第十天,情勢仍不明朗。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美國的核專家都已進入現場會診。全球眾多國家的民眾以各種方式表達關注與憂慮。這場危機能否控制住?它會給日本乃至世界帶來哪些危害和變化?世界能源利用格局會不會發生改變?本報邀請戰略問題專家程亞文就未來十大問題進行回答。

  1  核泄漏最終能否控制住?

  一切還在未知之中。事故發生以來,日本政府竭盡全力採取了各種行動,但沒能控制住泄漏事態,情況在某些方面還有所惡化。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美國NRC(核管會)專家也趕赴日本參與指導解決危機,有消息說美國方面認為事件比日本政府對外宣布的要嚴重。不過,從最近兩天的進展看,福島核電站已成功接上外置電源,在連續給核電站注水後,日本各地放射線劑量持續下降,這給控制堆芯溫度帶來了希望。今後幾天,只要溫度能夠降下來,這次核泄漏應該不會比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嚴重。

  2  這場危機還將持續多久?

  危機持續時間長短主要取決於堆芯溫度能否控制住,控制不住的話,時間會大大延長。它給日本帶來的損失是多方面的,從目前來說就已極為巨大,以後還會不斷累加。這些損失首先就是核電站的報廢和核能供應的減少,與此同時,為修複核泄漏給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給居民生活帶來的不安全,環境治理和居民安置的成本會非常高昂。

  還有,核泄漏對日本的工業生產,尤其是電子產業也會帶來衝擊,這會進一步動搖日本的經濟大國地位。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日本每年都將花費大量國力用於處理核泄漏後續影響。

  3  泄漏地區是否會成為「死地」?

  情況應該會比當年切爾諾貝利爆炸事故要好一些,後者是在反應堆運行過程中發生爆炸的,導致大片地區受污染而無法居住。福島核電站在出事故前反應堆已停止運轉,問題主要出在地震造成外接電源喪失和機組冷卻系統失靈,接著導致溫度升高引發核泄漏。

  不過,核泄漏事故只要發生,就會對核電站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從這個角度看,電站周圍一些地區顯然已不適合人類居住。

  4  能否推動核安全水平提升?

  過去六十年來,核能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目前第三代核能技術已進入實際應用階段。這是人類技術發展的必然過程。當然,核能技術應用中發生的事故、遇到的問題,更會刺激各國政府或核電企業要下大力氣組織專家,對現有的安全標準進行檢查,尋找漏洞,對核能技術進行更新升級,從而提高核能技術應用的安全程度,提升核安全管理水平。這次危機再次將核安全問題暴露在世人面前,無疑會推動世界核能技術的進一步更新換代,沒有人願意看到今後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故。

  5  類似泄漏會不會再發生?

  無法預料。技術是延伸的手臂,但手臂也有因為內外力作用而偏離大腦控制的時候。人無法完全掌控技術,特別是有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於技術時更是如此。人類能做的,不過是想方設法降低技術應用中發生負作用的概率。比如新一代反應堆發生堆芯熔化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然而,誰能保證意外事故就一定不會發生呢?只要繼續使用核能,就要做好發生任何情況的準備。

  6  核能安全之爭會不會加劇?

  自1951年人類利用原子能發電以來,對核電的反對就從來沒有停息。特別是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後,上世紀80年代末和整個90年代,西方國家曾掀起一波更加強大的反核行動,不少歐洲國家或者關閉已有核電站,或者停止建設新的核電站,有的還將「無核」訴求寫進憲法。這次日本核泄漏,國家乃至國際社會在核危機事態面前的應對失措,無疑會加深公眾對核電的恐懼心理,從而為反核群體提供新的動力。

  7  世界能源格局會不會改變?

  短期來看,福島核危機會放大以往歷次核電站事故所產生的恐懼效應,這又會迫使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要更加慎重考慮核電發展。但核電站不會消失,對核能的利用也不會消失,世界能源利用格局不會因此發生大的改變。長遠來看,人類的能源利用還是無法離開核能,比如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後,世界一些國家曾引發核利用的爭論,但進入新世紀以來,核能在歐洲又出現回歸,部分反核人士對核能的態度也發生了逆轉。

  8  能否從事故中總結經驗教訓?

  從事故中總結經驗教訓,是人類在利用技術為自身服務時,儘可能興利除弊的必由之徑。利用新技術———出現事故———改進技術,這種過程永遠不會停止。沒有一種技術是絕對安全、無任何負作用的,但技術的不斷改進、不斷成熟,會逐漸降低技術應用中的風險。對核能的利用同樣如此,在今天核電技術發展進入第三代後,核電站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發生事故的概率顯著減小。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及其應對措施,會促進各國政府更加高度重視核電的安全性,特別是應急能力方面的建設。

  9  日本國際競爭力受多大影響?

  日本本來就不是「世界大國」,只是經濟強國。長期以來,日本通過對外產品輸出和對外援助,在全球層面產生影響。但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日本經濟發展已出現20年停滯,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已大不如前。這次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在顯著消耗日本以往的財富積累、增加財政負擔的同時,會嚴重打擊日本人對「第三次開國」的信心。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日本都將不得不致力於修復地震和核危機所造成的國力損耗,而無力參與更多世界事務,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會進一步下降。

  10  未來將棄核還是與核共存?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魔鬼就再也難以回到盒中。人類發現了核反應原理後,無論將核物質用作殺人武器,還是用作和平性質的核能,這一過程都已不再具有可逆性。這是由世界總體來說是一個競爭世界的本質,以及世界能源供應不時處於緊張狀態的事實決定的。應該與不應該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則是另外一回事。人類未來不可能放棄「核」,值得全世界共同努力去做的,一是要不斷提升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另一個是要加強國際機制建設、確保核戰爭不會發生。 (陳竹舟先生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字來源:新京報新華網擁有該圖片全部或部分版權,只供個人收藏使用。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該圖片用於出版、商業等目的。違者必究。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縣福島市,專業人員正在對核電站周邊撤出人員的鞋底進行核輻射檢測。

  自福島第一核電站出現核輻射危機以來,日本政府迅速在福島縣福島市吾妻綜合運動公園等地設立避難場所,要求所有進入避難場所的臨近核電站的居民都必須接受檢測方可入內。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縣福島市,專業人員正對核電站周邊撤出人員進行核輻射檢測。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縣福島市,專業人員正對核電站周邊撤出人員進行核輻射檢測。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縣福島市,專業人員正對核電站周邊撤出人員進行核輻射檢測。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新華網擁有該圖片全部或部分版權,只供個人收藏使用。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該圖片用於出版、商業等目的。違者必究。

新華網擁有該圖片全部或部分版權,只供個人收藏使用。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該圖片用於出版、商業等目的。違者必究。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縣福島市,核輻射檢測人員在現場緊張工作。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縣福島市,專業人員正在對核電站周邊撤出人員進行核輻射檢測。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縣福島市,專業人員正在對核電站周邊撤出人員進行核輻射檢測。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縣福島市,專業人員正在對核電站周邊撤出人員進行核輻射檢測。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6日,在日本福島縣郡山市,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為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疏散至此的民眾進行核輻射檢測。新華社/法新新華網擁有該圖片全部或部分版權,只供個人收藏使用。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該圖片用於出版、商業等目的。違者必究。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市災害對策本部,幾名專家正在緊張商議。日本福島發生核電站泄漏事故後,政府迅速在福島縣福島市成立災害對策本部,包括核能安全專家、消防及應急隊伍等數百名專家聚集於此,全力對付核泄漏危機。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新華網擁有該圖片全部或部分版權,只供個人收藏使用。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該圖片用於出版、商業等目的。違者必究。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市災害對策本部,幾名專家正在緊張商議。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市災害對策本部,一名日本專家的桌子上擺放著原子能災害對策的書籍。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3月19日,在日本福島市災害對策本部,專家和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工作。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推薦閱讀:

福島核電站發生第三次爆炸 - 雙語閱讀 - FT中文網
快訊:日福島核電站二號機組可能核裂變!
快訊/「福島50人」全面撤離 東電擬空灑硼酸
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爆炸致11人傷7人失蹤
日終承認:福島與車諾比等級相同 (Video + Text)

TAG:核電站 | 溫度 | 福島 |